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倾听不同文明的声音

——访科斯塔斯·古利亚莫斯

9月12日,在北京首届世界历史学前沿论坛现场,《中国社会科学报》(以下简称“报”)记者专访了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科斯塔斯·古利亚莫斯(以下简称“古”)。

【报】①: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希腊哲学,虽形态、特征不同,但在许多方面有着深刻联系。对此,您如何评价?

【古】①: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希腊哲学虽起源不同,但存在诸多共通之处。例如,二者均强调道德、秩序、和谐等。对于宇宙起源、世界本质、生存法则等有着共通看法与共有观点。这是一种超越文化边界的智慧共振。“和谐社会”这一理念植根于儒家思想体系,也可以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中寻到影子。尽管这两种文明形态在历史长河中未曾直接交汇,但都揭示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秩序、个体价值的共同追求。

【报】②:全球不同文明虽扎根各自土壤,形态各异,但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交叉与重叠。您认为,人类思想的共鸣是否可以跨越时空?

【古】②:的确,文明的交织是一种联结状态。以我的研究方向之一美学为例,我始终认为美学是人类共有的文明成果,也是多元文化交融的产物。从中国古代山水画到欧洲现代艺术运动,艺术一直是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和互通的媒介。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艺术,虽有各自独特之处,但也存在异曲同工之妙。中国美学强调生命、能量、平衡,对西方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毕加索及其同时代的艺术家也承认,他们在20世纪初期开创的抽象表现主义理念,实际上根源于中国艺术传统的启迪。

【报】③: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些文明自认为比其他文明更优越,并试图主导世界。您如何评价甚嚣尘上的“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等?

【古】③:所谓“单边主义”或“文明优越论”等概念,本质上都是通过制造文明对立来威胁世界和谐与和平。至今,西方文明仍保有着深刻的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基因,并通过多个维度构建起文化霸权体系。早在冷战之前,一些西方中心主义者就试图通过暴力手段将“西方文明优越性”的概念强加于世界。我坚决反对这种论调,因为西方文明所推崇的“普世价值”在本质上是虚构叙事。

【报】④: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总是把历史传统当作一面镜子,从中汲取经验。您如何看待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

【古】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的独有优势,也是促成中国显著成就的重要因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源深植于5000多年文明积淀,并非简单复制他国模式。一直以来,中国人民尊重并乐于接受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传统,并使之适应所处的当下变迁。文明的演进是不断延续过去的进程,这一点在中华文明身上尤为突出。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绵延5000余年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其传统、哲学与制度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依然保持深厚底蕴。应当说,中华文明独有特性塑造了传承与影响力的内在逻辑。受到“道法自然”思想的启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构成了中华文明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维度。

【报】⑤:一些西方国家将传统贬低为落后过时,并加以摒弃。对此,您如何看待?

【古】⑤: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冷战时期兴起的“后现代主义”运动中,的确有一种思潮试图与传统割裂。我认为这种历史认知存在根本性误解,因为构建现代性不一定要以“否定传统”为代价。后现代理论在过去几十年间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思潮之一,其解构传统、消解宏大叙事的激进姿态,是一种认知失调与文化认同偏差。这也是“西方文明”命题的内在矛盾之一。

【报】⑥:美国对于中国的崛起深感不安。除了舆论手段,还发起经济遏制、贸易制裁、技术管制等措施。您认为美国采取这些策略的原因是什么?

【古】⑥:美国采取对华遏制策略来源于对自身实力的恐惧与忧虑,这种恐惧与忧虑本质上源于美国内部的系统性危机。但美国政府极力否认这一点,试图掩盖其社会内部矛盾。美国政府只想向世界证明美国并未衰落,也从未衰落,并不惜采用一系列武断的政策来扭曲中国形象。我希望西方能正确认识中国,先从理解中国的传统开始。中国“以德治国”的思想由来已久,这个国度不仅承载着智慧,更以道德为根基。中国也始终秉持“以和为贵”的治理哲学,从儒家“仁政”思想到当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强调“德性”对于治理的重要性。中国的外交原则与政策深深植根于5000多年文明积淀,历史纵深赋予中国独特的外交智慧。今天的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游刃有余,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A. 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希腊哲学在许多问题上有共通的看法,说明这两种不同文明之间曾存在密切的交流,人类思想的共鸣可以跨越时空。

B. 中国传统美学对西方艺术影响深远,中国艺术传统为20世纪初期的抽象表现主义提供理论基础,这也印证美学是多元文化交融的产物。

C. “西方文明优越论”的论调在冷战之前就已经出现,直至今天仍然没有消停,这反映西方文明仍保有着深刻的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基因。

D. 中华文明能够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绵延5000余年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是因为其建立了以“道法自然”为重要维度的文明价值体系。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问题①②选择读者普遍有基础认知的“哲学共通”“文明交织”等话题为切入点,熟悉的话题让读者更容易进入访谈的情境。

