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秋冬季是雾霾的高发期
相信大家在平时生活中经常听到
雾、霾、PM2.5这三个词
但却很少人真正知道他们之间
到底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雾 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使得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的自然现象。
霾 又称灰霾,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盐、硝酸盐、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微小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降低的现象。
01
雾是悬浮于空气中的水滴小颗粒。霾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包括灰尘、硫酸盐、硝酸盐等各种化合物。
▲雾和霾的天气符号
02
雾是由小水滴构成,主要呈白色。霾是由各种化合物构成,由于散射波长较长,主要为黄色或橙灰色。
03
雾的相对湿度大于90%。霾的相对湿度小于80%。相对湿度介于80%—90%是霾和雾的混合物,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04
雾表现为接近地面的地方密度大,对光线的影响也大,出现雾的时候能见度一般在1公里之内。霾颗粒较小,密度较低,对光线有影响,出现霾的时候能见度一般在10公里之内。
05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是水汽凝结的产物,在空气中分布不均匀,厚度有几十米至几百米。霾的粒子较小,质量较轻,在空气中分布均匀,厚度可达1—3公里。
06
雾一般午夜至清晨最易出现,中午大气温度升高会使水滴蒸发,雾气消散,持续时间较短。霾的日变化特征不明显,如果气象条件没有大的变化,持续出现时间较长。
尽管有以上区别
但出现灰蒙蒙的天气时
我们还是很难严格区分
哪是雾,哪是霾
因为往往会发生雾、霾交替
或雾、霾混杂的天气
并且在一天中
雾和霾有时还会“角色互换”
相互转化
最后,再跟大家说说PM2.5
PM是英文 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的缩写,大气颗粒物粒径大小范围从几纳米到100微米,其中PM2.5指的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人类纤细头发的直径是50~70微米),又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或细颗粒物。
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PM2.5的来源可分为一次源(直接排放)和二次源(二次生成)。
PM2.5对雾霾天气的形成有促进作用,雾霾天气又能进一步加剧PM2.5的积聚。二者之间虽然有包含关系,但两者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在遭遇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为雾霾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气体会通过大气化学反应生成PM2.5颗粒物,PM2.5的积聚也加速雾霾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