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地球上最令人惊异的力量。
有时,暴风雨极其狂虐。
能在一小时内达到100-200毫米的降水量,
有时,春雨恰到好处,
能为本年农作物的丰收奠定基础。
2月10日,
国际气象节到来,
关于全球气象变化趋势和气象知识
让我们在节日到来之际,
节日起源
你知道吗?
我国最早的气象台是1872年建成的上海徐家汇观象台。
徐家汇观象台旧址
第一枚“古气象仪”
图案为东汉科学家张衡创制的测风仪器——相风铜乌,
是世界上最早用来观测风向的气象仪器。
第二枚“气象观测”
图为我国制造的现代探空仪,
由探空气球和无线电探空设备组成,
主要探测高空多种气象要素。
第三枚“气象服务”
图为我国最早的气象观测塔——建于近代的上海外滩信号塔,
塔上挂台风信号,可预报邻近地区未来48小时内的台风,
背景是一幅地面天气形势图。
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播报了我国第一次的电视天气预报。显然《天气预报》也是一位“80后”。
当时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
气象标志
天气预报常用符号
白天天气图标
夜间天气图标
等等,还没有结束
还有这些冷知识呢!
气候可以“塑造”人类
你不知道吧?
人类的外貌,与气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呢。
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们,为了抵御酷热的天气,
他们的脖子很短,头明显偏小,鼻子较阔,
这样的构造呀,有利于散发体内热量哦。
但在高纬度的高寒地区,
为了抵御严寒,
人们往往鼻梁较高,鼻内孔道较长,
目的是让吸入的冷空气得到缓冲。
就头型而言,寒带和温带居民头大、头型圆,
脸部比较平,这很有利于保温,减少散热量。
还有,味觉敏感与否,要看温度哦~
人们的味觉会随着温度改变而发生微妙的变化。温度越低,我们的味蕾越容易感觉到咸味,酸味则是相反,温度越高越容易被感知。当温度达到37℃以上时,我们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苦味,而甜味嘛,除了在35℃的时候最不容易被察觉出来之外,在其他的温度都可以很好地被感觉出来。
坏天气成为健康新杀手
天气对我们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万万不容小觑!
美国《国际生物气象学》刊登的一篇研究报告称,坏天气不仅让我们感到心情沮丧、抑郁,甚至还可能直接诱发各种疾病,已经成了威胁人类健康的“新杀手”:高温天气导致心衰增加1倍;雷电天气下哮喘容易高发;雨天能让风湿病人的病情加重;而雾霾天气则非常伤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