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研究生

1982年:陈国星  刘仲方  余  洋1983年:殷积涛  陈建民  张  智

1984年:黄伟师  王晓青

1985年:孔凡臣  葛晓斌  孙  勇  陈修启  俞旭东  李闽峰  薛  兵  沈繁銮  沈冬临

1986年:刘明军  金建革  车  时  张  燕

1987年:谢  民  史  勇  欧阳宏萍  傅英奇

1988年:谢宵峰  田勤俭  高  原  单新建  姜  能  赵燕来  李志雄  张永仙

1989年:杨一冲  张新基  耿鲁明  程海旭  姜立新  宋志平  刘亚芬

1990年:刘爱国  马集遐  郝  平

1992年:李建彬  王  萍  秦新喜

1993年:李  丽  朱小毅  袁狄平

1994年:陈  阳  王伟君

1995年:韦开波  吕琪琦  庄建仓

1996年:李永林  徐永江  朱烈源  曹志华

1997年:李  娟  李文斌  葛浩雷

1998年:白利平  王丽凤  陶  薇  赵利飞

1999年:牛黎明  米宏亮  李艳东  杨从杰  米素婷

2000年:张建福  牛红叶  王武星  薛  艳  赵靖华  曹雪峰  李  纲  陈立泽

2001年:马宏生  吴  晶  郑建常  刘文兵  黎明晓  焦国华  赵俊娟  王传远

2002年:陈正位  周晓成  黄建平  姜  龙  李  乐  刘  莹  刘在涛  屈利军  王新岭  闻  军

杨天青  泽仁志玛

2003年:侯贺晟  胡  彬  罗桂纯  石玉涛  王  飞  吴永加  武敏捷  尹继尧  仲  宵

2004年:孙安辉  任治坤  史丽艳  赵桂儒  王栋梁  杨金林  闫  伟  刘  宁  王  龙  彭朝勇

赵国峰  朱祖扬

2005年:太龄雪  彭  菲  戴娅琼  邱  颖  欧阳新艳  武艳强  林  湛  李光涛  江  岳  郝  凯

史海霞  周连庆  陈  强  晏  锐

2006年:陈翰林  刘桂平  刘洋君  谭毅培  王  岩  杨  峰  杨志高  张杰卿  张小涛  周银兴

陈  志  熊  攀

2007年:赵  博  刘志坤  张  项  王力伟  程  理  余建强  郑友华  和  平  李建勇  胡明朝  熊仁伟

谢  超  席  楠  樊春燕  卢  显  赵庶凡  刘晓霞

2008年:周青云  李智蓉  苏小宁  孙  进  邹镇宇  袁晓祥  王晨阳  邱玉荣  崔子健  崔仁胜  孙继浩

杨  文  张  俊  李晓鹏  李晓杰  邵  叶  陈  杨  张文朋  胡朝忠  崔月菊

2009年:金鼎坚  赵  静  付俊东  郭秋娜  唐学武  李  静  李皎皎  王  琼  朱  泽  王阅兵  苗园青

郑  现  李建飞  宋艳茹  王晓蕾  李  金  郑向向  张  慧  谷国梁  尼鲁帕尔.买买吐孙

2010年:李  强  徐  晶  杨源源  张炜斌  肖本夫  邓  莉  龚  萱  张莹莹  王  振  徐桃玲  李晓波  李  振

罗  钧  刘希康  蒋久明  祁玉萍  郭建兴  贺素歌  胡素平  李腊月

2011年:黄  星  张  龙  张宝文  吴伟伟  邓  菲  安艳茹  徐洪伟  贾  若  曹景鹏  张金川  丁莉莎

汤  勇  李长军  韩晓昆  姚  璐  孙玉涛  张  伟  文鑫涛  刘  旭  宋卓沁

2012年:李  媛  郑  韵  夏彩韵  袁桂平  潘  颖  肖  卓  刘  庚  王启欣  熊小慧  张国庆  周  晨  田  平

李  奇  臧  宾  张正帅  杨海霞  李振敏  张冠亚  李小强  梁  朋  苏  鹏

2013年:崔丽萍  佘雅文  徐婉桢  鲍子文  李海艳  柯乃琛  戴宗辉  杜吉亮  李  君  周发仁  鲁恒新

黄帅堂  钱  庚  黄树松  朱  林  李玮玮  冯  蔚  孙凤霞

2014年:刘  泰  梁  明  宋  程  周旻炜  宋瑞庆  周少辉  王灼华  张  艺  李际弘  何建辉  王金霞

付国超  吕超甲  赵  妍  张雪华  黄  丹  张瑞鑫  陈成沟

2015年:张  娜  李春宏  孙庆山  叶茂盛  徐化超  陈安国  陈晓佳  王振宇  李文超  杨晓明  宋  锐

邵霄怡  杨  江  张伟恒  杨海芳  杨思宇  陈庆宇  吴玮莹  鹿亚飞  陈  树  邓  飞  余晨晖

2016年:段梦乔  郭铁龙  李承涛  田建慧  于吉鹏  翟  亮  翟笃林  闫  坤  程  冬  张子琦  李书晨

郭春杉  陈  梦  陈志华  王  琳  路  畅  吴效勇  陈子翰  蔡瑶瑶  荆帅军

2017年:汪  凡  杨  影  赵  策  石宏宇  刘兆飞  万森林  杜  朋  陈丹丹  黄  星  冯  源  杨龙星

寇华东  陈  飞  王双杰  姜  沣  胡云鹏  蔡经纬  缪  恒  马  震  沈胜意

2018年:李  莹  郭凌冬  金  阳  孙  凯  耿亚清  刘超亚  李梦圆  史翔宇  周煜林  陈秋玉  王倩倩

崔驿宁  耿  爽  霍英豪  张  哲  王玲灵  赵元鑫 王万丽  顾小雨  韩珂楠  赵  峥

2019年:杜晓辉  郭  伟  陈  伟  袁爱璟  马军伟  李心怡  杨业鑫  王玉婷  何鑫俊  王  菲  章宇成

车子强  黄培析  李  珍  王  鑫  杜  宸  张彦博  罗嘉琦  邵俊杰  母若愚  颜玉聪  王翰宇

2020年:吴  旭  刘同振  贺  添  黄  诗  田唯熙  房婷婷  李抒予  王锦红  乔小铃  朱雨菲  孙盼盼

舒甜甜  叶志鹏  张  夏  段龙飞  董  磊  张克诚  朱俊清  张  璐  邵  乐  侯红语  何鸿毅

刘金平  张逸凌  李一闪  刘峰立  张  达  李佳怡  黄  峰  欧阳澍培

