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旅行者的探索和发现,翡翠湖和艾肯泉也成了柴达木盆地的标志性打卡地。
现如今这已经成为都市潮男潮女的生活标配,约上一群喜欢自驾爱玩露营的朋友,后备箱塞满属于自己的露营装备,配好一夜两天的食材和饮水,放弃自家舒适的房间不住,也不去那种有着某种格调的精品酒店,更不打开网红咖啡店和小酒馆的大门。他们,偏要往丛林,往湖边,往泥里,往山上,往郊外去。
于是,这些开着“四驱”,自己扎营,自己拾柴,自己生火,自己煮饭的人们,只为驱车数十公里看一眼郊外红色的夕阳,只为星夜围坐篝火边吃饭侃天说地,只为清晨在鸟叫声中醒来,只为在湖边披着毯子看野花瓣上的露水,只为在微凉的晨曦中煮一杯咖啡。他们不需要Wi-Fi,不介意手机信号的强弱,甚至都不在乎常用电子产品有没有电。为的,只是要逃离他们熟悉的都市生活,完成一次去郊野的流浪。
这就是一群典型的 Camper 的周末日常,临近周末,就会盘算着又该去哪里玩。彼此结伴玩耍的朋友间互称“邻居”,他们熟悉每个人的兴趣爱好、装备特点,彼此能默契地搭建、协作、分享食物、清理垃圾、渡过难关。但现实中,他们甚至不知彼此的工作、环境。不问,也不需要问。因为露营的世界里,他们都有各自全新的人生。像极了从小玩到大的“过家家”,人人都努力而又认真地经营着自己的“家”和外面的世界。
这不就像海子诗里写的:“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柴达木,听到请回答!
中国文化史上三位仙才人物
李白、苏轼、曹植都善啸
李白写『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苏轼写『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曹植则写『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都是何等的淋漓畅快,灵动洒脱
道尽了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智慧和
长啸率性的旷达人生
人文地理摄影师,游历55国,偏爱小众目的地,出版摄影集《拉丁美洲路影记》《西伯利亚大铁路》。
先驱者用硬派越野车的车辙子为后来者指明了一条地图上不存在的路线,这就是“火星一号公路”。
湖光潋滟,生人勿近
最初吸引我们前往的,莫过于柴达木的三大湖区,它们凭借超越全球各大海滨度假浴场的撩人水色,几乎占据了旅行搜索词条中最热门的位置。但当旅途结束,它们却是这场行程中最微不足道的停驻。
大柴旦翡翠湖是必去的第一站,从敦煌出发南行300多公里便可抵达,是海西州内第三大人工湖,因如翡翠般形态各异、深浅大小不一的盐池而得名;继续沿着315国道向西行驶200公里,即可抵达东台吉乃尔湖,由于近年来水位下降,这里湖水逐渐干盐化而成就了如今蓝白相间如“马尔代夫”般绝无仅有的景观;最后一处茫崖翡翠湖,湖色与大柴旦相近,但湖区更为开阔也更加净透,只因所处的茫崖市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且不易抵达,名气便远远小于前两个。
我们习惯称三湖为“矿区”,并非调侃,从“柴达木”三字即可看出,这个词在蒙古语中是“盐泽”之意,原先就是用于开采卤水和矿物的工业区域,即便是景区入口,仍然会用“矿区”二字作为指引。如果你是地质勘探爱好者,这些湖泊绝对是不二天堂,用科学的角度去感叹那些因所含矿物的比例差异而呈现出的绮丽景观,是多么硬核的浪漫。但此刻,满眼红裙,定式化的摆拍道具,三大湖区成功转型,构筑了一套全新的商业模式,喜迎八方客,带着高点赞、点评的影像记忆返乡,确实起到了“仿佛身在马尔代夫”的奇幻疗效。更有甚者,无视“卤水伤人”的警示,赤脚踩水甚至入水漂浮,看得我们心惊胆战,不禁为其捏了一把冷汗。
矿区四周当然没有如马尔代夫般成熟的度假产业,更不真正具备亲子沙滩玩水的娱乐功能,即便湖光潋滟,它仍是一处矿产工业,应抱有对自然原生价值的尊重。有些景观,我们应该更多地用眼睛静静感受。
沙地、盐田和荒漠型山脉是柴达木盆地的主要地貌。
东台吉乃尔湖与马尔代夫有着相似的景色,但这里的白沙滩是盐碱地,是名副其实的矿区。
TIPS
如何到达
柴达木环线游目前没有公共交通,可以从西宁或者敦煌自驾前往,也可以在当地报旅行团前往。
甘青小环线自驾路线(全程5~6天)
敦煌—小柴旦翡翠湖—315国道(U形最美公路)—东台吉乃尔湖—乌素特水上雅丹—西台双色湖—火星一号公路—俄博梁雅丹—茫崖翡翠湖—艾肯泉—冷湖小镇—敦煌
雅丹的千百种精神
