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数字生活和写作方法论

作为历史超过 1000 天的派友,折腾笔记工具属于必备经验,大概是从板栗看板开始,中间经历过 Bear (是的,有幸使用过一台 iPhone 6)、flomo、MarkdownX、Obsidian、 logseq、wolai、Notion、Trello、Agenda、思源笔记、专注笔记、纯纯写作......,以及现在在用的 Visual Studio Code (下文简称 VS Code )。熟悉我派的读者可以看出,这些工具中的大部分都有一个重要特征:支持 Markdown 。是的,曾经我几乎离不开 Markdown ,因为它在 Android 端的使用体验至少比 WPS 强,而且也可以精确控制格式。

既然要记录,那就少不了内容。

原因很简单:Android 平台上几乎没有一个能够满足我需求的 markdown 编辑器。

现在如果让我选一个我最喜欢的移动端编辑器,我会选择 Bear —— 优雅、舒适。遗憾的是,它没有 Android 端。

我的电脑不常使用,iPhone 6s 也接近报废,无法正常使用,也就是说——与其他派友不同,我的主力编辑器使用平台,有、且仅有 Android 。

板栗看板是没有 markdown 的(Flomo、Trello、Agenda 也一样),所以它们被果断 Pass 掉;

markdownX 、可乐记、专注笔记内容是存储在私有目录的,很容易就会丢失,但起码它们能导出;纯纯写作就更惨,导出都要会员!数据十分不安全;

wolai、Notion 在移动端很卡(毕竟是网页应用);

Obsidian 和 logseq 其实已经近乎完美了,但颜值太低,弃之。

这样,就几乎没什么可用的了。

但是,当我用某一个文件传输工具传递文件时,我发现空格全部被压缩掉了——这意味着我文件的层级丢失了!从此,我对 markdown 就有了一丝怀疑。

我知道 markdown 其实是 HTML 的一个子集,于是我就开始学习 HTML 。

事实上,HTML 很简单。

上面的那个代码段,用 HTML 写是这样的:

HTML 文件的后缀名是 .htm 或 .html 。因此,只要新建一个 HTML 即可。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 HTML 文档:

开始记录!

对于我来说,最常用的就是层次繁琐的无序列表,因此最好保持一个好习惯——良好而有序的缩进。尽管缩进不影响渲染效果,但能增强代码的可读性。无序列表使用<ul>和<li>标签。<ul>定义一个无序列表,<li>定义列表的每一项。

下面贴出一份我自用的 仿Things 风格 CSS:

如果你不喜欢这个样式,我推荐 cubox 的样式,只需要在<head>标签中写一行——

JavaScript 是 Web 的编程语言。

所有现代的 HTML 页面都可以使用 JavaScript。

JavaScript 控制了网页的行为

而代码块应当这样写:

经常需要在网页里插入公式,所以会使用 LaTeX。

在 HTML 里使用 LaTeX ,可以用 MathJax。代码如下:

然后就可以在成对的「$」里用 LaTeX 写公式了。

考虑到 Markdown 记录灵感更加快捷,所以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它。

注意:这段script代码不能插入head标签中,否则它不会生效!

可供参考的资料:

首先,是文本编辑器。

其次,是浏览器——能把 HTML 文件渲染成类似你日常看到的网页的模样。

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服务器。

事实上,HTML 是为 web 设计的,而 web 的主要模式就是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换言之,获得 HTML 文件本来需要一个服务器,直到现代浏览器支持了 files:// 协议,我们才能直接读取 HTML 文件。如果我们部署一个属于自己的服务器,就不用再考虑浏览器是否支持 files:// 协议了。

不要把部署服务器想的多么艰深——它其实很简单。

这种笔记方法在我派上受到了热烈讨论。有些人认为它是写作良药;还有些人认为它不过是故做宣传。

我目前还没有使用这种方法完成长篇写作(毕竟中考作文不过 800 字,并且以写真人真事为主,卡片笔记写作法插不进去;),当时我也经常使用一些短小精悍的文字概括性的记录一些 HTML、Python 项目,这些都在这次年度征文写作中派上了用场。

