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老天爷给南方最有特色也最恶心的关爱——回南天
SPRING
回南天原本是南方春天的招牌节目
回南天也叫南风天,简单来说就是天气返潮现象。对于两广地区来说,一般出现在1到3月份,个别时候12月和4月也会发生。
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而海边的浓雾则是“回南天”的最具特色的表象。天花板、墙壁、瓷砖、玻璃、钢铁、石材地面等等等等,这些导热快而且不吸水的东西成了冷凝水的乐园,天花板上豆大的水滴密密麻麻,四处的墙壁都是冷凝水在流淌。
【潮湿的天气让然抓狂】
【地面台阶上都是水渍】
南方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对于南风天的感情是纠结的,因为真是太、太、太讨厌了——到处湿哒哒的,洗衣机甩干的衣服晾晒一天,竟然又能拧出水来。走在外面的街道上,空气中弥散着诡异的味道,不知道是腥臭还是霉味,让人怀疑自己的嗅觉是不是失灵了。
回南天会带来诸多不幸,物品发霉、东西腐烂、道路湿滑、衣物不干爽都是比较直观的现象,还有一些是我们不容易看不到的,比如电气绝缘降低(说白了就是容易触电或者短路),比如一些过敏和风湿炎症会加剧,甚至因为潮湿天气导致心理抑郁等等。
然而回南天是植物们的最爱——雨水多、湿度大,让苦熬了四五个月缺水缺粮的植物们迎来了润物细无声的日子。无论是细叶榕还是黄角树,不仅在向着天空萌发无穷的嫩叶,还在向着地面萌生密密麻麻的气根。大树下的小草们更是迫不及待,在这样的天气下,只需要几个晚上,就能铺满原本干巴巴的林荫道。
【细叶榕在雨雾里萌发的气根】
【大叶榕在南风天里茁壮成长】
回南天,来自热带海洋的温暖问候
这几年气候变了,且不说炎热的季节变长了,连冬天凌冽的感觉也变得遥远了。大气温度发生异常,雨水的分布也变得怪异了——台风季没有台风、梅雨季也经常没有梅雨。从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个冬天和春天雨水都少得可怜。没有足够的雨水,回南天自然也没有光顾的基础。仅仅几年功夫,就差点被人遗忘。
然而老天爷就是这么幽默,就在大家将要把回南天给遗忘的时候,人家就悄悄地来了,而且来的全面,湿得彻底。
3月23日寒潮光临广东,最高气温从26℃以上一下子降到了15℃以下,平均气温降低了超过十度。但是毕竟春天的实力已经强大起来,寒风越过岭南已经成了强弩之末。仅仅下了一天的雨之后,不仅北风停了,而且南风也开始蠢蠢欲动。
3月25日凌晨开始,来自海上的暖湿气流还是发威,南风催动雨水迅速反攻。南粤出现了北方难得一见的景象——边下雨边升温。
【6 雨雾里的城市】
【7 雨后浓厚的雾气沉淀在城市里】
因为北方空气中的湿度比较低,空气中也很少有逆温层,所以下雨的时候来自高空的雨水温度较低,会给地面降温,雨水到了地面逐渐蒸发也会带走热量,所以北方基本都是边下雨边降温的。
但是南方不同,这里有来自热带海洋的温暖问候:南下的冷空气比较重,沉积在较低空间,潮湿的暖空气比较轻,漂浮在冷空气上,所以空中出现逆温层。来自海上源源不断的温暖潮湿空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雨水降落地面,这些温暖的雨滴不仅会增加地面湿度,还能够因为冷凝放热而提升空气温度,致使较低空间的气温迅速回升,空气湿度也迅速增大大。
所以从3月25日凌晨开始,广东沿海地区经历了一天的雨水之后,气温从十几度升高到了二十几度,平均升温接近8℃,对应空气湿度也从80%左右升高到了90%以上,部分地方达到了100%。湿度能超过100%么?理论上可以,那就是过饱和状态。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太可能,因为自然界的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可以让水蒸气凝结的物体也无处不在,当高湿度的空气在遇到温度较低的地方时很容易马上凝结,形成冷凝水。
【8 冷空气下沉,暖湿气流上升,最后形成降水和雾气】
【9 华南地区冷暖交汇的战斗】
南风天的本质——冷凝水与露点
正常情况下一般物体的温度跟空气温度差不多,尤其是一般的物体比空气散热慢,所以太阳晒了之后温度还高一些,所以夜晚凝结在物体表面的水滴到了白天就很快就蒸发了。但是有冷空气经过之后就不同了,此时地面的物体还残留了冷空气带来的寒意,如果是秋冬季节还好,空气湿度低,就算升温了物体表面的冷凝水也赶不上自然蒸发的速度,所以到处还是干爽的。
但是春天的冷空气南下之后容易被日益强盛的暖湿气流顶住导致持续降雨,此时地面是冷的,天气是暖的,空气是非常潮湿的,这时候的地面自然就会不断地产生“冷凝水”。就像在平时我们从冰箱拿出来的东西放在外面,上边很快就会凝结一层“冷凝水”,这也算是微缩版的“回南天”。
