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19日深夜重磅宣布:
我国成功实施
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
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
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
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
不针对任何国家。
这个深夜冲上热搜的
“陆基中段反导”到底是什么?
团团带你了解一下
我国第6次对外公开宣布
进行陆基反导技术试验
国防部深夜发布一则消息短短几十字,可谓是“重磅炸弹”,瞬间冲上热搜!
什么是“陆基中段反导”技术?
弹道导弹的飞行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01
上升段
当导弹从发射架发射到飞出大气层之前,这一阶段叫做上升段;
02
中段
导弹飞行飞出大气层,在大气层外飞向目标,这一阶段是飞行中段;
03
末段
重返大气层后,导弹到达目标区域上方继而命中目标,这一阶段被称为重返大气层阶段,或者叫末段。
针对导弹的三种飞行阶段,自然而然也就分别对应了三种拦截方式:“助推段”防御系统、“中段”防御系统、“末段”防御系统。
“陆基中段反导”技术主要是指在大气层外、洲际弹道导弹的飞行中段对导弹进行拦截,可以说是导弹防御技术当中最具有挑战性的部分。
为什么选在中段拦截?
在中段时,由于导弹已经飞出大气层,这时进行拦截,就能大大降低导弹带来的杀伤性。
虽然在中段时,导弹自身会进行分离,分离出去的部分会以“假目标”的形式干扰拦截。但是相比其他两种拦截技术,中段拦截导弹的飞行较稳定,有一段的速度较低,拦截起来更适合也更具可行性。
而在末段,导弹飞行速度快,一旦反应不及时或者没有瞄准,导弹直接到达目标,后果则难以想象。
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的
难度有多大?
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和日本进行过类似中段反导拦截试验。那么,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的难度有多大?来听听军事问题专家曹卫东的分析。↓↓↓
曹卫东:中段拦截主要是指在大气层以外飞行的这一段。这一段速度非常快,而拦截弹要进行动能的撞击——发射的拦截弹要和对方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的弹头对撞在一起,所以难度非常大。
而且这种拦截方式首先要识别,就是要有雷达来识别发射来袭的弹头,还要判断它的轨迹、速度,也就是说助源,然后进行跟踪,之后再发射,难度非常大。
我国发展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
有何重要意义?
军事专家邵永灵曾表示,我国发展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是一种战略性投资。现在各国都在强调攻防兼备,而我国在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发展适度的防御能力,保证核力量的生存能力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