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随着季风再次活跃起来并灌入西太平洋和南海,如同在南海和西太平洋上洒下“种子”,台风胚胎便迅速的生长出来——9月25日下午,南海上热带云团涌动,台风胚胎91W已经在南海上出现。虽然它基本确定不会登陆华南,但它的外围雨带已经给海南制造了相当暴力的暴雨,海南万宁昨夜今晨猛下特大暴雨。
一、太平洋巨型风暴启动
实际上,除了台风胚胎在西太平洋上出现外,近日,美国和加拿大西海岸遭遇了另一波罕见的强风暴袭击,造成多地停电、交通受阻和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损毁。北京时间9月25日下午,从卫星云图上看,一个庞大的螺旋形状风暴在东北太平洋上咆哮,其东侧的雨带开始在美国加拿大西部沿海,其强度堪比台风,甚至超过了一些热带气旋。那么,这场风暴是怎么形成的呢?它与日本核污水排放有关吗?
比如在新的一周,加拿大温哥华部分地区的大风警报已经升级。加拿大环境部警告说,当地时间周一晚上温哥华多地都面临大风、降雨的袭击,沿海甚至可能出现风暴潮。加拿大环境部指出,预计温哥华北部将出现最强风,风速高达90至110公里/小时,也就是最大可能达到11级风力,和西太平洋这边的强热带风暴相当。
在狂风的袭击下,可能造成基础设施损坏。加拿大环境部警告说,大风可能导致停电和树木折断和倾倒,从而对居民生活和交通带来麻烦。此外,风暴带来的高降雨量意味着河流可能会迅速上涨,低洼地区仍有可能发生一些轻微的洪水。
二、美国多地像刮台风!
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数据,这场风暴是由一个强大的低压系统引发的,该低压系统气温下降到968百帕左右,在太平洋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旋涡,将大量的冷空气和湿气带到了美国西部。这种低压系统通常被称为“冬季风暴”,它们往往还伴随着大气河流现象出现,也就是说,这种低压系统南侧的偏西风会拉动大量水汽,就像是从海洋向陆地输送水汽的河流一样。当这些水汽遇到山脉或其他障碍物时,就会形成强降雨或降雪,同时伴随着狂风和雷电。
这种“大气河”和风暴现象在北美洲西海岸并不罕见,每年都会出现几次,但这次的强度和时间却比较特殊,对于温哥华等地来说,今年下半年的温带气旋活动似乎有些提前了。一些专家认为,这与全球变暖有关,因为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了海洋表面温度的升高,从而增加了水汽的含量和低压系统的能量。另一些专家则认为,这与厄尔尼诺和北太平洋地区的气候模式周期性变化有关,因为水温的周期性变化会影响地球上的气压分布和风向。
三、日本污水诱发?
那么,这场风暴与日本核污水排放有关吗?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两者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日本核污水排放是指日本福岛核电站在2011年发生核泄漏后,将处理过的放射性废水排放到太平洋中。这些废水虽然经过了净化处理,但仍然含有一定量的三氚等放射性物质。日本政府声称,这些废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没有危害,但许多国家和组织对此表示质疑和反对。
一些网友猜测,日本核污水排放可能会改变太平洋的海洋环流和生态系统,从而影响到天气模式和气候变化。但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因为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数据和研究来证明核污水排放对海洋和大气有多大的影响。而且,即使有影响,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导致如此剧烈的风暴事件。因此,将这场风暴归咎于日本核污水排放是没有根据的。
总之,这场“太平洋巨型风暴”是一次比较异常的自然灾害,其形成原因可能与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等多种因素有关,但与日本核污水排放没有直接联系。对于加拿大和美国多地来说,这一带西部地区虽然会因为风暴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和困难,但也有助于增加降水,改善今年以来的少雨干旱局面。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