【10 冰箱里拿出来的苹果很快挂满了冷凝水】
【11 南风天里的天花板上都挂满了冷凝水】
空气中的水遇到冷的环境凝结,这个现象在气象学上叫“露点”(别想歪了),气温低于零度的时候露水会变成霜,这时候叫霜点也行,但是叫露点绝对没错。大气压、温度、湿度三个要素决定了露点。
靠近地面的大气压变化不大,可以看做是稳定状态,但是另外两个变化就大了。水蒸气在空气中的溶解度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当湿度比较高而温度突然降低时,空气中水蒸气的浓度就会超过溶解度也就是过饱和,悬浮在空中的就会形成雾气,遇到比气温低的东西就会凝结在上边形成露水,温度低于零度就会形成霜。
所谓的回南天实际上就是超大号的露水,到处湿漉漉的原因主要是第一空气湿度太高,第二是物体的温度比气温低。挨着物体的空气因为被物体降温导致水蒸气过饱和,也就形成了露水。所以想阻止这样的湿漉漉,要么升高物体温度,要么阻断外面湿漉漉的空气。否则只能等室外的温度或者湿度降下来。
【广州3月25日温度湿度变化,室外空气露点高于室内陆板温度时,室内的露水就形成了】
【东莞市3月25日地面温度与露点差变化趋势】
如何防范回南天带来的痛苦
预防回南天有妙招,最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招就是不要随意打开门窗,否则潮湿空气跑进来就前功尽弃了。然后就是想办法提高室内温度,一旦室内温度超过室外的,冷凝水现象就会消失。
但是整个屋子升温是有点难度的,所以要想节能的话用抽湿机效果最好,如果没有抽湿机(咱不买抽湿机可以省钱去吃烤鱼)就可以开空调制冷或者抽湿,正常情况下空调运行一两个小时就能把室内湿气抽走一大半。这时候记得停下空调(少开空调可以省电费,咱们一起去吃华莱士),不要把屋子搞得太冷,否则室内温度太低,一旦遇到水蒸气(就算不开门窗,做饭、炒菜、烧水、洗澡等也能产生大量水蒸气)冷凝水问题会更严重,室内潮湿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请随手关门】
【家用除湿机】
【空调的各种除湿功能】
如果家里的空调有制热功能,记得制冷完毕或者抽完湿之后再打开加热一两个小时,这样全屋除湿的效果就更好。空调没这个功能也没关系,用电暖器、小太阳之类的也行,千万不要开煤气灶、点蜂窝煤在室内取暖,一氧化碳中毒是要命滴。网传的烧香除湿和点蜡烛除湿不是不行,山人担心的是安全健康问题,其次是点一两只效果真心不好,点多了你会觉得是不是去了大雄宝殿。
此外,电热毯烘被子、电吹风烤内裤都是可取的,有条件的可以买个烘衣机(需要花费30多个羊肉串,心疼几分钟),但是一定要注意及时关闭电源,否则出了安全问题,山人概不负责。
至于室外,道路湿滑最需要注意的是防止摔跤,特别是大理石、花岗岩、瓷砖等铺设的地面。为了防止滑倒,最好的办法是走慢一点,门口楼梯口等地方能做防滑处理(用防滑砖或者吸水砖最好,已经铺好的可以打磨粗糙一些就行)的就做一下,做不到的就铺垫一些纸皮或者报纸,能够淋雨的地方就不要用这两样了,否则雨水一淋就烂的不成样了,这时候用防滑垫或者废旧衣物铺一下也行。
【地面铺废纸皮——不要淋雨】
【室外的防滑地毯】
【防滑吸水地砖】
人类自古以来都在跟潮湿作斗争
长年在大海航行的船舶几乎永远都在跟潮湿天气作斗争,古代用木船还好点,毕竟木头比热小,导热慢,不容易凝结露水,现代的船舶都是钢铁结构,金属导热快,一到晚上,甲板经常都是湿漉漉的。为了防止甲板上工作的水手们摔倒,在行人通道上涂刷防滑漆是常用的办法。这些防滑漆有专业版的也有DIY版本的,DIY实际就是往油漆里面加粗砂,打磨用的金刚砂最好,搅拌之后就涂在甲板上,砂子能有效增大摩擦力,防滑效果很好。
看到现在诸多的高科技除湿设备还有防滑装备,真为那些发明家点赞。想到古代南方的人民真心不易,因为潮湿,无数的粮食会发霉,衣服床铺晒不干,低矮潮湿的茅屋也容易漏雨,这样的环境下人想健康的活着都难。所以南方不仅有恐怖的瘴气(森林里的浓雾),也有让人讨厌的湿气,山人认为这些瘴气和湿气多半也跟南风天扯得上关系。
有了湿漉漉的南风天,古代军人没办法保存粮草,没办法保证行军队伍的健康,忍饥挨饿不说还要面对无处不在的传染病和虫子。难怪北方无敌于天下的蒙古人攻打到越南和缅甸就总是先胜后败了,难怪皇帝老儿把自己讨厌的大臣们也动不动就流放岭南了,难怪战国霸主秦国在岭南也折损掉了五十万大军的一多半……
由此可见,人类与潮湿的斗争已经很久了,而且还会继续下去。目前南方的人口越来越多,经济也越来越好,这不就证明了随着科技的发展,潮湿已经不是人类所担心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