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污染天气Ⅱ级响应,这些要注意!(上下滑动查看)
其间,将采取健康防护措施,儿童、老年人、住院患者和患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的易感人群留在室内,确需外出的,应当采取防护措施。
一般人群避免户外活动,如不可避免,应当采取防护措施;幼儿园、中小学校等教育机构停止体育课、课间操、运动会等户外活动;停止举办各类大型群众性户外活动;医疗机构增设相关疾病门诊、急诊,增加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
市生态环境局建议公众绿色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电动汽车等方式出行。驻车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时间;减少机动车日间加油;生产过程中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各类工地等,自觉调整生产工期,减少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的使用;企事业单位可根据重污染天气实际情况、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采取调休、错峰上下班、远程办公等弹性工作制。
工业企业按照“一厂一策”实施停产或限产。未完成有组织、无组织排放治理任务的企业,未完成在线监测、智能用电监控安装任务的企业,“亩均论英雄”D级企业依法实施停产治理;对大气污染防治设施不能有效运行的工业企业,依法实施停产治理;豁免及未纳入管控的企业污染物排放量较预警前不得上升;应急响应期间处于停炉状态的工业企业,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开炉。
全市停止建筑拆除施工,停止开挖、回填、场内倒运、掺拌石灰、混凝土剔凿等土石方作业, 停止室外电焊、喷涂、粉刷、切割、护坡喷浆等作业。
矿山、砂石料厂、石材厂、石板厂等停止露天作业。
城区主次干道、城乡接合部道路、重要国道省道市道县道在日常道路保洁频次的基础上,在空气湿度小于50%且气温高于5℃时,增加吸尘、清扫、洒水、喷雾等防治扬尘作业2次。
全市停止渣土、水泥罐车、建筑物料运输,停止使用非道路移动机械。
此外,西安(11月25日13时起)、河北(11月23日17时起)等多地均有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响应措施大同小异,但均有提到,停止体育课、课间操等户外活动。
近期,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洛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通知。其中提到,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达到红色预警时,中小学可自行实施停课措施,有条件的学校可采取网络远程教学。
此外,哈尔滨、山东、浙江、广州、内蒙古包头等多地均有类似通知。
例如,哈尔滨市南岗区、松北区分别发布《南岗区重污染天气应急执行方案(2020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哈尔滨市松北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0年10月修订)》的通知。
通知中明确:当应急响应为Ⅰ级时,中小学、幼儿园采取弹性教学或停课等防护措施。(*应急响应分为一级(红色);二级(橙色);三级(黄色)预警。)
雾霾的形成既有“源头”,又有“帮凶”,其“源头”可谓是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其“帮凶”就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一旦污染物在长期处于静态的气象条件下积聚,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1. 什么是雾,雾是怎么形成的?
雾是水汽凝结成的小水滴,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天气现象,或者说雾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成的透明度差的空气和微小水滴混合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
2. 什么是霾?
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在空气湿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
霾和雾的区别有三个:
① 雾是液态水滴,霾是固态灰尘微粒;
② 雾的形成必须湿度大,而霾的形成必须是空气相对湿度较小;
③ 霾通常出现在城市和人类活动比较多的地方,雾在城市和野外森林山区都会出现。
3. 什么是雾霾天气?
霾和雾的共同点都使空气变混浊,是视程障碍物,尤其对交通安全造成危害,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会致死。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目前北京监测的是PM10,也就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雾本身不是污染,但产生雾的大气环境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造成集聚效应,会使污染越来越重。同样,城市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也会加重雾霾程度。
4. PM2.5是什么?
“PM2.5”初识这个数字的人可能是懵懵懂懂的,不知道这个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实PM是英文Particulatematter的简称,用字母缩写就变成了PM,其实就是颗粒物的意思,而2.5则代表的是颗粒物在空气中的直径为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由于颗粒比较细小,所以在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
可能这样您还是不能很好的理解2.5微米是什么意思,在这里给大家做个比喻,人体纤细的发丝直径一般在70微米,比PM2.5多了将近30倍,这下在您的脑海里是不是有个大概的印象了。
