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西北太平洋地区都有不少的台风出现,同时台风的“合并”现象在不同时段也是出现了的,最为典型的就是:2006桑美吞宝霞,2011马鞍吞蝎虎,2017奥鹿吞玫瑰,这种现象又被我们称之为“双台风效应”,当然准确的来说也有“多台风效应”,这完全是根据台风的多少,距离等因素来看的。
除了台风吞并之外,还存在台风互斥,台风跟踪,台风环绕等现象。这个就要看“双台风”或者多个台风的发展情况。
所以说这种情况是肯定存在的,并且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其中的一种情况,在今年9号台风、10号台风出现的时候,差点也形成了这种台风发展趋势,但是这两者的表现并不太强,所以很多人可能也没在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为何会出现这种模式。
台风为何会出现合并的情况?
台风合并其实不奇怪,当西北太平洋形成多台风共舞的时候,很容易多个台风出现扎堆的模式,在往年我们也看到了“三台风”共舞,而西北太平洋就这么大,多台风共舞的时候由于气流的移动肯定会出现相互影响的情况。而这种台风效应的情况发生,是在1921至1923年的一项实验发现的,是由日本科学家藤原(Fujihara)发现的,就是第一人。
在实验之中,他发现两个距离很近的气旋性涡旋会受到对方的影响,互相沿着两者中心所形成的轴线心,呈气旋性方向移动。两个涡旋并有彼此接近及合并的趋势。所以这就间接地映射出了台风合并效应,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只要出现多台风情况,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很容易引发这种效应,这就是原因。
如果总结一下,那就是多台风出现的时候,气流,运动方向,台风强度等因素会导致它们发生合并,互斥等现象。常见的热带气旋的相互作用分为三种情况,也是公开说明了的,单向影响型、相互影响型、合并型。这就是大概情况。当然这个问题说完了,我们也来说下即将可能出现的台风。
第2个秋台风可能将出现
第1个秋台风是海神,并且成为了2020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地区的风王,而第二个预计就是红霞了,正在酝酿之中,根据卫星监测数据来看,如今的90W台风胚胎中心位置位于12.8°N 123.8°EE,最大风速为20 kt,相当于10m/s,最小中心压力为1005hpa。而接下来预计它还将持续增强。日本气象厅如今显示它的强度稍微较弱一点,只有10KT,同时正在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偏西方向移动,美国联合预警中心已经发布了“台风生成预警”。
如今90W台风胚胎已经在菲律宾地区了,GFS预计它在9月16日的时候,可能会达到997hpa气压值,如果风速达到了18m/s。
那么就可以肯定为今年的11号台风红霞了。巅峰气压值暂时为989hpa,所以90W形成之后,预计不是一个大台风,而是一个小台风。欧洲数值中中心预计在9月17日会达到995hpa气压值,所以都认为这个台风即将形成。
90W未来会影响什么地区?
从方向来看,对我国海洋区域是会带来影响的,同时我国也发布了说明,从15日夜间开始将给我国南海及华南沿海地区带来风雨影响。
所以这个台风生成之后,预计会给我国带来一定的影响,不过从最新的超级计算机情况来看,影响的情况不会太大,因为行走的路径比较远,所以就看后期是否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如果是这样的话,很大概率华南沿海大部分地区可能还是以“副高”覆盖区域为主。
至少从超级计算机的情况来看,副热带高压表现非常强,只有在海南部分地区的影响可能稍微较大,所以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最多就是海洋区域波动较大,其他地区稍微影响不了多大,从我国预计的降雨情况也可以看到,其实范围并不是很多,说不定还很容易引发华南部分地区的“蒸笼”天气,不仅没有降温,反而更加的热,这完全是要看台风的后期走向,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综合情况来说,至少如今看上去对我国的影响不是很大,后面就算是有风雨天气,与这个台风波动不是太大。本身来说90W的发展区间受限制也较强,所以强度也不会太强,算是“小打小闹”,大家不要去海区就行。同时这次也不会出现上面说的“台风合并”情况,大家不用担心,一切都是属于正常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