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桥梁脉动的密码——泰州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关键数据分析应用主梁荷载悬索桥bridgecn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是世界上首座跨径超千米级的三塔两跨悬索桥,自开通运营以来,大桥管理单位即在主桥上安装了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并在随后几年对其进行多次升级改造。监测系统在大桥运营过程中,采集到大量环境、作用、结构响应等监测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有助于养护技术人员对大桥的结构状态进行评估,为大桥的养护提供科学指导。

独特结构与复杂受力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位于江苏泰州与镇江、常州市之间,东距江阴长江公路大桥57公里,西距五峰山长江大桥28公里,是江苏省重要的过江通道工程,对完善国、省干线公路网,加强泰州、镇江、常州的交流,促进长江两岸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和沿江开发开放,改善长江航运条件具有积极的作用。

泰州长江大桥为三塔两跨悬索桥,主跨2×1080m。主缆矢跨比为1/9,两根主缆横向中心间距为35.8m。中塔采用纵向人字形、横向门式框架钢中塔,塔高200m。边塔为混凝土结构,塔柱采用矩形断面。加劲梁为扁平流线型全焊接钢箱梁,梁高3.5m,全宽39.10m。

泰州大桥设计车速为100km/h,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设计基本风速为桥位处10m高度100年重现期10min平均最大风速为31.9m/s;与汽车荷载组合的风力按桥面风速25m/s计算,超过25m/s不与汽车荷载组合。

图1 泰州大桥主桥结构示意图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气势宏伟,结构新颖,从桥梁设计及受力分析角度来看,具有以下特点。

从桥梁形式来看,大桥是一座三塔两跨地锚式悬索桥,极具突破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结构与景观的和谐统一。

从结构体系来看,泰州大桥主梁纵向受弹性索约束,竖向受竖向支座及吊索联合约束,横向受抗风支座约束。

从结构组成来看,多塔悬索桥的结构布局,是以多塔支承的连续主缆,在首尾两端固定于锚碇,和加劲梁构成悬吊体系,在恒载均匀分布于全桥的条件下,各塔的塔顶不出现顺桥向水平位移。在活载作用下,各塔的塔顶根据其所在位置的不同,都会发生大小不同的顺桥向水平位移,以平衡主缆中所承受的水平拉力。

从构件来看,大桥建成时,其中塔是世界上最高的纵向“人”字形、横向“门”式框架钢塔,钢结构重达12000吨。在任何工况下,均要求保证主缆在中塔主鞍座间不发生相对滑移。若中塔刚度较小,中塔顶两侧主缆不平衡水平力较小,主缆的抗滑移安全系数易于实现,但加载跨主缆垂度大,主梁的挠跨比较大,行车安全不易保证;如中塔刚度大,主梁的挠跨比易于满足要求,但中塔顶主缆不平衡水平力大,可能因鞍槽与主缆束股间的摩擦力不足而造成滑移。

泰州大桥独特的结构形式及复杂的受力状况,使得大桥的日常养护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全面、翔实把握大桥的结构状况,对于大桥的预防性养护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监测系统的布局与优化

在泰州大桥建成时,便安装了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对大桥的结构响应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泰州大桥原运行的“结构安全监测系统”(以下简称:原系统),于2012年完成工程施工并进入运行阶段。原系统的监测内容包括:风速风向监测、空气温湿度监测、主梁线形及主塔位移监测等。

在2017年,泰州大桥对原系统中的全桥整体位移监测系统(GNSS)进行了升级维护;2019年,进行了首期结构安全监测系统升级改造工程;其后几年,根据大桥养护管理实际需求,“有规划、分批次”地对大桥监测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

2022年,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及《公路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JT/T 1037-2022)等文件要求,结合泰州大桥的结构形式、环境特点,按照自主可控、先进适用的原则,泰州大桥对健康监测系统测点布设进行了优化设计。

图2 泰州大桥健康监测系统测点布置图

利用关键数据分析特殊工况

自2012年泰州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施以来,监测系统累计采集了约1T的监测数据,对桥梁状态把控、安全预警与运营维护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数据记录了大桥每一次台风、地震、堵车等特殊工况下结构的状态。

基于监测系统采集到的海量监测数据,从信号处理与数据挖掘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是桥梁安全评估、趋势预测的宝贵资料。对这些特殊工况数据的分析,不仅能够进一步了解大桥结构状态,还能促进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

节假日挠度监测

泰州大桥自建成通车以来,车流量呈逐年增长趋势,日益增长的交通量不可避免地会对大桥结构产生影响,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对大桥车流量的实时监测、对大桥结构响应的实时分析,对于保证通行车辆及大桥结构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图3 车流量与挠度平均值关系

