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仿佛在倾倒冰块!”、“前所未见的冰雹!”市民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着惊心动魄的瞬间,视频和感叹号交织成一片。雷暴、狂风、短时强降雨,以及密集的冰雹,四大极端天气现象齐齐降临,让人们猝不及防。
冰雹颗粒如雪般堆积,地面瞬间白茫茫一片。部分区域的冰雹厚度惊人,车辆被砸得千疮百孔,地铁站附近的车棚也未能幸免,被冰雹击穿。这无疑是一场极端天气带来的考验。
气象数据显示,这场强对流天气始于13日傍晚,从当日16时至14日凌晨2时,全市平均降水量达到 。其中,门头沟达摩庄站的降水量最高,达到42.5毫米,而通州东马各庄村站的降水强度最大,达到34.3毫米。
冰雹的踪迹遍布房山、丰台、门头沟、大兴、通州、朝阳、顺义等地。同时,西部山区、丰台、大兴、通州等部分地区的阵风风力达到7至9级,局部地区甚至达到了10至11级。
中国天气网分析师林楠指出,北京的冰雹天气多出现在4至8月,9月出现冰雹虽然并不罕见,但像昨天那样伴随如此猛烈冰雹的情况,则较为罕见。
这场异常天气的幕后推手,是一个名为“超级单体风暴”的强大气象系统。从监测数据来看,13日18时之后,对流云团在自西向东移动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尤其是在从山区移至平原地区后,其强度更是显著提升,最终形成了超级单体风暴。这种风暴往往伴随着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等极端天气。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雷蕾解释说,9月上旬以来,北京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低层暖湿条件优越。而13日受高空冷空气的影响,北京地区形成了 ,为超级单体风暴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对流云团在自西向东移动的过程中,先后经过丰台、大兴、朝阳南部和通州等区域,其移动路径形成了一条长约40多公里,宽约2至3公里的狭窄地带,冰雹就集中在这条窄带中倾泻而下。
北京市气象台相关专家进一步解释道:“今年副热带高压南下的时间比往年偏晚,导致整个华北平原地区的低层暖湿条件格外充沛,水汽充足。与此同时,高空又有冷空气的影响,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当对流云团进入到这样不稳定的层结后,其强度便会迅速增强,进而引发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面对冰雹的巨大威力,及时关注最新的预警信息至关重要。收到冰雹预警后,应尽量避免外出。如果迫不得已需要在户外活动,大兴消防部门建议,行人应 ,避免在树下、广告牌下等易受坠物威胁的地方停留,以防雷击或坠物风险。若一时无法找到遮蔽处,可以用背包、厚衣物等保护头部和颈部,尽量减少暴露在外的身体部位。
如果驾驶车辆途中遭遇冰雹,驾驶员务必保持冷静,立即降低车速,开启双闪灯,并尽快寻找地下停车场等安全场所躲避。
对于车辆受损的情况,北京市隆安(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彭进峣表示,车险中的主险通常涵盖了冰雹等自然灾害的保障。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投保了交强险或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则无法获得车辆自身的损失赔偿。
今天(9月14日),北京重归晴朗,最高气温将达到31℃,受冷空气影响,将有偏北风1-2级转3级左右,阵风6级左右。夜间天气晴转多云,偏北风1-2级,最低气温18℃。
明天白天,北京将以多云转阴有小雨的天气为主,最高气温25℃;夜间,阴有小雨转多云,最低气温19℃。
虽然超级单体风暴在今年七八月的盛夏时节也曾出现过,但 ,带来的强对流天气形式各有不同,可能是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也可能像13日那样伴随剧烈的冰雹,甚至可能引发龙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