5. PM2.5从何来?
PM2.5主要成分是元素氮,有机碳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等,其它的还包括钠,镁,钙,铝,铁等地壳中含量丰富的元素,也有铅,锌,镉,铜等主要源自于人类污染的重金属元素。虽然自燃过程也会产生PM2.5,但是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比如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焚烧垃圾,道路粉尘,工业污染,森林火灾,花粉细菌等等。
6. 产生雾霾天气的原因
“随着时光推移,我国的大气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了,那么,究竟是谁在严重雾国呢?”这是曾经出现在考试卷上的问题,下面是答案:
主要是机动车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和餐饮油烟污染(燃煤)和扬尘四大“杀手”在雾国。当然还有工业化和城镇化大规模建设的扬尘也是引起的雾霾的重要原因。
其一,汽车尾气污染。
大气中的污染物,50%来源于汽车尾气污染。我国机动车使用的油品质量低,排放水平不高,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导致汽车尾气污染型城市增多,因而车尾气是灰霾形成的重要因素。
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其二,工业废气污染。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主要围绕着“工业兴市”的方向发展,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或只污染不治理的粗放型发展道路,工业废气排放量稳居世界第一。
燃煤的主要杂质是硫化物、氟、砷、钙、铁、镉等的化合物。石油的主要杂质是硫化物和氮化物,以及少量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排放量,除了与燃料中所含杂质的种类及数量有关外,还受到燃料燃烧方式影响。燃料燃烧完全时主要污染物是CO2、SO2、NO2、水汽和灰分。燃烧不完全时,则会产生CO、硫氧化物、醛类、碳粒、多环芳烃等污染物。
其三,餐饮油烟污染(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镇餐饮业布满大街小巷。小摊点星罗棋布,大排档见缝插针,所造成的燃煤废气、油烟污染等多种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投诉的重点和热点,并与机动车尾气污染并列为城市、集镇居民所厌恶的两大公害。
餐饮业污染对人体最大的危害,首推油烟中含有的大量致癌物质,极易引起肺部发生疾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隐性杀手”。
其次,小城镇的餐饮小商贩大多以煤为燃料,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悬浮颗粒物等有害成分,对人体的巨大危害不容忽视。
其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同时工业化和城镇化大规模建设的扬尘也是引起的雾霾的重要原因。
7.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哪些?
大颗粒物易被鼻腔,咽喉,气管拦截,或者通过绒毛的运动将其排出体外,但是由于PM2.5是细小颗粒物,一旦被人从呼吸道吸入,就会沉积于人的肺泡,而后溶解进去血液,造成血液中毒,很容易达到肺部深处。会造成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伤害,出现呼吸道刺激,咳嗽,呼吸困难,加重哮喘发作,出现心律失常诱发心脏病等等
(2)雾霾天气对交通安全的危害。
出现雾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容易出现车量追尾相撞,影响正常交通秩序,对大家出行造成不变,在日常行车行走时更应该多观察路况,以免发生危险。
8. 如何应对雾霾天气?
(1)尽量少出门:由于雾霾天气中存在着大小颗粒物,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颗粒物进入身体后会粘附在呼吸道,造成支气管炎,咽炎。尤其是抵抗力相对比较弱的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更应该减少出行,或户外运动时应戴口罩防护身体。
(2)晨练应限制:有很多人比较习惯晨练,其实这对于人体来讲,时间并不是很正确,由于早晨处于空气交换环境,空气质量很差,尤其是雾霾天气,呼吸道容易受到刺激,在锻炼时容易诱发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
(3)做好个人卫生:出门后进入室内要洗脸,漱口,换掉外出时穿的衣服去掉污染的残留。
(4)饮食方面有讲究:
① 多喝水,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
② 饮食上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对于冬季爱吃火锅的人群应尽量较少;
③ 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银耳,梨,柿子,百合,萝卜,荸荠等润肺食品。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逆温的含义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逆温的类型
1.辐射逆温:
③逆温表现:辐射雾(霾)
2.地形逆温:
①出现原因:a.由于地形(谷地&盆地)因素而造成的热力性质差异;b.冬季冷空气由于质量较重,把地势较低的盆地或谷地填满(冷空气湖),而盆地上空是暖空气,温度较高,上暖下冷。(太原盆地冬季雾霾高发原因之一)
3.平流逆温:
①出现原因: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者冷空气层,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者冷大气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小,降温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现象
②常见地区:中纬度沿海地区
③逆温表现:平流雾
4.锋面逆温:
①出现原因:锋面系统上部暖空气,下部冷空气,上暖下冷
②常见地区:云贵高原冬季受昆明准静止锋控制时
逆温的影响
1.有利影响:
①有利于飞机的平稳飞行(对流运动减弱,飞机颠簸减少)
②有利于抑制沙尘暴天气的出现(逆温条件下,对流受阻,无风或微风)
2.不利影响:
①容易出现大雾天气,不利于安全出行(辐射雾&平流雾)
②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加剧大气污染(逆温条件下,空气垂直对流受阻)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冷静而平和地和学生一起探讨“我们的认知方式”,即面对雾霾,学生们如何审视自己的思考视角。文中的观点值得琢磨,多位校长和老师纷纷转发这篇文章,大家静下心来看一下吧,将终身受益!
