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加沙”引发台湾大溃坝,1亿方泥石流如海啸般冲击而下,在眨眼间淹没小镇。
9月23号下午,台湾花莲县万荣乡出大事了。一场早能料到的祸事,就这么突然砸下来。超强台风“桦加沙”没直接登陆,但它外围的雨带太狠,下了好几天的暴雨,把上游一个存了俩月的堰塞湖给泡垮了。
先是湖水漫过坝顶,接着整个坝体“轰隆”一声塌了。近1亿立方米的大水裹着泥沙、碎石,变成泥石流就往下冲——那架势跟海啸似的,没几分钟,下游的光复乡镇区就全被淹了。
六年前刚修好的马太鞍溪新桥,被这股泥浪一撞就碎了,桥身断成好几截,就剩几个光秃秃的桥墩戳在浑水里,看着特揪心。
台风没来,堰塞湖早埋了雷
这场祸的根子,得从9月22号生成的台风“桦加沙”说起。气象部门盯着台风动向,发现这台风后劲特别足,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能到17级以上,是今年西北太平洋最猛的台风之一。
虽说它最终没往花莲这边撞,但外围环流带过来的雨,跟瓢泼似的往马太鞍溪上游灌。
其实这堰塞湖的隐患,俩月前就有了。7月份“韦帕”台风过的时候,上游林地塌了一大片,土石全堵在河道里,慢慢就积成了这个湖。农业部门后来算过,这湖的坝体堆了足足2亿立方米土石,坝身高达200米——差不多是66层居民楼摞起来的高度。
满水的时候能存9100万吨水,快赶上一个中型水库的量了。当时有人担心会塌,可评估说“还算稳”,就没当回事。
下午2点50分,坝塌了
9月23号下午2点50分,出事了。雨还在下,堰塞湖的水位越涨越高,终于漫过了坝顶。黑褐色的大水裹着碗口粗的树、磨盘大的石头,每秒几十米的速度往下冲。才过18分钟,第一波洪峰就冲到了马太鞍溪新桥。
那桥看着结实,可几千吨的冲击力下来,“咔嚓”一下就断了。碎掉的桥身被大水卷着,冲出去好几百米远,在下游的河滩上堆着。
这不是慢慢放水,是一下子全泄了。6800万吨水啊,要是按标准游泳池算,得有2.7万个那么多,全堆在一起往下倒。泥石流在河道里拱起5米多高的浪头,有的地方甚至到8米。
农田被埋了,房子被冲塌了,路上的车跟玩具似的飘在水里。光复乡地势低的地方,30分钟不到,泥水就淹到二楼窗户,住在一楼的人根本来不及跑。
大水不光冲垮了地上的房子,还把地下的管线全搅坏了。有几段天然气管道炸了,噼啪的爆炸声在镇上响个不停。没多久,所有电力设施全停了,光复乡一下子掉进了黑夜里。
后来有人用无人机拍了照片,原来整整齐齐的街道,全变成了泥浆池,两层楼以下的地方全被埋了,就剩几个屋顶和电线杆露在外面,看着比电影里的末日场景还吓人。
救援的人,到傍晚才挤进来
灾一发生,花莲县就启动了应急机制,派了2000多人去救——有消防员、警察,还有不少民间救援队。可路全断了,有的地方塌方堵了路,有的桥塌了没法过,第一批救援的人直到下午5点才摸到光复乡。
那时候大水已经开始退了,可街上的泥有1米多厚,最厚的地方到2米,车根本开不了。救援队员只能扛着铁锹、拿着手电筒,一步一滑地在泥里走,挨家挨户喊“有人吗”。
台军后来调了CH-47直升机过来,往灾区吊挖掘机清理路,还往下扔矿泉水、面包这些吃的。
花莲这地方,以后咋防?
花莲这地方本来就不太平,它在菲律宾板块和欧亚板块交界的地方,地里的石头老动。过去10年,花莲光规模大的山体滑坡就有23次,其中7次都形成了堰塞湖。
这次出事,又把这地方的脆弱性摆到了明面上。
还有重建的事,不能再跟以前一样随便盖了。光复乡有几块地方,已经划成永久保护区,住在那儿的人得搬到地势高的地方去。这意味着好多人家,得离开住了一辈子的老房子,去新的安置区重新过日子。
现在,花莲县正在进行灾后重建工作,希望灾民们都能够得到妥善处置,当地部门要确保每一位民众都能恢复到灾难来临之前的生活中,这是我们最美好的期盼了。
台海网:6800万吨洪水倾泻冲进花莲光复乡,造成惨重灾情
中工网:总台记者直击丨台风“桦加沙”致台湾花莲堰塞湖溢流 多人伤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