最牛校长叶志平:汶川地震创造极限秒,为啥全校师生无一死亡

1975年,叶志平参加工作起,就一直从事着教学工作,从小学调到中学。

1995年,叶志平升任四川桑枣中学的校长,随后连续几年对这栋楼进行了三次改造加固,引起了当时很多人的反对与质疑,甚至还有很多家长的投诉。

叶志平为何不顾家长投诉也要对教学楼重新整修,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本期周少说就带大家走进最牛校长叶志平的传奇故事。

1953年,叶志平出生于四川绵竹,1975年7月参加工作,分配到安县沸水小学任教开始了教学生涯。

1995年,叶志平自从担任桑枣中学的校长后,就为学校当时新建的实验教学楼开始担心。此楼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没有找正规的建筑公司,并且断断续续地盖了两年多。到后来,竟没有人敢为这栋楼验收。当时的新楼,楼梯的栏杆还是摇摇晃晃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袋,大楼的承重柱子不合标准。面对这样一栋华而不实的危楼,叶校长下定决心不管怎样也要进行维修加固。于是他连续几年对这栋楼进行了改造加固。

第一次,他找正规的建筑公司,拆除了与实验教学新楼相连的一栋质量很差的厕所楼,在一楼的安全处重新建起了厕所。这样做虽然会对高层教室上课的同学上厕所不太方便,但是,孩子们安全更重要。

第二次,他将楼板间的缝隙中的水泥纸袋去掉,重新实实在在地灌注了混凝土,使楼板的承受力大大提高。

第三次,他对这栋危楼动了大手术。全部都是按照正规的标准要求进行整改。之后他亲自动手测量,每根柱子直径整整加粗了15厘米。学校没有钱,他多次跑教育局,一点点的要维修费。教学楼时刻要用,于是他就利用学校的寒暑假和周末,不影响孩子们上学的同时,蚂蚁啃骨头般一点点将这栋有16个教室的实验楼修好加固。对学校后来的新建教学楼,他更是严要求,细观察。就连楼外立面贴的大理石贴面,也要让施工者每块大理石板上打四个孔,用四个金属钉挂在外墙上,再粘好。因为他不放心,怕掉下来砸到学生。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紧绷的弦,教学楼不建结实,早晚会出事。出了事,没法向娃娃家长交代,没法向社会交代。

叶志平校长心里明白,除了教学楼修建结实还不行,紧急情况下有序的疏散学生也至关重要。

从2005年开始,他每学期都会组织一次全校的紧急疏散演习。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就连每个班在教室里怎么疏散都作了规定。每列要走教室里的哪条通道都预先进行了设置,并且要求在二楼、三楼教室里的学生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四楼、五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

在紧急疏散时,对老师的站位也有要求。要求老师站在各层的楼梯拐弯处。因为在拐弯处学生们最容易摔。孩子如果在这里摔倒了,老师是成人,完全有力气可以一把把孩子从人流中抓住提起来,不至于让别人踩到。

叶校长除了搞紧急疏散演练外,还经常利用学生下课后、课间操、午饭晚饭以及放晚自习时间,在教学楼中人流量最大的时候,看学生的疏散情况,查看老师是否在各层的楼梯拐弯处。他还规定,每周二学校各班级要进行安全知识讲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老师专门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知识。因此,有些家长曾这样称呼叶志平校长是'不务正业的校长',认为他不专心于教学,天天搞这些'无关紧要'的工作。

地震那天,老师和学生们就是按照平时的训练秩序,用练熟了的方式进行了安全疏散。地震波一来,老师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学生们立即趴下去。老师们把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了,怕地震扭曲了房门。震波一过,学生们立即冲出了教室,老师站在楼梯上,喊:'快一点,慢一点!' 震后老师们回忆说,喊出的话自己事后想想,都觉得矛盾和可笑。但当时的心情,既怕学生跑得太慢,再遇到地震,又怕学生跑得太快,摔倒了,关键时候的摔倒,可不是玩的。

