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巨型冰雹”

摘要:这块于加拿大发现的冰雹让过去几年创下的地方纪录又多了一个,这些纪录包括在2018年的阿拉巴马州(长约13.7厘米、280克)、2019年的科罗拉多州(长约12.2厘米、240克),以及2020年的非洲(长约17.8厘米,重量未知)。

8月,在68岁生日的前几天,南达科他州维维安的牧场主莱斯利·斯科特在邮局得到一些坏消息。办事员告诉他,他保有的世界纪录被打破了。

斯科特在2010年捡到的直径约20厘米、重量近900克的冰雹不再是有史以来的最大冰雹了。办事员说,加拿大有人找到了一块更大的。“整个周末我都很伤心。”斯科特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表示,“我逢人就说,我的纪录被打破了。”

幸运的是,这一消息并不完全准确。8月1日,安大略省伦敦市西安大略大学的一队科学家在卡尔加里市以北约120公里的艾伯塔省追踪一场风暴时,发现了一块巨型冰雹。这块冰雹直径约13厘米,重约300克,体积只有斯科特找到那块的一半,重量也只有其三分之一。因此,那并不是世界最大冰雹纪录,只是加拿大本国的。

这块于加拿大发现的冰雹让过去几年创下的地方纪录又多了一个,这些纪录包括在2018年的阿拉巴马州(长约13.7厘米、280克)、2019年的科罗拉多州(长约12.2厘米、240克),以及2020年的非洲(长约17.8厘米,重量未知)。

气象专家说,虽然这些现象部分是由气候变化造成的,更全面的解释可能与人类行为与科学发现之间的自发相互作用有关。随着人类社区扩展到会出现强冰雹天气且造成破坏更严重的地区,研究人员开始寻找大型冰雹,记录下它们的尺寸,这激起公众的兴趣,并准备开始进一步的研究。

朱利安·布里姆洛是“北方冰雹项目”负责人,这是加拿大各个研究冰雹的组织开展的一项新合作,在8月发现创纪录冰雹的就是他的团队。

人类对大型冰雹的关注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苏联科学家声称,他们可以通过在大气中释放化学物质来大幅缩小风暴中冰雹的体积。他们承诺,这种被称为播云的方法每年能减少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农作物损失。

到上世纪70年代,美国资助了国家冰雹研究实验,希望能重复苏联的实验结果,这一次是在科罗拉多州北部的冰雹风暴中进行播云。然后,科学家们再去收集他们所能找到的最大的冰雹,评估此种办法是否有效。

结果是否定的。十年的研究表明,苏联的努力可能也没有奏效。两国最终都放弃了这个思路,关于冰雹的研究也陷入停滞,尽管在世界各地,通过播云增加降雨和降雪的做法仍在继续,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天气模型会显示冰雹可能在何处形成,其平均体积大概如何,但它们的预测也经常出现很大偏差。因此,每当美国出现强烈冰雹风暴,气象学家基尔·奥尔特加就会召集一个由研究人员和本科生组成的团队,把各种报告汇总起来。“冰雹带”——也就是下冰雹的地区——有多大?最大的冰雹体积是多少?

记录冰雹的报告大多来自普通人,准确性往往不足。一般人发现巨大冰雹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拍照。第二件事?给家人或朋友看。第三?放进冰箱,而冰箱里的升华——即从固态冰到水汽的变化可能会让冰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缩小。

每一块冰雹的形状和分层都有自己的秘密。为了进行解读,科学家们用数学模型来预测冰雹的降落地点及其形状;然后再收集和分析实际的冰雹,以完善模型,拼凑出冰雹从风暴中落到地面的过程。

但因为调查程序不一致且缺乏资金,大型冰雹的一些基本特征依然是未知的。“关于冰雹的数据十分不尽如人意”,布里姆洛说,“有可能是地球上最糟糕的数据集之一。”

