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君瑛:暴雨中坚守天为了两万多名滞留旅客郑州工作

她热爱铁路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闪耀着青春的光芒,工作中耐心细致、务实创新、精益求精。一摞厚厚的工作日记,记录了她工作多年来的所有:小到售票员用语,大到大客流组织重点,全都付诸笔墨之上;她信念坚定,在党团组织工作中,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引导青年人勇作新时代的弄潮儿;她在2021年7.20郑州特大暴雨,郑州东站滞留旅客达25000余人的情况下,主动请缨、肩起重担,一直坚守在候车厅内接待旅客最多的服务台,一干就是6天,把服务台变成临时信息播报台、旅客求助的暖心台。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彰显着青年人的担当作为。

她就是中国铁路郑州东站客运车间党总支副书记宋君瑛。

从售票员到客运员,再到客运车间副书记,每一个最平凡的客运岗位,都留下了她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身影。

720暴雨中的坚守

宋君瑛(站立者)在服务台为旅客解答询问。

据了解,20日下午,持续不断的暴雨已导致100多趟列车晚点,候车大厅里已无立足之地,服务台旁更是人山人海。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的宋君瑛仍然坚持手持扩音喇叭,竭尽所能地安抚旅客情绪,安排疏散旅客。到了晚上,宋君瑛期待的雨势减缓的情景并没有到来,反而越下越大。为了行车安全,多数列车开始停运,甚至折返。同时,郑州市内交通全面瘫痪,郑州东站西广场积水一度涨到齐腰处,导致大量旅客当晚要滞留在郑州东站。

更为严重的是,郑州全市大面积停电,郑州东站仅剩下可供照明的应急电源。此时,东站有大约2万5千多名滞留旅客,他们的吃喝也成了大问题。在得知车站紧急联络到一批应急食物之后,宋君瑛带领着车间的党员职工,将物资搬运到现场,再分发放给旅客。凌晨2点,宋君瑛又收到了即将有9辆救援大巴到来的消息,刚刚吃了一口饭的她又召集职工赶往现场,组织重点旅客乘车撤离至市内安全地点。这一夜,陆续来了60余辆大巴车,宋君瑛和她的同事一夜间转移旅客4000余名。

至22日,已经是宋君瑛留守在东站的第四天了。好消息是,由于连夜抢修,部分方向的列车已经渐渐可以通行。可是,暴雨带来的影响太大,郑州东站所有大屏及广播都还在抢修中,甚至由于其他地方也遭遇了特大暴雨,列车随时都有可能停运,这就导致大量旅客反反复复到服务台查询车次信息,那里完全被焦急的旅客包围着。旅客太多,车次太少,网络信号又时有时无,宋君瑛只能采取最原始的办法,把服务台变成了一个临时的信息播报台,她拿着喇叭,不停的宣传着列车开行的信息,直到备用的四个喇叭全部没电。旅客依旧持续不断地涌来,她只能用嗓子喊,实在是疼得受不住了,才停下来喝口水。

尽管她已经竭尽全力,但能听到信息的旅客少之又少。宋君瑛感觉这样喊法根本不行,便联系车间寻来了一个音箱。终于,通过音箱发出的信息能够让更多的旅客接收到了。就这样,宋君瑛一直不停地宣传着、广播着,哪怕嗓子已经嘶哑。中间有同事要替换她,她坚持说:“不用,我没事。”经过一整天的呼喊、努力,到晚上9点多,候车厅的滞留旅客基本上疏散完毕。

宋君瑛在为旅客分发食品。

到24日,郑州东站所有的系统设备逐渐恢复正常,而高铁列车也已经根据线路情况部分恢复开行,站内基本没有再发生旅客滞留现象。六天来,宋君瑛带领车间职工通过大巴转移旅客10000余名,服务滞留疏散站内旅客25000余名,发放应急食品20000余份。

在奉献中绽放青春之花

1990年出生的宋君瑛,已经在郑州东站从事旅客服务工作8年。

在许多人眼里,客运工作实在太普通、平凡,没什么技术含量,可宋君瑛却用耐心、热心、细心去对待每一项工作,每一名旅客。

宋君瑛在帮助老年旅客查验车次。

宋君瑛刚到客运车间担任副书记时,职工们见她漂亮又精致,心里隐隐有些担心她不好接近,但后来,在一次次的节假日大客流、恶劣天气突发事件中,宋君瑛总是带头冲在前面,去最艰难的岗位,做最苦最难的工作,冷静、果断地解决了一桩桩一件件难以解决的事情。于是,后来又被称为车间职工的定心丸、贴心人。

