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局部地区阴有短时小雨夹雪
白天转多云
全天气温低迷,只有1~4℃
西北风5-6级阵风7级
风寒效应明显,注意防风保暖
17日早晨市区最低气温零下2℃左右
有薄冰
郊区最低气温零下6℃到零下3℃
有冰冻或严重冰冻
请注意防范!
寒潮来袭,水管会冻住吗?
上海物业管理部门发布防冻保暖提示
12月15日,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上海气温将明显下降。上海市物业管理事务中心近期发布《关于本市物业服务企业做好住宅小区内防冻保暖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应对本周末的寒潮及下周寒冷天气的影响。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通知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应加强对共用部位和外露水箱等共用供排水设施设备的检查,发现存在供排水管包扎失效、破损、漏包等问题的,根据二次供水设施移交接管情况及时通知水务部门或做好相应的水管包扎。
物业服务企业要备足进水电磁阀、家用供水管等应急抢险物资和工具装备,提前做好应急抢险准备,并积极配合街镇、居委会和业委会,通过小区公告栏、电子显示屏等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居民做好防寒、防冻、用电安全等注意事项,关闭门窗,加强自用部位供排水设施设备防冻检查和户外设施设备高坠隐患检查,落实业主使用安全责任。
如小区发生冻管、爆管,导致断水且短期无法维修完毕的,物业服务企业及时向街镇、居委会、业委会报告,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必要时,在街镇、居委会指导下设置临时取水点等应急设施,保障居民日常生活。
通知强调加强值班值守,物业服务企业应密切关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严格执行小区经理在岗带班和24小时防冻保暖值班制度;遇重大灾情、险情或人员伤亡的,除按照信息报送规定及时报告属地有关部门外,还应通过962121热线上报相关情况。
居民居家防冻保暖小贴士:
上海市物业管理事务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居家请关好门窗,寒潮来临时特别是夜晚,应关闭阳台、厨房、卫生间等有水管设施的房间窗户,以保证室内的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上。在此期间可能出现大风现象,请您固定阳台和窗户外的花盆等物品。
对水表及表后裸露在楼道管道的保暖,可用棉、麻织物或保暖材料包扎。
如果气温在0℃以下,居民可稍稍拧开龙头使水流成线,保证管内自来水流动来防止冻结。
水管结冰不能用水时,不要用火烘烤或用开水烫水管、水表和水龙头等,可用电吹风烘吹,或用热毛巾包裹后慢慢用50度左右的温水浇淋,一般即可解冻,或等气温升高后,用水也可自动恢复正常。
居民在使用取暖器、电热毯等电气设备时,请注意安全,特别提醒您不要在电暖器上烘烤衣物,以免发生火灾。
寒潮来袭迎冬季电器使用高峰
上海387家家电维修主力军保驾护航
寒潮来袭
本周末上海将迎来大幅降温
气温接近零度
不少家庭已开始用暖空调
热水器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
热能类电器使用及故障发生都将有所增加
为确保广大市民安全使用制热电器,安然度过寒冬,上海市商务委坚持民生导向,通过行业联动、疏堵并举,指导“一台三会”(962512上海家电服务热线、上海家用电器行业协会、上海交家电商业行业协会、上海电子产品维修服务行业协会),围绕“迎冬季电器使用高峰,保市民家电维修需求”工作目标,确保在寒冬季节提供安全到位的服务,切实保障市民家电维修服务需求。
上海市商务委提醒广大市民,在找寻家电维修服务时要牢记“三要三不要”:
一要从权威渠道寻找品牌厂家电话,包括12345市民热线、12315消保委热线和网站、市商务委官网和962512上海家电服务热线和网站,有关家电行业协会咨询电话(上海家用电器行业协会:65661637/上海交电家电商业行业协会:52285810/上海电子产品维修行业协会:63080038)等。不要简单地从搜索引擎网络和信箱小广告中查找。
二要在报修时尽可能明确故障情况,以便上门人员能够准备好零配件及时处置;不要笼统只说坏了。
三要对上门服务人员核对所持有的上海市家电维修统一上门服务证,不要相信服务人员口头亮出的身份。
此外,在市商务委的指导下,近日“一台三会”共遴选推荐出387家家电维修服务企业向社会予以公布,供市民按需挑选。同时还为广大市民整理了一份“上海主要家电品牌维修服务常用信息(2023最新版)”,便于市民快速查询、按图索骥。
电器使用、安全第一,冬季期间请广大市民务必安全使用家用电器,一旦出现故障,找寻正规的渠道进行家电报修。
冬季使用空调实用常识
【小帖士】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一)空调保养有哪些好处呢?
