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有机农业”如何开展有哪些社会价值

本文整理自贺老师在蒲韩联合社耕读大学的讲课录音

【作者简介】“IT农夫”贺建增,衡荣农业创办人,北京衡荣有机农业研究院(NGO)发起人,耕读大学执行校长,有机圈盛会的必邀嘉宾。1998年入职深圳华为,2004年起从事有机农业14年,探索出衡荣有机生态产业链模式,致力于推动基于有机农业的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2010年作为上海世博会唯一参展有机企业,成功主办“有机农耕,让生活更健康”主题日活动。

紧接上期推文:

01

做农业是农民的事,不是企业的事

农业不同于其他产业,是人类与地球母亲连接的脐带,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做农业是农民的事,企业进入农业要做农民做不了的环节,比如技术研发、系统集成、产品加工、市场营销,与农民形成互补共生的关系,企业才能生存。

过去十几年,那些包上大规模地做农业的人,90%以上已经倒闭了,剩下的9%还在亏损,靠着政府的补贴活着。只有1%不到的是选择了高利润的点。

农业的一产环节一定是农民的事,农民做农业要以村庄为单位有效的组织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1980-1985年充分释放了农民个体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水平提升较快;1986-1991年进入平台期;1992年乡村开始衰败;2000年开始村庄消失越来越多。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平均每天消失100多个自然村,每年有4万个作用的自然村在中国的土地上消失。原本的300多万的个村庄,现在只剩下200多万个。

快速消失的村庄

农民以村庄为单位组织起来的时候,就避免了另外一种模式的悖论——”公司+农户“。这种模式注定是成功不了的,农民没有议价权,农民的权利会自然被剥夺,良心企业毕竟是少数。在没有任何话语权的时候,农民就不讲理了,春天签了合同,到了秋天,市场涨价了,把80%的私自卖给市场,20%的残次品给企业,企业难免会被拖垮。农民形成自组织系统以后,具备了议价能力,也能够信守合同,企业和农民才能双赢。

02

“三农”问题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社会中出现了许多三农问题专家,但是没有形成解决方案,原因是从开始就把它分为三个问题去研究,在三个方向上寻找答案,结果每个方向上都找不到,找到的路都不靠谱,只有把三个问题当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来看的时候,才能找到解决方案。

一、关于有机生产的3个问题

1. 种地和养根的问题

种的时候首先要关注作物的根,要让根真正扎进土壤里。很多免耕技术要慎重使用,因地制宜地使用。化学农业配合上免耕技术,导致我们现在的耕作层越来越薄,整个华北平原,河北、河南、山东的平原地区,原本的耕作层在1980年前在25-30厘米,到现在只有12cm,不少地区小于10厘米。所以,对比有机生产与化学农业,作物的抗倒伏性差异明显。

有机种植水稻抗倒伏优越性体现

【贺老师实拍于黑龙江五常市】

2. 有机生产:间作、轮作

通常理解的间作,比如,果树下边种中药材,玉米地里套种黄豆;实际上,在一个村里,这边100亩桃树,那边100亩杏树,旁边100亩小麦也是间作。要避免单一物种的大面积种植。有机农业强调作物种植的多样化。间作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让一个区域的生态达到平衡。

轮作。今年种了什么,明年倒茬种什么。外地专家去了一个地方都是小学生,当地老农民才是真正的专家。每一个产业都要考虑环境承载力,万头猪场,万头奶牛场,几里之外都能闻见臭味,环境过载,不应该出现;散养鸡密度要掌握,北方地区20-30只鸡/亩,可以维持生态系统,数量超过50只以后,会吃得寸草不生,这就破坏了生态平衡。

3. 如何正确认识病虫害防治?

把虫子叫做害虫,不是虫子错了,是人错了。昆虫在地球上生存了几万年了,人类才1万年,虫子还认为人是害虫,什么都吃。地球上的动物种类共有150多万种,昆虫类占了100万种,螨类占了20万种,两类加起来就占了80%。把80%的生物当做害虫赶尽杀绝,生物链就崩溃了,最终遭殃的还是我们。

所以,面对病虫害,应该以另外一种眼光去看待。世间万物,众生平等。如果一亩地能长一千斤粮食,作为生物链上最顶端的物种——人,可以留下一百斤给虫子和鸟吃,其实他们吃不了那么多,几十斤就够了,剩下的九百多斤给人吃。如果要把那不到一百斤粮食也拿过来,结果就是病虫害泛滥,因为你破坏了生物链。