C. 问题④⑤指向人们对待“传统”的两种不同态度,分别引出受访者肯定与批评的评价,在对照中深化了读者对“传统”价值的认识。

D. 回答⑤⑥,古利亚莫斯对西方思潮以及美国策略的批评是基于事实判断,并未因为其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的身份而失去客观性。

3. 下面是某位同学对本文内容的梳理。请根据原文内容,在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访谈围绕“文明交流”这一话题,分三个层次推进:第一层次,问答①②,聚焦不同文明的共通性,阐明文明交流的________;第二层次,问答③,剖析“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等错误观点,指出文明交流的________;第三层次,问答④⑤⑥,围绕________的关系展开,涉及中国式现代化、西方认知失调、美国对华策略等具体问题,讨论文明交流的实践。

4. 本文以“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倾听不同文明的声音”为标题,有哪些好处?请从概括性与生动性两个角度简要分析。

5. 古利亚莫斯在访谈中多次强调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中华文明对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 C    2. B

3.     ①. 基础(前提)    ②. 障碍    ③. 传统与现代

4. (1)概括性:“不确定的世界”点明访谈的时代背景,即世界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倾听不同文明的声音”提炼出访谈的核心主张,即不同文明应进行平等交流。

(2)生动性:动词“倾听”形象而富有温度,体现对不同文明的尊重。(或:“不确定的世界”与“不同文明的声音”形成张力/对照,激发读者对“如何通过文明交流应对不确定性”的探究兴趣。)

5. ①提供文明传承范本:中华文明是唯一绵延5000余年未中断的文明,能够为其他文明传承传统、发展现代性提供参考。

②提供文明交流范式:中华文明强调“和谐”“以德治国”“以和为贵”,倡导文明平等互鉴,能为构建公平的文明交流秩序提供思路。

③提供现代化新路径:中国式现代化不复制他国模式、深植自身文明的实践,为其他国家探索立足自身的特色发展道路带来启示。

【解析】

【导语】这篇访谈以文明交流为主题,通过中西方哲学、美学等领域的比较,展现了不同文明的共通性与独特性。古利亚莫斯批判了“文明优越论”,强调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及其对世界的积极影响。文章层次分明,从理论探讨到现实问题,既有学术深度又具现实意义。访谈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传统智慧与现代价值,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想资源。

【1题详解】

A.“说明这两种不同文明之间曾存在密切的交流”错误。原文提到“尽管这两种文明形态在历史长河中未曾直接交汇”,所以只能说明两种文明思想有共鸣、共通之处,但不能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密切交流”。

B.“中国艺术传统为20世纪初期的抽象表现主义提供理论基础”错误。原文明确毕加索等人的抽象表现主义理念“根源于中国艺术传统的启迪”,“启迪”指思想层面的启发,并非“提供理论基础”。

D.“是因为其建立了以'道法自然’为重要维度的文明价值体系”错误。原文指出“道法自然”是中华文明的价值组成部分,并非说它是“中华文明绵延5000余年未中断”的原因。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B.“进行多维度的比较,有意突出中国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优势地位”错误。回答①②两段话并非侧重于“比较”,而是侧重于“关联”(如明确提到“存在诸多共通之处”“异曲同工之妙”等);也并非“有意突出中国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优势地位”,而是意在说明文明之间存在交流与共通。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材料内容和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层次,问答①②聚焦不同文明共通性。如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希腊哲学在道德、秩序等方面有共通看法,“和谐社会”理念在儒家与赫拉克利特思想中有影子,艺术也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通媒介,这些都表明文明存在共通之处,这是文明交流得以开展的基础(前提),没有共通性,交流就缺乏根基。

第二层次,问答③剖析“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等错误观点。这些观点制造文明对立,威胁世界和谐与和平,是构建文化霸权体系的表现,严重阻碍了文明间的正常交流,是文明交流的障碍。

第三层次,问答④⑤⑥涉及中国式现代化对传统的尊重与传承,西方试图与传统割裂的错误,以及美国对华策略中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滋养等问题,可见此层次围绕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展开,探讨了文明交流在实践层面的相关内容。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题的作用的能力。

①概括性:“不确定的世界”精准概括了当下世界局势,各种不稳定因素交织,如文明冲突、大国博弈等,点明了访谈所处的时代背景。“倾听不同文明的声音”则高度提炼出访谈核心主张,强调不同文明间应摒弃偏见,开展平等交流对话,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

②生动性:“倾听”一词运用巧妙,它本是听觉动作,此处赋予其尊重不同文明的内涵,形象且富有温度,让读者感受到对不同文明的敬重。同时,“不确定的世界”与“不同文明的声音”形成鲜明对照,营造出一种张力,激发读者好奇心,促使他们深入探究如何通过文明交流来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吸引读者阅读全文。

【5题详解】

①文明传承上:古利亚莫斯指出中华文明是“唯一绵延5000余年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传统、哲学与制度历经漫长演进仍“保持深厚底蕴”。这表明中华文明在传承自身传统方面成效显著,能为其他文明在传承传统、发展现代性时提供可参考的范本。

②文明交流上:中华文明强调“和谐”“以德治国”“以和为贵”,这些理念倡导文明平等互鉴。在当前“文明优越论”等威胁世界和谐与和平的论调下,中华文明的这些理念能为构建公平的文明交流秩序提供思路,促进不同文明间友好交流。

③文明发展上:中国式现代化深植于自身文明,不简单复制他国模式,这种实践为其他国家探索立足自身的特色发展道路带来启示,提供了新的现代化路径参考。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慢慢来

