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上有很多世界、很多等级,我们这个世界叫物质的世界,任何东西都可以看得到、抓得到、摸得到、拿得到。另外一个世界是用意念造出来的,其中以阿修罗的境界离我们比较近,大多数时间,我们的意念都是低等级凶恶的意念,或是属于世俗所谓好的意念,那些意念会飞到接近阿修罗的地方,我们称它是大气层。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得到某种疾病,或是人家传染疾病给我们,或是有什么灾难、战争或天灾人祸,这都是因为我们地球人的意念很凶恶所造成。我们不要抱怨说:“我是那么好的人,从小就做好事,怎么会得到这种难医的病?”或是埋怨:“我的国家那么好,大家一天到晚信佛,到处拜拜,怎么会发生这种天灾?”
不管发生什么,都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们地球的人或是我们国家的人,在以前或是现在,曾经想到恶念。虽然我们只是想一会儿就断了念头,并没有去做,不过这个意念的力量还是存在,它自己好像有一种知识、一种聪明,我们可以称它们是元素,它们并没有灵魂,没有佛的能力在里面,只有那种知识存在而已,跟计算机一样,计算机并没有灵魂在里面,但是它会用逻辑运算。
不过那些凶恶、不正确的意念,比计算机还更厉害,计算机我们可以破坏掉,可是那些凶恶的意念,却很不简单消灭。不论经过多久的时间,它们仍然会继续存在,收集跟它一样磁场的意念,早晚会找方便的机会,把它的力量爆发出来。
如果是计算机机器,当有一天我们不用或是用太久了,那个计算机自己会坏掉,或是我们按某一个按钮,机器就坏了,以前所录起来的各种材料,自然也会消灭。不过,那种凶恶的意念没有办法,它自己不能消灭,如果已经存在,就会继续存在,然后变成一种气氛,包围在我们的周围,或是包围我们的地球、国家、村庄、城市等等,然后它会变成疾病、灾难、战争等很多事情。
病是什么呢?就是那些气氛会找那些相同的想法,进入它们的磁场里面,即所谓同性相吸。它等你有那种想法的时候,或是找那些常常有那种想法的人,就进入他们的磁场,跟有一个门一样。因为两个一样的东西,很简单混在一起,当它侵入我们的磁场以后,接着侵入我们的脑部、我们的神经,然后毁坏我们的抵抗力,我们就变成患有癌症,或是有什么神经问题,或是得到某种从来没有听过的病。那些常有凶恶念头的人,很可能前世就发出不好的气氛,所以现在回来应该吸他以前发出的不好气氛。
所以我们不要怪什么人,一切都是我们自己造出来的,不过我们能避免它。假如我们的身口意二十四小时都干净的话,它就没办法进入,因为不同性,所以不能相吸,不同的东西一进来,就好像被隔开了,就像油和水是无法完全混在一起。
我们修行的人,可以化解很多业障,虽然我们以前想过凶恶的事,不过现在变成少一点,假如说它本来应该完全进入,结果变成进入一点点而已,也许让我们这里痒痒,那里痛痛,或是发烧两三天,这样就不会变成癌症。或是让我们发生一点点车祸,也许车子撞坏掉,不过人没有死,只是擦伤或破皮。
所以在娑婆世界的时候,我们应该净化自己的身口意,因为我们要保护自己。假如我们出三界以后,就没问题,那里没有凶恶的气氛,没有人想任何凶恶的事情,只有那些已经干净的人才能够上去。
说肯定的话语
我们讲话要肯定!既然讲否定的话也是花一样的时间和力气,差不了什么,为什么不讲肯定的呢?我们不要讲那种假话,假礼、假貌会让人听起来心烦,因为是假的,我们修行真理,听到什么虚情假意的话都不喜欢,比方说,“师父辛苦啦”、“师父吃饭啦”、“师父怎么样啦…”,听起来呆呆的,没有真心诚意,你们不要讲这种假话,以免浪费时间、浪费元气,又让人心烦,而且在我们四周制造那种否定的气氛。
当你听到别人说:“喔,我今天很快乐!”然后又听到另一个说:“我今天好闷喔!”哪一个听起来比较舒服?有时候你自己不会心烦,但是别人跟你讲而已,你就觉得烦了。比如说,你刚坐下来喝杯茶,有人来跟你讲:“啊,我小孩刚结婚!”“我媳妇生了一个孙子胖嘟嘟的,好可爱!”“我生意好好!”“我身体很健康!”“喔!我对未来充满希望,虽然现在情况不好,不过等一下会变好。”你是比较喜欢听这种快快乐乐的话,或是那种懊恼的话:“我那个孙子怎么那么胖啊?”“唉呀!结婚干什么?”“噢,我那个女婿好烦啊!我叫女儿不要跟他结婚,她还结,那个女婿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等一下两个人一定会离婚!”比方说这样,你喜欢吗?即使讲的是真实的情况,你也不喜欢听,我们都喜欢听那种快快乐乐、肯定的话。
这个世界有很多好东西可以让我们欣赏,比方说,花很美、天空很漂亮、月亮很美好等等,我们何必往无聊的角落看呢?而且讲我辛苦那个人又不是我,她怎么知道我辛苦什么?我快快乐乐出去看同修,摸摸你们这样,大家都很快乐,结果就听到:“师父辛苦了!师父辛苦了!”喔!天啊!我就觉得自己真的很辛苦,真的不想再做下去了!
