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北京、河北等地被一层灰蒙蒙的雾霾笼罩,能见度下降,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味道。不少市民出门纷纷戴上口罩,医院呼吸科患者也明显增多。这场雾霾究竟为何而来?哪些疾病风险会飙升?这份超全防护指南请务必收藏!
一、雾霾突袭京津冀!三大成因揭秘
雾霾的形成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气象条件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最新监测数据,此次京津冀雾霾主要源于以下三点:
1. 气象"拦路虎":逆温层+静风天
2. 人为污染源:四大"贡献者"不容忽视
3. 区域性传输:污染"抱团"来袭
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密集,污染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此次雾霾中,部分污染物通过大气环流在区域内相互传输、叠加,形成了"跨市污染"的局面,使得单一城市的治理难度加大。
二、雾霾天最危险的5类疾病,第一个就容易被忽视
雾霾中的PM2.5颗粒直径不足头发丝的1/20,可直接穿透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对全身器官造成伤害。以下5类疾病风险尤其需要警惕:
1. 呼吸系统疾病:首当其冲的"重灾区"
2. 心血管疾病:隐形的"健康杀手"
PM2.5进入血液后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肌缺血、心绞痛的发作概率。有心血管病史的人群,雾霾天突发心梗的风险会显著上升。
3. 眼部疾病:别让雾霾"伤了眼"
雾霾中的污染物会刺激眼结膜,导致眼睛干涩、发红、瘙痒,甚至诱发结膜炎。儿童和过敏体质人群更容易出现眼部不适。
4. 皮肤问题:雾霾"贴肤"危害
5. 免疫力下降:诱发多种连锁反应
雾霾中的有害物质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袭,导致感冒、流感等疾病频繁发生。
三、超实用防护指南,医生都在这么做
面对持续雾霾,做好以下5点防护,能最大程度降低健康风险:
2.减少外出活动:老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尤其是早晨和傍晚污染高峰时段。必须外出时,避免剧烈运动。
3.做好室内净化: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选择带HEPA滤网的机型),定期更换滤网。避免室内吸烟、烹饪油烟等二次污染。
4.清洁与保湿:外出归来后及时洗脸、漱口、清洗鼻腔,减少污染物残留。同时注意皮肤保湿,避免干燥。
5.饮食调理: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橙子、菠菜、木耳、银耳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促进有害物质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