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床上熬夜玩手机关心深圳疫情的我
突然感受到晃动
还以为精神产生了错觉
马上打开朋友圈
发现一群熬夜达人炸了
真的发生了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今天(3月14日)2时28分
在广东惠州市惠东县海域
发生4.1级地震
震源深度25千米
随后
“深圳震感”,也迅速冲上了热搜榜
不少感受到震感的深圳网友
纷纷发表感慨:
“以为是熬夜出现幻觉”
也有不少人表示:
“没有感觉到”
铁子们,你昨晚睡觉时感觉到震感了吗?
以防万一,突发地震危害
该如何应对
划重点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知识点
赶紧码住!
未雨绸缪,做好日常应急准备
(1)家具摆设应牢靠 家庭装修尽量减少吊灯、挂钟、空调挂机、镜框图片等悬挂物。高大家具要固定,顶上不要放重物。组合家具要连接,固定在墙上或地上。橱柜内重的东西放下边,轻的东西放上边;储放易碎品的橱柜最好加门、加插销;尽量不使用带轮子的家具,以防震时滑移。 (2)卧室防震最重要 地震可能发生在人睡觉的时候,而睡觉时人的警觉力最差,撤往室外的路线较长,因此按防震要求布置卧室至关重要。 床的位置要避开外墙、窗口、房梁,摆放在坚固、承重的内墙边;床上方不要悬挂吊灯、镜框等重物;床要牢固,最好不使用带有轮子的床;床下不要堆放杂物。为预防地震的突然袭击,睡觉前,应检查眼镜、手机、手电筒、防震包是否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 (3)准备好室内避震场所 将坚固的写字台、床或低矮的家具下腾空;把结实家具旁边的内墙角空出来;室内家具不要摆放太满;内外走廊上不要堆放杂物;有条件的可按防震要求布置一间抗震房。 (4)准备必要的应急物品 生活日用品,如水、食品、衣物、毛毯、塑料布等;必要的常用药品,如治疗感冒、肠胃病的药,一般外伤用药等;照明用品,如应急灯、手电筒、蜡烛等;必要的身份证件等重要物品。这些东西集中存放在“家庭防震包”或轻巧的小提箱里。 (5)随身携带家人联系方式 地震时你和家人可能会失散,要写下重要信息,以便失散后相互联系,或紧急情况下使别人可以帮你联系。包括姓名、电话、工作单位、学校等,最好还有外地亲友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及家庭应急物资的存放地等信息。
突发地震危害,如何应对?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遭遇地震,沉着应对
(1)在家里遭遇地震怎么办? 感觉到强烈震动,不要轻易采用跳楼等极端措施。许多地震现场调查表明,通过跳楼能安全逃生的比例很低,而不少跳楼伤亡者所在的楼房并未倒塌。 由于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炕沿下,结实牢固的家具附近;内墙(特别是承重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 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外墙边、窗户房。 如果强烈震动过去后,建筑物并未倒塌,应尽快跑出去,小心强余震或后续更大地震。从楼上下来,最好不要乘电梯。 (2)在公共场所遭遇地震不能慌乱 大型公共设施一般都经正规设计,考虑了抗震问题,都有安全出口,遵守秩序,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是有可能有序撤离的。 如来不及撤离,可以找相对安全一点的地方,如大柱旁、内墙角、卫生间等,或者柜台、展台、椅子等结实的家具下躲避,等剧烈震动过去后再有序撤离。学生在校上课时遭遇地震,要在老师引导下有序撤离,不要乱跑或跳楼。来不及时,可在课桌、讲台下躲藏。 从室内跑出来的人,不要在大楼、高墙、广告牌、烟囱、电杆、变压器、立交桥、过街天桥等容易垮塌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下走动停留,要到地震应急避难场地或公园、体育场等开阔场地去避难。
万一被困,你该怎么办?
万一被困在室内,要沉住气,树立生存的信心。保持呼吸畅通,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闻到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尽量挪开身边可移动的杂物,扩大生存空间。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发生余震被埋压。若开辟通道费力过大或不安全时,应立即停止。保存体力,不要大声哭喊,不要勉强行动。
被困在废墟下,不要点火柴。敲击管道或墙壁以便救援人员发现你。可能的话,使用哨子。在其它方式都不奏效的情况下再选择呼喊——因为喊叫可能吸入大量有害灰尘并消耗体能。
地震发生后的注意事项
震后哪些食品不能吃
①被污水浸泡过的食品,除了密封完好的罐头类食品外,都不能食用。②死亡的畜禽、水产品。③压在地下已腐烂的蔬果。④来源不明、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⑤严重发霉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⑥不能辨认的蘑菇及其它霉变食品。⑦加工后常温下放置4小时以上的熟食等。
灾后要大力杀灭蚊蝇
震后,由于厕所、粪池被震坏,下水管道断裂,污水溢出以及有尸体腐烂,加之卫生防疫工作可能一时瘫痪,会形成大量蚊蝇孳生地,极易在短时间内繁殖大批蚊蝇,造成疫病流行,因此必须大力杀灭蚊蝇。
关于以上地震后的防护知识大家get到了吗?
除了码住上面防震小技巧
大家最近也要做好防疫工作哦
深圳挺住,我们一定行!
深圳潮生活 · 资讯
编辑:VV / 主编:静静 / 运营:康迪
内容转载联系:Hana_Young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