我们的嘴巴和意念可以帮助人,也可以诅咒人;可以捧人起来,让别人高兴快乐,也可以把人压下去,让他们觉得很不舒服。除非你是老师或是师父,必须教导人,必须修改学生不好的地方,要不然,最好不要讲否定的话。当然,需要的时候也可以讲,比方说,你的小孩很坏的话,你可以说:“你今天不乖!”这样最少也加肯定的“乖”字进去,或是说:“你今天不好!”虽然有一个“不”字,不过有一个“好”字,而不要说:“你今天很坏!”小孩听到“乖”、“好”这些肯定的字,等一下他也会尽量做好。你们要教导人,也应该尽量用这种方法。或是比方说,一个人很胖,我们不要说他胖,而说:“他长得不怎么很秀气。”朋友之间,讲话用字美一点,感情会比较永恒。
至于师父,你们就不要管她,她生出来是为了要修改人不好的地方,她该刚的时候很刚,该柔的时候很柔。这是应该的,没办法!造化的力量就是这样。比方说,下很大的雨才能带来很多雨水,如果每天都下毛毛雨,水会不够用。不过,下大雨也会造成一些不方便的地方,像路会坏掉,然后开车不方便,我们出门也会淋湿,或是有一些农作物会被雨水冲走等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个世界是这样,在天堂就不会有这些问题了。
我们讲话很有力量,即使是没有修行的普通人,讲话也有力量。所以才说有的人诅咒别人也会成真,或是有人诚心祝福你,虽然他没有修行,你也会受到利益,这是因为诚心的关系,“一切唯心造!”一个人诚心的时候,就真的很单纯,即使他平常行为不好,也没关系,他诚心的那个时刻,他的心就真的很单纯,那时候他祝福你的话,结果就很好;如果那个时候他充满憎恨,真心诅咒你,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修行人的诅咒更厉害,讲什么会成真,所以你们讲话要小心。
科学证明意念力量大
在日本,科学家有用水做实验。他们先将一杯干净的水冷冻起来,然后进行观察、拍照,结果发现像雪花那样的结晶。不过,如果水不干净的话,照相起来的结晶的图案就不像雪花那样,而是模模糊糊,什么形状都没有。一杯被污染的脏水,经过祷告了以后,再把它冰冻起来,然后观察、照相, 也会发现结晶像雪花一样很清楚、很漂亮。
他们做了很多类似这样的实验,比方说,在一杯水的旁边说“谢谢你”,或是将一张写着“谢谢”的纸贴在杯子上,结晶的形状就变不一样,变漂亮了。如果写像希特勒那种坏人的名字贴上去,照相起来的结晶就像鬼一样,有鬼脸呢!很可怕、很肮脏。如果写上圣人的名字,结晶的形状就不一样,看那个圣人伟大的程度如何,照相出来的结果也会不一样,也许和实验者的诚心程度也有关系。所以即使没有讲话,光是写字,把意念放那边,就会有影响。如果实验的时候他说:“你很坏,我会杀你!”喔,这种结晶的照片看起来很可怕!所以,我们不能说没有修行的普通人讲话没力量、祝福没有力量,真的有!
