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由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微粒和气体引起。空气污染会引发心脏病、中风、癌症、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导致人们过早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6年全球室内和室外(环境)空气污染造成约700万人死亡。
据统计,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死亡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法律较为薄弱或执法力度不强,车辆排放标准不甚严格,煤电站更为普遍。而在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中,最贫穷的人口蜗居在非正规住区,通常与垃圾堆比邻而居,正是这群人受空气污染危害最深。
在这样的非正规住区,室内空气污染也是一个难题。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地区,在通风不良的室内燃烧木材,木炭,煤油或其他材料以烹饪,取暖或照明,都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不佳。同样地,发展中国家负担不起清洁燃料或替代技术的穷人受到的影响最大。
2019年世界环境日即将来临,今年的主题是“空气污染”。联合国环境署呼吁全世界遵循4R原则来解决这一“沉默杀手”:垃圾减量(reduce)、重复利用(reuse)、分类再生循环利用(recycle)、能源回收利用(recover);少燃烧、少浪费、多走路,少开车;采用清洁技术。联合国环境署鼓励各国政府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遵循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方针,在国家和地方层面统筹金融、环境、卫生和工业各部门,联手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我们需要团结公民,国家和地方政府,关键部委,私营企业,金融界和学术界,建立新的伙伴关系,”联合国环境署空气质量与电动出行专家罗布·德·容(RobDeJong)说,“空气与所有人息息相关,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我们当下就需要迅速行动起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