胡玲

街边突然开了间云吞店,名为“云记”,如同门前榕树上不知何时冒出的几点新芽,并未引起街坊们的关注。店主是对夫妻,男的叫云天,女的叫小雨。周边的街坊,习惯去常去的餐馆,吃熟悉的味道。店子新开张,鲜有人光顾。

云天在后厨忙,熬汤,做云吞,有条不紊。熬煮的鲜汤,香气愈发浓郁。和好面粉,打入鸡蛋,手擀成皮,再压入肉馅,包一只虾。每只包好的云吞仿佛都散发着云天双手的温热。

小雨坐在收银台前,看着冷清的店面,两朵浓厚的乌云飞上脸。云天忙完,在小雨身边坐下。收银台上,以前店主丢弃了一盆绿萝,蔫头耷脑的。小雨望着绿萝,深深地叹了口气道:“都是我拖累了你,要是咱们还在老家待着,不至于这种境况。”

云天打小跟师傅学做云吞,后来在老家的小镇上开了店,生意很红火。前年,小雨得了一种罕见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吃药治疗,去医院成了家常便饭。市里医疗条件好,交通便利,为了给小雨治病,他忍痛卖掉经营了二十多年的云吞店,来市里新开了这间店。

云天平静得像晴空中的白云,拍了拍小雨的肩膀说:“别着急,慢慢来。”说着,他起身摘掉了绿萝的几片黄叶。

一天下来,门可罗雀,临近打烊,云吞还剩很多。小雨看着窗外的夜色发呆,云天走到门外,已是深夜,霓虹在夜空中闪烁着。星光下,仍有不少忙碌的身影,好几个外卖小哥坐在大排档门口,等候订单。云天走过去说:“各位师傅、各位小哥,夜深了,来我店里吃碗云吞吧,我请客!”

一群人被云天带进店,冷冰冰的店瞬间有了热乎气,云天钻进厨房,把云吞放进沸汤中,片刻,云吞浮起,捞出装碗,淋上汤汁,撒入葱花。小巧玲珑的云吞,晶莹剔透,红彤彤的鲜虾若隐若现,仿佛朵朵白里透红的桃花,盛开于碗中。

大家吃起云吞来,爽滑的面皮在牙齿上弹开,浓稠的油脂如春水在唇齿间融化,肉的细腻和虾的鲜甜在口腔中碰撞出奇妙的火花。一口汤下去,身体的每个细胞都透着舒坦。

笑容从大家的脸上漾开。“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云吞。”“好好吃!”大家交口称赞。“为什么请我们吃云吞?”有人好奇。

云天一笑,说:“卖剩下的,倒掉可惜,不如请大家吃。”

“剩下的放冰箱,明天还可以卖啊。”

小雨插嘴道:“我们家的云吞都是当天包,当天吃,绝不过夜。”

吃完云吞,大家起身离开。小雨收拾着碗筷,唉声叹气道:“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云天拿来水壶,在绿萝上喷洒,轻声说道:“慢慢来。”

天未亮,云天来到菜市场,直奔肉摊道:“老板,和昨天一样,来20斤最好的骨头,熬汤用的。”老板称好骨头,好奇地打量云天几眼,说:“兄弟,你是刚做生意的吧?”云天一愣道:“为什么这样问?”

“你每天买新鲜骨头熬汤,其他老板是隔几天熬一次,今天的汤明天再用,又没人看得出来。”

“我做生意二十多年了,我家的汤都是当天熬当天用,不留过夜的。”

“像你这样的人,少啊!”老板感叹。

依旧是熬汤、包云吞,一切准备妥当,等着客人光顾。一个上午,无人登门。小雨愁得在店里走来走去,再这样下去怎么办啊?

云天从绿萝中拔出两棵杂草,说:“慢慢来。”

中午,一个提着公文包的小伙子走进来。小雨急忙迎上去,脸上笑开了花。“请进!”小伙子一脸焦急,说:“我的手机突然没电了,能在你们这儿充会儿电吗?”“当然可以,这边有插座,你坐这里充吧!”云天把小伙子领过去,给小伙子端来一杯热茶。半个小时后,小伙子匆匆离开。

下午,终于有个老太太走进店。小雨又是一阵惊喜,热情地走过去说:“阿姨,请坐。”“我在门口等公交车,口渴了,想在你们这加点开水。”云天走过来,笑着说:“阿姨,我给你加开水。”他给老太太的保温杯加满开水,老太太道谢后便离开了。望着老太太离去的背影,小雨自嘲地笑道:“客人没见着,倒把水和电也搭出去了。”

“慢慢来。”云天安慰小雨。他给绿萝浇水,发现绿萝开始舒展起来了。

第二天,云天在店门口张贴了一张红纸,纸上用黑笔写着:“本店免费提供饮水、充电、上网等服务。”小雨望着那张纸埋怨道:“你想天天做亏本生意?”