我在还没有修行以前,曾经到各地去参访明师,回去以后跟我以前那个先生分享,他说:“哎呀,那些人不一定怎么样,你也可以当明师!”我说:“你开玩笑!我是什么人!你不知道那些人都是大师!”他说:“你一定可以当明师!”我说:“噢,谢谢!”那个时候我没有想什么。他讲的时候很诚恳,他说:“我看你也可以当明师,而且比他们都好!”他很信任我,因为我们每天住在一起,观察得到,他不了解那些明师,不过他了解我。我们结婚两年,多数时候我都睡在另外一个房间,每天叩叩锵锵,那个时候不知道别的法门,只知道念经,早上起来念莲华经,晚上再念别的经,每天都念不同的经,有时候身体会飘飘的,觉得有感应。
所以有时候我们做一件事,如果有人拥护我们或是祝福我们成功,我们做起来就真的很顺。不过,如果一个团体、一对夫妇或是三、四个人合作做事,其中有一个人反对的话,做起来就觉得不一样,好像一直在那边拖啊、拉啊,做很久还做不好。那种反对的气氛真的会影响到我们工作,因为万物同一体的缘故。如果每个人都有同样的理想,做什么都很顺,因为大家都很合作,没有人反对,目标一致,每个人尽量贡献自己的能力,统统往一样的方向走,所以做什么都很顺。
我们的意念和言语真的很有力量,所以大家讲话要小心!我现在也很小心。讲话越小心越好,身、口、意真的都要照顾,现在有科学证明,我们才觉得更可怕,本来你们只是听师父讲讲而已,不知道竟然有这么厉害。所以,不是我们说完就算了,它会记录在宇宙里面,而且会影响到我们四周的气氛。一杯水这样贴一两个字而已,放一个晚上后再把它冷冻起来,照相出来的结果就不一样了。
所以自古以来,人们才会请那些修行的人来他们家赶鬼、祝福、庆祝,特别是庆祝搬新家的时候。我们悠乐人过新年的时候,得选一个好好的人让他进来家里,也就是说,第一个进来家里的人必须是非常好的人,不能随便让其它人进去。他们把扫把放在门口,表示坏人不能进去家里面的。
地震——大自然的一堂“无常”课!
灾难固然令人悲痛,但这也是大自然给我们上的一堂关于无常的课程。
“诸行无常”是佛家看待世界的一个核心思想,也是四法印之一。“四法印”是佛家与外教的根本区别。诸行无常是说世间的一切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时时都在变化中。
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会幻灭。小到一个物体,大到整个星球和宇宙,无不如此。
地震的形成是缘起法
“地震”的形成,从自然科学而言是一种“地质现象”,而从佛法来说是一种缘起法。既然是缘起法,就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种地质现象,而应当是由众多因缘(条件)聚合形成的缘起缘灭的生灭法。
佛家主张一切法都是由众多因缘和合而成,那地震也是由内因和外缘和合而成。
所谓“外缘”就是指科学意义上的地质变化现象,而“内因”是指众生(人类)的业力(过去现在的种种行为)所感,外缘和内因聚合时此法(地震现象)就形成.
因为,佛家讲我们的世界是由“依正”二报组成,物质世界是属于依报,众生(人类)世界是属于正报。依报的物质世界随着正报的众生世界有感而变化。
地质现象的变化只是外缘的引导,而真正起作用的是众生无量劫以来的共业。也就是说由于我们众生(人类)过去世所造的不善共业所感,今生以异熟业的形式来感果报,汶川只是众生业果受报的场所而已。
业力不分国界、种族、种类,都以业力相同聚集而成,再遇汶川地质现象变化和合而起,形成这样一种毁灭性破坏,共同消除众生过去世所感的共业。
如何避免灾难的发生
如何避免灾难发生,佛家也有自己的理论。既然地震现象是由众生共业所感,遇地质现象变化而起,那就要从众生共业的根本入手,当众生不再造业时自然就没有了共业,地质的外缘也就不能独自生起。
有人自然会说那地球的无人区也有地震,虽然说是无人区但不能说没有众生,佛家讲的众生不单指人类,包括一切有生命现象的有情众生。
佛家有训诫:“欲知世间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我们世间的地震、瘟疫、洪水、火山等天灾和世间的刀兵战争一样是众生的不善业所感。
由此可见,要避免地震等灾难的发生,不仅要教育人们爱护自然保护环境,而且还要保护动物,爱惜动物的生命,这样才能形成众生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和谐共存。
为什么现在的人越来越迷茫,而且总是被各种套路收割?