当日,泰州大桥主梁挠度最大值为1.093m(设计最不利工况主梁跨中挠度为432cm),在北跨跨中,相应主梁线形如图4。

图4 最大挠度时主梁线形

此时,泰州大桥中塔塔顶顺桥向位移也达到最大值,为41.2cm(设计最不利工况中塔塔顶顺桥向位移为182cm),主梁跨中挠度与中塔塔顶位移有着较好的相关性,桥梁结构状态较好。

大交通跟踪观测

在道路上,车辆事故导致的交通拥堵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当交通拥堵发生在桥梁上时,短时间内交通荷载的变化会产生较为明显的结构响应。下文以2021年11月份一次大挠度中BD传感器子系统获取的主梁位移的变化情况为例,进行数据分析。

图6 行驶方向示意图

图7 车辆速度测算

将该重车队视为加载车,通过南北两跨各测点位移影响线可知其对称性较好,符合大桥受力特征,说明大桥结构状态良好。

台风跟踪观测

大风,尤其是台风,对桥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桥梁结构因风荷载而遭受破坏的事故屡见不鲜。泰州大桥健康监测系统在2019年,即安装了风速传感器,对大桥所处的风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下文以2022年9月的台风“梅花为例”,对其过境期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台风“梅花”9月15日3时10分前后进入苏州太仓境内,以每小时3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快速移动,强度逐渐减弱。在此期间的台风路径中,台风中心距离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最近约124km。

泰州长江大桥在台风“梅花”从江苏过境期间,在9月14日-15日上午10时之间的风速数据如下:北跨中下游风速最大值大约发生在15日上午6时及15日上午8时左右,瞬时风速最大值为V=17.14m/s,两分钟平均风速最大值为V2=12.47m/s(6级风),十分钟平均风速最大值V10=为11.64m/s。从历史数据对比来看,其北跨中下游瞬时风速、两分钟平均风速、十分钟平均风速也远低于历史最大值。

塔顶风速最大值大约发生在14日上午6时及15日上午6时左右,瞬时风速最大值为V=32.73m/s,两分钟平均风速最大值为V2=24.02m/s( 9级风),十分钟平均风速最大值V10=21.72m/s。从历史数据对比来看,其北跨中下游瞬时风速、两分钟平均风速、十分钟平均风速也远低于历史最大值。

较大的瞬时风速通常会对结构及构件的动力响应产生较大影响,两分钟平均风速通常作为桥面行车安全控制指标,作为桥梁封闭交通或限制交通时的风速控制值,其主要源自《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第4.1.3条规定:“当风荷载参与汽车荷载组合时,桥面高度处的风速可取25m/s”。且根据相关文献研究,此时对于中轻型客车,当速度超过100km/h时,即使在干燥路面上行驶也存在较大行车风险。因此此时可认为对于桥面行车已带来较大风险,并可能损伤结构附属设施,因此应注意较大风速对大桥带来的影响。但通过监测数据可知,台风过境期间泰州长江大桥南北跨上下游风速并不大,均处于正常范围内。

此外,为了评估“梅花”台风导致的大风速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性是否有影响,引用阵风系数。阵风系数定义为1 h内某时间长度(如3 s)内的平均风速的最大值与每小时平均风速的比值,即:G(t)=(t)*-1

式中:(t)为t时间内的平均风速,一般取1~3 s。随着时间的增加,阵风系数越来越小。在一定期间内,越大的阵风系数表示越高的脉动风速。阵风系数表示脉动风速的大小,因此,当风速较小时,较大的阵风系数代表的脉动风速也不会超过桥梁的设计风速,而当风速较大时,较大的阵风系数代表的脉动风速将更大,有可能超过桥梁设计风速,从而导致桥梁结构受到损害。泰州长江公路大桥9月份期间阵风系数与60 min平均风速关系如图8所示。根据统计数据可知,9月15日风速最大期间主塔塔顶的阵风系数仅约为1.8。因此“梅花”台风期间的脉动风速对泰州大桥结构的安全性能影响很小。

图8 大桥桥面阵风系数与60min平均风速关系

振动分析

现代桥梁不断向长、细、轻、柔、低阻尼的方向发展,其对风荷载的作用越趋敏感。桥梁的风致振动问题已成为大跨度及超大跨度桥梁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设计的制约因素,对于大跨度斜拉桥和悬索桥,主梁和缆索在运营期间都可能发生涡振。

2020年,国内出现大跨柔性体系桥梁涡振的现象,有鉴于此,特选取泰州大桥部分健康监测数据进行了主梁振动及其模态分析。以当年度5月份监测数据为例,通过对5月5日至7日的风速数据进行统计。2020年5月份泰州大桥泰州跨和扬中跨风速一致性较好,虽较环比数据有所增加,但瞬时风速最大值均小于10m/s,2min平均风速最大值为9.36m/s,为5级风(清劲风),风力等级较小。