云天低头抚弄着绿萝说:“慢慢来。”绿萝在他的指尖下微微颤动,他听到了它们拔节生长的声音。小雨气呼呼地说:“你就知道说这句话,我的耳朵都听出茧子了。”云天欲言又止。

日子像门前榕树叶上的蜗牛,慢慢滑过。

一天,店刚开门,一个外卖小哥走进来。“老板,来碗云吞,上次你请我们吃云吞,那味道我一直惦记着,今天我上早班,专门过来这里吃。”

一天,两个小伙子走进店里。一个小伙子说:“老板,来两碗云吞,前段时间我在这儿充过电,今天专门带朋友来试试这里的云吞。”

一天,店里来了一群老太太。一个老太太说:“我又来了,这次可不是来加开水的,我来请好姐妹们吃云吞。”

一天,一个女人来吃云吞,边吃边说:“今天在菜市场买菜,听肉摊的老板说你们两口子做生意很实诚,我来吃吃看。”

又一个日子,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榕树茂密的新叶,洒进云吞店。店里,客人满座,笑声鼎沸。

柜台上的绿萝,在阳光下闪着绿光,欢快地摇曳着绿色的舞姿。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云吞店名为“云记”,不仅呼应主人公的名字,也暗示着主人公有着超凡脱俗的品格,正如小说写的,“云天平静得像晴空中的白云”。

B. “要是咱们还在老家待着”的念叨,表明小雨为自己拖累云天而歉疚;“倒把水和电也搭出去了”的不满,反映她斤斤计较,有点小气。

C. 小说善作铺垫,使“意料之外”的情节又在“情理之中”。如先写云天请外卖小哥吃云吞,使后面外卖小哥专程来吃饭的情节显得合情合理。

D. 小说对云天的描写,不仅正面刻画他的言行,更通过妻子的抱怨、他人的反响来表现他的各个不同侧面,从而使人物性格由单一走向复杂。

7. 关于小说对云吞的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二段写做云吞的过程,以几个较短的分句构成明快的节奏,表现云天技术娴熟,接着以一个稍长的单句将节奏放缓,表现忙碌后的满足感。

B. 小说将“红彤彤的鲜虾”比作“白里透红的桃花”,不仅写出云吞的色泽美丽好看,也暗示食材是肉眼可见的真材实料,经得起品鉴。

C. 小说用“春水”融化、“火花”碰撞等比喻,描写品尝时的美妙感受,更以“每个细胞都透着舒坦”的夸张手法,将这种感受推向极致。

D. 对做云吞、品云吞的详细描写,是为了表现云吞的品质出众,既为后文生意红火做足铺垫,也突显小说的主旨:质量是企业立身之本。

8. 小说精心描写“绿萝”的生长变化,其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9. “慢慢来”在小说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 C    7. D

8. ①体现巧妙的构思:绿萝的生长变化与店铺的经营状况同步,双线并进,使小说结构显得更加精巧、连贯。

②烘托人物的形象:云天多次在安慰小雨、处理问题时与绿萝互动,“慢慢来”的话语和照料绿萝的动作相辅相成,表现主人公内心平和、性格坚韧。

③丰富小说的内涵:绿萝从“蔫头耷脑”到“舒展”、“摇曳”,象征着夫妻二人在困境中坚守,生活逐渐向好。

9. ①对妻子的安慰与承诺:在生意冷清、生活压力大时,这是云天安抚妻子焦虑情绪的方式,传递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信念。

②坚守原则的经营哲学:代表着云天坚守产品品质、不急于求成、以真诚和时间积累口碑的经营之道。

③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云天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平和、坚韧与乐观,是一种相信时间会带来改变的生活智慧。

【解析】

【导语】小说以“慢慢来”为线索,通过云吞店夫妻的创业故事,展现了平凡生活中的温情与坚守。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将云吞制作过程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绿萝的意象贯穿始终,象征希望的生长。小说通过对比手法(冷清与热闹)、细节描写(云吞的色香味)和重复出现的“慢慢来”,塑造了云天踏实坚韧的形象,传递出“真诚待人、用心做事终会收获”的生活哲理。

【6题详解】

A.“有着超凡脱俗的品格”错误,店名“云记”主要呼应主人公的名字“云天”。其性情平和,不能等同“超凡脱俗”。这个成语强调脱离尘世的特质,而文中主人公的定位是一个生活在市井之中带着人间烟火气、完全投入平凡生活的百姓,小说要表现的是平凡人物身上蕴含的朴素之美,而非高蹈出世的超脱之美。

B.“反映她斤斤计较”错误。小雨的抱怨是出于对生活压力的焦虑,并非“斤斤计较”。

D.“由单一走向复杂”错误。作品从正、侧两方面,表现云天性格的核心是“平和、坚韧、实诚”,这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与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明显不同,所以“由单一变得复杂”有误。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能力。

D.“突显小说的主旨:质量是企业立身之本”错误。描写云吞的品质是为了衬托云天的实诚与匠心,这是一种人格化的表达,小说主旨是展现普通人在困境中坚守与成长的力量,而非“质量是企业立身之本”的商业说教。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能力。

①结构上,绿萝生长变化与店铺经营状况紧密同步,形成双线并进。绿萝起初“蔫头耷脑”,对应店铺开张初期鲜有人光顾的冷清;后来逐渐“舒展”“摇曳”,象征着店铺生意逐渐好转,这种同步使小说结构更精巧连贯。

②人物上,云天多次在安慰小雨、处理问题时与绿萝互动,如安慰小雨时“起身摘掉了绿萝的几片黄叶”,处理完问题后“给绿萝浇水”,他“慢慢来”的话语和照料绿萝的动作相辅相成,生动地展现出主人公内心平和、性格坚韧的形象。

