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是一款由Quantic Dream工作室于2010年制作的交互式电影类游戏。虽然这是一款2010年制作的游戏,但是《暴雨》作为工作室三部曲的开篇之作,对整个系列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奠定了后续作品的基础。笔者也是因《底特律变人》才了解到工作室三部曲,才有机会接触到这一2010年的大作。时代在改变,社会在进步,人民对游戏的需求也在变化,玩法,画质,操作系统也许会过时,但是一篇好的故事却是永不过时,不管那个时代,都是故事为王的时代,所以这款10年的作品虽然在光影,画面上看都略显泛黄,但是游戏中惊心动魄的故事依然深入人心。
雨,已经停了(剧情简介,不涉及剧透)
伊森是一名在家办公的设计师,原本的他拥有着幸福的家庭,可是一场意外打破了这一切。那是个雨天,伊森带着妻子和两个小男孩去商场,但是其中一个小男孩为了追寻气球迷路了,最后在跑过马路时发生了意外,被轿车撞到,不幸去世。伊森也因此备受打击,他失去美好的生活,也失去了妻子,与剩下的小孩肖恩一起生活在简陋的公寓中。与此同时,伊森还换上了奇怪的梦游症,经常莫名其妙在下雨天跑到马路上之后醒来。不幸的事情还在继续,伊森为了缓和与自己儿子的关系,带儿子去公园玩游戏,在儿子坐旋转木马的时候,伊森再度眩晕,醒来后儿子已经不见。同时伊森收到了一封神秘邮件,得知儿子(小羊)肖恩折纸杀人魔所抓,只有三天内完成挑战才能救出儿子。于是伊森走上了寻找儿子的道路……
麦基是一名的记者,由于经常失眠做噩梦,导致她时常去汽车旅馆住宿,就这这里,她遇到了受伤的伊森,并开始她自己的调查……
诺曼是一位FBI探员,他擅长适应高科技(AR技术)来解析犯罪案件,这次他被安排去解决折纸杀人魔这一悬案。不过警察局的探长对此嗤之以鼻,认为他们警察调查了这么多年的案子就算来一个会高科技的毛头小子也不会有结果。恰巧这是折纸杀人魔又犯案了,失踪的小男孩正是肖恩。为了拯救肖恩,诺曼又开始了对折纸杀人魔的调查……
史考特是一名退休警长,在退休之后他做起了私家侦探的工作。他也时刻关注着折纸杀人魔的案件,也到处调查寻找那些受害者家属询问情况。一次机遇,史考特和同样因为折纸杀人魔案件痛失幼子的风尘女子罗伦走上寻找杀人魔之路……
之后的故事就会因玩家的选项而发生改变,在此就不便剧透。游戏中有十八种结局,因为赶时间,笔者只通关了完美结局,之后会继续跟进。在完美解决中,每个主人公都得到了应有的结局,折纸杀人魔也被绳之以法,可谓是大快人心。拨云见日总有时,甲光向日金鳞开。
一人四角
故事采用了多视角的手法来讲述故事,四个视角的切换也及其到位,毫无违和感。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埋下了伏笔,对玩家特意进行了错误性的引导,使得故事更加扑朔迷离,直到看到结局才恍然大悟,有欧亨利式结局的体验。
连纸尿裤都要我自己换吗
游戏的QTE系统相当出色,细节表现力满满,比如洗澡要脱衣服,早上要刷牙洗脸,帮北鼻换纸尿布的细节操作。因为这些琐事都需要玩家通过QTE系统来完成,所以无形间增加了玩家的代入感。不仅如此,在钟表店,玩家需要控制私家侦探在警察到来之时擦拭掉所有可能留下的指纹和痕迹,(且警察到来的时间并不确定)这需要玩家的全神贯注以及操作QTE的娴熟程度,给玩家带来了极强的紧张感,不禁心跳加速,头冒冷汗。再则,玩家在控制伊森爬过玻璃碎片管道的时候,玻璃碎片会刮破伊森的皮肤,使得意识产生模糊,那么游戏是如何变现的呢?只见伊森头脑里的选项支开始颤抖,手柄也开始颤抖,画面中的视野开始变红变暗,令玩家一种感同身受,头皮发麻。
雨与music,才是最大的主角
在游戏中,雨与音乐成为了渲染气氛的最佳帮手。雨贯穿了整个故事,它不仅仅是现实中的雨,也是伊森内心的雨,故事中各个主人公内心的雨。雨停了,天空才会放晴。至于音乐,在第一幕中出现车祸时的音乐以及寻找儿子时候急促的音乐都让玩家感受到了伊森的悲痛与心急如焚。
肉眼可见的绒毛与血丝
游戏中还有一个出众的地方就是人物建模的细节了,完全无法想象这是一款十年前的游戏,游戏中每个人物的动作神情,脸上的毛孔,雨打在脸上流下的样子等细节都颇为真实,再看看如今的底特律变人的人物细节也是如此,不仅让人对工作室十年磨一剑的态度肃然起敬。
总结
什么是故事为王?这就是故事为王。《暴雨》以其优秀的故事剧情,出色的细节表现力,代入感极强的QTE操作在十年后得今天也依然发光发亮。你的每一个选项都会造就一个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故事。不过本作还是有些许的小瑕疵,比如简体中文的翻译问题,QTE少量按键指向不明,僵硬的人物视角切换。抛开上面的要素,这依然是一款必玩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