我们来到蒲韩联合社,没有看到单一作物的大面积种植,这归功于郑冰老师从一开始就引导农民要重视多样性,每家至少种3种以上的作物,保留下来的这种结构使得这里做有机农业有了较好的条件。

每家每户都是一个小循环。每村一个小循环,每镇一个中循环,每县一个大循环。把本地的所有的有机废弃物都制成肥的时候,我们的土地刚好够用,这是自然规律。

有机生产付出的劳动更多,所以勤劳的、精耕细作的人容易做到。我们衡荣好多的有机试验是他们帮我们完成的。

二、生态乡村

单纯的让农民通过有机生产赚到钱,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从生活出发,让村民过上相对舒适的有机生活。大家在村里居住,感到不舒服的无非这几个要素:上水、下水、燃气、暖气(北方)。解决好这几个问题,住在村里要比成立舒适。

建设生态乡村,第一件事就是捡垃圾,而且是全域的捡垃圾。不仅是我们家里,还包括路上、地里、河里,然后垃圾分类。这部分不做到,有机农业会成为一个伪命题。做到后,会增加消费者信任,与市场的距离也拉近很多。所有的垃圾是因为源头没有分类,所以成为了垃圾;所有的污水之所以成为污水,也是因为没有做好源头分离。

有条件的村可以建村级沼气站,把全村废弃物集中起来使用。沼气在冬天难以继续使用,因为厌氧菌在20度以下活性大大降低。把每家每户的厕所通过管道汇集到沼气站。沼气就可以作为乡村能源,沼渣、沼液好氧处理后就是肥料。有条件的可以利用太阳能,让乡村充分利用清洁能源。

实拍于蒲韩联合社三亲启蒙教育试点幼儿园,图中老师带着孩子们接触自然生命

三、人文社会

人文社会是指所有人都能得到关爱的社会关系的总和。重建村民综合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乡规民约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教育培训,提升农民认知、素质;做实卫生、医疗服务和内置金融等。这里强调乡村教育的恢复、卫生医疗的改善。

不仅是吃有机食品,还有生活方式的有机化。开展三亲教育,传承乡村文化,将经典诵读、亲情孝道、亲乡土、亲自然融为一体,使乡村重新焕发活力,成为社会发展的健康基本单元,以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以上三方面根据贺老师录音整理,

四、乡村服务业,不要定位于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否能真正的振兴乡村?95%的景点都在亏损,乡村旅游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西安的袁家村,每天游客上万人,村民怎能安居乐业。天津的郭家沟,农民完全不种地,搞服务,村外的堵车能排几公里,但到了冬天淡季则无所事事。仅仅是多赚了钱,村里的食材都是从城里批发市场进的货。

所以,我们强调要村里人率先过上有机生活,安居乐业,成为城里人羡慕的美好生活。比如关头村已经收纳4个城市小孩,家人带着孩子住在村里上学。而且,随着三亲教育生态村的推进,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这样的人。当城里人能够把村庄当第二故乡来爱的时候,人就留下来了。

这种充分尊重个体的集体经济模式,可以逐步改变城市从农村吸血,从单向的城市化,变成“有人星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这种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形式。“人留下来了,我们乡村就活了”。

03

产生的社会价值

1、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有机食品避免了有害残留对人的危害

2、持续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农业不减产,有机农业可以养活中国人

有机农业产生的食品总量要比化学农业多。这个问题上,我想通过社会给大家再敲一次警钟,我们过去三十年推行的现代农业模式----即美国式的现代农业,我称之为“美国式的陷阱”。社会普遍认为美国农业技术先进、模式先进,但是真正追赶上了以后会是什么结果,我们算一笔账就知道了:

美国30多亿亩耕地,每年生产的农产品养活3.1亿人口,还有50%多的出口,还能养活不到四亿人。也就是美国30多亿亩耕地可以养活7亿人,平均将近5亩地养活一个人。如果我们学会了美国模式,18亿亩养活3.6亿人,剩下了10亿人没饭吃。

中兴断供芯片是给我们敲了警钟。中国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一定是走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路。这也是乡村振兴的另外一个含义。

3、完全杜绝农业污染

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农业污染

规模化养殖业造成的碳排放已经占到了地球上碳排放总量的18%,比所有的交通工具加起来还要多(16%)。化学农业种植方式,每年在中国的土地上,使用的氮肥折合成纯氮3700多万吨,磷肥折合成纯磷1200万吨,钾肥折合成纯钾700万吨,各种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生长激素加起来200多万吨,这么多的化学投入品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用到土地上一户造成的污染更严重。