她说,你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据了解,自担任客运工作以来,她坚持写工作日记,客运工作上的“琐事”,都被她一点一滴记录在内,从售票员用语注意事项,重点旅客服务流程到大客流组织重点,每一个在工作中初次碰到的难题、每一项好的服务举措,她都一一记在自己的“账本”上。

宋君瑛把温馨服务细化为“四个一”,贯彻到车间各班组,要求班组职工将“腿脚勤一点、度量大一点、理由少一点、问候多一点”的“四个一”落实于每个服务环节,真心真挚、热情热心为旅客提供满意服务。无论何时,她总是对旅客嘘寒问暖,耐心解答,既是满腔热情的“服务员”,也是重点旅客的“知心人”。

宋君瑛和车间同事一起搬运物品。

今年春运期间,河南疫情形势变化牵动人心。为确保旅客平安有序出行,郑州东站对候车厅、站台、卫生间等区域实施网格化管理,白天开展动态保洁,对室内密闭空间和旅客接触频繁的位置进行多频次重点消杀;夜间进行深度清洁,协调专业消杀机构进行深度消杀,确保铁路春运安全有序。“我们邀请了蓝天救援队对车站进行全站区的深度消杀,车站还配备有口罩免费领取机、临时身份证打印机、候车位置查询机等设备,既方便了乘客出行,也在疫情期间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宋君瑛一边说着,一边陪同郑州铁路的疾控人员,对郑州东站候车大厅内的重点场所及旅客服务设施开展环境核酸采样,把站内站外、车下车上的铁路防疫措施精准部署,严防疫情通过铁路传播,护航旅客春运回家路。

THE END
0.7月20日郑州遭遇特大暴雨袭击|作者樊桂英——2021年7月20日河南郑州遭遇特大暴雨袭击,笔者通过网络阅览社会各界部分抗洪事迹、照片、视频纪实观后感动 (1) 九天银河决堤口, 暴雨如注雷声吼。 河南多地遭水灾, 灾情严重数郑州。 亿万人民把心揪。 (2) 乌云滚滚银河落, 百年一遇滂雨沱。 众志成城克时难,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1385213:86>79a;>:2;67:84tj}rn
1.郑州地铁5号线“7·20事件”14人不幸遇难名单公布央视网消息:据“郑州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27日,记者从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在地铁5号线“7.20事件”中,有14人不幸遇难。 7月20日,郑州持续遭遇极端特大暴雨,致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及其周边区域发生严重积水现象。18时许,积水冲垮出入场线挡水墙进入正线区间,导致5号线一列列车被洪水围困。经全力施救jvzquC41pg}t0lhvx0ipo872435198791CXUK;yVlnkGXmQGzCOo{ƒxuL4719;<0ujznn
2.河南特大暴雨,从何而来昨晚,多人因特大暴雨而被困于地铁中 即使是救援及时反应进行施救,但仍有不幸遇难者 然而雨一直没有停,下午4点至5点之间,郑州本站1小时累计降水量达到201.9毫米,相当于去年郑州总降水量的三分之一。远超2002年7月2日广东茂名创造的168.3毫米的记录。成为遍布中国大陆的2418个国家级气象站中,单小时雨量最大的一个jvzquC41mgvv0~xve0kew7hp1463385;245d4:847c;33=::1rghg7mvo
3.“千年一遇”的郑州720特大暴雨:竟然被蜗牛壳记了下来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遭遇了一场极为罕见的特大暴雨(史称“7.20”暴雨),三天下了一年的雨,被气象学界称为“千年一遇”。 不过,所谓“千年一遇”,是基于过去不到100年的气象观测数据推算出来的,更多的是一个“形容词”,并不严谨。 尤其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暴雨、暴雪、干旱等极端天气出现得越来也频繁jvzquC41v071lzpc0eun0ls1rkj`69<::56977xjvor
4.彻底破防!直击河南暴雨救援现场:那些看不到的含泪瞬间!伸出援手的陌生人 我们一起手拉手,肩并肩 扛过所有艰难! 一 致敬,消防官兵! 7省消防星夜驰援 7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连降暴雨引发险情,应急管理部第一时间启动消防救援队伍跨区域增援预案,连夜调派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湖北7省消防救援水上救援专业队伍1800名指战员紧急驰援。 jvzq<84pgyy/jww0ep5nqknngtkdqvrgpf5bt}neng521:93:6:62<<;98;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