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二氧化氮
B.
一氧化碳
C.
PM2.5
D.
氮气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解答:
解: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氮气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故选D.
点评:
如下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端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右图烧杯内画圈部分)是
物 质
反应前质量/g
60
10
反应后质量/g
32
20
A.
a等于20
B.
Y一定是催化剂
C.
继续加热至完全反应,还会有9g物质W生成
D.
反应消耗或生成的X、Z、W质量比为20:11:9
11月3日,江苏发现了入秋以来的首例H7N9禽流感患者.“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其有效成分帕拉米韦的化学式是C15H28N4O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帕拉米韦中有4个氧原子
B.
帕拉米韦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C.
该注射液是一种化合物
D.
帕拉米韦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1)从图甲中能获取的信息是 (填字母序号).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C.水分子受热运动速率加快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2)图乙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②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相符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的溶液体积小于100 mL
分子间有间隔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氧气和臭氧(O3)化学性质不相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A.
B.
C.
D.
如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端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图中烧杯内画圈部分)是表中的
( )
选项
现象放大图
A.
B.
C.
D.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发生变化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
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填“元素”、“原子”、“分子”,下同)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由 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制法
某小组用图中装置进行CO2与空气密度大小比较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玻璃管中装有一根铜丝,铜丝等距离系有11个棉球,两端与干燥管相连.
实验:玻璃管上段和下段的各5个棉球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干燥管内塞入用稀NaOH润湿的棉球.0号棉球内预先包有少量碳酸钙粉末,用注射器通过管壁小孔向0号棉球缓慢注入0.5mL的稀盐酸.
资料: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①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下 .写出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
②若在0号棉球内包含少量MnO2粉末,用注射器向棉球内注入少量5% H2O2溶液.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他试剂不变,该装置是否适合比较氧气与空气密度的大小? (填“是”或“否”)
③写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同证她认识物质﹣﹣功过相对论
①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功”,使地球气温保持在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过”: .(举一例)
②从“氧气支持燃烧”的事实分析,“功” ,“过” .(各举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