1.预防得空调病
长期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因空气不流通,环境得不到改善,会出现鼻塞,头晕。打喷嚏,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甚至会导致与皮肤过敏特征相关的症状,如皮肤发紧发干,易过敏,皮肤变差等。这类现象在现象在现代医学上称之为“空调综合症”或“空调病”。
2.延长空调使用寿命
空调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静电作用和反复空气循环、使滤光板、散热器、蒸发器翅片表面积聚大量灰尘及污垢,造成气流堵塞,致使制冷、制热效果下降。增加耗 电量,噪音,严重的甚至造成压缩机损坏,增大故障率。降低空调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会产生异味,滋生细菌,螨虫等,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3.节约电资源
空调在无数次的重复运行中,空气中夹杂的大量尘埃和液态烟雾就会层层包裹散热片,并严重堵塞散热片之间微小空隙,影响散热片的散热,从而导致冷凝器压力升高,压缩机马达电流增大,运行时间成倍延长,耗电量显著增加。(散热片处于洁净状态时,散热良好,房间温度很快降到设定温度,压缩机自动停止工作;根据实验结果,散热片上的污垢达到0.30毫米厚度,压缩机的工作时间将延长一倍,空调的用电量大约增加了2.4倍。如一房间,在清洗前,降至设定温度需十分钟;而清洗后,降至设定温度仅需七分钟,则压缩机可少工作三分钟,从而节约用电 30%。目前我国的现状是:大量的空调制冷效果不好,以至延长压缩时间,浪费电力, 通过清洗可使空调恢复正常制冷效果,缩短压缩时间,节约用电10-30%。
(二)家中怎么清洗空调
1.清除通风口的杂物,保证通风正常。观察室外机架有无松动现象,清洁室外通风网罩内有无异物。同时,保持通风口的畅通无阻。
2.室内、外换热器表面清洗,提高换热器的效率。清理室内换热器时,应小心拿下面板,用柔软的抹布擦洗,使用小毛刷轻轻刷洗完内机的换热器,这样达到清除灰尘和可繁殖病菌的有害积聚物的目的。但是注意由于散热片是很薄的铝质材料,受力后容易变形,因此要小心刷洗。
3.清洗过滤网上的积灰。在清洗过滤网的时候,首先切断电源,再打开进风栅;取出过滤网,用水或吸尘器清洗过滤网,水温不要超过40度,用热的湿布或中性洗涤剂清洗,然后用干布擦净,同时不能用杀虫剂或其他化学洗涤剂清洗过滤网。
4.清洗排水部分的污垢和积聚物。排水部分容易沉积污垢,必须定期进行彻底消毒,保证排水通畅、防止细菌繁殖。
5.检查其他。包括供电线路、插头插板、开关;检查易耗损件,如导风转板、杀菌除湿、光触媒等部件状况,确保空调状况良好无异常。
6.空调保养最好找专业空调技术人员来做。
(三)日常空调怎么使用更佳
1.开机前的维护
通常家用空调机使用到九月份就关机停用,到十一月或十二月才开机,停用多时。所以空调开机前一定要做一次全面的“诊断”,查一查空调设备有否“毛病”,根据清查结果,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做好维护清洗工作,这次维护清洗要比较到位,含室外机和室内机的外壳、机体、过滤网,然后开始试运行,观测制热速度和效果。
2.开机过程中的维护
空调开机后视环境条件、气候条件、开机时数,周围灰尘、空气洁净度、房间是否干净等诸多因素决定空调开机过程中的维护次数。环境条件欠佳,天气炎热,空调机陈旧,空调开机时数长,空调开机过程中的维护次数增多,通常一个半月左右维护一次。若环境条件好,空调机比较新,空气中灰尘少,空调开机合理,可以适当延长维护周期,从空调开机到空调关机维护1—2次。维护应认真、仔细,不留死角。符合规范,提高制热速度、制热效果,达到节能、清新、舒适。
3.关闭后的维护
注意空调机关闭前应对室外机、室内机作一次全面仔细的检查。保养、维护、清洗要一环扣一环,不能脱节,易漏环节更应扣紧,严格检查,完成上述环节后,套好空调机机罩,防止灰尘污染,防止空调机滴水与进水,保持洁净,准备来年再用,这样做到清洁、节能、延长空调设备的使用寿命。对知名品牌的优质分体机,柜机要重点保护,充分发挥节能效果。