我的孩子们:
这几天北方很多城市都发布了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两年前,北方多地学校还曾因雾霾“停课”。面对雾霾,更多人感到了悲凉。
我和你们一样,为今天这种雾霾的局面痛心;我和你们一样,追问这何时是个头。
有关雾霾成因和背后的利益博弈争论得太多了,我实在不想就事论事。我们真正想和你们探讨的是我们的认知方式。
你们也许经历了前年那次因雾霾导致的不欢呼的放假。那时你们突然发现,同快乐的假期相比,还有很多已退成背景而我们并不关注的美好。也许有一天,我们无法再安静的上课;也许有一天,我们的头顶上甚至“炮弹横飞”。到那时,也许今天枯燥的学习,会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你们的思考体现了我总喜欢引用的“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句话。在这个互联时代,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更没有谁能够真正脱责——这不是将元凶泛化,这是我们每个人选择的结果——谁不承认这点,谁就是自私,我也无话可说。所以,我们都思考,都要问:这是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办?
... ...
我们现在主要能做的,可能还是修身学习、切磋琢磨,等待社会的检验。虽然我们没有离开书桌,但视野却可以更加广阔,也算是出去走走。
我们要学好语文,准确理解他人、准确表达自我,而不是误读、曲解与妄言,从而学会公共说理; 我们要学好历史,理解今日所遭一切都是历史的结果,从而对当下有一种同情之理解; 我们要学好经济,理解人的求利行为规律与利益分配规律,从而理性认识社会现象; 我们要学好数学,理解世界变化是有因果变量的,因而必须精确计算并分类讨论; 我们要学好地理,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的真貌; 我们要学好外语,理解异域人们的生活形态,并准确传达我们的文化精神; 我们要学好理化生信科,理解科学对于世界的革命性作用; 最重要的是学好哲学,理解世界与人性的本质。
唯有如此,我们才是清醒智慧的人。
总之,要有对知识的渴望与敬畏。只有知识丰富知识结构合理,眼界才能开阔,才能“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出去走走,才能走远走实。
同时,我们要努力理解世界的多元与复杂。我们喜欢蓝天,但是我们要理解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对我们的意义。我们主张权利,但是我们要理解这个世界还有其他群体的利益要保障。
更重要的,是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与独立判断,怀疑并审视任何信息与观念。怀疑一切不是否定一切,而是分析这些信息和观点的来龙去脉,分析它们的表象与实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自己的头脑不成为他人信息与思想的容器,自己的嘴才能不是别人的传声筒。
最后,还要力求心平气和。不自做悲情、更不被人煽动。要知道,雾霾的出现警告了我们每一个人:自然环境破坏了,我们无法生活;但如果社会环境毁了,我们将无法生存。现在蓝天已经成了让人渴求的东西,那么统一、和平、安宁、信任这些东西如果没有了,我们怎么办?
所以,遭遇雾霾,甚至因雾霾停课时,真正该做的,还是重归书桌、重拾经典,更要重回生活,求知、求仁,反求诸己、切磋琢磨——总之一句话,“学不可以已”。
而作为教师的我,不能只盯着你们的分数,不管你们的做人和身心,更不能忘记师表、双面人格,整日痛骂道德沦丧、却冷遇甚至阻止你们为集体公益而做出的牺牲,整日抱怨社会对自己不理解,却用狭隘之心看社会看他人。
我始终自勉,你们的所有行为,都与我有关。
她在文章中感叹:“被寄予‘干预社会’厚望的我们,平时答过这么多政治主观题,说一堆宏观层面上的头头是道的话,真正问自己有什么既具科学性又切实可行的政策或解决办法,没有。甚至作为一个普通人,除了关好窗户打开净化器,提醒妈妈要戴口罩以外,我没法再做更多。无助,还是自己无用。”
看了这段话,我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干预社会”一词是我借王宁先生的说法激励所有二附中文科学生的话,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我两年来的激励起到了一定作用。发表文章的同学在文化课学习上并不是学霸,在班里和学校也不是最主要的干部;但我却以她自豪。她善良、有担当,善思且理性。这段话体现的情怀让很多成人都不及。
当然,我还要说,我们并不是无所作为,我们现在的苦学、省思就是在为去霾做事。从科学角度说,去霾并不是件非常难的事,但从社会角度看,去霾却又无比艰难。前者靠理科的智慧,后者却要靠文科的筹划。
而现在,我们年龄还小,暂不需要我们冲在一线——至少现在,还不是“苍天当死、黄天当立”的时候,还不是不能放下一张平静书桌的时候。我们要做的还是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心态去长本事、磨性子。
想到这些,我们的学习也许会更有意义更有动力。就用这位老师的话共勉吧:“空气不好,在家自学,学好了治理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