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次预测成功的地震,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前震地震地震局大地震震级

每次大地震发生后,总有一批“民间高人”跳出来宣称自己已经预报了地震。

他们会楚楚可怜地辩解自己因受到了压制而无法告知民众。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大多有事后诸葛亮之嫌,但总会有不少人会信以为真。

喧嚣的网络更不会放过炒作的良机,甚至将它们作为批判当局的武器。

它就是于1975年发生在我国辽宁海城的大地震,被誉为是人类史上的一场奇迹。

然而,在对详细的预报过程还原之后,才发现它的“成功”预报更像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从学术角度来说,它的经验几乎是不可能复制的,但它却一再地被“地震预测者”加以利用。

伴随着从远处而来的震耳欲聋的隆鸣声,房屋开始猛烈晃动。

高山不断有碎石翻滚而下,地面逐渐破裂,水管爆裂。

矗立的房子就接连坍塌,只留下零星的木质结构。

得以幸存的当地居民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园被毁于一旦。

他们一边无奈地流眼泪,一边为自己的险象环生感到欣慰。

原来早在一个多月之前,他们就时不时感受到了细小的震动感。

特别在2月3日凌晨和2月4日早上发生的有感地震,使得许多人从梦中惊醒。

而当地的地震办也总是接到群众反映,发现了许多不同寻常的现象。

像看到蛤蟆出街、牛羊突然跳圈逃跑、冬眠的蛇爬出地面以及井水变味等等。

经过土仪器勘测后,县地震办于当天11点时,用广播发布了一则关于紧急防震的通知。

该通知称,海城的震级正在不断加大,很可能后面有较大地震。请各位做好预防工作。

虽说当时正值寒冷的冬天,但大多数人还是赶忙撤离房屋,逃到空地或山上等待大震。

据后来国际地震界专家现场观测认为,它大约摧毁了当地90%的建筑。

如果没有事先及时撤离,那么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至少在10万人以上。

得益于提前预测,它实际造成的死亡人数约2041人,大大降低了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

之后,震后的抗震救灾工作立即展开了,当地的居民很快重建家园等。

一直以来,地测预测都是世界级难题,至今无法解决。

这次海城地震成功预报的消息也率先打破僵局,引起世界各地科学界的轰动。

我国也掀起了从未有过的群测群防和宣传普及地震知识的高潮,并逐步建立起各级相应的机构。

如今我们国家的防震减灾的各级地方地震部门,大多从那时发展起来的。

全国各地的观测局都纷纷效仿海城经验来进行地震预测。

很遗憾,截至目前,国内外也没能再次成功预测任何一次地震。

其中包括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的汶川大地震,均是预测失败。

如果这些地震能像海城那年成功预测,那该能拯救回多少无辜的百姓。

那么,海城的成功究竟能给地震预测带来多大的意义呢?

可由于当时大多数档案和文件都处于保密阶段,因此一直都没有答案。

直到2006年,国内外数位研究者广泛采集资料,走访当事人后逐渐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原来在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华北地区就接连发生过三次6级以上的地震。

惨重的损失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政府的领导下,各地纷纷兴建起了地震防测站。

虽说那时地震局的人才良莠不齐,但他们根据之前的地震经验也捣鼓出了一套的预报方法。

他们建立的地震预报系统,其具体运作分为长期预报(2年以上)、中期预报(1-2年)、短期预报(数月内)和临震预报(数小时-数天)四个阶段。

其中,短期预报与临震预报,对引导人们躲避地震才有真正意义。

在这次会议上,地震局认为华北、东北范围内六个区域,会在未来一两年内有发生较大地震的危险。

其中,这次中期预报就包括了辽宁海城地区。

后来现实是只有辽宁海城发生了破坏性地震,其余地方并无地震发生。

不过,当时辽宁政府会议结束后高度重视,要求防测站每日汇报震情。

无独有偶,1974年12月辽宁本溪发生了震级5.2级的地震,更使人们的神经高度紧绷。

在那之后,辽宁地震局也接连发布了丹东、盘锦-营口-熊岳、大连三个短期地震预报。

但实际上一个都没有发生,都被证实是误报。

之前发生的辽阳-本溪地震,事后也被证明是水库注水引发的,属于人为地震。

这使得海城自1月5日以来开始的微小地震,没怎么被注意。

直到2月3日傍晚,该地区小震活动骤然增多,才引起省地震局的高度警觉。

傍晚至午夜,地震台的值班记录里记下了33个小震;