(四)空调家庭自我保养要点
1.换季不用时
干燥机体,以保持机内干燥;清扫过滤网,以免灰尘堆积影响下次使用;拔掉电源插头,取出遥控器电池,以防意外损坏。室外机罩上保护罩,以免风吹、日晒、雨淋。
2.使用时勿受压
空调器外壳是塑料件,受压程度有限,若受压,面板变形,影响冷暖气通过,严重时更会损坏内部重要元件。
3.重新使用时
检查过滤网是否清洁,并确认已经装上;检查蒸发器、冷凝器是否过脏,有必要清洗否;取下室外机的保护罩,移开遮挡物体;试机检查运行是否正常;确认遥控器电池电力状况。
(五)空调使用时怎么调制热更节能
1.连接空调电源,点击遥控器上的“开/关”按钮,打开空调。
2.点击遥控器上的“模式”按钮,调节空调模式,在制冷、制热、除湿、自动四项中进行切换。调节到制热模式,遥控器显示屏上会看到小箭头指向“制热”。空调上也会显示制热相对应的图标。
3.等待空调运转,制热模式下,初始准备时间一般比较短,需要耐心等待1-2分钟,如果空调没有出暖风请等待一会,这个时候可能环境温度比较低,空调启动缓慢,需要把设定温度调低一点,如果再不启动空调可能就是出现故障需要维修了。
5.如果空调吹风为冷风,首先排查是否模式没调整正确或者温度设置过低,通过遥控器上的“模式”“温度箭头”调节。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建议找专门人员进行维修。
(六)冬季使用空调最容易遇到的情况
冬季使用空调,最常见的是感觉不制热和启动不了。如果遇到启动不了,先检测电源是否有问题,如果正常再看遥控器是否能正常使用,如果还是正常,则需要考虑是不是室外温度偏低,一般来说,老旧空调在室外温度低于零下5度时,变频空调室外低于零下10度时,空调可能会有不能启动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把一盆开水浇到室外机上,然后把启动温度放在20度左右慢慢启动,如果空调没有故障,应该就解决问题了,待空调运行稳定了再慢慢调高温度。空调不制热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室外温度低造成的,这时可以把设定温度降低,再慢慢调高;也有可能是空调里药水不足,这个时候就需要专业人员上门维修了。
寒潮来袭
大雾、霜冻、雨雪等恶劣天气
如何安全行车?这些提示请记好
随着气温下降,大雾、霜冻、雨雪等恶劣天气增多,对行车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对此,上海交警带来行车安全指南。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一、雾天行车正确做法
“团雾”常发生在高速公路、雨后山区和乡村地带,发生的时段一般在秋冬季,昼夜温差较大、无风的夜间或是清晨。在大雾中数十米到上百米的局部范围内,出现的更“浓”、能见度更“低”的雾。
1.保持低速行驶
雾天开车一定要控制车速保持低速,由于能见度低看不清前面的行人和车辆,低速行驶可以有助于让车子在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立即制动停车。
△图片由松江警方提供
2.正确使用灯光
遇到雾天时应及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切记不要使用远光灯。因为远光灯是向上方照的,射出的光线被雾气漫反射后会在车前形成白茫茫一片,反而容易致使驾驶员视线不清。
3.控制好车距
雾天开车保持一定的车距非常的重要,雾天不要因为看不清道路就尾随他人的车辆行驶,这样是非常危险的,一定要把两车的距离拉开,这样防止前车紧急制动的时候造成追尾。
由于“团雾”中能见度低,行车过程中切勿随意变更车道、超车、原地停车等行为。最好的方式是从最近的出口缓慢驶出,或进入附近的服务区暂避,等待“团雾”消散。
二、雨雪天气行车锦囊
雨雪天气,路面湿滑,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轮胎和路面之间摩擦力减小,对地面的附着力下降,导致驾驶人对车辆的控制难度增加,事故发生概率也相应升高。因此,雨雪天气,行车一定要更加注意。
1.减速
