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中大红大紫的海马斯系统,却是一种年前的过时武器导弹弹药火箭炮

俄乌战争中大红大紫的海马斯系统,只是一种20年前的过时武器?这句话或许会让很多人感到惊讶,毕竟从各种报道来看,海马斯在俄乌战场上可谓是出尽了风头,被冠以“游戏规则改变者”的称号。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款看似“新锐”的武器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揭开海马斯的神秘面纱,探寻现代战争中的武器发展之道。

海马斯火箭炮系统,近年来频繁出现在国际新闻中,被冠以“游戏规则改变者”等称号。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款看似“新锐”的武器,实际上是已有40年历史的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的改进版本。为了适应现代战争对快速部署的需求,美国将这款老炮装上了“新车”,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

故事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北约面临着苏联强大的装甲洪流的威胁,急需一种能够有效打击敌方纵深目标的远程火力支援武器。在此背景下,美国和欧洲盟国联合研制了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目标是打造一款射程达到30公里的“战场绞肉机”。

经过近十年的研发,M270于80年代开始大规模装备北约军队。这款火箭炮系统采用了履带式底盘,配备了12个227毫米火箭弹发射管,能够发射多种类型的火箭弹,包括杀伤爆破弹、子母弹等,最大射程超过40公里。M270一经问世,便以其强大的火力、较远的射程和良好的精度,成为了北约军队中不可或缺的远程打击力量。

然而,M270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机动性不足。由于采用了笨重的履带式底盘,M270的自重高达25吨,只能依靠重型运输机进行空运,部署速度缓慢,难以适应现代战争快节奏、高强度的作战需求。

美国军方在上世纪90年代末启动了“海马斯”火箭炮系统的研制计划,旨在解决M270机动性不足的问题。“海马斯”(HIMARS)是“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的缩写,其核心目标是提升M270的机动部署能力,使其能够更灵活、更迅速地响应战场需求。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海马斯系统有效地弥补了M270在机动性方面的不足,为美国军队提供了更可靠、更灵活的火力支援能力。

2002年,海马斯火箭炮系统正式装备美军。这款新型火箭炮系统放弃了M270的履带式底盘,转而采用了一种六轮驱动的载重卡车底盘。得益于新底盘的应用,海马斯的全重降低到了11吨,可以通过C-130运输机进行空运,大大提高了部署速度。

海马斯火箭炮系统保留了M270的火控系统和发射系统,但为了减轻重量,弹药携行量减少了一半,只能携带一个6联装的火箭弹发射箱。尽管火力有所降低,但海马斯仍然是一款威力强大的武器系统。它能够发射M270的所有弹药,包括射程超过70公里的新型制导火箭弹,能够对敌方指挥中心、雷达站、弹药库等重要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海马斯火箭炮系统的高速机动性是其在作战中具有重要优势的关键之一。这种系统具有每小时85公里的公路行驶速度和单次加油可行驶480公里的续航能力,使其能够快速部署到需要的地区,并且能够在必要时进行越野行驶。这种高度的机动性意味着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可以快速进入战场,对敌方目标实施突然袭击后快速撤离,从而降低了被敌方火力锁定的风险,有效提升了自身的生存能力和战斗效果。

海马斯火箭炮系统之所以备受关注,除了其自身优异的性能外,还与其丰富的弹药种类密不可分。海马斯可以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选择不同类型的弹药,实现对不同目标的精确打击,这一点是很多火炮系统难以企及的。

M30系列弹药是海马斯火箭炮系统使用的主要弹药之一。其中,M30子母弹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92公里,其弹头内部装载了404枚DPICM双用途改进型子母弹。这些子母弹在目标上空爆炸后,会散布到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对敌方人员和轻型装甲目标造成杀伤。据估算,一枚M30子母弹爆炸后,相当于引爆了600多枚手榴弹,杀伤力和摧毁力可见一斑。

