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震安全筑牢经济社会发展安全屏障——地震系统年轻干部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灾害国家安全中国地震局重要指示精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把“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列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把“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列为主要目标之一,对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地震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地震系统年轻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岗位、工作实际畅谈学习体会。

中国地震局规划财务司规划处(基建处)副处长石娜娜围绕“十五五”规划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她说,“全会将‘十五五’时期定位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体现了党中央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精准把握。中国地震局党组高度重视‘十五五’规划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五五’规划的重要论述,成立战略规划领导小组,加强统筹部署与系统推进。我们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开门编规划,通过拜访、电话、文件往来等加强与有关部委沟通联系,共同研究防震减灾服务各行业举措,提前谋划重大项目预研和申报,同时注重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推进防震减灾更好地融入和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努力提高防震减灾规划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河北省地震局唐山地震监测中心站工程师王妍表示,“作为一名在唐山从事地震监测工作的青年技术骨干,我深切体会到防震减灾工作的特殊意义与历史责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防震减灾事业指明方向,我将立足唐山独特背景,传承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聚焦监测预警本职岗位,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增强风险意识,把中心站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守护安全的实际成效,以专业行动诠释青年担当,为筑牢京津冀地震安全防线贡献唐山力量。”

河南省地震局监测处新入职同志高葛琳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健全国家安全体系’‘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作出战略部署,作为一名身处防震减灾一线的年轻干部,倍感振奋,也深感责任在肩。全会强调的‘体系化’‘精细化’治理,在筑牢地震安全防线上尤为重要。我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构建新安全格局的关键,守护地震监测预警这条‘生命线’,必须依靠坚实的科技基础和严密的安全体系。每一次技术保障、流程优化,都是在加固抵御灾害的‘科技之盾’。作为一名监测预报与科技处的新兵,我将持续深化学习,将全会精神融入岗位,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守牢安全底线,以青春奋斗为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现代化贡献力量。”

湖南省地震局湖南地震台青年职工怀奕迅聚焦“地震青年站在时代与事业的交汇点,如何将宏伟蓝图转化为岗位实践,如何以青春力量服务三湘大地的地震安全”反复思考。他表示,“全会精神不仅是引领国家发展的纲领,更是我们青年一代砥砺前行、建功立业的行动指南。‘十五五’期间,青年地震工作者要立足岗位,做‘智慧台站’建设的生力军,做关键技术攻关的突击队,做开放合作与数据共享的践行者,在精益求精中体现担当,在攻坚克难中展现锐气,在科普宣传中贡献力量,让青春在守护安全中绽放光彩。”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工程地震研究中心青年科学家章旭斌特别关注全会对“十五五”时期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部署。他说,“青年科研工作者应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投入防震减灾现代化建设,在科技自立自强中贡献青春力量,勇于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推动地震动预测、预警系统和韧性城市建设的创新应用,将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实用能力,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大局。”

