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山东地震早有预兆准确预测地震,为啥这么难震源震级地震波山东省地震预测中国地震台网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今日(8月6日)2时33分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北纬37.16度,东经116.34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北京、天津等多地网友表示被震醒了。截至8月6日8时,共发生余震59次。震区共有126处房屋倒塌、21人受伤。

随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决定启动国家地震四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山东指导协助抗震救灾工作。

刚刚,山东地震台首席预报员郑建常在采访中介绍,结合全球、全国、华北地区近期震情形势的发展演化,在研究总结2023年以来山东地区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场观测资料变化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认为:短期内山东地区再次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在此次地震中,不少网友反馈收到了地震预警,虽然只提前了不到一分钟,但是,在紧急时刻,短短十几秒的预警,就能挽救成千上万的生命。地震预警,每一秒都无比珍贵!

01

关键时刻能救命!手机预警怎么开?

有研究表明,地震预警提前时间3秒,可以减少14%的人员伤亡;预警时间提前10秒,可以减少39%的人员伤亡;提前20秒,可以减少63%的人员伤亡。

20秒,就能够减少六成以上的人员伤亡,这就很了不起了。

预警从哪里接收呢?

截至目前,只要是国产手机,都具备这项功能,因为这是我国强制要求的功能。反之,如果是国外品牌的手机,没有这项强制规定,但可以通过应用商店,自行下载地震预警APP安装,反正就是不如国产手机方便。

对于国产手机,不同品牌开启“地震预警”功能的方式如下↓

华为手机,进入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选项,下面有一个地震预警,把这项勾选了,就可以了。

小米手机,进入手机管家、家人关怀选项,下面是地震预警。

荣耀手机,进入设置、安全,应急预警通知,地震预警。

OPPO手机,设定、安全,SOS紧急联络,自然灾害警报,地震预警。

VIVO手机,天气APP,设置,地震预警。

大家不要小看这项功能,关键时刻是可以保命的。

02

地震云是震前先兆吗?让你失望了……

对于地震,中国人肯定都不陌生。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对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而言,每一次“大震”,有着感同身受的切肤之痛。

正是由于地震带来的损失巨大,所以,大家一直希望,地震预测能够像天气预报一样,做到精准预报,提前准备。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以人类目前的技术水平,还很难做到地震的精确预报。

能够提前一分钟发出预警,已经是人类目前技术水平的极限了。

关于地震预测的话题,科技日报还报道了这一条消息,说有网络传言,“德州发生地震的前几天,当地出现了地震云的先兆,可惜,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要是重视了地震云,是不是就可以准确预报这次地震,减轻损失呢?

针对这种网络传闻,应急管理部迅速做出了回应:所谓“地震云”和地震没有任何关联,大伙切勿听信传闻。

云的形成,跟地震的形成,属于完全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一个属于大气领域,一个属于地质领域。

而地震是发生在岩石圈里面,属于地壳活动。

目前,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证明,云,可以预示地震的发生。

网上所谓的“地震云”,主要是高积云与层积云两种。高积云的出现说明天气很好,层积云的出现代表会有降雨,跟地震没有任何关联。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放射云”、“排骨云”、“鱼鳞云”的说法,说这几种云一出现,都是要地震的先兆。

若真如此,就不必依靠地质学家、地震学家来研究,索性大家都抬头看天,天天看云彩判断会不会要地震。

所以,依靠“地震云”来预判地震的发生,不符合科学。

应急管理部的回应说得很清楚,任何一种云的出现,都是气象学上的自然现象,它们顶多是碰巧出现在某次地震的之前,不能就此下定论,气象学当中压根也没有“地震云”这种现象。

此外,民间还有很多的传闻,说地震之前,动物会有异动,一看小动物个个都烦躁不安,这也是要地震的前兆。

这种说法,也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

03

地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地球表面七成以上的面积被海水所覆盖,咱们生活的大陆板块,也是被海洋所包围的,大陆板块的根基都位于海水下面,划分大陆板块的标志是位于深海的海沟和洋脊。它们在几千米深的水下,跟随着洋流,产生慢慢的漂移,这种漂移的速度很慢、时间很长,所以,生活在大陆的人类感觉不到。

