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火箭炮,我军对这种武器的钟爱程度世界上独一无二,是火力不足恐惧症的良药,对于血脉相连的台湾省军队来说也对火力有刻骨铭心的追求,双方居然不谋而合!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军炮兵部队,在西南战争期间仍然主要装备107毫米和130毫米两个口径的火箭炮。与当时世界各国快速发展的火箭炮装备相比已经显得有些落后,虽然上述两种火箭炮当时也是屡立战功。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国产第一代是130火箭炮,仍然在很多国家装备
经过当时的缴获和特殊渠道引进,结合我国当时现有的技术条件进行仿制。主要仿制对象是苏联的BM21型冰雹火箭炮的仿制,为了满足前线需求,研发进度也很快,1982年即设计定型,很快就装备部队,主要装备对象是我国陆军炮兵部队,用于打击敌方深浅纵深目标,该火箭炮历经多次改进但是也主要是载具和数字化改进,122火箭弹本身变化不大,仍然是我军的主力装备。
国产90火箭炮
一枚火箭弹的有效杀伤范围为7093平方米。一个炮营的18辆(门)火箭炮齐射,可以倾泻48吨的炮弹,能在18-22秒之内覆盖5平方千米的区域。可以用突然猛烈的火力压制和消灭敌有生力量,还可以用来破坏和摧毁敌后备力量、军事设施和军事工程等军事目标。
模块化,数字化改进的122毫米火箭弹
国产122或键盘射程30,40管发射管组成的发射装置,以4*10的方式部署,发射管长3000毫米。初速为50.7米/秒,飞行最大速度692米/秒,标准版本射程为20580米。火箭弹为67千克,在使用弹种包括杀伤爆破火箭弹,钢珠杀伤弹,火箭子母弹等。后来改进的增程弹可以达到40公里公里,威力大,瞄准装填和发射的时间不超过3秒能完成40管火箭弹的齐发射,火力密集,对地威慑力大,对地方群体目标施行火力覆盖效果显著。
火箭炮的性能经过改进有了全方位的提升
几乎在同时,海峡对岸也注意到该火箭炮的巨大威力,同样也看中了前苏联的冰雹火箭炮,主要技术来源是通过外交渠道取得的中东缴获的样品,台方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技术条件,仿制出工蜂6火箭炮,该型火箭炮采用45发射管设计,技术参数和冰雹类似,22秒时间可以将45发火箭弹一次发出,最大射程为2万米,精准射程为1.5万米,成为台军一直吹嘘的重要武器之一。
台湾工蜂6火箭炮,只是底盘和运载数量不同
采用自动化装填的国产新型122火箭炮
从需求和方案来看,双方武器是非常接近的,外观也非常相似,只是运载底盘的有所不同。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解放军的火箭炮技术技高一筹,领先于对岸的火箭炮射程,11式等改进型号在火箭弹装填方面有更高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