相较于柴达木令勇者向往的雅丹地貌,观湖实在难以体现西部之旅的豪迈。这一路,在经历了雅丹的千百种精神之后,我们对旅行的意义也有了新的理解。当David Bowie仰望星辰吟唱“Ground Control to Major Tom”时,也许不会想到,无须点火起飞,我们也可以在地球的某个角落,实现另一种方式的太空漫步。
离冷湖镇不远的俄博梁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茫茫戈壁与错落山梁构成了此处变幻莫测的恐怖地形,正如火星一样,令人心驰神往却又拒人于千里之外。直到4年前,一座涵盖科普教育和旅游住宿功能的火星模拟基地拔地而起,俄博梁不再只是少数行者的冒险胜地,更多心怀“出圈”理想的游客蜂拥而至,一举将火星营地推至“青海最红目的地”。一路跟随好心的四川车队越野进入俄博梁火星营地后,我们最终没有借穿营地的宇航服,也没有入住此处的模拟胶囊舱,而是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戈壁中扎营并用双脚去感受“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
清晨从营帐中钻出,带着一宿与暴风雨抗争的疲惫,我们开始徒步俄博梁雅丹,满地脆弱的云母片在风蚀中形成一排排小丘,阳光直射,击打出耀眼金光;或是踏入潮湿带孔的棕黑色土壤,幻想此处曾是一片汪洋,远古的海洋生物如烟腾空散去,变成了漫天的风与沙,粘在嘴角,尝一口,是盐巴的味道。下午按照工作人员的提示,从“正在维修”的岔路口驱车驶入山脊的另一侧,前人轧下的车轮印子,是“这里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变成路”的真实写照。我们兴叹第一个开车越野探索“火星”的人,像我们这样老实顺着车辙前行的“伪冒险者”,依然会为前方脱离文明的无人世界以及未知的“终点”感到一丝恐慌。当抵达车轮辙子渐渐消逝的“终点”时,这片土地也显露出它“不像地球”的模样,风雨不定表情无尽的雅丹地貌起伏如凝固的大浪,看不到一丝生的气息,此刻顿时希望手中可以有一个土豆,如Matt Demon在《火星救援》中所说,种下便成了这里的殖民者。
在另一处雅丹,却是一番人间烟火的旅行体验。靠近东台吉乃尔湖的乌素特雅丹地质公园,历经千万年的时空雕蚀,形成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水上雅丹景观,无论远观还是近探,都颇为壮丽动人。但我们终究没有进入,而是在入口处的停车场内停下了脚步。这里是无须付费的“房车营地”,也是观察中国特色旅行者的绝佳位置。再也见不到社交媒体上包装出来的、千篇一律的完美旅行状态:好吃爱吃的四川人,无论到哪里都要带着火锅炉子,毕竟没有什么问题是一锅炙热红汤不能解决的;来自贵州的一家五口在房车外用碎花布支起临时的洗漱台,脸盆、香皂一应俱全,老父亲早已换好背心短裤,在车内打开一整个西瓜,配着白酒便是最美好的午后夕阳;年轻人玩得更野,来自内蒙古的小情侣,裸辞北京的工作,开着“三蹦子”,带着一只怕听充气阀声音的斗牛犬,一路向南从内蒙古向三亚进发,女孩脸上早褪去了都市精致的印记,健康的阳光肤色下却还是一脸纯净和对未知的渴望,这大概就是旅行者真正该有的模样。
被风化千年的雅丹地貌。
荒漠中的小卖店。
一路不停遇见的越野摩托车
房车营地,这里是探险者的乐园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TIPS
注意事项
①“三大湖区”均为当地化工企业的采矿区,尚未进行旅游开发,保持了矿区的原始状态,湖水含有化学元素,不要随意下水。由于降水量及生产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前往,所看到的景象都会不一样。
②矿区没有供游客乘坐的公共交通工具,只能自驾前往,且目前仍处于开采期,前往时注意指示牌的说明,不要擅自闯入生产禁区。
③由于靠近湖区的地面大多为盐碱地,非常容易陷车,同时为了保护环境建议将自驾车停放于入口处,步行游览,并且不要留下垃圾。
④俄博梁雅丹区域内无手机信号,岔路较多,极易迷失方向,不建议深入。由于地质特性,地表松软,明智的做法是沿着地面上的车轮痕迹前行,这样可以极大地避免陷车的发生。
⑤由于夜晚温度骤降并伴随大风,不建议在无人区露营。距离俄博梁雅丹最近的住宿点为冷湖火星营地,这是中国首个火星模拟营地,睡眠舱可容纳60个人住宿,也可自带帐篷在营地露营。
⑥乌素特水上雅丹已被开发为景区,门票120元,园内接驳车45元。如没有意愿花钱进入景区,在靠近景区的国道旁即可欣赏到园内风景。
艾肯泉,天使还是恶魔?
