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院况简介
院领导集体
侯建国
吴朝晖
孙也刚
周 琪
汪克强
丁赤飚
何宏平
孙晓明
王 华
文 亚
王大同
机构设置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科技专项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技人才专项、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文化副刊
诗 歌
书 画
摄 影
散 文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浮标。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供图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获悉,9月13~16日,今年第14号超强台风“灿都”从南向北穿过了东海。其间,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共有5套浮标系统先后获取了“灿都”台风过境期间的实时观测数据。
数据显示,位于东海海礁附近的06号浮标获取到的极大风速为61.8米/秒,最低气压为957.7百帕,台风过境期间的最大浪高达到10.6米。17级以上台风更是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以及中国近海观测研究网络组网以来观测风速之最。
17级以上超级台风,也可称为18级。根据我国2012年6月发布的风力等级国家标准,17级的最大值为61.2米/秒,超过这个值国际航海界普遍称之为18级。
本次“灿都”台风结构密实,核心云团紧密、高速旋转,台风眼清晰细小,是个短小精悍的“子弹型”台风,可快速加强又快速减弱,对浮标的破坏力极强。在此期间,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21号浮标因受台风影响多次发生移位,且移位方向和台风的整体运行方向不同,这同时证明了“灿都”台风高速旋转的特点。
据介绍,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负责建设和运行中科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和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致力于获取高质量、高精度、长序列的实时观测数据,在观测极端天气诸如台风等方面的优势尤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