③内涵上,绿萝从萎靡到生机勃勃的变化,象征着夫妻二人在困境中坚守,生活逐渐向好,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深化了主题。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题含义的能力。

①从对妻子的角度看,云天面对生意冷清、生活压力大的状况,多次用“慢慢来”安慰焦虑的小雨,传递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坚定信念,让妻子在困境中感受到温暖与希望。

②在经营方面,“慢慢来”是云天坚守原则的经营哲学。他不使用隔夜汤、云吞,坚持当天包当天吃,以真诚和品质积累口碑,不急于求成,相信通过时间沉淀能赢得顾客。

③从生活态度上讲,“慢慢来”体现了云天从容淡定的生活智慧。面对人生困境,他不慌乱、不抱怨,以平和坚韧的心态应对,相信时间会带来改变。这种态度贯穿全文,不仅影响着小雨,也感染着读者,让我们明白在困境中保持平和、坚守初心,终会迎来转机。

(三)阅读III(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吾谨避之耳。”卒释去之。

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雠,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豫让曰:“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材料二:

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士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让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选自方孝孺《豫让论》)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襄子A如厕B心动C执问D涂厕E之F刑G人H则豫让。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同“悦”,喜欢,与《静女》“说怿女美”的“说”音、义相同。

B. 众人,名词作状语,与《师说》“今之众人”的“众人”用法不同。

C. 情,实情,与《谏太宗十思疏》“则纵情以傲物”的“情”意义不同。

D. 曾,曾经,与《陈情表》“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的“曾”意义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豫让曾经是范氏及中行氏的家臣,但是没有得到两人的重用,后来到了智伯那里,深受器重,他也将智伯视为知己。

B. 襄子抓住前来报仇的豫让,敬佩他忠心耿耿而放走他。但是豫让完全没有领会襄子的这番好意,又进行第二次刺杀。

C. 方孝孺认为,智伯被赵襄子联合韩、魏诛灭,既与其品格上的明显缺陷有密切关联,也与其不肯听从郄疵的忠告有关。

D. 方孝孺肯定豫让之死固然有忠心的一面,但又认为他的死法还远远够不上“虽死犹生”的标准,并不值得过分称赞。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

(2)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

【答案】10. BCH

11. D    12. B

13. (1)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击打它,来表达我报仇的心意,这样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

(2)智伯虽然顽固愚昧,但被他的至诚感动,或许会重新醒悟,与韩、魏两国讲和,解除赵国的围困。

14. ①豫让认为“国士之报”应做到“士为知己者死”,以死来报答国君的知遇之恩。

②方孝孺认为“国士之报”重在匡扶社稷,在君主犯错时应当反复劝谏,甚至以死相谏,以化解危机。

【解析】

【导语】这篇文言阅读借《史记》与方孝孺之论,呈现“士为知己者死”的两种解读。司马迁笔下,豫让“斩衣三跃”刺杀,以悲壮之举诠释传统刺客忠义观,场景与情感张力十足。方孝孺从政治伦理批判,认为国士当“谏而死”,应以谋国济世为重。两文对照,凸显古代士人精神矛盾,也折射出史家与儒者史观的差异。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赵襄子到厕所去,心里突感不安,逮捕讯问修整厕所的受刑之人,原来就是豫让。

“襄子如厕”,主谓宾完整,B处断开;

“心动”作谓语,承前主语“襄子”,C处断开;

“执问涂厕之刑人”是动宾结构,H处断开。

故选BCH。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句意: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修饰容貌。/喜爱你的美丽。

B.正确。名词作状语,当作一般人/名词,一般人。句意:范、中行氏都只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现在的一般人。

C.正确。实情/性情、情感。句意:但郄疵能察觉韩氏、魏氏的实情来劝谏智伯。/就放纵自己的性情,轻视他人。

D.“曾经……意义相同”错误。竟然/曾经。句意:竟然没有一句话来启发君主的心智。/我侍奉饮食医药,从不曾停止侍奉而离开祖母。

故选D。

【12题详解】

B.“完全没有领会赵襄子的这番好意”错误。豫让将赵襄子之举视为“明主不掩人之美”,并认为“天下莫不称君之贤”,都体现他不仅领会了,还十分肯定;只是为了报智伯的知遇之恩,他不得不坚持报仇。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愿”,希望;“致”,表达;“恨”,遗憾。

(2)“顽冥不灵”,愚昧无知;“庶几”,或许、也许;“和”,与……和好;“释”,解除。

【14题详解】

①由材料一“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可知,豫让认为“国士之报”是“士为知己者死”。智伯以国士之礼待他,他便以生命践行报恩之心,即便智伯已死,仍执着于刺杀赵襄子,哪怕仅能斩衣明志,也要以死彰显对知遇之恩的回报。