2021年:夏新宇  张敬业  黄迦南  史  婧  刘  浩  李桠楠  张文亮  王一童  廖裕龙  李泽平  高梓涵

郭雪琦  郭雅丽  林敬东  陈芸州  高  雅  张艺帆  王晓天  赵帅博  李浩峰  王力维  马玮宇

李子怡 吕恒茹  杨衍聪  聂  磊  龙  颖  任  超

2022年:刘  晗  刘  岩  俞康三  郝梅煊  孟霖鑫  江  盟 陆玲玉  武浩琛  赵昕雨  肖  霖  许亦凡

赵云潇  毛  宁  朱子昂  刘  红  杨逸文  胡颢迪  孙楠楠  贾心怡  张子扬  曾召君  王宇凡

王昱文  王昱茹  李澍辰  冯毛宁  黄志铿  陆天然  邵维晔  那仁格日勒

2023年:柴荣滋  王树凯  齐浩毅  贺俊玉  常立松  王俊淑  阎泓竹  张靖雪  杨林芝  刁洋洋  李 晨

王俊超 张皓月  李嘉豪  包健辉  吴晓菲  刘  蓉  罗一力  朱亚玲  任 航  黄 宇  崔诗涵

陈江河  任晓凯  顾子莹  邢高媛  唐嘉诚  王雯悦  崔诗涵

2024年:杨尚文  张  泉  刘  洋  马博文  张晓冉  曹玉秋  倪昊天  陈新奥  李美仪  赵晨昊  刘秀媛

汪楚涵  石若愚  谢昊锦  陈  栋  刘天宇  武嘉琪  李振玉  刘政赢  李睿彬  朱嘉敏  张  旭

易靖坤 梁译文  郑  婉  常济民  张济燕  袁瑞敏  崔新志  王源浩

2025年:谢  鋆  刘宸未  李笑怡  柴安南  何昊哲  蔺雨琪  蔺皓楠  卞飞龙  王盈超  魏景豪  刘凯航

郭昕遥  曾浩然  李  达  杨博思  孔祥昆  韩盈伶  陈瑜玲  张文奇  赵媛媛  王牧天  曹玉玉

刘应梅 张东狄  胡雨璋  郑佳男  付可欣  任雨欣  陈菀稼  朱雨嘉  鹿文良  靳刘一璇

THE END
0.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26年度招聘5人公告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其前身是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2004年中国地震局直属科研机构改革后变更为现名。研究所是以地震预测理论方法为科研主攻方向,以地震监测、地震预测理论方法与观测技术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国家级综合研究机构,是国家防震减灾科技创新的战略力量。 jvzquC41l{4ku~3gfw4dp8igvcom1rsfwuzs{Hnf?[8n;:{;Hgs{hPqhpjJsT=l'5F+4F/y{rgejfF822264
1.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其前身是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2004年中国地震局直属科研机构改革后变更为现名,是我国唯一以地震预测理论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研究所,是国家防震减灾科技创新的战略力量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所围绕地震预测基本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jvzquC41yy}/mjt{cp4dp8xejqum1B58
2.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考研专业有哪些?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23年考研招生专业有哪些?以下是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23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供大家参考: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具体专业代码具体专业070800地球物理学070904构造地质学同学们还可以登录院校官网查…… 1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考研专业有哪些? jvzquC41pg}t0ttqnggsp7hqo1qbqyjk1{~yz8772690
3.研究所领导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空间电磁学,遥感科学技术、仪器科学技术、计算科学技术等。研究所现为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两个学科的硕士生培养单位。地震预测研究是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震jvzquC41yy}/knk0ce4dp8~lunj0
4.综合新闻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空间电磁学,遥感科学技术、仪器科学技术、计算科学技术等。研究所现为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两个学科的硕士生培养单位。地震预测研究是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震jvzquC41yy}/knk0ce4dp8jzy5jpmjz0jznn