因为人们都在“弃道求术”。
什么是“道”?本质,原理,规律,叫道。
什么是“术”?方法,技巧,技术,叫术。
“术”是教你怎么干,“道”是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干。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万变是术,宗就是道。术是多变的,道是不变的。
巴菲特说:要想彻底了解这个世界很简单:先把本领域的事情研究透,挖出其中的底层逻辑,只要你能做到这一步,就很容易搞定其它领域的事。
这个底层逻辑就是道。无论你在多么传统的行业,只要你能把底层逻辑搞懂了,就能看穿其它很多行业。知识和技能分领域,而“道”是不分领域的。
来看仓颉造字的时候,是怎么写这两个字的:
“道”字从辵(chuò)从首,辵就是走,首是第一的意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事万物都由“一”生发出来,都跟着“一”走,而这个“一”又是道生出来的。所以“道”是最初的规律,而不是后天刻意的行为。
“术”字,是城市内的道路,也就是规划后的道路。那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设定开创的。意思是别人走不到、想不到的地方,你能开辟出一条路,就叫做“术”。
“道”是抽象的原理,“术”是具象的实操技能。“道”是你在被什么东西驱动。“术”是看你能驱动什么,道是人为什么而活着,术是人为了活着而采取的办法。
如今人们越来越迷恋那些听上去高大上的专业,比如学生喜欢金融,经济,管理,营销等等,而企业家则喜欢读战略,股权,商业模式等专业。实际上这些越是看似最容易赚大钱的学科,越是最无用的学科。
因为这些学科都是术,而不是道。里面的内容和概念看起来高大上,把大家绕的云里雾里,其实都是“道”的演绎。
而那些越是看起来没用的学科,比如历史,哲学,数学,自然科学,才是能让人真正提升的专业,因为它们讲的是“道”。只有把底层逻辑打好了,才能建立高大上的上层建筑,才能瞬间看到本质,抓住要点,以不变应万变。
我们学习的时候,只有把历史、哲学、数学等等基本知识弄扎实了,才能抓住本质和精髓了。这就是任正非强调的基础学科的重要意义。
唯有掌握了这些底层逻辑,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拨开纷乱复杂的概念,直击本质和要害。
人能够通过努力改变的那部分是“术”,人必须遵守的那部分是“道”。
知道什么东西不能改变,这是道;知道什么东西可以改变,这是术。
道解决战略问题,术解决战术问题。
道解决原理问题,术解决技术问题;
道解决长远问题,术解决当前问题;
道解决系统问题,术解决局部问题。
道很厉害吗?当然!“道”者以一围万,理者以一围千,法者以一围百,术者以一围十,兵者以一围一,势者以十围一。
但“道”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正如《道德经》里所说:大道无形,大音希声,大爱无言。
《天道》里有句经典台词: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有术无道,最多也就是个“技艺人”,无法再升华了。而一旦有了“道”,就等于有“智慧”,有“道”者,求“术”几乎易如反掌。
《孙子兵法》讲:“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以道驭术,术必成。离道之术,术必衰,是舍本逐末。
中国人讲“得道”、“得道高僧”,意思就是那些掌握世界规律和原理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高人,甚至可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还有句话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意思是:你有道了,全世界都来帮你,你没有道了,大家都远离你。就连《水浒传》里梁山好汉的口号都是“替天行道”。
我们还经常说一句话:这个人怎么都不上道?意思就是这个人一直还没找到感觉,没有真正的进入状态。
《易经》里说:“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天上显现出来的象就是“道”,圣人都在努力地模仿“道”;河图洛书这些是工具,也就是术,圣人都在努力地运用各种术。
《道德经》里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意思是:技巧和方法(术)越学越多,但是本质和原理(道)却越学越少。因为当我们精通了原理(道),会发现世界越来越简单。