②由材料二“国士,济国之士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让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可知,方孝孺认为“国士之报”重在匡扶社稷。国士应在君主犯错时反复劝谏,以死相谏化解危机、保全国家;而非在君主败亡后,仅凭血气之勇行刺杀之事,认为这样的行为不足以称“国士之报”。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豫让是晋国人,原先曾侍奉范氏和中行氏,但毫不知名。离开他们后到智伯门下侍奉智伯,智伯很看重和宠爱他。后来智伯攻伐赵襄子,赵襄子和韩氏、魏氏合谋灭了智伯。豫让逃到山中,说:“唉!士人为知己者献出生命,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修饰容貌。如今智伯赏识我,我一定要为了替他报仇而死。”于是变更名姓,冒充为受刑之人,混进赵襄子宫里涂饰厕所,身上挟带匕首,想刺杀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心里突感不安,逮捕讯问修整厕所的受刑之人,原来就是豫让。他身藏利器,说:“我要为智伯报仇!”左右侍从要杀他。赵襄子说:“智伯已亡,没有后代,他的臣子还想为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人。”最终释放了他。

不久,赵襄子要外出,豫让埋伏在他必经的桥下。赵襄子到桥上时,马受惊,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派人询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赵襄子指责豫让说:“你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你却不为他们报仇,反而托身成为智伯的臣子。智伯已经死了,你为什么偏偏要如此拼命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时,他们都像对待一般人那样对待我,所以我也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国士对待,所以我要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赵襄子叹息不已并流泪说:“你为智伯报仇,忠义的名声已经成就了,我放了你,也已经足够了。我不会再释放你了。”赵襄子派兵围住他。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掩盖别人的美德,忠臣有为美名而死的道义。之前您已经宽恕过我,天下人无不称赞您的贤德。今天的事,我本应接受死罪,但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刺击它,来表达我报仇的心意,这样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于是赵襄子认为他合乎正义,派使者拿衣服递给豫让。豫让拔剑多次跳起来刺击衣服,说:“我可以到地下报答智伯了!”于是自刎而死。

材料二:

豫让的死当然是忠心的,可惜在怎样死的方式上还有不忠的表现。

郄疵侍奉智伯,也未曾被当作国士对待,但郄疵能察觉韩氏、魏氏的实情来劝谏智伯。虽然智伯不采纳他的意见导致灭亡,而郄疵的智谋和忠告,已经无愧于心了。豫让既然认为智伯把他当作国士对待;国士,是拯救国家的人。当智伯索要土地没有满足的时,放纵欲望荒淫暴虐时,豫让正应当拿出自己的力量站在应有的地位上,谆谆地告知他。劝谏不听,就再一次劝谏,再谏不听,就第三次劝谏他;三谏若不听,把那“伏剑而死”挪到这个时候来死。智伯虽然顽固愚笨,被他的至诚感动,也许会重新醒悟,与韩、魏和好,解除赵国的围困,保全智氏的宗族,守住宗庙祭祀。如果这样,那豫让虽死而犹生,难道不胜过斩衣而死吗?

豫让在当时,竟然没有一句话来启发主君的心,袖手旁观,眼看着智伯灭亡。国士的报答,能是这样的吗?待到智伯已经死了,才按捺不住血气之勇,甘心把自己附在刺客之流的行列中。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啊!

(四)阅读IV(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移居谢友人见过

(宋)赵师秀

赁得民居亦自清,病身于此寄飘零。

笋从坏砌砖中出,山在邻家树上青。

有井极甘便试茗,无花可插任空瓶。

巷南巷北相知少,感尔诗人远扣扃。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赁得民居”呼应标题的“移居”,“病身”“飘零”进一步突出诗人处境艰难。

B. “坏砌”写出居处简陋,而绿树青山却增添自然意趣,两者之间形成了反差。

C. 井水煮茶、空瓶无花可见生活窘迫,与杜甫“樽酒家贫只旧醅”的情感相似。

D. 尾联先写自身“相知少”的孤独处境,以此突显友人“远扣扃”之难能可贵。

16. 从诗歌中间两联中,你能读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①砖缝中生出竹笋、邻家树上映出青山,诗人于破败居所中捕捉自然生机,不被环境简陋所困,有着高雅脱俗的精神追求。

②有甘井便煮茶品茗,无鲜花便任瓶空置,诗人不追求物质奢华,随遇而安,拥有清静恬淡的心境。

【解析】

【导语】本诗以白描手法勾勒出诗人清贫自适的隐逸形象。中间两联尤见匠心,“笋从坏砌砖中出”一联以破败与生机并置,展现随遇而安的豁达;“有井极甘便试茗”一联则通过煮茶、空瓶等细节,刻画出安贫乐道的文人风骨。全诗在简朴生活中透露出淡泊明志的士人情怀。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理解和赏析古代诗歌的能力。

C.“与杜甫'樽酒家贫只旧醅’的情感相似”错误。杜甫“樽酒家贫只旧醅”侧重写“家贫”的窘迫与待客的歉疚,而本诗“有井极甘便试茗,无花可插任空瓶”,是诗人在清苦生活中主动享受甘茗之味、坦然接受“空瓶”之态,体现的是安于清苦、自适自足的心境,与杜诗情感不相似。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颔联“笋从坏砌砖中出,山在邻家树上青”,描绘出在破败的砖砌墙缝中,竹笋顽强生长而出,邻家树上能看到青山的景象。这展现出诗人虽身处租赁的简陋民居,却能于这般破败环境中敏锐捕捉到自然生机,不被居住环境的简陋所影响,体现出其高雅脱俗的精神追求,不拘泥于物质条件的优劣,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感受。

