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排沙,黄河百斤大鱼顺流而下,为啥受伤的总是鱼水库泥沙海河流域

小浪底排沙,黄河百斤大鱼顺流而下,为啥受伤的总是鱼?

你见过黄河“流鱼”吗?你见过黄河“流鱼”的时候,在岸边捕捞的场景吗?“流鱼”的时候鱼儿仰面或侧身在水面上密密麻麻地漂浮一层,大小不一,有人甚至能捞上千斤,大者可达几十上百斤,小的鱼苗层层叠叠漏出水面。

每当“流鱼”的时候,沿河观看和捞鱼的群众成群结队兴致勃勃,编织袋和抄网,汽车、拖拉机、三轮车、摩托车随处可见。拿着抄网或者撒网围着河边,每当遇到鱼儿冒头,或者自己喜欢的鱼类品种的时候,就会用抄网捕捞,或者撒网捕捉。

这个时候黄河“流鱼”的沿岸十分热闹,往来的人群密密麻麻,偶尔还有矿泉水、凉皮、凉面的叫卖声。而这些抓捕上来的鱼儿被当街叫卖,甚至直接在黄河边售卖十分壮观。

那么“流鱼”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多鱼儿浮出水面?曾经“流鱼”是黄河上的自然现象,因为黄河含本身有一定的含沙量,如果遇到暴雨或者水位猛涨的时候,水体内的含沙量进一步加大。

在浑浊的水域内,造成鱼儿缺氧浮头,并且活力不足顺水漂流,这就是自然“流鱼”现象。但这次黄河“流鱼”却不是自然现象,而是为了排沙。

小浪底水库开闸放水,使黄河“流鱼”这种自然现象更加集中和壮观,每年汛期(一般在6月中旬到7月下旬),为了防洪和调水调沙的需要,要集中泄洪。随着泄洪口闸门升起,大量清水迅速出库,黄河水体流速加快,泥沙泛起。

水质变得越来越浑浊,含沙量越来越高,大量鱼儿受不了突然浑浊的水体,从而冒出水面。相对于自然“流鱼”来说,排沙泄洪造成的“流鱼”鱼儿更多,并且更为集中。

7月7日,河南洛阳,小浪底排沙,黄河水中缺氧,鱼儿大量浮出水面,形成“流鱼”奇观。从画面来看,排出的水含沙量十分大,水质的颜色甚至已经改变,这也怪不得造成鱼儿缺氧,沿河两岸有很多捞鱼者,下游沿岸有村民捞到上百斤的大鱼。

上图是村民捞到的巨型鲢鳙,拍摄者称:100多斤的大鱼,看看有多大。那么这条鱼真有100多斤吗?从视频来看,不要说100多斤,80斤都难,也怪不得有网友调侃说:这条鱼是吃秤砣长大的!

估计很多人到这里有个疑问,那就是为何人为造成“流鱼”?这么大的鳙鱼被捞出,那么黄河内的渔业资源真的有这么好?其实这是没办法的事!

1、造成“流鱼”无法避免!

黄河自然“流鱼”的时候,水面冒头的鱼儿并不多,大个体更少。但是到了小浪底水库和三门峡水库开闸放水的时候,“流鱼”流出的鱼儿也就非常多,这是无法避免的。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黄河之“黄”,实为泥沙。黄河泥沙九成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易蚀易散,每逢暴雨冲刷,则流失大量水土进入黄河,造成河水变黄。

据统计:黄河每立方米含沙37公斤,每年携带16亿吨泥沙进入下游,其中有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之以每年平均10厘米的速度抬升,形成高于地面12米的悬河。

这些泥沙不仅孕育出了灿烂的文明,也是沿线人民痛苦的回忆。由于泥沙含量高,造成河床逐年提升,在历史上如果遇到暴雨天气,那么黄河就可能决堤,汹涌的河水淹没大量的农田。

历史上黄河下游决溢频繁,自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中,决口泛滥的年份达543年,甚至一场洪水多处决溢,总计决溢1590次,大改道五次,灾害之惨烈,史不绝书。

治理黄河刻不容缓,除了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外,建造大型调控水库提上了日程。1991年9月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小浪底镇,小浪底水利枢纽开始前期工程建设,2001年底竣工,2009年4月,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小浪底水利枢纽控制着黄河92%的流域面积、91%的径流量和近100%的泥沙,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

从2002年开始,借助自然的力量,依靠大型水库的人工调节,通过调控水库泄水,把淤积在黄河河道和水库中的泥沙随河水一起,适时送入大海、冲刷河床,从而减少库区和河床的淤积,让地上悬河不再抬高,增大黄河干流主槽的行洪能力。