到2月4日清晨8时,已监测到200多个地震,其中最大者达到ML5.1级。

甚至于个别居民的屋顶和烟囱已经倒塌。因此,不少居民还没有收到官方通知时,就已经自行疏散了。

如此频繁和剧烈的前震都集中在了同一个区域,这让当地官员迅速紧张了起来。

这结果导致他们将地震观察员所预计会在一两个星期之内发生较大地震而理解成了马上。

于是,他们立即组织人员,布展和开展紧急防震工作。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大概:地震局所做的短期预报,抑或是临震预报,基本上是错误的,对这海城成功预测没啥关系。

相应地,反倒是政府人员应会错意下达的指令恰好成功实现了海城地震的“临震预报”。

研究员还进一步发现,这次地震伤亡人数低也不全依赖于事前逃离。

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当时的建筑结构利于抗震。

当时震中一带城乡多数居民所住的房子,都是木砖(石)混用。

它是用木头构建房屋的立体架构,砖(石)墙则砌在木柱之间,没有承重功能。

当地震发生时它们往往只倒砖石墙,木架构并没有改变。所以这样地震发生时留下帮助幸存者逃生。

可在当时的海城地震报道上,这些细节大多被偏离事实,又或是遭忽略。

反倒是一些所谓的“震活跃-短暂平静-大震”等地震规律被夸大。

在这条规律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海城经验也在此后三十年中被广泛运用。

但历史的真相是官方对海城地震的预报算得上是阴差阳错的结果。

这也是为何海城经验再也没起过作用的缘由了。

与其他地震一样,海城当时出现的动物异常行为以及像地光等异常现象,也被民间高人津津乐道。

但其实,这些说法在科学上是找不到任何根据来支撑的。

没错,自然界中不少动物确实存在着比人类敏感得多的感觉系统。

尤其那些靠穴居而生的动物更是对震动异常灵敏。

可一般在大地震来临之前,也会可能不同程度的前震。

像海城地震这次连人都能感觉得到,那震前动物产生一些异常行为其实并不新奇。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地质调查局曾大量进行动物异常反应与地震的研究。

虽然地震的前震可能惊扰了那些对震动敏感的动物。

但诸如天气变化、饥饿,甚至附近开过的一辆卡车,都能引起动物相似的反应。

也就是说,动物们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行为异常,而不只是因为地震。

那么,我们又怎能根据它们的某一次异常来预报地震呢?

有一种说法是鹿发疯会引发地震

不光如此,许多研究还指出,不少大震在震前几乎是毫无前兆异象的。

地处美国加州的帕克菲尔德因处在断裂带之上,被认为很有可能发生地震。

从1857开始,差不多每隔22年就会发生一次里氏6级的地震,震中、震波的记录也都惊人的相似。

于是,科学家花了数年将无数监测仪器,埋在那里的各个角落进行检测。

他们以为就好比在掰断木棍之前总会出现“咔咔”的响声,在地震发生前应该有一些征兆。

然而,等到2004年这里发生地震时,所有仪器没有监测到任何征兆,地震突然就发生了。

类似地,还有地光现象,地震云等所谓的现象也是没有理论支持的。

谁也不能说清楚是因为出现了这些现象和地震之前是怎样的因果关系。

这些方法之所以在民间如此普及,还需归功于一种“心理聚焦想象”的强化作用。

在这致命的破坏性和不确定性面前,人们对地震的恐惧异化为高度的警觉与敏感。

此时,所以一些事实上与地震可能没有太多联系的现象,也会聚焦在大众的视线中。

另外,这些说法基本上都有很大的“事后诸葛亮”嫌疑。正如震级发明人里克特所说,“地震预测为业余人士、狂人和欺世盗名的骗子提供了一个狩猎乐土。”