其实卡片笔记写作法和一种编程思想——「代码复用」极为相似,两者都是经常积累一些笔记、思想(编程领域就叫函数),并在大型项目中得以使用。代码复用确实可以避免在每一个项目中都重复写最基础的代码,但如果你的代码本身就有错误,那你就别指望「代码复用」能够改正,相反,这会引起更大的麻烦——所有依赖它的代码全部无法正常运行了。

因此,我的看法是——卡片方法可以提高写作效率,但不能改变写作质量。

Pyhon 是我最熟悉的一门语言,然而我的 Python 之路却极其曲折。

直到 2022 年——

此时我已有了百度搜索错误解决方法的思维,于是那些小程序都能正常运行了。

接下来,我瞄准了另一个小目标——分解质因数、计算圆周率。

不过,另一些工程,如 HTML 链接转 RSS 订阅源等项目却做到了一次成功。

那么,就在下面贴上我的代码吧:

对于我来说,这是许多个第一次:

为什么是周六日?因为作为初三学生,我将于 2 月 13 日开学![笑]

THE END
0.《算法竞赛·快冲300题》每日一题:“冰雹猜想II”算法竞赛题目文章介绍了《算法竞赛·快冲300题》这本书中关于冰雹猜想问题的解题思路和代码实现,提供了C++、Java和Python三种语言的代码示例,主要使用深度优先搜索(DFS)解决路径问题,讨论了问题的复杂度为O(2^n)。 《算法竞赛·快冲300题》将于2024年出版,是《算法竞赛》的辅助练习册。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8;36;:58ftvkimg8igvcomu86539<97?9
1.能量站最佳文章大全集(2018.32022.04)小编给大家总结的这些课程都是独家原创每月十佳,经过课堂应用的检验,值数万元!希望大家支持知识付费,让我们的课程更丰富起来! 自缚居就是北京景山中学的吴俊杰老师,也向您推荐加入该知识星球! 连接有失效的可以联系木果微信 842311 2022年能量站6月最佳文章(20220815统计) jvzq<84yyy4dms~0qtm0496;12;03=4'G:+95.GF'G?&:@*:H'K8'JG';;+F8.>E':6&G=*DF'H4'N;';8+99.J9'CH&C9*G7'G5'J<'G7+97.F:'G?&;K*:8'KG'KH'::813A25/462;69'GH+CE.=;1
2.python《信息安全专业导论》期末考试内容(二)油菜园12号1#冰雹猜想:一个正整数x,如果是奇数就乘以3再加1,如果是偶数就除以2,重复上述操作,最终回到1。2n=int(input("正整数n="))3whilen != 1:4ifn%2==0:5n=n/26print(int(n))7else:8n=n*3+19print(int(n)) 1#圣经数:任意一个3的倍数,把各位数字的立方相加,得出和,再把和的各位数字立方后相加,jvzquC41yy}/ewgnqiy/exr142813;64{e0r8664583;=3jvor
3.Python实现Collatz序列(考拉兹猜想)进击的嘎嘣脆Python实现Collatz序列(考拉兹猜想) 考拉兹猜想(英语:Collatz conjecture),又称为奇偶归一猜想、3n+1猜想、冰雹猜想、角谷猜想、哈塞猜想、乌拉姆猜想或叙拉古猜想,是指对于每一个正整数,如果它是奇数,则对它乘3再加1,如果它是偶数,则对它除以2,如此循环,最终都能够得到1。jvzquC41yy}/ewgnqiy/exr1nkwjwsnqpi5q1A<553:70qyon
4.我的2022:HTML数字生活和写作方法论而且一个重要原因是九年级信息教科书上有 Python 的相关课程。 不过,另一些工程,如 HTML 链接转 RSS 订阅源等项目却做到了一次成功。 那么,就在下面贴上我的代码吧: def bing(n): #冰雹猜想证明 while n != 1: if n % 2 == 0: n=n / 2 else: n=n * 3 + 1 else: print('输出结果为 1jvzquC41ryg/u|uck0ipo8uquv5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