建成至今,小浪底水利枢纽已先后有效应对2003年黄河“华西秋汛”洪水,2005年和2011年秋季黄河中游洪水,2012年、2018年和2019年全汛期流域洪水等,黄河下游已连续20年安全度过伏汛期。

然而开闸泄洪后,随着河水含沙量大大增加,就会造成黄河内的鱼儿缺氧浮头,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如果不调水调沙,那么黄河的河床就会持续抬升,一旦遇到特大暴雨天气,沿岸人民的安全就无法保障,所以说“流鱼”无法避免。

2、黄河内的渔业资源真的这么好?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河边密密麻麻全是人,岸边的编织袋鱼儿非常多,甚至几十斤的大鱼也比较常见,那么黄河的渔业资源真的这么好吗?其实恰恰相反!

首先鱼类产量在逐年下降、在上世纪50-60年代,黄河中的渔业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虽然无法和长江相比,但是渔业产量也是很高的,并且职业渔民有很多。

丰收期一直持续到70年代,从70年代开始逐年下降,如今黄河流域全年捕捞量不足30年前的80%,可见黄河渔业资源下降有多么严重。就连大家所熟知的“黄河鲤鱼”,几乎也消失不见,如今黄河内的李宇几乎是放生鲤鱼繁殖的后代。

其次鱼类品种快速下降、不仅仅是捕捞量,就连黄河内的鱼类品种也在快速下降。上世纪80年代科学普查得出的数据喜人,生活在黄河内的鱼类品种为191种,相对于长江的424种来说,虽然不多,但已经是“巅峰”了。