震级发明人里克特

而往往我们这些外行人士容易成为被狩猎的对象。

目前来说,世界各地的地震科学家,是提供不了短期临震预报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除了结果以外,海城地震也并不是一次成功的预报。

尤其它在短期或者说临震预报方面,能够给我们留下的科学借鉴几乎为零。

反倒是它对于如何普及抗震防灾教育以及建筑抗震等上给我们很大启发。

一位香港女博士到农村建抗震土房子,荣获联合国文物古迹保护奖

目前来说,除了搞学术研究之外,大多数地震方面的专家也正是将目光转入建筑预警上。

他们对于断层的研究,有助于我们避开在地震多发地区搞大型的建筑。

这样一来,大幅降低损失和伤亡。

另一方面,兴建抗震等级高的建筑是所有国家非常重视的措施。

尤其是地震后的重建,抗震等级是重要的指标。少点豆腐渣工程可能是最好的防范了。

故宫能抗10级地震

对于我们来说,平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便是地震预警。

这是目前科学上能够做到的,往往这十几二十秒能救出无数人。

也就是说,现在的地震工作者并不是将赌注全压在地震预测上,而是做好这些预防工作,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毕竟在人类百分百预测地震的发生那天到来之前,还是靠防震抗震技术带来心中的“震定”。

*参考资料

《 Predicting the 1975 Haicheng Earthquake》,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 of America, Vol. 96, No. 3, pp. 757–795, June 2006, doi: 10.1785/0120050191;

高继宗.海城大地震的预测、预报、预防——纪念海城7.3级地震40周年[J].城市与减灾,2015(02):6-8.

释唐山、海城、松潘、丽江等大地震的经验教训[J].地震,2008(01):19-32.