为了应对战场上出现的新的威胁,美军还对M30子母弹进行了改进,推出了M30A1型子母弹。M30A1型子母弹用182,000个钨合金钢珠,取代了原有的DPICM子母弹。这些钨合金钢珠在爆炸后,会以极高的速度向四周飞散,对敌方人员和装备造成毁灭性的覆盖打击,即使是躲藏在掩体内的目标也难以幸免。

除了子母弹外,海马斯火箭炮系统还可以发射多种高爆弹,用于摧毁敌方的坚固目标。例如,M31型高爆弹的弹头重达91公斤,其中包含23公斤高爆炸药,可以有效摧毁敌方的指挥所、雷达站、弹药库等重要目标。

为了增强海马斯的火力打击能力,美军还研发了M48型高爆弹。这种高爆弹的弹头重量超过200公斤,爆炸威力巨大,能够对目标造成毁灭性打击,提高了海马斯的战斗效能。

此外,海马斯火箭炮系统还能发射M57型战术导弹。这种导弹射程超过300公里,能够精确打击敌方深处目标,使海马斯的作战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展。这些武器的加入,使得海马斯在战场上具备了更强大的火力压制和精确打击能力,对于实现其战略目标将起到重要作用。

海马斯的战术运用和弹药种类的灵活性给他们在冲突中带来了一定优势,而俄罗斯火箭炮的发展则更多地受到其战术思想的限制。苏联自二战开始就装备了各种口径的火箭炮,其中最著名的是“喀秋莎”火箭炮。冷战时期,苏联进一步研制了一系列世界闻名的火箭炮系统,如BM-21“冰雹”和BM-30“龙卷风”。

然而,尽管这些火箭炮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苏联/俄罗斯的火力威慑力,但其战术运用却相对保守。相比之下,海马斯在中东冲突中的表现显示出了更大的灵活性,他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迅速调整战术,有效地应对不同的战场挑战。这种战术上的灵活性可能是由于海马斯组织结构的敏捷性以及他们在地区冲突中的长期经验积累所致。

然而,受制于“大炮兵主义”的战术思想,俄罗斯火箭炮在实战中难以发挥出100%的威力。俄罗斯军队通常将火箭炮作为一种覆盖性压制火力使用,作战时往往采用多辆火箭炮齐射的方式,对敌方目标进行“地毯式轰炸”,虽然能够对敌方造成一定的杀伤,但效率不高,而且容易造成误伤。

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在俄乌战场上的出色表现,使其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那么,海马斯为何能在俄乌冲突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这其中既有其自身技术优势的原因,也与俄乌两军的战略战术特点密切相关。

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军队面临着来自俄罗斯军队强大的空中和地面压力。由于自身空军力量薄弱,乌克兰军队在战争初期就基本失去了制空权,难以有效打击俄军纵深目标。而乌克兰军队装备的传统大口径火炮,虽然威力强大,但射程和精度有限,难以覆盖20公里以外的目标。

海马斯火箭炮系统的引入为乌克兰军队带来了重要的战略优势。这种系统不仅具有远程打击能力,而且可以快速机动,采取灵活的游击战术,对俄军后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这种战术的使用有效地增强了乌克兰军队的战场机动性和远程打击能力,使其在战略层面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据报道,乌克兰军队在接收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后,将其部署在远离前线的安全区域,并利用无人机、侦察卫星等手段,对俄军目标进行侦察定位。一旦发现目标,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就会迅速进入发射阵地,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然后迅速撤离,整个过程通常只持续几分钟。

海马斯火箭炮系统的这种“打了就跑”的作战模式,使其很难被俄军发现和摧毁。即使俄军能够及时发现海马斯火箭炮系统的发射阵地,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有效打击。因为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在发射完火箭弹后,就会立即转移阵地,不会给俄军留下任何机会。

海马斯火箭炮系统的高精度和灵活的游击战方式,对乌克兰军队在冲突中的战略影响十分显著。根据乌克兰方面的数据,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已经成功摧毁了大量俄军的指挥中心、弹药库和油库等重要设施,严重干扰了俄军的后勤补给和指挥控制。这种精确打击和持续的游击战战术,使得俄军难以有效应对乌克兰军队的进攻,进而削弱了其在冲突地区的作战能力。

