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挺进的坦克部队常常被迫停止进攻,仅仅是因为炮兵和摩托化步兵没有足够越野能力的车辆伴随支援,这种情况一再重演。为此,战后苏军努力为坦克师、军的所有作战单位配备越野能力不逊于坦克的履带车辆。
一个生动的例子是轮式底盘的BM-24 火箭炮和履带式的BM-24T。虽然研制始于40年代末的BM-24已经于1951年投产,但是苏军在同一年开始了BM-24T的研发工作,并于1956年投产。最终的局面是:BM-24用于步兵军和机械化军的火箭炮团(旅),而坦克部队的火箭炮团则装备了BM-24T。
尽管 BM-24T 最初仅被认为是 BM-24 轮式火箭炮改用履带底盘的产物,但设计人员实际上是从头开始,做了大量改动。
BM-24T火箭炮与BM-24的根本区别在于用管状定向器替代了蜂窝状(或者叫笼架式)定向器。对于多管发射器,管状定向器避免了火箭弹在沿着定向器移动时喷射的燃气对其它火箭弹的影响。此外,管状定向器比蜂窝定向器更容易制造,并且在弹道相同的情况下,长度更短。因此BM-24T 的定向器长度仅为1400毫米,而BM-24的定向器长度为2000毫米。
BM-24
BM-24T 的火箭炮系统有 12个定向器,分为两层,每层6个,安装在旋转基座上。。
火箭炮的俯仰和转向机构为手动操作,垂直射界为+ 10°至+ 50°,水平射界为180°。
BM-24T配备的火箭弹与BM-24相同,包括M-24F(战斗部装药27.4千克,最大射程6 575米) 、M-24FUD(战斗部装药18.4千克,最大射程10 600米)、MD-24F涡轮喷气高爆火箭弹(战斗部装药19.5千克,最大射程17500米)以及化学战用的MS-24、MS-24FUD火箭弹,完成一次齐射的时间为6-8秒,装弹需要3-4分钟。就威力而言,240毫米火箭弹还是非常可观的,例如,以45°仰角发射的引信设置为延迟模式的M-24F火箭弹,落到中密度土壤上形成直径达6 m、深度达2.4 m的弹坑。
BM-24T自行火箭炮主要用于:
压制和摧毁敌人前线和防御纵深上的据点和抵抗节点。
摧毁敌人抵抗部队藏身的居民区。
摧毁和压制敌人的大炮和迫击炮群。
击退敌人的大规模坦克攻击。
击退敌人的步兵攻击。
火箭炮装填。
BM-24T的底盘采用了AT-S中型履带式火炮牵引车,配用V-54T柴油发动机,功率为275马力,高速公路最高速度为35公里/小时,在崎岖地形为20公里/小时。在高速公路上的理论行程为300公里。
AT-S履带牵引车。
阅兵中的BM-24T。
得益于履带式底盘,BM-24T自行火箭炮具备很强的越野能力,最大可以克服30 °的斜坡,涉水深度可达 1 m。
在战斗状态时,驾驶舱窗户由轻装甲护罩保护免受气流影响。由于车辆自重很大,无人员弹药时重量为14,118公斤,包括人员、弹药的战斗全重则达到16100公斤,即使不用千斤顶也能确保其在射击过程中的稳定性。
对BM-24T火箭炮的整体评价,需要注意的是,与许多履带式车辆一样,BMT-24T火箭炮的速度低于卡车底盘的BM-24(公路最大时速60公里/时),行程只有BM-24的一半(BM-24达到了600公里),使用寿命较为有限,而重量几乎是 BM-24 (含人员和弹药的战斗全重为8910千克)的两倍。
但是,上述缺点在很大程度上被其更强的越野能力所弥补,这保证了火箭炮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以强大的火力支援前进的坦克部队,避免炮兵因为恶劣的地形和道路条件无法伴随坦克部队前进。
BM-24T火箭炮(行军覆盖帆布状态):1-扶手; 2 – 把手; 3 – 灯光信号系统; 4 – 后部信号系统
BM-24T火箭炮:1 – 炮管; 2 -桁架; 3 – 托架; 4 -底座; 5 – 车架; 6 – 方向机; 7—俯仰机构; 8 - 瞄准装置; 9 - 驾驶室防护; 10 – 灯光信号
火箭口径,毫米:240;
定向管数量:12;
火箭弹飞行速度,米/秒:280 - 600;
射程,米:6575 - 16000;
最大仰角:+50°;
水平射界:180度
火箭质量,千克:112.5 - 109;
火箭炮重量,公斤:14118(无弹药人员);16 100(战斗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