BBC纪录片:《为什么我们不能预报地震》

腾讯专题报道:海城地震世界首次成功预报真相;不要期待地震可以被预报

THE END
0.男子造谣院士预测广东大地震被处罚#造谣院士预测广东大地震男子被罚# 【发布“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谣言,32岁男子罗某良被处罚】 据公安部网安局7月11日消息,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传播,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讨论。 经查,罗某良(男,32岁)于6月30日在互联网平台发布了所谓的“倪四道”院士的聊天截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75;@5:92>1a>>5ddi7:99223?dmn3jvor@h{to?pkxu
1.甘肃积石山县6.2级地震已致118人遇难专家分析此次地震危害大原因当前中国地震预测水平如何? 地震灾害一直威胁着人类安全。当前中国地震预测水平如何?如何有效应对地震灾害? “美国、日本等国家对地震的研究相对深入,中国目前与这些国家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高孟潭认为,地震分为长期预测和短期预测。长期预测是根据地震构造和历史地震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预测不同区域50年至100年jvzquC41rqrjvrhu0isx0ls14284/:713;5dqwygpve4998:;:;/j}r
2.2011注: 栾巨庆先生只有小学文化,是大兴安岭林业局的退休工人,继承了我国星相学预测地震 干旱 水灾的卓越能力,提前十年预测出1998-1999长江流域大洪水,多次准确的预测地震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只是因为和现在所谓的主流学说相左,而一直无法站上中国气候学的舞台。 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3<>5558228
3.华北地区强地震短期前兆特征与预测方法研究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华北地区强地震短期前兆特征与预测方法研究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编 地震出版社【可开电子发票】 正版图书,速开发票,下单前请先咨询客服,欢迎选购! 作者: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编出版社:地震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06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 降价通知 ¥15.99 定价 ¥219.98 配送至 辽宁营口市 至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969:739B60jvsm
4.科普中国数值地球动力学推动地震预测监测更加精准及时数值地球动力学预测监测精准及时 06:52 海底地震仪 35:10 地震预警和自然灾害的预防 03:00 地震逃生与应急自救技巧 03:50 华为5G到底牛在哪? 19:56 黑洞-时空弯曲的超级旋涡(上) 03:18 三招教你从容应对考试 11:55 考清华和中500万哪个更难? 06:32 “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王陇德 06:45 “中国十大科学jvzquC41yy}/opyx0eun1k45488188::58;777mvon
5.基于时间依赖的地震预测方法研究全本书评在线阅读本书针对地震前地壳变形观测中的问题,介绍了地壳变形的观测原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首次提出了深部流体对地壳变形影响的理论框架。通过系统分析大震前形变异常的时空分布特,探明了不同时间尺度下变形加速与地震断层、震级及发生时间之间的关系,并发展了基于时间依赖的地震预测方法。这些研究对于揭示地壳变形观测的物理意义jvzq<84g0fgoimfpi0ipo8utqf{dv|43;2749>9490nuou
6.地震谣言粉碎机:地震云真的能预测地震吗?视频简介: 地震谣言粉碎机:地震云真的能预测地震吗?播放视频 内容来自:安徽省铜陵市科学技术协会 分享到: 评论 -刘显辉- 大学士级 了解了 15:47 请打开 科普中国APP发表评论或查看更多评论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新华网科普中国频道 人民网科普中国频道 “学习强国”科普中国频道 科普中国直播系列 jvzquC41yy}/mnuwejooc7hp1cxuklqg1cxuklqgkplpAkzukpktuhy{rgC229+encytko~?4(gsari?86>3:A
7.科学网—池顺良:“地震不能预测论”既错误又有害1966年,周总理在邢台地震现场指出:“地震是能够预报的……必须加强预测研究,做到准确及时。”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也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他在接受地震预报任务后,提出“测量地应力变化……是观测预报的关键”,亲自组建了第一个地应力观测站开展试验研究。中国的一代地震工作者就是在地震灾难的刺激和周总理的鼓励下,jvzquC41pg}t0|hkgpifpny0ep5ivvqpgyy0495:19532B5580nuou
8.专家称动物异常等现象无法预测地震,2024年合肥座谈解读动物异常、电磁异常、地光等现象真的可以预测地震吗?(上)比方说经常有人说他可以通过种种方法来预测地震例如动物异常 电磁异常 地光等等的这些方法听起来其实挺有道理的就我小时候也都听说过这些方法直到最近听李泽峰老师给我讲我才知道这些全都是靠不住的这是为什么这个让人如此的失望 是吧这到底是为什么我简单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324;93=6aofj389gff2942:l4{s4ivvq
9.地震学原理与应用29-01 地震成因假说 29-02 板块学说与天然地震 第30章 地震预测 30-01 地震预测概况 30-02 地震预测的基本方法 第31章 文献调研与课堂讨论 31-01 2012年春季学期地球物理专业本科生小论文与课堂讨论PPT 31-02 2011年秋季学期中国地震局系统研究生班课堂讨论PPT文件教材jvzquC41yy}/kltwtukt0ls1uEuvt|j1eq{sund528;/j}rn
10.中国给地球“做CT”:让地壳逐渐变透明寻找地震规律“我们现在可以上天下海,但对脚下大地的认知还不够。人类对地壳结构了解不够,进而难以深入研究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突破地震预测的科学难题,”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所长张晓东说。 张晓东介绍,“透明地壳”就是要开展对地下结构的探察,特别是主要地震带的深浅结构和断层活动习性,把地下搞清楚。“这就好比给地球深jvzquC41pg}t0lhvx0ipo8pwckqbp8r1c1oofn}0ujznnHnf?CXUK@lLD:JNG}S6Q\8zV‚H{l3=18<5
11.科研动态研究受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DQJB25Z03,DQJB22K48)和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EAIEF20240215)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张琰,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地震动模拟、地震滑坡、地震灾害及其危险性评估研究。Email:zhangyan@cea-igp.ac.cn/zhangyan1236@jvzquC41yy}/enf/kiv/cl3ep1qzf}44:3:5;7mvon
12.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倪四道院士团队辟谣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流传。截图显示,名称为“倪四道”的用户称,团队预测8个月内,将会在一经纬度位置(位于广东)出现八级以上地震。 网传截图 倪四道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主要从事地震学研究,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7月5日上午,jvzquC41crv/zrsjwctfv7hqo1tfy|4ctvodnn3jvor@c{ykenkJfF5h78k3hn;ff;678:9gc4>48?>d5h;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