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中秋节快到了,今天是9月17号,早上走路的时候我看到一棵木槿,见其枝头开着几朵花,两个颜色,觉得稀奇,便随手拍了下来。呐,就是下图:
当时我脑海里就冒出了一句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随后我就想到了要写这篇东西。这篇东西严格来说不是文章,我就叫它东西吧。它和大家看我写的白话《金瓶梅》关系不大,我之所以要在这时候加这么一篇东西,更多的考量是想记录一下这个时间点的一些思考。
主要就是因为我需要记录一些东西。而对大家来说,这则是可看可不看的一篇东西,阅读过程中如果觉得不感兴趣,随时可以退出。
好了,记录正式开始。
问题一:关于我的公众号——肃苑扫痕
很早的时候就想做个公众号,苦于没有鲜明的主题也就罢了。近日看《牡丹亭》,看到有一出的回目叫“肃苑”,是打扫花园的意思;里面还有一句话叫“年光到处皆堪赏,说与痴翁总不知”。于是,打动心绪,决定这个公众号的名字就叫肃苑扫痕。
苑,是花园。花园在人们的心中是很独特的存在,对于我这种喜欢幻想的人来说,游过的每一处大大小小的前庭后院,赏过的每一处知名不知名的池边亭间,都可以随时随地组织起一个或短或长的故事。这故事里有强盗飞檐走壁、有豪杰侠客杀戮、有闺阁绣女望月、有鸡鸣狗盗穿梭......总之,这是物理上的花园,又是心灵上的花园。
花园也需要打扫。扫的是枯枝败叶,扫的是过往云烟。不要以为记忆是持久并永恒的,“肃苑”是为了更好的“游园”,至于能不能“惊梦”,那就不得而知了。
花。如果说花园里什么东西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花。盛开在枝头叶底的花儿真美!不用思考,就知道它们是美好的、愉悦的事物。我常常并不对盛开的花儿有特别的关注,往往看到将落或已落的花儿才会格外瞅一眼。我想这座“苑”内的痕迹应该是它。
不妨惊肃小梦苑,花落重扫不见痕。
肃苑扫痕,没人可以管的了你行走在“苑”内。
一句话概括就是:这是我的一个“秘密花园”。是很私密的一个记录场所,虽然它看起来是如此开放,仿佛谁都可以进来观看,但它确实很私密,也很自我。
这里面的文章一般不会考虑太多,不会太斟酌合适不合适或恰当不恰当,大部分都是即时发布的玩意儿,没有什么时间差。记录的功能更突出,其次才是分享,这一点我目前不想改变,或者是希望不改变。
问题二:为什么白话《金瓶梅》?
有一个记不起来的原因和一个记得起来的原因。
先说记不起来的原因。
写白话《金瓶梅》应该是无心插柳,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为啥写这个了,那还是2019年的时候,大家可以看我第一回的文章发布时间,当时就写了一回的内容,还是在手机上写的,写完也没怎么排版(其实那时候还不会排版,老实说我也不重视这个),可能是我当时读完觉得这本书很精彩,想分享?不得而知了。
再说记得起来的原因。
因为我在为我的长篇武侠小说做准备工作。由于这个武侠小说是明朝的背景,我本来在研究明清历史,后来想看一看明朝小说,所以翻开了《金瓶梅》。这实在是因为它太有名了,而当时在《红楼梦》的圈子里,有网友分享过电子版的《金瓶梅》,众所周知,白圙嫖的东西人们不会太珍惜,我一直收藏着,但过了很久才看,粗略看过之后觉得实在是精彩,于是又回头细读了一遍。读完觉得还不过瘾,又分享给周边的朋友,然后我才知道,这本书虽然有名,但认真读过它的人并没我想象的那么多。要知道,我分享的朋友都是一些本身喜爱读书的人或者写作的人。下面,贴一段我本来要写的东西:
这座小镇并不大,商家店铺也只散落在有数的几条街道上,此时并无几家开门迎客,他远远看到前方有一灰袍汉子行在路上,脚步笨重,正左顾右看的往前走。刘博仁识得他就是在墙头上一闪而过的那个人影儿,忙敛声静气跟了上去。
那灰袍汉子一行走一行看,刚要转向街巷,猛然被一黑衣汉子抓住衣襟,灰袍汉子口里并未发出声响,刘博仁看的惊奇右手摸着腰间索链,霎时间远处的两个人便不见了踪影。