5.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与航天宏图签订【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与航天宏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据航天宏图官微2月20日消息,2月19日,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与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强强联合后,一方面双方将共同推动女娲星座卫星数据数据应用,促进研究成果共享,推动技术创新。通过数据融合与分析,构建更加精准的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jvzquC41iwhb0|npc0io1ngya;39:5a69
6.联系我们首页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3号邮编:100036版权所有 ©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京ICP备10044441号-7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30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3号 邮编:100036 联系方式:010-88015243技术支持:青云软件jvzquC41yy}/knk0ce4dp8qzyo5
7.所况简介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空间电磁学,遥感科学技术、仪器科学技术、计算科学技术等。研究所现为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两个学科的硕士生培养单位。地震预测研究是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震jvzquC41yy}/knk0ce4dp8xmll5
8.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3号邮政编码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的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3号,位于北京海淀,属于北京海淀羊坊店街道,北京海淀复兴路23号社区,北京海淀复兴路61号社区居委会,注册于2023年1月31日,负责人是邵志刚,主要业务范围为研究地震科学,为防震减灾服务。地震科学研究地震监测技术jvzquC41iqthuqfpi0sjppqwlk4dqv4dgkpjpp4pcok0'N9'D:+BF.J7';H&DM*G7'?D'K5'G;+:E.=9'G;&D:*:2'K6'BH'D2+F;.>E':=&GB*C4'>5'N;'D7+9D.J9'C6&;=*G9'G:'K;'G8+9;.=2
9.招生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空间电磁学,遥感科学技术、仪器科学技术、计算科学技术等。研究所现为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两个学科的硕士生培养单位。地震预测研究是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震jvzquC41yy}/knk0ce4dp8uvg~u1
10.实验研究基地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空间电磁学,遥感科学技术、仪器科学技术、计算科学技术等。研究所现为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两个学科的硕士生培养单位。地震预测研究是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震jvzquC41yy}/knk0ce4dp8x{{lpe1rsfgz4ivvq
11.青年科技委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空间电磁学,遥感科学技术、仪器科学技术、计算科学技术等。研究所现为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两个学科的硕士生培养单位。地震预测研究是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震jvzquC41yy}/knk0ce4dp8*G;'?E'B7'G7+C;.G6'G=&C@*;3'K7'AF':2+F7.F9';:0kwigz0nuou
12.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球物理学专业考研科目2023年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不区分院系地球物理学专业统考计划招生人数为18人。不区分院系地球物理学专业的初试考试科目是: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826地球物理学或856电子线路同学们也可以登录院校的官网查询核实,以下…… 1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球物理学专业考研科目 jvzquC41pg}t0ttqnggsp7hqo1qbqyjk1{~yz86397;91