在这个基础上,科学家发展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是由一块块大陆板块拼合而成的,就跟拼图一样。板块由洋脊和海沟划分而成,一个大陆板块不单纯是大陆或者海洋,往往既有陆地部分也有海洋部分,不是大陆在漂移,而是板块在漂移。

虽然大陆板块移动的速度很慢,一年下来往往只有几毫米,对于面积高达上千万平方公里的一块大陆来说,几毫米的移动,肯定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当时间的尺度放大到千万年、上亿年,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漫长的地质演变时光中,总会有一些大陆板块因为运动而碰撞到一起,发出巨大的能量,传递到海面或者地面,就变成了地震。地震就是这么来的。

04

地震震级,是如何划定的?

地震发生时——

板块碰撞的点,叫“震源”;

震源往往位于地下或者水下,它在地面的投影叫“震中”;

地面建筑距离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地震产生的能量是以波的形式释放的,这种波就叫“地震波”。

关于地震的几个术语,就是这么来的。

提起地震,大伙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墙倒屋塌、残垣断壁,实际上,绝大多数地震都没有这么严重。据统计,世界上每年要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平均每天都有一万多次。绝大部分地震规模很小,人体是感受不到的,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每年大约有一二十次。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应该如何描述一个地震的规模大小呢?这就引出了震级的概念,几级、几级地震。

1935年,加州理工学院的里克特和古登堡教授制定了大名鼎鼎的里氏震级,以地震波的最大振幅来表示地震规模的大小。他们对0级地震的设定是:地震让距离震中100公里外的地震仪产生的最大振幅为1微米,其他地震以此为基础确定震级。

以此类推,当距离震中100公里外的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振幅为10微米时,震级为1级;100微米时,震级为2级……。

大伙看出来了吧,震级每加强一级,它带来的破坏力,都是乘以十倍的,当震级达到最大的里氏9级的时候,产生的巨大破坏力只能用“恐惧”来形容。

05

人类能否预测地震?

既然地震如此的可怕,人类能不能像预测天气一样预测地震呢?

不瞒您说,早在上千年前,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就开始这方面的尝试了。

人类很早开始尝试进行地震预测,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东汉时期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像一个龙嘴大铜壶,当某个方向发生地震之后,由于受到地震波的扰动,这个方向悬挂的龙口中所含铜珠就会掉落,以此告诉大家这个方向发生地震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候风地动仪并不能预测地震,因为当龙嘴吐珠的时候,地震已经发生了,它只能在地震发生之后,通知人们,哪个方向发生地震了,赶紧过去救人。

现代地震预测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正式登上科学舞台。

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上世纪70年代早期,科学界对地震预测普遍比较乐观,认为准确预测地震不难。

1975年,中国成功预测了辽宁海城7.3级大地震,在地震来临前及时将人员财产转移到空旷地带,避免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然而,好景不长,1976年,中国就没能准确预测出唐山地震,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国际上多种地震预测的方法都被推翻了。

直到今天,辽宁海城地震的预测也是联合国唯一承认的,地震预测成功案例,只此一例。

大伙也可以这么理解,从1975年之后,人类就再也没有准确预测过地震。

人类刚刚出现的一丝曙光,又被熄灭了。

06

地震预测究竟难在哪?

地震预测分为长期、中期、短期和临震预测,对于老百姓防灾避险而言,只有短期预测和临震预测才有价值。

像长期预测,十年之内,您呆的那片地方可能会有地震,这种预测,只有学术研究价值,没有避险的价值。

别说十年了,就算是一年,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避险价值。

想要实现短期预测以及临震预测为什么这么难呢?

就是因为大陆板块的面积太大了,面积如此巨大的大陆板块,精准预测哪个点会撞上,太难了。

就算知道哪个点会撞上,撞击力度的大小、撞击点的深度,都会对地震预测产生影响。更何况这一切要么发生在几十公里、上百公里深的地下,要么发生在几千米深的海底,看不见、摸不着,全凭猜测。

科学家们先后尝试过多种办法,比如说,有从统计方法入手的。统计某一片地区曾经发生过地震的频率,进而推断它未来一百年发生地震的概率有多高。但是这种方法,往往时间跨度太大。