虽然海马斯火箭炮系统价格昂贵,但从其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来看,其摧毁的俄军目标价值远远超过了其自身价值。因此,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海马斯火箭炮系统无疑是一款非常成功的武器系统。

然而,海马斯火箭炮系统也存在着潜在的威胁。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具有发射战术导弹的能力,其射程可以覆盖俄乌边境的大部分地区,包括俄罗斯境内的多个重要城市。一旦战争升级,不排除乌克兰军队会利用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对俄罗斯境内目标实施打击,这将对俄罗斯构成更大的威胁。

总而言之,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在俄乌冲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弥补了乌克兰军队在远程打击能力方面的不足,也给俄军造成了严重的困扰,展现了其在现代战争中的价值。然而,海马斯火箭炮系统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其未来发展和应用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视频俄打击乌外国雇佣兵驻地摧毁乌军800余枚火箭弹俄国防部3日通报称,俄空天军战机在顿涅茨克对外国雇佣兵驻地进行打击,消灭百余名雇佣兵。在顿涅茨克的克拉马托尔斯克,俄军击毁2台美制“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并在该地区的德鲁日科夫卡火车站摧毁800余枚乌军火箭弹。另外,俄军还在哈尔科夫消灭2支乌军侦察破坏小组,并摧毁2台“冰雹”火箭炮战车。 jvzquC41pg}t0|npc0io1;545/62/991fgzbku2kozzxtw7:6;56?3f0jznn
1.变则通通则久,本期为你解读火箭炮的“进化”历程陆战海湾战争中,美军开始将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应用于火箭炮。加装了制导系统的火箭弹打击精度明显提高。之后数十年里,借力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成为火箭炮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路走来能力变强 俄乌冲突中,BM-21“冰雹”、BM-27“飓风”、BM-30“龙卷风”、M270“钢雨”、M142“海马斯”等火箭炮先后现身,俄军还使用了TOS-1A“日jvzquC41yy}/j~fzkc4dqv4e1463685:12803B9:59;/uqyon
2.俄摧毁乌军美制“海马斯”火箭炮系统现场画面曝光!新闻 体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时尚 科技 财经 娱乐 更多 无障碍 关怀版 登录 视频加载失败,可以 刷新 试试 00:00/00:00 俄摧毁乌军美制“海马斯”火箭炮系统 现场画面曝光! 发布于:安徽省 2025.10.06 10:44 +1 首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NICE世界 1.5万文章 0阅读 +订阅 相关推荐jvzq<84dk|tfy|3uqj{/exr1c1?53>58:8<`3;5666917
3.俄军为何突然雄起了?中国给出一个答案|火箭炮|俄军|乌克兰海马斯火箭炮于2022年6月进入乌克兰参战,初期表现十分亮眼。它一度压制了俄军BM-21“冰雹”火箭炮和“飓风”火箭炮,并摧毁了俄军大量后勤设施和作战装备。 2022年8月至11月,乌军曾连续使用海马斯火箭炮对赫尔松境内的安东诺夫斯基大桥进行打击。这座大桥是该地区俄军的重要补给线,因此导致该地区俄军补给困难。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925;763;5a75gf2k<223?13@f4o0nuou
4.俄军罕见公开承认一次性损失63人,反映了什么问题?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初,美军并未向乌克兰提供“海马斯”多管火箭炮。但在乌克兰初步站稳脚跟后,美国在乌克兰的一再要求下最终于去年6月给“海马斯”放行,而俄则对美国这一军援可能造成冲突升级屡次提出警告。 事实表明,“海马斯”给俄罗斯造成的麻烦,远远超出许多人的想象。截至目前,乌克兰已使用“海马斯”摧毁了俄军数十座jvzquC41yy}/ezhd0eun1qzcpsov{js14284/96/25563<9478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