13.GNSS数据中心建立于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的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GNSS数据中心,负责汇集和管理实验场内及实验场项目产出的GNSS观测数据、数据产品和数据成果,建设并运行维护实验场GNSS数据汇集与数据共享技术系统,提供实验场数据共享服务。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GNSS数据中心以形成工程化的数据管理、推进规范化的数据共享为目标,支撑中国地jvzquC41yy}/knk0ce4dp8LPUUyk|4
14.客座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空间电磁学,遥感科学技术、仪器科学技术、计算科学技术等。研究所现为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两个学科的硕士生培养单位。地震预测研究是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震jvzquC41yy}/knk0ce4dp8p|{l€0
15.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构造地质学专业考研科目2023年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不区分院系构造地质学专业统考计划招生人数为12人。不区分院系构造地质学专业的初试考试科目是: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20普通地质学或302数学二829构造地质学或843遥感概论同学们也可以登录院校的…… 1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构造地质学专业考研科目 jvzquC41pg}t0ttqnggsp7hqo1qbqyjk1{~yz86397;:1
16.媒体扫描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空间电磁学,遥感科学技术、仪器科学技术、计算科学技术等。研究所现为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两个学科的硕士生培养单位。地震预测研究是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震jvzquC41yy}/knk0ce4dp8rvuo5
17.人事信息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空间电磁学,遥感科学技术、仪器科学技术、计算科学技术等。研究所现为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两个学科的硕士生培养单位。地震预测研究是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震jvzquC41yy}/knk0ce4dp8wuzz5
18.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25年度拟聘用人员公示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有地震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空间电磁学,遥感科学技术、仪器科学技术、计算科学技术等。研究所现为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两个学科的硕士生培养单位。地震预测研究是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震jvzquC41yy}/knk0ce4dp8rvg~u1rshq1814>4;64:40qyon
19.地空学院地球物理研究生党支部参访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为加强引导研究生党员发挥专业优势,以国家发展需要为导向提高学术科研本领,积极投身国家重大项目,在推动地球科学高质量发展中贡献青年力量,11月9日下午,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物理研究生党支部前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开展“不忘学术初心,勇担报国使命”交流学习党团日活动。 jvzquC41pg}t0ypw0gjv0ls1zy€i1:=8856fc?8846
20.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不区分院系所考研专业,中国地震局地震考研营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生网提供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不区分院系所考研专业,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不区分院系所考研复试分数线等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相关考研信息。jvzquC41yy}/mjt{cpjpp3eqo5tgrx1{wgozr4;457/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