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百练:穿越雾霾和修整断桥——修改病句之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南方包括江西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将出现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

[答案]“江西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修饰语不明确造成歧义。

对点训练

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答案]是“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多个弹壳”,还是“一个目击者提供的两个弹壳”,表意不明。

对点训练

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答案]该句有表意不明和搭配不当两种错误。“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中“这位”是指代“前方记者”还是“专家”,产生了歧义,应改为“这位被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另外,“研制”和“达到……水平”搭配不当,应改为“研制能力”。

对点训练

(1)他背着爸爸和妈妈做了两项社会调查,得到了宝贵的资料。

[答案] 歧义,“和”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介词,产生“背着爸爸和妈妈”与“背着爸爸”两种不同的理解。

(2)赵长龙向李长风借钱,现在还欠款壹万叁仟(13 000)元。特立此字据。

[答案]多音字造成歧义。“还”字,如果读“hái”,句意就是赵长龙仍然欠李长风13 000元;如果读“huán”,句意则是赵长龙已将欠款13 000元还给李长风。

对点训练

小王看见小张搀扶着一位老大爷沿着小巷走来,手里提着一个竹篮子。

[答案]省略不当造成歧义。后一分句省略了主语,致使语意不明确:是小张提着竹篮子,还是老大爷提着竹篮子?

对点训练

中国的哲学蕴含于人伦日用之中,中国建筑处处体现着人伦秩序与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

[答案]“文明正是……遗址的见证者”不合逻辑,应是“良诸大量建筑遗址正是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的见证者”。

对点训练

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答案]前后矛盾。应将“前者”改为“后者”。

对点训练

由于今天是公园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游人寥寥无几。

[答案]强加因果。“公园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与“游人寥寥无几”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应将“由于”和“因此”删除。

对点训练

“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答案]概念混乱。“历史图片”和“历史物品”概念有交叉,而“历史资料”又包含了“历史图片”和“历史物品”,应改为“结合历史资料、历史人物,通过……”。

对点训练

“五一”劳动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答案]多重否定不当。“禁止”与“不得”应该删去一个。

讲解实录:

这里的核心挑战在于,这两类病句,它不是简单的语法错误。一个句子,它的主谓宾可能都齐全,定状补也没什么问题,但你读起来就是觉得别扭,或者干脆不知道它在说什么。这就意味着,辨析病句,已经超出了单纯的语言规则判断,上升到了思维逻辑和表达清晰度的层面了。

那么,究竟是哪些隐蔽的因素,导致一个句子虽然语法没大毛病,但意思就是说不清楚,也就是我们说的“表意不明”呢?

我们来拆解一下,所谓“表意不明”,就是句子像蒙了一层雾,让你看不真切。它通常有五张面孔。第一种,叫修饰关系不明确。比如这个句子:“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南方包括江西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将出现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问题就出在“江西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上。这到底是“江西省的部分地区和浙江省的部分地区”,还是“包括了江西和浙江在内的、整个南方地区的部分地区”?你看,修饰关系一模糊,范围就完全不同了。

第二种,是停顿位置不同造成的歧义。一个经典的例子:“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你读的时候稍微一停顿,意思就变了。是“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呢,还是“两个-弹壳”呢?前者是两个人,后者是两个弹壳,这差别可就大了。

第三种,是指代不明。代词,本来是为了简洁,但用不好就成了麻烦。比如,“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这个“这位”,到底是指记者,还是指专家?一字之差,身份就换了。(搭配不当请自行分辨)

第四种,是词语含义多解。汉语里多义词太多了,上下文稍不注意,就会产生误会。我举个最绝的例子,“赵长龙向李长风借钱,现在还欠款一万三千元。”这个“还”字,你要是读“hái”,那就是“仍然欠着”;你要是读“huán”,那就是“已经归还了”。一个字,两种读音,意思截然相反,这简直是天壤之别。

最后一种,是省略不当。为了语言简洁,我们经常省略一些成分,但有时候会省略过度。比如,“小王看见小张搀扶着一位老大爷沿着小巷走来,手里提着一个竹篮子。”问题来了,到底是谁手里提着竹篮子?是小张,还是老大爷?因为后半句省略了主语,这个动作的主体就变得模糊不清了。

所以你看,“表意不明”的本质,其实是沟通效率的降低,甚至是沟通的失败。它不是句子结构上的崩溃,而是意义传达上的堵塞。一个好好的句子,因为这些小小的瑕疵,就迫使我们停下来去猜测,而不是直接理解。这在日常交流里效率很低,在书面表达里更是致命的。这也在提醒我们,语言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的组合,它更是思想的载体。载体模糊了,思想的清晰度自然就打了折扣。

