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门制的轻高机火箭炮连编制,极大地增强了轻型合成旅炮兵的火力。新型猛三版模块化火箭炮是配备给轻型合成旅的。使用与合成步兵营相同的猛士3底盘,机动性能良好。
模块化火箭炮的弹药采用整体式吊装,采用复合材料贮存-发射管,发射器定向管为玻璃钢材料,可以一次性使用,发射完毕即可抛弃,最大优越性是缩短了再装填时间,降低了战士装填体力要求。
配备先进炮兵侦察-指挥-火控系统,实现了火力系统模块化,火控系统数字化。作战时,新型猛三版模块化火箭炮进行完一组齐射以后,可即转移到另一个预设阵地,迅速进行箱式定向器的整体更换,省去了复杂的火箭弹再装填,火力反击速度极大提高。
一个轻高机122毫米模块化火箭炮连,配备9辆122毫米火箭炮发射车,1辆连指挥车,1辆前沿侦察车,2辆装填车,3辆弹药车。
至此,中国将已有53年历史的122毫米“冰雹”火箭炮,魔改成了底盘最轻、火力最强、性能最先进的中口径齐射火箭炮,改的俄国妈妈都不认识了!
俄罗斯军队其实很早就对轻型多管火箭炮有过探索。1990年代车臣战争后,付出重大代价的俄罗斯空降兵迫切需要一种轻巧的火力凶猛的火箭炮,他们在C-8型80毫米航空火箭基础上研制了一种轻型12管火箭炮。
目前,俄军也在研制新型80毫米口径的轻型多管火箭炮,与白俄罗斯的“长笛”多管火箭炮系统很相似,新一代的S-8OFP航空火箭弹.但这些火箭炮的口径较小,威力水平都不足。
俄军的轻型部队在战争初期损失惨重,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强大的伴随炮兵火力,被乌克兰痛打。轻型高机动车部队的装甲车配置非常单一,同底盘的侦察、指挥、炮兵和工程车太少,仅仅是一两种高机动车就完事了,并没有高度合成的炮兵等支援力量。
因此俄军这种轻高机部队的战斗力非常弱,在遇到敌人火力打击时,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独立完成作战任务的能力较低。
如果那时候俄军也有轻型车载榴弹炮和模块化火箭炮伴随作战的话,被痛打的就该是乌军了。
只有解放军的高度合成化的轻高机部队,才真正能够适应战场。在营一级有新式120毫米迫击炮,在旅级有122毫米车载榴弹炮和122毫米模块化火箭炮。
轻高机合成旅具有完善的侦察,指挥和电子战等支援力量,形成信息化网络化作战体系。所有作战要素都使用猛士底盘,即使是面对敌人摩步旅或装甲部队的时候,也有硬刚之力。
解放军轻高机部队的战斗力特点,就是一言不合就“炸踏马的”,还没见面就“炸炸炸”。这是外军高机动车部队所不具备的。总之,轻高机部队的未来,还要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