他忙提气跟上去,怎奈那人真好武功,手里提着灰袍汉子仍旧健步如飞,刘博仁怕被他发觉,因此只望不断踪迹并不紧着靠近。三个人一前一后掠过两处街巷,又掠过几户人家,直来到荒野村边,只见前方一处破庙,庙门一扇埋进土里一扇半落,那人提着灰袍汉子越进庙里去,刘博仁不知两人身份自不敢贸然上前,可巧前方有一户破落院子,院墙倾倒,瓦砾碎石堆成了小丘,周边长满杂树乱草,他当下便悄悄躲到土堆后面,把身影完全隐在草树里,附着耳朵敛声静听。
“好汉饶命。”庙里有人叫道。灰袍汉子是被人提着衣服拖进去的,叫饶命的自然就是他了,刘博仁暗暗记下灰袍男人的声音,等着再听分明。
“饶命?你是哪个?谁叫你去客店打探的?”有人一连串的问出几句话,声音清亮,语气里带着些许怒意。自然说话的这个就是那黑衣汉子了。
“饶命饶命!没人叫我去,我是自己去的。”灰袍男人说道,而后又有嘭嘭嘭的声音想起,想来他在向那黑衣汉子磕头求饶了。
“你去做贼吗?!嗯?!”黑衣汉子此时语气里已听不出怒气,一阵咕咕叽叽的微弱声响过后,又断断续续传出灰袍汉子的声音:“不是…邀功……我有功夫……十年……”刘博仁听得吃力,心知这段话关系厉害,忙提气趴地贴耳探听,只又听灰袍汉子说道:“效力与他,这是我此生心愿,他……”突然话又断了,黑衣汉子声音响起:“可是北小伍长到了?”声音里颇为恭敬,刘博仁心下纳闷,不知道为何他突然对灰袍汉子改换了态度,耳听黑衣汉子又问:“难道是北三卫长?”他的声音里已有些许颤抖,不知道是激动还是惶恐。“是……是………”这时候的声音断断续续,刘博仁听不出是黑衣汉子还是灰袍汉子的声音,正要更加贴近耳朵,只听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这就是你们挑选的卫士?小卫主看了怕要皱眉头了。”接着哐啷一声,跟着“啊”的一声,便再无声息了。
刘博仁心里咯噔一声,他这一下所惊非小,他守在这里偷听庙里的人谈话实无再见有人后进去过,却原来庙里并非只有两个人!他十一岁开始习武,如今也修习了八年的功力在体内,加之师父师母爱护他,他私下里也颇用功,这两年他虽不大表露但他自己深以为自己的功力已非一般习武者相比,镖局里的镖师们对敌经验丰富,私下里他见镖师练功每每自己在一旁瞧着与之在头脑里对拆招式,十次倒有七八次能被他拆解掉,因此心底里对自己的武功十分自负,这也是为什么他看到黑衣汉子能轻松提着灰袍汉子施展轻功不但不逃离反而趴在此处偷听的缘故。而此时那破庙里竟然还有第三个人,或者……更多的人,他竟然丝毫无感!只不知那发出苍老声音的人身上有多大的功力,更不知他口里说的什么“小卫主”是何等厉害人物。当下他强自定住心神右手紧紧握住索链索头,他平时惯用的佩剑放在客店了,此时身上只有腰间索链可作兵器,当下暗暗叫苦。只因他的功力在李长海眼里只算得上稍有成就入门又最晚,五师兄尚且还无资格修习师父的索链功,何况于他。
等的许久,太阳早已升上天大放光芒,刘博仁趴在地上腿脚早已不适,庙里始终再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有一些鸟雀偶尔飞来飞去,远处依稀有人声车响马鸣驴叫,他辩的出那是街市上的惯常声响,略一思索便伸手摇动身旁的杂草,杂草发出细微的簌簌声,庙里方位仍旧没有反应;他又摇动身旁的矮小乱木,木枝树叶相互摩擦发出欻欻声,破庙里没有反应。于是他大起胆子抖动双脚,忽听得远处有吱嘎吱嘎的声音响来,越来越近,不多时,耳听有一人说道:“这条路委实不好走,颠簸的我腰疼。”另有一人接道:“路好不好走不打紧,关键这是一条近路。”刘博仁心知这是从街市上行过来的人,忙抬起头来看,果然不远处道路上有一辆驴车正行过来,车上横梁处坐着一个人,车上拉着不少的货物,另有一人牵着驴绳走在地上。刘博仁站起身,唬得这二人惊叫一声,那驴子也发出尖锐的叫声,刘博仁不觉好笑起来,自己从杂草里跳将出来,那二人看清他不过是个少年便壮大了胆子,喝道:“你是哪里钻出来的?驴子都被惊着了!”刘博仁心惊甫解,心里记挂着师父交代的事情又想去破庙里一探究竟,因此看也不看这二人,抬腿便走。
二人见刘博仁要走,骂道:“小杂种别走!狗娘养的邪性东西,在这里吃酒挺尸!”