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在地震发生后,全校2300多名师生,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学校所在的安县紧临着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叶志平校长知道地震后,从绵阳疯了似地冲回学校,看到的情景是:学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学校里的八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他担心的修理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而他的学生,这些11岁到15岁的娃娃们,紧紧地挨着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当他听到老师对着他报告:学生没事,老师们也没事时,浑身都软了。55岁的他,哭了。

通信恢复后,老师们一个一个拨打家长的电话,说话时眼中噙着泪,扯着大嗓子大声骄傲地告诉家长们:“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自此之后,家长们也明白了校长的一片苦心,安全才是重中之重。

叶志平欣慰的是,在他昏迷期间,桑枣中学的学生们中考成绩又在全县一举夺魁。

'可能是这几个月太忙,没怎么睡好觉,让我睡2个小时就好了。'这是叶志平脑出血昏迷前说出的最后一句话,没想到这一觉便成了永远。

叶志平的事迹告诉我们:平凡的人生,同样能够成就伟大的人生。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生活中,总有一部分人因为种种“原因”绞尽脑汁跑关系,搞贿赂,为金钱为地位,从这个行业跳槽到那个行业,从相对较低的职位进步自认为高高在上的层次,从偏僻落后之地调往所谓发达、方便之地,总认为“英雄无用武之地”。然而,叶志平校长却在安县桑枣中学一干就是33年,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都奉献在了众人眼中的偏远地。实现人生的价值,是不分职业贵贱、地区贫富、地位高下的,平凡的岗位同样能成就伟大的人生。

THE END
0.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回良玉要求争分夺秒排除唐家山堰塞湖险情(25/15:32) 为同胞送温暖 柬埔寨洪森兴中公校师生踊跃捐款(6人贩子潜地震灾区拐卖婴儿 "运输费"1500元1个(25/09:44) 四川绵竹一80岁老人被困近266小时获救温家宝:请全世界记住汶川大地震(24/17:47) 王树鹤:此次地震对全国的煤炭产量影响不大(24/17:40) 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htqnr.pn|u1uie|:;0ujznn
1.最快80秒!通江县千余名师生完成地震避险演练同一时间,在通江李先念红军小学,1100余名师生完成了一场防灾演练,从地震警报响起到全员安全撤离至操场,仅用时1分20秒。 涪阳镇中心小学,现场为群众和学生讲解应急救护、消防安全、地质灾害等防灾知识 高效的演练离不开前期的充分准备。据了解,演练前,全校24个班级同步开展了“90秒避险培训”,学生们通过汶川地震的真实jvzquC41dc€iqwl0ueum0lto0et0s}y146379:1:4?77@=20jznn
2.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通用14篇)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通用14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良好风气、推动工作、激励后进的作用。事迹到底怎么拟定才正确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jvzquC41yy}/qq6220ipo8f142842?48;9?15:3jvor
3.5月25日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第十三场新闻发布会实录重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总覆盖率达到95%,其中成都、绵阳、广元、雅安的受灾村实现全覆盖,德阳的受灾村覆盖95%,阿坝州的汶川、茂县和理县的受灾村覆盖75%。调配出消杀药品3530余吨。无害化处理畜禽尸体1436.43万头(只)。完成环境消毒60474万平方米,完成32933个畜禽规模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及消毒。目前,灾区无重大传染病流行jvzq<84yyy4dg7hp1z}{z8lpu|5t|‚|142692>4471z329=274;`3>;337=:0|mvon
4.我们亲历汶川地震|——特别报道——光彩——为创业者采撷商业资讯一切都十分顺利,按部就班地进行,直到那一刻——汶川地震震动了全中国。 当天,我正在外地学习,晚上回到住处,当我从朋友口中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傻了。数秒的呆滞之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打电话给黑龙江省个私协,问我能出得上什么力。 得知中个协已经开始组织为灾区筹集善款,我立刻赶了回来。第2天,我给个协汇了10万元,我知道这些钱jvzq<84yyy4hevfi0et0qui1||ts1€zz0gtrHnf?3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