雨雪天路面湿滑,与天气状况良好时相比,同等速度下制动距离变长,车辆惯性也会加大,为避免刹车不及引发事故,行车速度一定要比平时更低。
2.控距
3.亮尾
根据降雨降雪和路面状况,适时开启车辆尾灯、示廓灯、近光灯等,保证自己看清路况的同时,也让别人能看到自己的行车状况。
4.保持车辆视线良好
出发前检查车辆雨刮器,确保其正常工作;行车途中如遇车窗起雾,可将出风模式调成除雾模式,开启暖风,驱散雾气。不过需注意的是,暖风除雾初期雾气会更浓,要选择安全地点停车后除雾,待视线清晰后再继续行驶,切忌边开车边除雾。
三、霜冻天气出行提示
霜冻天气,将对行车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夜间和凌晨,气温降低、视线不良、路面结冰,这些不利因素极易诱发交通事故。
1.做好出行准备
霜冻天气气温较低,开车前需要先对车进行预热准备。汽车在室外停留久了玻璃上面容易出现结霜结冰的现象,为避免影响视线,需要把车身及玻璃上的冰霜处理好,再行车。
2.谨慎低速行驶
碰到冰冻道路,车速放慢,沿前车轨迹缓慢行驶,保持好与前车的安全车距,尽量减少变道。对容易积雪结冰的桥梁、高架等隐患路段,尽量绕行。
3.避免急踩刹车
遇到突发情况切记不要紧急制动,要采取点制动的方式逐步降低车速,直至停稳。
4.注意检查胎压
警方提醒广大驾驶员朋友,遇到大雾、霜冻、雨雪等恶劣天气,务必谨慎驾驶,降速控距,提前了解路况信息,不要在高速公路、高架道路等匝道、出入口停留,确保安全,防范发生追尾、侧翻等交通事故。
“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在行车时如遇到车辆故障或者事故,车辆在能动的情况下应尽快驶离;不能动的情况下要及时开启双闪灯,并在车辆后方200米外放置三角警示牌,防止因后方车辆刹车不及时造成二次事故。驾乘人员一定要及时撤离现场,然后拨打报警电话等待救援。
市住建委发布工作提示
针对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房管部门要重点指导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加强住宅小区巡查,根据二次供水移交情况,及时落实供排水设施的防冻保暖措施,有效解决水管裸露、包扎失效等问题,切实防范供排水设施冻管爆管事故;及时发布灾害天气预警信息,提示居民做好寒潮防范应对工作。
针对工地安全管理,建管、房管部门加强建筑工地、拆房工地、修缮工地、征收(拆迁)基地安全管理,组织开展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指导督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落实防冻保暖相关措施,关注一线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防护,坚决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针对燃气安全保障,建管部门要指导督促全市燃气经营企业落实寒潮应对措施,及时开展各类燃气场站及附属设施、工程工地现场和管线等检查;开展居民用户和非居民用户安全检查,确保雨雪冰冻期间气源正常供应、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针对玻璃幕墙、地下空间、照明设施安全管理,建管部门要加强防寒防冻工作的督促检查,提醒业主、服务企业做好自查,确保各环节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针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引导,城管执法部门要会同民政、公安等部门,加大商业街区、高架桥下、自助银行、涵洞、火车站和地铁出入口等重点区域的巡查管控力度,针对性加大夜间时段巡查频率,确保及时发现、及时引导护送流浪乞讨人员到救助站。
做好防寒保暖!
资料:东方网
编辑 | 陈薇婷
原标题:《寒潮已开始影响上海!水管会冻住吗?电器坏了怎么办?一文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