“惊了我们就想走?!”说着两人手里拿着驴鞭,凑上来要揪扯刘博仁。
刘博仁本不予理会,哪知二人口里污骂不绝。耳朵里只听到“狗杂种”“邪性东西”这类骂语,登时心头火起,抽出腰间索链,迎头噼里啪啦挥手间便打的二人皮开肉绽跪地求饶,那打驴鞭早已扔在里地上。
“好汉饶命!好汉饶命!这是我二人全部家资购得的货物,好汉留一半给我们活命吧!”二人趴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刘博仁把索链收在腰间,又好气又好笑。当下也不理睬二人,转身往破庙里踏去。
庙里杂草乱生蛛网密布,地上赫然倒着两个人,正是那灰袍汉子和黑衣汉子。刘博仁稍作查看,不敢久待,伸手撕下那黑衣汉子身上衣服的一角收进袖口里,转身跃出破庙,几个起跳便离的远了。
没想到要写的没写成,反而促成了《白话金瓶梅》的写作。也算是因缘巧合了吧。
问题三:《白话金瓶梅》是什么?
2019年写第一回的时候,那时候想的很简单,就是想用大家惯于接受的现代白话文讲一讲书里的故事,然后搁下了;到了2020年完成第二回的写作,白话《金瓶梅》变成了细读《金瓶梅》,但还没那么细,最起码词话本的内容没照顾到;今年,也就是2021年,种种原因下,得以重新拾起了这个“项目”,然后就一口气更到了现在的第十三回。
现在这个系列已确定了基本的调性,即白话版的名著细读。
因此,下面有必要说一下《白话金瓶梅》系列的整个安排:
一、篇目发布模式。
每一回我会根据文本字数多寡,分为“上”、“下”两篇或“上”“中”“下”三篇的模式发布,字数格外多的回目会用“一”“二”“三”“四”的模式发布。
二、每一回目结束后会有一段议论。
讲完一回之后我会紧跟着提一下本回的主要内容,发散一下观点或者总结一下人物或情节,也可能是预告下一回的情节,篇目有段有长,内容不固定。
三、《唠唠金瓶梅第X回》。
在每一回的文本细读之后,我会加一篇《唠唠金瓶梅第X回》的文章,大家可以把这个理解成番外吧。目前就写了第一、二、三回和第十二回、第十三回这五回的《唠唠》,其实每一回可讲的番外很多,我也做了列表,但我目前主要在赶文本细读的进度,因此不是太必要的“番外”暂时顾不上写。
《唠唠》里会涉及本回的拓展或人物解读、情节赏析等杂七杂八的内容,内容不固定。这一块更适合我在细读文本讲完之后再创作,但像《唠唠金瓶梅第十二回》这种,本来属于文本回目完毕之后解读里的小内容,因为越写越多,于是干脆大写变成了唠唠里的内容。这种情况,我想后面也还会有。
四、会整理一份《金瓶梅》大记事年表。
问题四:《白话金瓶梅》怎么看?里面具体都会讲什么?
首先,这是基于崇祯本(也叫文人本)《金瓶梅》名著的文本细读,词话本《金瓶梅》也会涉及。大家要清楚,崇祯本和词话本是两个系统,故事虽然听着差不多,但内涵和思想则大不相同。总的来说,词话本更繁琐生猛,也可以叫接地气,但行文比较粗粝,整个大结构不如崇祯本精巧有趣,两系统的作者明显不是一个人。普遍认为崇祯本是在词话本的基础上作出的修改版,但也不一定,这块就留给专业人士去研究吧,咱们不管。崇祯本更适合精读,无情且义无反顾;词话本是说书系统的版本,不该丢下,重说教,这个说教不代表着词话本作者的本意在说教,看过我《唠唠金瓶梅第十三回》内容的小伙伴会明白,说教有时候是作品的一种保护色。不管怎么说,说教本身不该是贬义词,如果是好说教,咱们也不应该排斥。
其次,解释或拓展文本中出现的字词、物件、事件、人物等,属于精细版(啰嗦版)的夹批和眉批吧。其间不可避免要放一些我个人的理解和解读,我也会尽量放一些他人的解读(不强求)。
最后,看下一个问题吧。
问题五:《白话金瓶梅》适合那些人看?