读书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越读越厚,指的是知识越学越多。第二个阶段是越读越薄,指的是当我们把知识浓缩成智慧的时候,就越学越精炼。
现在人的核心问题是太浮躁了,都只想学习各种技巧,却不探求背后的原理,于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是结果,而渔是过程。掌握了过程,自然就能得到结果,否则看起来是走了一条捷径和近道,实际上舍本逐末,离结果却越来越远。
因此,我们要先悟“道”,再去钻研“术”。当你精通了本质和原理,自然就能悟出方法和技巧。你学的方法再多,只要没有掌握原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问题越来越多。
另外,别人告诉你的方法(术),你直接拿来用,基本上都是失败的。因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也没有适用于每个人的方法。每个人的条件/资源/环境不一样,方法当然也是不一样的。你只能从悟道开始,然后去寻找使用自己的方法,而不是企图从别人那里得到方法(术)。
《道德经》里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意思是:上等人听到道了,马上去践行;中等人听到道了,思考一下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下等人听到道了,哈哈大笑。不能让下等人哈哈大笑的“道”都不是真正的“道”。
为什么呢?因为下等人只对“术”感兴趣,在他们眼里“道”是不实用的东西,又不能直接帮他们赚到钱,所以他们认为“道”是很无聊、每有什么用。这就是典型的无知者无畏。
《道德经》里还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真正懂道的人,看起来是呆呆的,甚至是迟钝的,而真正使用“道”的人,好像是在退让,看起来是消极的,实际上他们是故意以退为进,不知不觉中就达到目标了。
《易经》里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就是在具象事物上的总结和升华,它是抽象的概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这就是道。
形而下,就是被具象事物所操控的各种东西,它是客观的,是完全可以描述的,甚至有客观尺寸和数据,这就是器。
我们可以把形看成是术,术的上面是道,术的下面是器。因此在中国人的认知里,做事分为三个层次:器、术、道。
第一个层次是器,你的器具是什么?
第二个层次是术,你的方法是什么?
第三个层次是道,你掌握规律和原理了吗?
韩国和日本这种国家动不动就把某事用“道”来命名,比如剑道、跆拳道、茶道、花道等等,而在传统中国的习惯里,剑道最多能称作剑法,跆拳道最多能称作腿法,茶道和花道最多能称作茶艺和花艺。
因为中国人从不随便乱用“道”这个字,那是对“道”的侮辱。只有某项技艺到了顶尖水平,中国人才说这是“道”,比如“庖丁解牛,几近于道”。
做人最高境界是知行合一、道术兼修。有道无术是纸上谈兵,有术无道是盲人摸象。有道无术乃魂不附体,有术无道乃体不附魂,道术结合乃魂体统一,驾驭人和事。
商业上如何应用”道“和”术“呢?
我们必须同时拥有这两种能力:
第一种能力是“化繁为简”,就是能一眼看透某一种产品(服务)本质,并能抓住其中的原理和规律。
第二种能力是“化简为繁”,找到本质和规律之后,还需要再包装成大家能接纳的产品或服务,这也就是包装和营销的能力。
化繁为简是“道”,化简为繁是“术”。“化繁为简”是智慧,“化简为繁”是商业,也是套路。
当我们把事物“化繁为简”(看清真相)之后,如果想商业化,还必须把它再“化简为繁”(制造幻象)。
很多高人拥有“化繁为简”的能力,却为什么不去这样干?原因只有一个:这样干就赚不到钱。
因为大众只愿意为复杂的东西买单,他们更容易被复杂的描述和套路所打动,越是花里胡俏的东西越能让他们着迷。
切记:大众从不想要真相和价值,它们只是渴望被理解,需要情绪安慰,所以千万不要把你认为的价值和真相强加于人,你只需要理解它们目光的狭隘,然后制造故事和传奇让它们沉迷,你就能大获成功了。这也是每一个企业家/艺术家/政治家必备的本领。
先看清真相(化繁为简),再制造幻象(化简为繁),让大众沉迷其中,玩得不亦乐乎,你就成功了。
纵横捭阖、抽丝剥茧、设点控局;洞察人性冷暖,解析大众行为,这一路走来,如果做到游刃有余、可收可发,便抵达了“道”的境界。此时万事万物、相生相克,生来病死,一切在你心里来去自如。
最终我们会发现,人生最强的对手就是自己。一旦你战胜了自己,如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