图9 扬中跨主梁频谱及环比分析

图10 泰州跨主梁频谱环比分析

图9、图10为泰州大桥当年5月份扬中跨主梁频谱分析。由图可知,扬中跨主梁前三阶频率较环比数据基本无变化。其中,扬中梁1阶振动频率为0.1172Hz,较环比数据基本无变化;2阶频率为0.1651Hz,与环比数据持平;3阶频率数据为0.2198Hz,环比数据为0.2188Hz,基本持平。因此,泰州大桥结构形式并未呈现异样或发生较大变化。同理,泰州跨主梁前三阶振动频率亦无变化。

图11 索力频率变化(一至五阶)

图12 索力频率变化(六至十阶)

图12为泰州大桥近塔侧某一长吊索的频谱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可知,各阶频率保持稳定,能量主要集中在第四阶至第八阶,稳定无明显变化。

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健康监测系统,采用现代化的传感技术、测试技术及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对大桥所处工作环境和各种使用荷载下的结构性能,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大桥在运营状态下的各种数据和信号,获取反映桥梁健康状况的特征信息,为大桥养护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对大桥的安全可靠性作出评价。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的建立,起到了科学指导工程决策,实施有效的保养、维修与加固的作用,较大地提高了大桥的整体管理技术水平,可节约后期维护经费,对保证大桥的正常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刊载 / 《大桥养护与运营》杂志

2023年 第1期 总第21期

作者 / 金世安

作者单位 / 江苏泰州大桥有限公司

编辑 / 王硕

美编 / 赵雯

责编 / 裴小吟

审校 / 李天颖 裴小吟 廖玲

联系人:李天颖

稿件投递

联系人:裴小吟

联系人:黎伯阳

联系人:穆玉

喜欢请转发吧!

原创稿件,转载请标明出处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15号台风“苏力”路径图实时发布系统今天(9月19日)台风“苏力预计,“苏力”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南方向移动,将于今天夜间在越南中部沿海登陆(热带风暴级,8级,18-20米/秒),之后,强度逐渐减弱。 今年第15号台风“苏力”最新路径图解 今年第15号台风“苏力”未来6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 第15号台风“苏力”最新路径实时发布系统jvzq<84o0otx0ls1pg}t1€ttnf53;>:2354ivvq
1.台风实时路径发布系统海南发布防御台风“天鹅”四级预警新华社海口11月2日电(记者赵叶苹、夏天)据海南省气象台消息,今年第19号台风“天鹅”已于1日夜间进入南海,海南省气象台发布台风四级预警。 据监测,2日6时,“天鹅”中心位于北纬14.3度、东经118.1度,距离黄岩岛南偏东方向大约100公里的南海中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米/秒),七级风圈半径180-280公里。jvzquC41o0k357hp1ygozrfpi18149233/631;542D6329:5:0nuou
2.广东广州:鼓励储能调峰项目建设构建反应迅速灵活兼顾的电力应急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规划中提出提升电力系统应急调节能力,鼓励储能调峰项目建设,构建反应迅速灵活兼顾的电力应急体系。结合交通站场规划建设新能源公交车配套充电设施,解决新能源公交车建设用地问题,实现2025年全市100%公交使用清洁能源车辆。 jvzquC41pg}t0koz0eun0ls1jvsm1;5442=23864628947xjvor
3.2024台风摩羯路径实时发布系统11号台风摩羯登陆哪里中央气象台9月3日06时继续发布台风预报: 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3日)凌晨5点钟位于菲律宾吕宋岛西北部近海,就是北纬18.2度、东经119.7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2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5百帕,七级风圈150-250公里。 jvzq<84o0otx0ls1pg}t1|mgjwo04B:243=/j}rn
4.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报告目录:1月19日,明阳集团广东阳江沙扒深海渔业养殖实验区完成首次收鱼,标志着我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区实践成功,开创了世界深远海抗台风养殖的先河,将引领我国海洋能源立体融和开发与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详情请点击此处 三、聚焦碳中和/新型电力系统 jvzq<84yyy4dgrf0ggg/v|npij{b0niw0et0j‚z15>d2:;29n;5h0nuo
5.国新办举行介绍“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关情况发布会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预计接近常年,活动路径以西行和西北行为主,主要影响我国华南和华东沿海地区。为了打赢今年防汛抗旱这场硬仗,今年以来,国家防总组织核定并发挥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实时传输地震监测站网优势,为推动实时地震学、实时灾害学、地震工程学的创新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科学数据信息,助力地球科学发展进步。jvzquC41o0iikwfpgyy/exr1ycv0fnyckn5dj|4|d1:96A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