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暴雨后路面现大量罗非鱼#
登上微博同城榜热搜第一
视频拍摄者表示
这些鱼都在旁边的鱼塘里
降雨后鱼被冲在路面上
现已被清洁工放回鱼塘里
路面积水也已经被他们清理干净
社交平台上
网友们纷纷晒出
和罗非鱼的“惊喜面基”
有网友上班路上
看见一条活蹦乱跳的鱼
躺在非机动车道上绿化树下
直呼上班“摸鱼”
“快捡起来放到锅里”
“吃生鱼片”
“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笑归笑、闹归闹
小编提醒
这几天一打开社交软件
就是满屏的暴雨预警
大家最近出门
还是得绷紧安全弦!
这轮降雨达到什么程度?
据气象监测,8月4日20时到5日20时(过去24小时),广东全省有28个镇街录得特大暴雨,有414个镇街录得大暴雨。最大雨量前几名为:惠州海面小星山岛470.6毫米、深圳大鹏新区南澳办385.8毫米、汕尾城区马宫街道350.9毫米、广州从化区吕田镇318.9毫米。
据“深圳天气”消息,8月3日0时至8月5日18时,深圳(含深汕)平均降雨量达256.3毫米,这是什么概念呢?深圳的年均降雨量为1932.9毫米,也就是说,这三天倾泻了深圳全年11%雨量,大约可以蓄满14个深圳水库(深圳水库的总库容为4577万立方米,其正常蓄水位为27.60米)。
8月2日夜间至6日,深圳市出现多轮大暴雨特大暴雨,是有完善气象观测网以来深圳第4强的暴雨过程,简称“8·5”特大暴雨过程,呈现出“三超三破”的特点(持续时间超长、范围超广、强度超强,破3项历史极值)。
为什么会有这场降雨?
通常来说,雨的形成需要动力抬升机制和充足水汽。大致可以简单理解:当湿润的空气快速上升时,由于高层温度低,水汽降温凝结成雨滴,最后掉落到地上形成降雨。
回到广东的本轮降雨,正是满足了抬升和水汽条件。
低涡与西南季风联动“造雨”
抬升机制源于冷涡。冷涡和台风很像,甚至可以理解为“在陆地上的台风”。由于冷涡本身是逆时针旋转,有很强的上升动力,像一台“抽水机”将周围的水汽向中心汇聚、抬升。
而水汽条件来自季风。目前,强盛的西南季风携带着海上的大量暖湿气流进入广东,各地水汽充沛。
于是发生了这样的“故事”:8月1日,低涡出现在广西,随后它进入广东。此时,低涡将西南季风的暖湿水汽源源不断“抽上来”,水汽不断快速抬升、凝结,便在冷涡周围形成了持续性暴雨。
在8月5日,低涡大致位于珠三角中部一带;并且从天气雷达回波图能看到,雨带的移动速度很慢,产生了“列车效应”,雷雨云团不断经过一个地区,直接导致了广东中部、南部沿海的持续性暴雨。
所以只要低涡不走,广东的暴雨就会一直持续。
广东的雨什么时候结束?
副热带高压将低涡“挤出”广东
根据广东气象部门预测,预计未来几日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将“推着”冷涡系统逐渐北抬西移,由此雨带也将向北移动,此时广东南部沿海市县的降雨将趋于减弱,而广东中部、北部降雨增强。
因此,气象部门预计,待到8月7日,随着冷涡进一步远离,广东本轮强降水过程结束;8月8日,广东大部市县多云间晴天,午后局部有(雷)阵雨。
最后
啥也不说了
记得带伞、带拖鞋、带可换衣裤
▍深圳好玩(szhaowan)综合整理自深圳晚报、深视新闻、深圳新闻网、深圳天气、中国天气、南方日报、幸福福田等
▍图文如侵权,联系即删,转载须标明出处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