从火星营地出发前往茫崖,需要在315国道上自驾将近6小时的无尽之路,陪伴两侧的是西部的沙砾和尘土以及偶尔突起的雅丹山丘,一路平铺,直指尽头处被乌云包裹着的山头。“不知为何怎么也摆脱不了这片乌云,接近不了山脚”,尽管油门踩到100码,却有种永远停留在原地的绝望感,是我对这一路的第一印象。6小时后,“茫崖艾肯泉”的指示牌如天降神兵,让我们有了许久没有感受过的如释重负。
柴达木的奇特地质构造千千万,但要说“鬼斧神工、叹为观止”,茫崖艾肯泉始终名列前茅。驾车越过景区入口的升降杆,似乎进入到另一片奇幻之地。这里接近昆仑山,与国道上的荒芜相对,郁郁葱葱仿佛错入内蒙古。“艾肯泉所在之处,四周寸草不生,也无生灵靠近”,于是艾肯泉便有了“恶魔之眼”的别号。的确,这一汪喷涌的蓝绿色泉水中富含大量的矿物质,无法饮用,其中硫元素含量过高,致使在其长年累月的浸染下,四周的土壤皆成了红褐色,靠近泉眼的地方更是变成一片沼泽,险象环生。但也有人说“艾肯”在蒙古语里是“新生”的意思,这便想起来时路上在西部难得一见的绿洲,反而觉得由此得来的“大地之眼”更妙,倒是景区为避免一些胆小的游客望而生畏,生搬硬套了个“天使之眼”就稍显多余。
只是抵达泉眼时,几乎所有人都要来一句“就这?”断层式的金黄死土与一旁用围栏保护起来的泉眼近在咫尺,并没让人看出什么特别,即便登上一旁收费的观景台,也无法收获到前人影像中所记录的震撼景象,只不过描述中所说的“绿洲恶魔”的确名副其实,不管是绿植农作物还是飞禽走兽均敬而远之。只有人类毫无畏惧,前赴后继,带着无人机。我们玩笑道,第一个想到用无人机上天看的朋友简直就是神人。却不想早在百年前,俄罗斯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穿越罗布泊登上昆仑山便用肉眼看到了我们用无人机才能看到的景象。当时的他该是如何震撼,这必然是电子眼下的成像所无法比拟的。那才是真正的旅行啊!
TIPS
注意事项
⑦艾肯泉具体位置在茫崖市花土沟镇莫合尔布鲁克村,离茫崖市约30公里处。从315国道进入艾肯泉是8公里的“搓衣板”路,最好驾驶底盘较高的四驱车前往。
⑧尽可能带上无人机前往,不然艾肯泉只是一摊平淡无奇的浊水。但由于区域小,无人机数量多,容易信号干扰,应谨慎飞行。
走,去露营!