几乎所有冰雹都是在超级单体风暴中形成的,这种风暴带有缓慢旋转的上升气流。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风暴内部动力学的气象学家马特·库姆吉安表示,被称为“雹胚”的冰碴像“颗粒喷泉”一样被卷入上升气流。这些“雹胚”与水滴迅猛融合,变成不断增大的冰雹,直到自身重量无法保持悬浮状态,就会落到地面。

过去几年,商业和家庭安全保险协会的气象学家伊恩·贾曼科和同事走遍北美各地,对大型冰雹进行三维扫描。然后,他们会在实验室中利用“或许是地球上最复杂的制冰机”重建这些冰雹,以计算其下落速度和可能造成的损害。奥尔特加和同事一直在使用高速摄影技术来捕捉大型冰雹的动态。这需要冲在超级单体风暴前面装好摄影系统,才能更好地了解冰块落地时的移动速度,以及落地前形成的形状。

每个细节都是线索。冰雹的层次混浊能大致说明水在“雹胚”上瞬间冻结,水中气泡都被冻在了里面。冰体清澈意味着水在冻结前还有时间裹着“雹胚”继续膨胀。球形冰雹被认为是在超级单体风暴中翻滚形成的;尖体冰雹则是像彗星一样穿过了风暴。库姆吉安说,追溯冰雹的个体发生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预测未来的大型冰雹将在何时何地落下。

2019年,一场超级单体风暴即将吞没内布拉斯加州因皮里尔附近的一处谷仓。几乎所有冰雹都是在超级单体风暴中产生的,这种风暴带有缓慢旋转的上升气流。

THE END
0.远看好似浓烟,形状变化万千,能造雨雪冰雹,又能遮日盖天,谜底是远看好似浓烟,形状变化万千,能造雨雪冰雹,又能遮日盖天,谜底是什么是个谜语,打一个自然物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谜底是 :云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雨雪云雾露霜冰雹是如何形成的? 初二物理雨雪云雾露霜冰雹的成因 雨雪云雾露霜jvzquC41sd4{wx~gdcth0lto1zlf/zzguvopp8vwguzjqw4;:e<73:=65h>52m:337g7hm=7298g5?90jvsm
1.临沂下变异带刺大冰雹有棱有角还带刺!冰雹临沂市【#临沂下变异带刺大冰雹#有棱有角还带刺!】#这就是传说中的鲁冰花吗#近日,临沂局部地区出现冰雹。一则异形大冰雹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齐鲁晚报 记者采访当事人,张女士称:第一次见这么奇特的冰雹形状,竟然不是圆的,有棱有角还带刺!张女士表示,这种冰雹并没有完全实心,没有给过往车辆及市民造成太大影响,但把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5332=62A5ao9=egB72:2942:pv7g4ivvq
2.实拍北京冰雹:像天空在倒冰块冰雹北京市新浪科技据了解,冰雹是指从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降落下来的固体降水物,它结构坚实,大小不等。 气象学中通常把直径在5毫米以上的固态降水物称为冰雹,直径2~5毫米的称为冰丸,也叫小冰雹,而把含有液态水较多、结构松软的降水物叫软雹或霰。冰雹的形状也不规则,大多数呈椭球形或球形,但锥形、扁圆形以及不规则的也是常见的。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uglm1tqrm1;547/6:/:81fqi.kwksmpwi5<86:48/uqyon
3.基于S波段双偏振雷达观测的雹暴偏振特征分析.docx双偏振雷达的出现除了提供了Zh等常规信息外,还提供了差分反射率因子(Zdr)、相关系数(CC)等一系列偏振参数,这些偏振参数与降水粒子的相态、形状、空间取向和分布等密切相关,可提供更加全面的冰雹状态信息:冰雹的形状多为表面不规则的球体,其在下降过程中受气流影响发生翻滚,呈现出近似于各向同性的球形粒子的特性,因此其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73?4754832:7662654=70u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