这五种“表意不明”的情况,虽然表现形式五花八门,但它们共同指向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那就是语言固有的模糊性,和我们人类思维追求简化的倾向之间的矛盾。修饰语、停顿、代词、多义词、省略,这些都是语言在追求简洁高效时,可能留下的“缝隙”。一旦我们对这些缝隙处理得不够精确,或者缺少足够的上下文来支撑,歧义就会趁虚而入。所以说,辨析表意不明的病句,其实是在训练我们对语言精微之处的洞察力,也是在培养我们对表达精准度的不懈追求。

如果说“表意不明”是语言的“雾霾”,让你看不清楚,那么“不合逻辑”就是语言的“断桥”。就算路面再清晰,你也根本走不过去。

“不合逻辑”的病句,它的狡猾之处在于,从语法上看,它可能无懈可击,但内容上,却违背了常识、事理或者基本的推理规则。它也有五大陷阱。第一种,叫不合事理。句子内容跟客观现实拧着来。比如,“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这话听着好像挺有文采,但逻辑全错了。文明是抽象的,是被见证的对象;遗址才是具体的,是见证者。应该是遗址见证了文明,而不是反过来。

第二种,叫前后矛盾。一句话里,前面说东,后面说西,自己打自己脸。比如,“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既然生态保护意识都深入人心了,怎么遇到冲突还选择“前者”,也就是社会经济发展呢?这不就自相矛盾了吗?

第三种,强加因果。两件事之间本来没什么因果关系,非要用“因为所以”给绑在一起。比如说,“由于今天是公园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游人寥寥无几。”这因果关系就非常奇怪。按常理,最后一天可能会因为优惠或者大家想抓住最后机会,人反而更多才对。所以,“最后一天”和“人少”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

第四种,是概念混乱。就是把不同层级或者有包含关系的概念并列在一起。比如介绍一个展览馆:“项目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这里面就有问题。“历史资料”这个概念,本身就包含了“历史图片”和“历史物品”。你把儿子和爹并列在一起,辈分就乱了,概念也就乱了。

最后一种,是多重否定不当。这个特别容易错。当句子里已经有了像“禁止”、“避免”、“防止”这类本身就带否定意义的词,你再加个“不”或者“不得”,意思就可能完全反过来了。最典型的就是“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禁止”本身就是不允许,“不得”也是不允许,两个否定放在一起,反而变成了“允许”,整个禁令的意思就全拧了。

你看,“不合逻辑”的病句,比“表意不明”更具有迷惑性。因为它不直接挑战我们的语言直觉,而是挑战我们的理性判断。这种错误,不仅影响信息传达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说话人或者写作者在思维上的漏洞。如果一个人在表达中频繁出现逻辑错误,那我们有理由怀疑,他的思考过程可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所以,辨析不合逻辑的病句,其实是在训练一种严谨的思维方式,是提升我们批判性分析能力的关键一环。

THE END
0.中考作文备考范文(全文)面对雾霾等越来越严重,环境大气污染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As the haze weather(雾霾天气)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many cities, people focus on(关注、聚焦)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hat should we do? Something must be done to solve the problem. First, we jvzquC41yy}/;B}wgunv0lto1y5hixh|p;upvuf0jvsm
1.皮膜什么意思皮膜的读音皮膜的读音《皮膜》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简体 皮膜 繁体字 皮膜 拼音 [ pí mó ] 皮膜怎么读 [ pí mó ] 基本释义 [ pí mó ] 指像膜的薄皮。 详细释义 皮膜[pí mó] 指像膜的薄皮。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羊》:“初煎乳时,上有皮膜,以手随即掠取,著器中。”《朱子语类》jvzquC41yy}/mv|0eqs0erikcp5dejtq0jznn
2.第2课英语字母的读音jrJack带您玩转亲子英语自然拼读欢迎收听蜻蜓FMJack带您玩转亲子英语自然拼读专辑下的音频节目第2课 英语字母的读音 j--r,主播:。在这里“第2课 英语字母的读音 j--r”免费在线听,而且您可以下载蜻蜓FM,该音频节目对应Jack带您玩转亲子英语自然拼读mp3全集都可下载和收藏,随时随地在线收听。更多“第2jvzq<84o0szgo7hp1xiicwsgnu537?9;81vsqpwcou5:3@=886
3.元素周期表中英文读音.doc文档介绍:元素周期表中英文读音元素编号符号中文中文读音英文英文读音1H氢轻Hydrogen['haidrəudʒən]2He氦亥Helium['hi:ljəm,-liəm]3Li锂里Lithium['liθiəm]4Be铍皮Beryllium[be'riljəm,bə'r-]5B硼朋Boron['bɔ:rɔn]6C碳炭Carbon['kjvzquC41o0zbqmteu0ipo8u/4:7:5B949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