②颈联“有井极甘便试茗,无花可插任空瓶”,有甘甜的井水便用来煮茶品茗,没有鲜花可插就任由花瓶空着。这表明诗人不刻意追求物质上的奢华享受,不因没有鲜花装饰而失落,而是随遇而安,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拥有一种清静恬淡的心境,在简单生活中自得其乐。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老师引用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告诫学生,今天更要善用科学技术,才算有智慧的“君子”。

(2)读到苏轼的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小雪忽然想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________?________”两句同样表现古人问月的情形,两者可谓异曲同工。

(3)与下边图画内容相契合的古诗文名句,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君子生非异也    ②. 善假于物也    ③. 江畔何人初见月    ④. 江月何年初照人    ⑤. 云无心以出岫    ⑥. 鸟倦飞而知还(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生、畔、岫。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19年8月,强台风“烟花”登陆,上海中心大厦发生摇晃,不过很快便停了下来。这得归功于大厦顶部的“上海慧眼”风阻尼器。风阻尼器就像大厦的“大脑”,不与“烟花”共振,确保大厦在台风中依然       。

风阻尼器重达上千吨,其质量块和吊索构成一个巨型复摆,看起来就像一个“超级巨无霸”。①当强风来临时,②风阻尼器先探测强风带来的冲击力,③然后计算机控制吊索,④并通过传动装置和液压装置,⑤抑制楼体的摇晃程度。简单地说,就是风朝哪个方向吹,风阻尼器就会朝着反方向摆动,从而起到消除共振、减小振幅的效果。

但也有无须安装风阻尼器的例子,比如,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       )这座楼采用三角形设计,在遭受强风袭击时,三角造型会将强风带来的冲击力分散。另外,大楼底部宽大,然后依次向上递减,楼层越高受风面积越小,自然不用安装风阻尼器。

风阻尼器的重量大约等于大楼重量的1%,其设计和安装需要与大楼本身的参数高度匹配;     A      设计出来了,     B      不是想装就能装的。比如,有人曾提议给发生过摇晃现象的深圳赛格大厦加装风阻尼器,     C      这是否可行,还需要全面评估大楼的各项指标。

风阻尼器不仅能抗风,也能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冲击,还能有效减少各种外力引起的振动。它就像一个“智能减振缓冲器”,大大提升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18. 填入文中第一段横线处的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巍然不动       B. 稳如泰山       C. 安如磐石       D. 纹丝不动

19. 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 下列填入文中第三段括号内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迪拜塔没有安装风阻尼器,是因为其形状设计有极好的抗风性能。

B. 迪拜塔没有安装风阻尼器,是因为它有抗风性能极好的形状设计。

C. 迪拜塔形状设计有极好的抗风性能,所以没有安装阻尼器。

D. 迪拜塔有抗风性能极好的形状设计,所以没有安装阻尼器。

21. 请在文中第四段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2. 本文实际上是围绕五个有着内在关联的问题有条理地展开。请写出这五个问句,作为本文的内容提纲。

【答案】18. D    19. ③改为:然后利用(借助)计算机控制吊索

⑤改为:抑制(减少)楼体的摇晃/降低楼体的摇晃程度

20. A    21. A:就算(即使)  B:也  C:但是(不过)

22. ①风阻尼器有什么作用?

②风阻尼器工作原理是什么?(或:风阻尼器为什么能抗风?)

③为何有的高楼无须安装风阻尼器?

④风阻尼器的安装需要什么条件?

⑤风阻尼器只有抗风的作用吗?(或:风阻尼器还有其他作用吗?)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台风来时大厦必定会有所晃动,且前文明确提到“上海中心大厦发生摇晃”,但“很快便停了下来”,表明“风阻尼器”可以确保大厦整体稳固,但不能保证其丝毫不动。

A.巍然不动:本义指像高山般挺立着一动不动,比喻事物坚固稳固、不可动摇。强调整体稳固,使用恰当。

B.稳如泰山: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十分稳固,不可动摇。强调稳固,使用恰当。

D.纹丝不动:意思是一点儿也不动。形容动作没有丝毫改变。一点不动过于夸大,与事实不合,使用不当。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③结构混乱,前文说到风阻尼器“先探测……冲击力”,按逻辑来说紧接着该说风阻尼器后做什么,为了保持主语一致,可在“然后”后补充“利用/借助”。

⑤搭配不当,“程度”不能“抑制”,二者不搭配,可直接删掉“程度”或将“抑制”改为“降低”。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前句提到“迪拜塔”,后文介绍其优势,可见此处应承前其后,承接前文“迪拜塔”没有安装风阻尼器,开启后文阐述原因,据此可先排除CD。

结合后句“采用三角形设计”“三角造型会将强风带来的冲击力分散”可知,“迪拜塔没有安装风阻尼器”是因为它的形状涉及具有良好抗风性能,突出的是“形状设计”而非其“有极好的抗风性能”,据此可排除B。

故选A。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的能力。

C处,前句并没有否定绝对不能安装,并举例“友人层提议给……深圳赛格大厦装”,但后句也提出“是否可行,还需要全面评估”的条件,可见前后构成转折关系,故C处填“但是(不过)”。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第一段“风阻尼器就像大厦的'大脑’……确保大厦在台风中依然”表明,此段阐述“风阻尼器有什么作用?”。