然而时隔20年再次科考的时候,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2002-2008年,国内的研究人员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资源调查,发现黄河中的鱼类仅剩82种,119种鱼类不知所踪,鱼类数量减少了57%。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云南滇池数百条鱼不断跃出水面,这究竟是什么现象?事件回顾:暴雨后的异常奇观 2025年6月2日午后,昆明滇池海埂游艇码头水域上演震撼一幕:三四百尾白鲢鱼持续1分钟集体跃出水面,银鳞翻飞的场景引发公众热议。这场被网友戏称为“现实版鱼跃龙门”的现象,实则是多重环境因素交织的生态应激反应。 成因解码:双重扰动下的生存博弈 jvzquC41pg}t0|npc0ipo7hp1|~04977/2<.2;4fqe3jpn~umul36@99;94tj}rn
1.暴雨过后女子窗边发现,河中漂着一条四五十斤大鱼:拖回家当晚就做6月23日,湖北赤壁一女子在家透过窗欣赏暴雨后的风景,突然看到河里惊现一条大鱼,看到后她狂奔到河边捡鱼,啥也不说了,拖回家做剁椒鱼头。 据女子介绍,这条鱼正好飘在栏杆的旁边,看到鱼特别的激动,赶紧的跑下去,把鱼一把抱上了岸,由于鱼实在太大了,手臂都抱酸了,后面只能拖着走,她说这条鱼至少有40斤重。 jvzquC41omgo0lmkpc4dqv4ctvodnn44467:8@3jvor
2.郑州暴雨后贾鲁河鲫鱼“泛滥成灾”,一网就能捞几十斤!网友忙劝:这郑州暴雨后贾鲁河鲫鱼“泛滥成灾”,一网就能捞几十斤!网友忙劝:这鱼不能吃! 信息来源于@清风达人,月萌API,中原网。 每次在网上看到有人简简单单就以合法的方式抓到一大堆鱼,我就忍不住钻进屏幕里去质问他:“怎么好事都轮不到我!”尤其是很多时候都只是纯粹的运气好,并不是说有啥“不传的秘籍”,比如今天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762=14:d337?35;:;:0nuou
3.注意安全!暴雨过后市民纷纷上街捞鱼【注意安全!#暴雨过后市民纷纷上街捞鱼# 】7月1日,贵州黔南州,一场暴雨致平塘县街道秒变河流,不少市民们纷纷打着伞,拿着网和筐到街上去捕鱼,甚至有的市民把渔网拉着上阵,犹如大型捕鱼现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点]# #宝藏蓝V激励计划# ​jvzquC41pg}t0|npc0io1t}14282/9
4.广东暴雨持续,一村近千亩农田受水淹,有养殖户数万斤鱼跑光受台风“海葵”外围残留云系和季风影响,7日夜间至8日凌晨,珠江三角洲多个市县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遭遇今年来最劲降雨过程。 佛山三水西南街道一村近千亩农田受水淹 9月8日上午7时40分,三水区气象台将三水区暴雨红色预警扩展至全区。预警内容显示,7日晚22时至8日早晨三水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7个镇街录得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59>12:5d:9=3727/j}rn
5.长2.5米!重280斤!重庆暴雨后村民捡到一大鱼:根本抱不动重280斤!重庆暴雨后村民捡到一大鱼:根本抱不动 快科技7月10日消息,近日,山城重庆多地遭遇强降水天气。据媒体报道,至9日下午3时,积水已退,但仍有部分区域积水达一米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暴雨过后洪水褪去时,在重庆某地村庄,有村民沿着村子附近的河边散步,在泥滩中发现一条巨型大鱼,引发全网热议。jvzquC41hktbplj0uktb0ls1vgii1;547/68/:51fgzbku2kphkzj~w3:368793f0jznn
6.暴雨过后,深圳街上的鱼能吃吗?码住这5条健康提醒南方+洪水泡过,即便没开封的瓶/桶装水也千万别喝!洪水或暴雨过程中,被冲走的瓶/桶装水如遭到撞击或者浸泡后,瓶/桶身可能会变形,外界微生物则很容易进入其中。 ◎因台风天气导致供水中断,在恢复正常供水后,要打开水龙头,放水几分钟,确保水质无色无味,感官正常后方可使用。 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59>1335d:9=:98>/j}rn
7.厦门一男子暴雨中钓上条72斤的石斑鱼,当场3000元卖出锋线视频2025-06-21 18:33 来源:澎湃新闻 ∙ 锋线视频> 6月17日厦门,暴雨中一男子于海沧湖钓获一条72斤石斑鱼,当场售得3000元。专家认为该鱼不太可能是湖中原生,推测涨潮时经闸口从海中追小鱼入湖。 澎湃新闻编辑:忻燕 实习生:黄鹏豪 素材·来源:九派新闻 责任编辑:崔彩云 +1 438 收藏 相关推荐 更多> 00:21 “终于找到你jvzquC41yy}/vqjrcrks0ls1pg}tFnycknegq{|ctfe43973948
8.重庆暴雨后村民捡到280斤大鱼:长2.5米一人抱不动动态对比普通养殖鲶鱼约 50 斤的成年体重,这条"鱼王"的体型超出 5 倍有余。 这场由暴雨引发的"巨鱼奇观",不仅成为检验长江生态保护成效的鲜活案例,更引发公众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度思考。 本文标题: 重庆暴雨后村民捡到280斤大鱼:长2.5米 一人抱不动 本文地址: http://www.cppcns.com/news/roll/716359.htmljvzq<84yyy4dryhpu0ipo8sgyu5squq193<47B3jvor
9.神操作!大雨过后一群人在护城河里捞鱼北京连绵多日的大雨刚刚停了,天还没放晴,有人已经按耐不住了,跑到了老护城河里捞鱼。由于前几年就有过此类事件出现,河湖管理处工作人员还特意提醒过市民:护城河水并不干净,里面的鱼是不能食用的,且现在河水虽不深,但河床有淤泥,市民在河边捞鱼也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jvzquC41o0hukvj0eqs0k}jo15;uwk68289d;@jq:gt2c{l5t;osAowqo?gturxv
10.视频一场大暴雨“带走”5万斤鱼!时讯前天傍晚的暴雨,让很多人都还记忆犹新。而这场雨也让金堂赵家镇的邓大姐一家人相当郁闷,自家养的近五万斤鱼就在这场暴雨后,所剩无几。 邓大姐一家人在小水库承包了鱼塘,本来鱼塘里有近五万斤鱼,可前天傍晚的狂风暴雨后,鱼全部被冲走了。 邓大姐一家人通过村上承包的碧山湖其实是当地的一个小水库,按照合同jvzquC41yy}/mjsmcpkxu7hqo1jfvjnn1RwxR>}8L58W
11.暴雨后深圳街头现“逛街的鱼”,引市民围观这些“搬家”的鱼还上了新闻头条。而近日的暴雨,导致它们原本生存的小河、水沟水位暴涨、水流汹涌,加上下水道的污水倒灌,已无法继续在其中生存,因此纷纷四散“另谋出路”。在钢筋水泥的城市街头,竟出现这样一群“搬家”的鱼,可以说非常罕见,令人大感自然的神奇。 jvzquC41yy}/frfq{wx/exr1c1813B465896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