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震!四川云南进入强震活跃期了为何地震无法提前预知大地震

8月13日,四川成都都江堰发生了3.3级地震,虽然震级不大,但是,因为今年以来四川地震比较频发,这也让不少人担心,这会不会是“大震前兆”?

特别是网传四川、云南已经进入到新一轮的强震活跃期,最早也要持续到2027年才会结束,那么,难道未来10年内,四川、云南一带,真的还要发生强震吗?

四川云南进入强震活跃期?

早在今年6月,就有不少四川网友提出过这一问题了,在当时,从5月20日开始,短短10天内,四川竟然接连发生了2次6级以上的地震,要知道,一般来说,超过6级就属于强震了,自然,因为本身四川就是地震高发区,当地居民也就会比较害怕了。

而根据中国地震局提供的数据来看:四川的确是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强震活跃期,这主要是与“巴颜喀拉地块”受到了板块挤压有关。

此外,根据过去500多年时间里,四川、云南一带发生的强震周期来看,有研究者指出,平均每隔19.3年左右,会发生一次7级以上的强震,而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一些研究者认为,下一次发生强震的时间,应该是在2028年之前,所以,才会有了本轮强震期会在2027年结束的说法。

还有就是早在2013年的时候,云南省地震局的专家也曾经做出过预测,认为在2025年之前,云南断裂带上有可能会发生强震,认为自从2011年的缅甸地震之后,云南所在的地震带就受到了波及,进入到了新一轮活跃期。

不过,虽然近年来不少研究者都认为,我国已经进入到地震活跃期,但其实因为人类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有限,事实上本身对于地震也做不到具体预测,因此,这些猜测也不一定是正确的,都只是根据过往的地震情况来进行分析,从概率角度上来说,有可能会发生而已,大家其实也不用太过担心。

那么,为何地震无法准确预测?

主要是与人类还无法彻底搞清楚地球内部有关。和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表不同,地震发生在地表之下,人类是无法对它直接观测的,只能通过间接地观测分析,来判断是否会发生地震。

这也就导致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手段,最多也只能提前几十秒监测到地震波,自然,也就无法提前发出预报了,只能是发出预警,而如果是大型强震,几十秒的时间对于人类来说,是远远来不及避险的。

另一方面,是大型地震的孕育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发生的,而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应力积累过程。研究认为,一场大型强震至少要在内部积蓄数千年的能量,并在一瞬间爆发出来,这也就导致强震本身就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甚至有可能频繁的小型地震,也会导致内部应力得到释放,从而让它酝酿的时间更长。

那么,民间流传的一些“地震前兆”靠谱吗?

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相信,当出现动物异常,或者是天空中出现“地震云”的时候,就代表近期要有大地震了,所以,当这样较为罕见的现象发生时,也很容易造成人们的恐慌。

不过,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这些民间流传的“地震前兆”事实上都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比方说动物异常,研究发现,食物短缺、气候环境变化、天敌出现等,都会导致群居动物出现异常行为,甚至是一些季节性迁徙动物,它们也会在固定的时间段聚集在一起,而这些都与“地震前兆”无关。

还有“地震云”,现代科学认为这就是伪科学,因为地震是与地球内部运动有关,而天空中各种云的形成则与大气中的水汽作用有关,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本身是没有任何联系的,而且所谓的“地震云”其实都是预示近期天气变化的各种积云。

以及不少人相信的“地震光”,目前也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总体来看,只有“地下水异常”被很多研究者认为可能与强震前兆有关,但具体异常到什么程度,以及它发生异常后,多久地震会发生,这些也是无法准确预测的,所以,大家也不要偏听偏信,不要太过担忧。那么,朋友们,你们认为我国是否进入到地震活跃期了呢?欢迎说说你的看法!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电源转换芯片TPS5430的特点及应用电源新闻内容摘要:TPS5430是TI(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DC/DC开关电源转换芯片。其优越的性能使得它刚刚上市就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描述了该芯片的特征、参数、功能、结构, 并结合实践情况对其在地震前兆观测仪器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一、引言 地震前兆观测仪器是地震前兆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仪器稳定、工作可靠, 才能jvzquC41yy}/gujehctt0lto1pkxu8uqygx0496826866::;924ivvq
1.日本青森县多地现神秘地鸣,居民担忧地震火山前兆|日本|地震|火山1.地震或火山活动前兆多地居民描述听到类似地鸣的轰隆声,但未感受到明显摇晃,这与地震前兆中的“地鸣”现象相似(地鸣通常由地下岩石破裂或板块运动引发)。虽然青森地方气象台表示未监测到地震或火山活动,但地鸣可能早于仪器检测到地震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历史上日本南海海槽地震风险被上调至82%,加剧了民众对潜在灾害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936=19;7aoch39;f:42942:tp7y4ivvq
2.地震预防张衡生于公元78年,死于139年,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地震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张衡发明的仪器叫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详细内容] 大自然的警报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在大地震发生之前,自然界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同寻常的现象,这些异常现象现在统称为“地震前兆”。[详细内容] jvzquC41yy}/usj|0eun1.J7'CJ&C?*G9'G8'B6'G:+C7.=6'G<&DJ*;21kbt}mswcqf1ltn1mtpyujfig5qtn{gpv4ivvq
3.2023年麻风病症状监测方案范文(精选21篇)(三)规范报送程序,做好观测数据登记、报送和材料归档工作。按照各乡镇及时将监测的地震宏微观异常情况报县防灾减灾局,再由县防灾减灾局报州防灾减灾局的程序进行。同时,乡镇和县防灾减灾局要做好数据资料登记、保存和归档。 (四)密切跟踪监测宏微观异常。严格按照《省地震局关于印发省地震前兆异常核实工作规程(修订)的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nvqmtpihgoijs136743;:30jznn
4.地震监测的意义范文幸运的是,随着地震传感器变得越来越小和越来越便宜,而且能够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后,科学家实现了把更多的仪器安装在更多的地方,以形成高密度的地震监测网络,从而更准确地显示地震的发生地点,还能用于余震预警。 从2009年起,美国地质勘探局开始邀请志愿者作为“科学家”,帮助专业机构扩充地震监测网,第一批大约500个汽车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999/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