辽宁省地震局鞍山中心站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锚定目标,聚焦主业,精准履职,青年们表示,“通过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感使命在肩。全会擘画的‘十五五’蓝图提出‘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的要求,与防震减灾主责主业高度契合。作为地震系统年轻干部,我们将立足岗位,聚焦地震监测预警核心任务,以科技自立自强为引领,深耕监测技术创新,细化应急响应举措,用专业能力筑牢防震减灾安全屏障,以青春担当践行全会精神,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防震减灾融媒体工作室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男子造谣院士预测广东大地震被处罚#造谣院士预测广东大地震男子被罚# 【发布“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谣言,32岁男子罗某良被处罚】 据公安部网安局7月11日消息,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传播,引发大量网民关注讨论。 经查,罗某良(男,32岁)于6月30日在互联网平台发布了所谓的“倪四道”院士的聊天截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75;@5:92>1a>>5ddi7:99223?dmn3jvor@h{to?pkxu
1.甘肃积石山县6.2级地震已致118人遇难专家分析此次地震危害大原因当前中国地震预测水平如何? 地震灾害一直威胁着人类安全。当前中国地震预测水平如何?如何有效应对地震灾害? “美国、日本等国家对地震的研究相对深入,中国目前与这些国家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高孟潭认为,地震分为长期预测和短期预测。长期预测是根据地震构造和历史地震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预测不同区域50年至100年jvzquC41rqrjvrhu0isx0ls14284/:713;5dqwygpve4998:;:;/j}r
2.2011注: 栾巨庆先生只有小学文化,是大兴安岭林业局的退休工人,继承了我国星相学预测地震 干旱 水灾的卓越能力,提前十年预测出1998-1999长江流域大洪水,多次准确的预测地震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只是因为和现在所谓的主流学说相左,而一直无法站上中国气候学的舞台。 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3<>5558228
3.华北地区强地震短期前兆特征与预测方法研究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华北地区强地震短期前兆特征与预测方法研究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编 地震出版社【可开电子发票】 正版图书,速开发票,下单前请先咨询客服,欢迎选购! 作者: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 编出版社:地震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06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 降价通知 ¥15.99 定价 ¥219.98 配送至 辽宁营口市 至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969:739B60jvsm
4.科普中国数值地球动力学推动地震预测监测更加精准及时数值地球动力学预测监测精准及时 06:52 海底地震仪 35:10 地震预警和自然灾害的预防 03:00 地震逃生与应急自救技巧 03:50 华为5G到底牛在哪? 19:56 黑洞-时空弯曲的超级旋涡(上) 03:18 三招教你从容应对考试 11:55 考清华和中500万哪个更难? 06:32 “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王陇德 06:45 “中国十大科学jvzquC41yy}/opyx0eun1k45488188::58;777mvon
5.基于时间依赖的地震预测方法研究全本书评在线阅读本书针对地震前地壳变形观测中的问题,介绍了地壳变形的观测原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首次提出了深部流体对地壳变形影响的理论框架。通过系统分析大震前形变异常的时空分布特,探明了不同时间尺度下变形加速与地震断层、震级及发生时间之间的关系,并发展了基于时间依赖的地震预测方法。这些研究对于揭示地壳变形观测的物理意义jvzq<84g0fgoimfpi0ipo8utqf{dv|43;2749>9490nuou
6.地震谣言粉碎机:地震云真的能预测地震吗?视频简介: 地震谣言粉碎机:地震云真的能预测地震吗?播放视频 内容来自:安徽省铜陵市科学技术协会 分享到: 评论 -刘显辉- 大学士级 了解了 15:47 请打开 科普中国APP发表评论或查看更多评论 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 新华网科普中国频道 人民网科普中国频道 “学习强国”科普中国频道 科普中国直播系列 jvzquC41yy}/mnuwejooc7hp1cxuklqg1cxuklqgkplpAkzukpktuhy{rgC229+encytko~?4(gsari?86>3:A
7.科学网—池顺良:“地震不能预测论”既错误又有害1966年,周总理在邢台地震现场指出:“地震是能够预报的……必须加强预测研究,做到准确及时。”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也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他在接受地震预报任务后,提出“测量地应力变化……是观测预报的关键”,亲自组建了第一个地应力观测站开展试验研究。中国的一代地震工作者就是在地震灾难的刺激和周总理的鼓励下,jvzquC41pg}t0|hkgpifpny0ep5ivvqpgyy0495:19532B5580nuou
8.专家称动物异常等现象无法预测地震,2024年合肥座谈解读动物异常、电磁异常、地光等现象真的可以预测地震吗?(上)比方说经常有人说他可以通过种种方法来预测地震例如动物异常 电磁异常 地光等等的这些方法听起来其实挺有道理的就我小时候也都听说过这些方法直到最近听李泽峰老师给我讲我才知道这些全都是靠不住的这是为什么这个让人如此的失望 是吧这到底是为什么我简单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324;93=6aofj389gff2942:l4{s4ivvq
9.地震学原理与应用29-01 地震成因假说 29-02 板块学说与天然地震 第30章 地震预测 30-01 地震预测概况 30-02 地震预测的基本方法 第31章 文献调研与课堂讨论 31-01 2012年春季学期地球物理专业本科生小论文与课堂讨论PPT 31-02 2011年秋季学期中国地震局系统研究生班课堂讨论PPT文件教材jvzquC41yy}/kltwtukt0ls1uEuvt|j1eq{sund528;/j}rn
10.中国给地球“做CT”:让地壳逐渐变透明寻找地震规律“我们现在可以上天下海,但对脚下大地的认知还不够。人类对地壳结构了解不够,进而难以深入研究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突破地震预测的科学难题,”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所长张晓东说。 张晓东介绍,“透明地壳”就是要开展对地下结构的探察,特别是主要地震带的深浅结构和断层活动习性,把地下搞清楚。“这就好比给地球深jvzquC41pg}t0lhvx0ipo8pwckqbp8r1c1oofn}0ujznnHnf?CXUK@lLD:JNG}S6Q\8zV‚H{l3=18<5
11.科研动态研究受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DQJB25Z03,DQJB22K48)和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EAIEF20240215)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张琰,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地震动模拟、地震滑坡、地震灾害及其危险性评估研究。Email:zhangyan@cea-igp.ac.cn/zhangyan1236@jvzquC41yy}/enf/kiv/cl3ep1qzf}44:3:5;7mvon
12.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倪四道院士团队辟谣近日,一张“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的截图在网络上流传。截图显示,名称为“倪四道”的用户称,团队预测8个月内,将会在一经纬度位置(位于广东)出现八级以上地震。 网传截图 倪四道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主要从事地震学研究,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7月5日上午,jvzquC41crv/zrsjwctfv7hqo1tfy|4ctvodnn3jvor@c{ykenkJfF5h78k3hn;ff;678:9gc4>48?>d5h;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