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台风集中在夏秋季节登陆的福建,广东省海岸线狭长,且纬度更低,从4月到12月都有台风登陆,登陆的台风个数是福建的近2倍。最晚登陆广东的台风是1974年的7427号台风Irma,于当年的12月2日以热带风暴级别登陆广东台山。
此外,登陆广东的台风相对登陆福建的台风来说强度更强,最强当属2014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它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对菲律宾及我国多地造成严重灾害,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已将"威马逊"从台风命名表中永久除名。
"杜苏芮"是否会重走"莫兰蒂"之路?
7月24日早晨到夜间,"杜苏芮"经历了从台风级加强为超强台风级的过程。造成"杜苏芮"强度偏强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台风所经过的洋面海温较高,达到28℃至30℃,且海面较为宽阔,为台风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其次,"杜苏芮"高层南北侧的辐散比较强,这为台风的进一步增强带来动力条件。此外,"杜苏芮"于21日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相较于南海台风,这类台风距离我国大陆有一定距离,因而有充足的时间来发展增强,这也是其强度偏强的原因之一。
但"杜苏芮"仍将可能成为2017年以来登陆福建南部的最强台风、近10年来影响广东东部的最强台风,风雨强度大,可能造成严重灾害影响,并将北上深入内陆带来大范围降雨。
"杜苏芮"登陆后可能深入内陆并北上 风雨影响范围广
气象专家表示,"杜苏芮"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首先它在生成的初期有一个快速增强的过程,登陆时强度较强。二是"杜苏芮"在登陆后会转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但台风环流将长时间维持并北上,先后为台湾岛、福建、广东、浙江、江西、安徽以及黄淮、华北等地带来风雨影响。7月26日强降雨主要影响台湾岛和浙江沿海,27日至28日将影响浙江、福建、广东和江西等地,29日将继续向北影响安徽及黄淮、华北等地。26日至28日,受台风远距离影响,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等地部分地区也将先后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到大暴雨。
气象专家建议,受台风影响地区需做好各项防台风工作,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和灾害防御,及时转移危险地区群众,加强交通、旅游和城市运行等的安全管理。我国东南海域航行船只需及时回港避风或避开影响区域,海上作业人员应提前撤离。同时,"杜苏芮"可能导致早稻收晒和晚稻播栽受阻、作物倒伏、农田渍涝以及经济林果、农渔业受损,建议提前做好防护。安徽及黄淮、华北、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部注意防范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