哪里是想要逃离
明明是小时候过家家的
游戏没有玩够
带上可融入自然的『玩具』
像拼积木 一样
在有『诗和远方』的地方
撑起帐篷,燃起篝火
圆自己从未能实现的浪迹天涯
做一个 camper的梦
财经短视频up主,旅行达人。尤其热衷探访东西方文明交汇的目的地;最早一批去伊朗、伊拉克自由行的国人;曾沿河西走廊一路向西,顺着丝绸之路南北线最终抵达中亚;复刻过玄奘西行之路、文成公主入藏之路等;探访过国内北朝至五代时期五十余处石窟造像群。2019年后,因疫情影响,反而发现了露营的新世界。
一块营地,让自己的帐篷与山峦、湖泊融为一体。
每次露营都能收获一群朋友
很庆幸自去年夏天的一天,心血来潮,想和朋友跑到崇明岛的一片未开发的绿地去烧烤。正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这样一群朋友,从此开启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当我和朋友抬着食物和烧烤炉走进位于崇明的那片小树林,远远的,看到里面撑起的几顶精致的帐篷,一个带着 7 条狗来露营的男人,帐篷前的灯笼,定制着自己的logo,还有旗子。另一边还有正在搭建帐篷和天幕的几个人,他们协作着,很快选好了自己的“住所”,铺上地席,撑起帐篷,搭好天幕和桌椅,以及摆上餐具厨具和各类配饰,俨然一户位于山野田园间的小家。几个帐篷,几户人家,一个神奇的世外桃源就这样被建造起来了。
入夜,他们在天幕下,点燃气灯,撑开桌板,在炉火边涮火锅,吃烧烤,喝上沁凉的冰啤酒。一瞬间,你恍如进入了一个另外的平行空间,忘却你身处都市里的烦恼和琐事,也慢下来你追逐不停的脚步。回到家,我用一个月的时间,看攻略,讨论必须物品,准备自己的装备,很快就开始了自己的露营之路。有句话叫作,露营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确实,一但你爱上露营,就完全停不下脚步,大半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每周末都会出去露营,足迹踏遍了华东六省一市,也重新认识了很多地方。在安吉的水库,看月光下鱼从水面跃起;在东海的小岛上,听午后海浪拍打在礁石上的声音;在福建的丛林,煮壶泉水泡一碗岩茶……
而更重要的是,每次露营,不论是你一个人去还是几个朋友相约,你总能在营地认识很多新的朋友。大家在这里似乎都会放下平日里的面具,变得热情、友善、可爱、乐于助人。每次露营,都能收获一群有趣的朋友,难道不是额外惊喜?
天幕下,一桌,两椅,就构成了camper家的客厅。
每个清晨,唤醒你的是阳光、鸟鸣和不一样的风景。
每个清晨都在不同的风景中醒来
露营最让人着迷的是,每天清晨都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醒来,可以伴随着丛林的鸟叫,湖边的蛙鸣,灌木丛的蝉声,煮一杯咖啡,煎一只鸡蛋。就这样一边看日出,一边等时光流逝。露营可以让自己那么认真地读一本书,没有那么多信息必须回复,没有那么多会议要开,这个时间,这个世界,就是属于你的。
很多人会担心露营会睡不好,这就不得不提到露营中最重要的装备之一——帐篷和配套的寝具了。露营的帐篷,按材质,有轻量化的涂银面料,有天然触感的棉布材质,一般都要兼具防风防雨,防寒透气的功能。结构上,有撑杆和风绳负责稳固,撑杆支撑起帐篷,风绳则可以把你的“房子”牢牢地固定在营地里。而有些极寒高海拔的地区,往往还需要搭配有雪裙防寒。至于帐篷的形状,常见的有尖顶的印第安式,穹顶球形的蒙古式,适合多人多功能的隧道式,小木屋一样的庇护所式等,根据各人的喜好和功能选择。帐篷分外帐和内帐,外帐主要是用于御寒和保护隐私,内帐在夏季可以防蚊虫。
现如今的寝具,也是五花八门,有人喜欢自充气的床垫,在野外依然可以享受到在家里的那种柔软。有人喜欢轻便小巧的行军床,既可以充当凳子,也能睡觉。再搭配充气睡枕,和应对不同温度的睡袋,足够睡个好觉了。
如果到了冬季,其实还有各式的煤油炉可以选择。煤油,这个似乎在我们上个世纪祖辈口中存在的东西,其实在露营圈广为推崇。因煤油燃烧不容易产生一氧化碳,所以在-2℃的江南地区,我就用着2.5L的煤油炉在帐篷里加热取暖,度过了这湿冷的冬季。
TIPS
露营圈里的那些事儿
Glamping:
由Glamorous和Camping结合而来的一个新兴的名词,寓意着精致的,不怕麻烦的,极具仪式感的露营的生活方式。即便在郊野,也要像在家一样舒适。
BC:
Bushcraf t的缩写,原意是丛林求生,现指那种只背一把斧头,在荒野搭建庇护所的一种露营方式,哪怕是一张桌子,一把椅子,都尽可能选用大自然的物料进行改造和搭建。
