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成都市提前50秒发出预警
预警系统在泸定6.8级地震发生时第4秒发出预警,给康定市提前7秒预警,雅安市提前20秒预警,给成都市提前50秒预警,四川大量社区、小区地震预警大喇叭提前发出预警,千万民众的电视、手机发出预警,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居民听到预警后紧急避险。该地震是大陆地震预警网自2011年连续成功预警的第73次破坏性地震。
不少居民收到地震预警
提前做好避险准备
“30、29、28……”地震发生前,成都高新区减灾研究所的“大喇叭”发出了预警,不少市民听到后意识到是地震预警,立即组织家人做好避险准备。“我们住的楼层高,下楼也来不及了,所以和家人都蹲在了墙角。”家住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龙翔佳苑三期的居民陈女士说,“没想到这么凶,还是有点吓到了。”
家住成华区的居民小魏告诉记者,当时正在玩手机,手机里突然蹦出了地震倒计时预警,由于自己住在27楼,她立即跑到卫生间躲避,感受到整栋大楼在不断摇晃。和她住在同一小区的朋友第一时间询问她的情况,还发来视频,视频里朋友家中悬挂的灯在不断摇晃,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地震发生时,也有不少居民正在楼下做核酸。“突然感觉到地面在震动,就看到原本分批做核酸的其他楼栋的居民跑了出来避震,大家都在讨论。”石羊街道盛华社区中洲锦城湖岸小区居民小张告诉记者,不少人被吓到忘记戴口罩,周围工作人员连忙告诉大家不要聚集,并从物管处拿出口罩进行分发。
疫情期间遇到地震
如何选择正确避险方式?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如遇到地震,我们该怎样来快速选择正确的避险方式呢?
基本原则是:如果危险程度差不多,则需要先应对紧急程度更高的事件;如果危险程度差别较大,则先应对危险程度更高的事件。以新冠肺炎疫情下发生的地震为例:若预警地震烈度是强破坏性的,则疫情和震情都很危险,都需要避险。考虑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紧急程度不如地震高,则:若需要到室外避险,则应该戴上(或至少拿上)口罩再避险到室外,并在到达室外后及时戴上口罩;若紧急在室内避险地震,则不需要考虑防疫的事情,因为既然在室内,民众应已采取防疫措施,只需采取正常的室内避险方式即可(保护头部,就近躲避在活命三角区,远离玻璃和悬挂物等)。
若预警地震烈度不是强破坏性的,则防疫优先级高,需要做好防疫措施再避险地震。当然,实际的情况多种多样,例如,新冠背景下的火灾避险、地震救援期的堰塞湖应急等,需要平时多思考,应急时快速决策,及时采取最优的方式应急。
疫情期间地震避险小贴士:
首先,需要一个防疫—地震应急包,包内备有水、压缩饼干、保温毯、手电、口哨、折叠刀、卫生纸和医药包,可多备口罩和适量的酒精消毒液,但要注意远离火源。
居家隔离遇到地震,可粗略判断一下地震的远近和强弱,再选择不同的避震方法。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都达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水准。所以,若是远处或震级较小的地震,应尽量保护自己不被坠落物砸伤,若是近处或震级较大的地震,应带上防疫—地震应急包,选择室内安全地带就近躲避,若能到达户外,务必佩戴好口罩,尽快跑到开阔地带,保持和人群的安全距离,防止病毒趁虚而入。医院或临时方舱发生了地震,病患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逃离病房,医院都有《医院地震应急预案》,应听从疏散指挥人员和医护人员的指令,进行有序疏散和躲避,避免发生拥挤、摔倒、踩踏等安全事故,同时做好防护措施,以免交叉感染。
校园避震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同学们对常规的地震应急演练都很熟练,疫情期间,大家一起戴好口罩,听从老师的安排,有序躲避或撤离到操场,注意保持同学之间的安全距离。疫情期间大家不可避免要去到办公楼、车库、商场等公共场所,一旦遇到地震,莫要惊慌,附近可能有应急避难场所,事先留意和熟悉这些场所的位置很有必要,如果来不及前往,可就近选择内墙角、结实的柱子边躲避,避开玻璃门窗和货架等等,震后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从多路口快速疏散。
无论身在何处,请牢记一下口诀:疫情期间遇地震,镇定冷静莫慌急;抗震设防达标准,室内也能安全避;因地制宜留或跑,听从指挥有秩序;戴好口罩应急包,既能避震又防疫。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吴怡霏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刘永豪 供图 成都高新减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