1. 成年人。
未成年人还是不要看的好,怎么说它里面都带有颜色描写,而这一块我不想舍弃,舍弃了总觉得就不完整了,无论有多少理由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删减和缩化,但我目前还是想完整保留的。说实话,它再不应该也没有一部牙买跌电影带来的冲击大吧,人要是想看这种东西,一天看一百部牙买跌都能轻易实现,怎么就不能容忍一部名著里的两万多个方块字呢?这块咱们就别矫情了,都是成年人,咳咳,别装纯了。小孩自动退出吧,等你长大了再来哈。
2. 想知道传说中的名书《金瓶梅》到底讲了什么故事的人。
如果你成年了,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那么还是尽量别人云亦云了吧,看点有难度、复杂的故事也挺有意思的,它毕竟是本很有名的名著,保证入股不亏。
3. 打算阅读但看不下去的人或读完意犹未尽想寻找同好的人。
强烈建议大家尽量保持自己的判断力。最好其他人的解读也看一下,兼听则明嘛。
4. 爱好文学或把文字做消遣娱乐的人。
读书和其他的娱乐活动并没有太大区别,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之余总要有些娱乐休闲的时间,如果你正好喜欢把玩文字,并且阅读让你快乐,那么你就愉快的观看它吧。
5. 有写作需求的人。
由于这本身就是我为写作做的一个阅读拓展,所以我会不自觉的加一些和写作相关的内容,不保证一定正确,但应该会比较新颖吧。细心的人能看得出来我文章里拓展的有些知识点很细小,或者很偏;若不为此,否则,根本就不用这么啰嗦。
对这些读者,我要告诉你的是:我并不比你前进多少步。我也在做记录呢,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问题六:《白话金瓶梅》应该怎么读?
我不建议大家跳着看或者挑着看(看过一两篇之后不感兴趣的小伙伴除外),特别是前十回。很多物件的解释我会在前面十回里反复提及,等到了后面,我觉得大家都记住了就不会再提及了,我不会把文本里的“鬏髻”、“泡茶”等字词翻译成“头上戴的东西”和“加了料的茶”,基本上过了十回以后,我会自动认为大家对文本里之前提到过的物件是熟知的,所以之后的文章中既不会再作解释也不会把它们翻译成大白话。它该叫什么我就会写成什么,只有遇到新物件,我才会再开始解释拓展。
问题七: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个《白话金瓶梅》其实是个初稿。
诚如前面所言,我是记录为主,分享为辅。所以,这就导致我写一篇发一篇,没有修改。其实现在写完第十三回了,回头看看,错误的地方也不少,漏写的也有。更别说前几回我都没想过加入词话本的内容,而且前面几回我也没看重过文本里的诗词,等等等等。总之,这是一个初稿。
不说别的,我连文章里的“某某说”和“某某道”都没统一呢,搞得白不白古不古的,这些问题只有在做大修改的时候才会统一起来。
初稿有初稿的好处,若我以后修改成更精致的版本了,那么里面的一些内容也会做大量调整,很多观点和内容出于各种考量也可能会删除。
另外,这将是一个大工程,目前才写了十三回,文字已近二十七万字了,要是把一百回写完,怎么也得......恐怖,得两百多万字?
问题八:为什么文章里要用“扫痕”来代替“我”?
这个,主要就是为了防止他人洗稿而已,除此之外,我还加了很多我个人的生活配图和很个人化的信息在里面。其实我是可以不加的。还有一些别的东西在里面,写东西的人可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独特记号吧。不要太在意。
问题九:《白话金瓶梅》只有文字版本吗?计划是什么?
目前只有文字版本。哈哈,这个东西我像是在直播写作一样,个人觉得还挺好玩的。还是那句话,随写随发。
目前的计划是,等写到二三十回或者三四十回的时候,可能会制作成视频或音频吧,毕竟读和看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问题十:怎么评论?如何讨论?
微信公众号不是我不开放评论,而是我开不了评论,这个公众号不是老号。可能以后能开放吧。至于如何讨论这个问题还没想好,等我做成视频之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至于组建群用来交流讨论等方式,还没想好。
不妨惊肃小梦苑,花落重扫不见痕。
好了,目前就先记录这些吧,感谢大家的陪伴,未来希望我们可以一块进步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