现在,BC更像是一种态度,是在自然中锻炼知识技能的选择。
要像没来过一样离开
露营的人们,时刻要保持环保的理念,尽可能地使用可循环易降解的材料和清水。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把产生的垃圾带走,这一方面保护环境,另一方面不能打扰周围的居民和野外的小动物们的生活。
人人平等
既然是选择了露营这个平行时空,那么在这里,人们更多的是与大自然保持亲密,管你是什么权贵富贾,还是什么大V明星,在露营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和能力,都来自对待露营的生存与理解。不再有社会身份和标签的约束。
做客礼仪
做客,指的是去与你的邻居们共享晚餐,这在露营圈是常有的事,很多热情好客的小伙伴,也会呼唤朋友们来与自己共进晚餐。但是要记得的是,去别人家做客,不带吃的没关系,但是一定要自带餐具和椅子,懂的人都懂。
迎着丛林的微风,煮一杯咖啡看一本小书。
秋冬季露营,最惬意的是没有蚊虫的困扰,内帐也不需要了。
没有篝火的露营是没有灵魂的露营
露营的朋友圈里,常常流传着这样一句半开玩笑的话——没有篝火的露营是没有灵魂的。虽然露营装备中,有各式烧烤炉、卡式炉、气炉,但是最受camper 欢迎的,还是那个星夜里,围坐在篝火旁煮饭的幸福。一般营地或者郊野,周围都有很多枯树枝,可以在扎好营地后,去周围捡些干柴——枯树枝过来。记住,可千万不许乱砍滥伐哦。统一锯成长短、大小相近的干柴,就可以准备你的篝火了。
燃烧篝火之前,需要在地上铺好防火毯,因为要保护土壤的植被不会被高温焚烧而受影响。架好焚火台,铺上木柴,并在最下面,点燃容易焚烧的干树枝,接下来你就拥有熊熊燃烧的篝火和身边朋友的故事了。
户外的炊具餐具,大多用不锈钢或者纯钛制造,纯钛的优点是轻便,导热快,不生锈,同时经过燃烧还可以产生各种美丽的颜色,其中以蓝紫色最为惊艳。接下来就是大展厨艺的阶段了,其实日常中我们能够想到的烹饪方式,在野外同样都能完成。
蒸、煎、炒、烤、煮,我就见过在野外煎饺、煲汤、蒸鱼的这些大神们。至于烤鱼烤虾煎五花肉煎牛排,这些都是露营的常规操作。
围在篝火边,从保温箱里拿出冰啤酒,享受你丰盛的户外一餐吧。和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无间的约会。
在哪里都可以享受健康美味。
在哪里都可以享受健康美味。
在哪里都可以享受健康美味。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DIY 是露营人的通行证
由于露营还只是个新鲜事物,很多品牌和产品,还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虽然日本有相对很成熟的几个露营品牌和露营的流派、方式,但我们中国在这条路上,依然快速而朝着独特的方向发展着。首先就是国内的环境、地域、气候、交通都各不相同,另外每个人露营的目的、诉求、喜好、风格也不尽相同,所以,迅速地在国内 camper 中间形成了很多玩法和风格。有喜欢丛林山谷的,有喜欢海边湖畔的;有喜欢搬家式的野奢,有喜欢简约到极致的 BC;有喜欢一个人 solo 的,有喜欢呼朋引伴再带上宠物的。
国内很多露营品牌就在与露营圈的不断互动中,研发和修改自己的产品。往往一代产品刚刚开售,商家就根据用户的反馈,对二代做了修改。这种情况也造成了早买早享受的一些 camper 的烦恼,比如后期产品想再买些配件已经不再通用了。另外由于很多产品还不能满足大家各类个性化的需求,于是,一大群动手能强的camper就开始对装备进行各种改装,每次露营出来,还是每个人对自己装备装配改装、使用的交流会,俨然手工课的再现。一些大神还会运用各种平替产品进行深度改装,其使用效果甚至超过很多昂贵的进口大牌。这恐怕也是露营有趣的事情之一吧。
在露营里,不会因为有人的装备多么奢华而让别人高看一眼,也不会因为有人绝对简约而羞于加入营地朋友的聚会。在这里,你只需要有一颗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富有创造的心,就能找到绝对属于自己的舒适的空间。
所以,不要犹豫和等待,“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IDEAL LIFE
执行/韩飞
撰文 摄影/卡兹、Harry Zhao
版式设计/刘艳
新媒体编辑/Jessica
新媒体排版/NIMO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