比如说,上世纪80年代,美国地质调查局预测,帕克菲尔德市将在1988年以后发生一场里氏6级左右的地震,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开始掰着手指头算日子,投入大量资源应对地震。结果您猜怎么着,一直到16年之后,2004年这场地震才发生,好家伙,大喘气啊,让大伙对地震预测一片的吐槽之声。

还有一种预测方式叫统计地震规律。通过对某个地区地震的多年观测,总结出一些简单的规律,比如大震之前有小震,大震之后无大震。

然而这种方式,也不准确。

总的来说,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有效预测地震。

07

地震不能预测,但是可以预警

预测和预警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是含义全然不同。

而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之后,地震波还没有到达某一个地方之前,临时通知当地群众紧急避险。

虽然人类在地震预测方面屡屡碰壁,可是在地震预警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

预警听着好像不如预测那么厉害,但是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几十秒钟的提前预警就可以大大减少人员伤亡。

我国在地震预警方面成绩斐然。

2022年9月5号四川省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中国地震预警网在震后6.2秒发出了预警信息,向康定市提前9秒、雅安市提前21秒、成都市提前56秒发布了地震预警信息,避免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震的秘密终究会被揭开,人类精准预测地震那一天迟早会到来。

文字统筹 | 邢耕

编辑 | 马媛

综合 | 新华社 央视新闻 中国地震台网 科技日报 科学大院 新京报 中国青年报 北京日报 张衡博物馆 凤凰卫视 咪咕 上游新闻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环球大震,象征着一代光阴的结束晚上8时06分,中国黄土大地六盘山区剧烈晃动,呜声如雷,山头滑落河谷,坡坎凸为丘陵,平地陷入深谷,地下冒出黑水,仅仅几十分钟,残酷的地震使整户整村,甚至整乡镇的人陷入死亡的深渊…… 地震前人们一直盛传着一段预言:…平地一声雷,地面如筛灰,马到西吉滩,归真地面翻…” jvzquC41yy}/onnrkct/ew47;4lb|{n
1.地震前天空现诡异红光,有网友3天前就预测了地震?权威解读▲ 这条帖子被网友认为是“神预言” 由于该帖发出后不久,山东德州平原县传来地震消息,有网友认为这个帖子是“神预言”,其实是牵强附会。因为该帖子并没有具体提到山东将于何时何地会发生地震,只是通过搜查资料发现山东位于郯庐地震带上,因此不算预言帖,更谈不上成功预报的“神帖”。 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32;8/2:3198iqe/on|onpr|;:9?64;0yivvq
2.每日辟谣|关于地震的这些说法不要信!分析:地震预测在全世界都是个难题,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为我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关于李四光预测四大地震的说法流传已久,经过多方查证,李四光生前从未有这样的预言,纯属谣传。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微博也不止一次针对此谣言进行了辟谣。 jvzquC41ctzjeuj0zwkyk7hp1cxuklqgu1oofn}0jvsmAjwvakj>3@674;9::=6692684@7:
3.2022南海大地震?东京遇10年来最强地震:未来人预言要实现了吗?|还有更有趣的是同期还有一个从2075年穿越回来,网名叫做YJ的未来人,两个人预言几乎完全相反,比如2075预言日本首都将迁都冈山,但2062预言日本首都仍然是东京,还有2062预言亚洲几乎被印度占领,但2075预言则不会,并且中国会联合印度以及中东联盟对抗欧美!而2062则预言美国将会崩溃并且出现新政权,但2075则认为会继续存在。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9:2?53:;a3:k1dj64626229}he|4ivvq
4.未来人2062:成功预测日本大地震,对中国2020后预言,突破下限这条预言比较有意思,直接就预言中国消失了,亚洲将是印度的天下!说说地震的预言也就算了,毕竟现在网上预言地震的也确实挺多,而且准确度还挺高,除了日期比较模糊之外,其他大方向预言几乎就所言必中。 但预言印度占领亚洲,而且在未来十几年内发生,除了亚特兰蒂斯那种一夜之间沉入海底以外,还真没有什么其他可能性了,因为jvzquC41yy}/clkwp0io1j4ce5=35B;64
5.预言的地震带李四光有部分人听过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有四个地方将会发生大地震的预言吧。其实他老人家只是指出我国的主要地震带。那么再看看我国的地震带分布。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735?9448;/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