目前地球上污染物排放的一半以上来源于农业的相关环节,通过有机生产、有机生活方式构建起来的有机耕作体系,可以活化土壤微生态系统,会使我们的土壤增强吸附功能。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严重的雾霾地,原因之一是近几十年来化学农业减弱了环境容器的吸附功能。

4、保护生物地理安全(顺天)

世间万物,众生平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昨天张孝德老师提了个问题:“几千年的中华农耕文明为什么没有留下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这充分说明一个问题,只要遵循天地人合一的理念,保护好生物链平衡,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方法就没用了。有机生产方式,形成完整的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为一体的有机生态循环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地理安全。

5、保护乡村,传承文明(爱人)

乡村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中华文明之所以在人类四大原创文明中硕果仅存,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乡村几千年来没有断绝,一直在传承。几乎所有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都在乡村,城市是文化沙漠。三亲教育生态村是基于有机农业的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生态扶贫的最佳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乡村,传承人类文明。

THE END
0.秸秆禁烧政策为何失灵政府秸秆卫星最后,我的老家在江西,江西是半丘陵地带,红土的路太软,很多农业机械开不进去。处理秸秆的农业机械可能需要特殊设计,费用可能还要上升。 农民为什么要躲卫星 司开玲(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讲师) 我对秸秆禁烧问题谈不上系统研究,但我非常关注。我出生在农村,在我的童年记忆里,从来没把秸秆焚烧作为问题来看。 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of872383156621fud/rkzsjswe;7733760|mvon
1.雾霾来袭如何守住大棚作物的健康防线雾霾天气如何守住大棚作物的健康防线 雾霾天气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天气不好,大棚作物就会出问题。长期雨雪雾霾天气易造成棚室内气温下降,植株光合作用效率降低,生长缓慢,叶片发黄,产量、质量下降。大棚若持续高湿,也更易引发病害。 雾霾灾害会使作物缺乏生长所需的温度和光照,影响果蔬成品的大小和光泽,使果实品质下降;而且雾霾天气下温度 jvzquC41rngovfeektf0ls1pg}tkwkq13?25=880jznn
2.安徽农业科学农业气象 山东济宁地区一次持续雾霾天气诊断分析张熙;马丽;李芳;张泽铭; 运用常规探空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从天气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条件、温度层结、空气质量等方面,对2013年1月12~16日济宁地区连续出现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持续大雾发生在脊前西北气流控制的纬向环流形势下,西风环流平直,整个华北地区均处在 jvzquC41yy}/cqs{0ehqv7hpmk4og}4YMD5XgkUwdnodc}nqp1}lVn}vEqtugwy0cuvyAltnV{vf?=+{v?813=+uv?69
3.计及雾霾影响的光伏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1杨思霄;计及雾霾影响的光伏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D];沈阳农业大学;年 2王莹;基于深度学习的光伏发电功率短期预测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年 3李松威;计及雾霾影响的光伏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D];沈阳工程学院;年 4张倩;基于机器学习的风力发电功率预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年 jvzquC41efse0lsmk0ipo7hp1Cxuklqg1EJNF66237=.396;89=54:3jvo
4.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优选九篇HC化合物在太阳光紫外线作用下,会与氧化氮起光化反应生成臭氧、醛等烟雾状物质,刺激人们的喉、眼、鼻等粘膜,它不仅危害人类与动物,而且使生态环境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迫使农业减产,同时还具有致癌作用。 NOx是NO和 NO2的总称,其中NO与血液中的血红素的结合能力比CO还要强,容易使人中毒而死亡;NO2jvzquC41yy}/{ofdkcu/exr1jcuxgw4599780qyon
5.环境资源法论文范文这些物质随PM2.5能轻易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从而引发包括心脏病、动脉硬化、肺部硬化、肺癌、哮喘等各种疾病,影响身体健康;二是雾霾通过对太阳光的吸收与散射,导致太阳辐射强度减弱与日照时数减少,从而影响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会造成农业减产、绿地生态系统生长受阻等;三是雾霾天气使能见度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B5650nuou
6.雾霾天气中.霾对农作物及植物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霾中作用,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请提出一条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措施 .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分析:物考试中经常涉及到一些社会热点,在分析时一定要认真,才能正确解答. 解答:解: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在严重的雾霾天气,细小的污染物很多,很容易把气孔堵塞,会影响到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气孔堵塞,二氧化碳不能进入叶jvzq<84yyy422:5lkcpjcx3eqo5d|||1ujoukhnfah;86<86fdkfhk;cd3?7fj77h49g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