第二段“当强风来临时,风阻尼器先……,然后……,并通过传动装置……,抑制楼体的摇晃程度”表明,此段阐述“风阻尼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第三段“也有无须安装风阻尼器……迪拜塔……采用三角形设计……大楼底部宽大……自然不用安装风阻尼器”表明,此段在阐述“为何有的高楼无须安装风阻尼器?”。

第四段“其设计和安装需要与大楼本身的参数高度匹配……还需要全面评估大楼的各项指标”表明,此段在阐述“风阻尼器的安装需要什么条件?”。

第五段“也能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冲击,还能有效减少……”表明,此段在阐述“风阻尼器只有抗风的作用吗?”。

三、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风朝哪个方向吹,风阻尼器就会朝着反方向摆动,从而起到消除共振、减小振幅的效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题

人类天生容易被他人的情绪带动,而互联网又是情绪“共振”的放大器。当个体“共振”变成集体“共振”,有时破坏力比台风还要大。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THE END
0.挪威世界上唯一没有时间地方,冬天几乎没有白天,夏日几乎没有黑夜台风“凤凰”可达超强台风 “人民咖啡馆”声明:将迅速调整 何超琼获授人大名誉博士学位 今天是第26个记者节 97岁“DNA之父”詹姆斯·沃森逝世 “六小龙”挪威世界上唯一没有时间地方,冬天几乎没有白天,夏日几乎没有黑夜,也是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然后有戏 河南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jvzquC41o07757hqo1|0xrigq1\REY52F6M/j}rn
1.龙政委预言2024年是觉醒的年代,正知正念正能量回归本源,心力决定【它不仅是大到宇宙,也小到我们平时的生活细节和工作,以及和人的关系中】人类是这个地球上最有梦想的物种,人类实现梦想的主要方式就是运用规律。为了预判天气变化,人类掌握了气象学规律,从此晴雨雷电,台风,飓风尽可预测。为了飞天遁地,人类呢,掌握了物理学规律,从此飞机,火箭,飞船,全艇上天入海。神话中孙悟空一个jvzquC41yy}/onnrkct/ew4724>5ou
2.建筑史上最大骗局,只盖大门没有房,一看就是许家印的杰作通缉犯逃亡途中,没想到却被美女看中 x西野影视 7跟贴 美军航母压境!马杜罗想逼退特朗普,唯一破局点藏在这 古人那点事 讲真,是球网先动手的!!! 新媒体 1跟贴 论背景音乐的重要性!! 新媒体 旁边有个抢活的…怎么办?人都过去了? 新媒体 多喝热水,热水治百病! 新媒体 61跟贴 这滑的挺远的哈,棒jvzquC41o07757hqo1|0xrigq1\EF;N5LV=/j}rn
3.南沙,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新同学南沙,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新同学 如果把广州拍成一部纪录片,这座边陲小镇毫无意外会成为最好的叙事王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一片荒芜滩涂,被称为广州的“西伯利亚”。它不过是寂寂无名,游离在广州城市边缘之外的“野地”,交通不便,人气不足,台风一来就被淹没。jvzquC41yy}/ezhd0eun1vfpzktxgw4ocp~jp€jp14633655/2905@>:828`rl3jvor
4.坐上高铁去看海!基建狂魔亮出了手牌新浪财经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 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 世界最长公路沉管隧道 世界唯一深埋沉管隧道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djrsc1itdl872433236691fud/rpv|szzw@<742840|mvon
5.史前直播:开局成为华夏之神!三月冲天小说全本小说下载第279章 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文明!.. 第280章 五万年了,还在用弓箭?.. 第281章 神灵亲述历史!(3/第440章 最幸福的男人,没有之一! 第441章 165年前的超空飞行,出发! 第442章 绕赤道一圈只要半小时jvzquC41d0lbnxt0eqs0:>774:4ivvq
6.《潮海院编年考》崂山之399公元413年(义熙九年),这艘载200余人的商船终于驶进今沙子口湾(据崂山历史资料,彼时此处无村庄,只有零星渔猎散居),饥饿至极的客商们看见山坡上生长很多野菜(藜藿(diao),灰菜,可食用,今栲栳岛一带仍茂),知是中原地界,但不见老百姓踪迹,也不知是什么地方,有人说已过广州,有人说还没到广州,众说纷纭。 于是派小船沿今南九水河,溯流而上,寻 jvzquC41yy}/onnrkct/ew45fqlzc=5
7.[碧蓝航线异闻录]关于碧蓝航线的舰娘昵称、交流术语以及历史故事bbv航战, 这些称呼,但是游戏里暂时还没有这些舰种,所以大家只要记住上面的简称就可以和其他玩家愉快夜袭塔兰托:“光辉”号航母上的舰载机用了一个多小时击沉意大利战列舰1艘,重创2艘,击伤意大利巡洋舰及为了皇家海军的荣耀,光辉级航母战史。 光辉级航空母舰同级舰4艘。 1937年初,1936年预算计划建造的两艘jvzquC41pig/3@=0eqs0tnff0rnqA}nf?37869896(vbinB3(husfnwad{Cqq|yfcvkeg|h
8.台风中陷入困境应该如何脱险洪水到来时,应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千万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转移时要先人后财物,先老幼病残人员,后其他人员。 若被洪水围困,且洪水没有迅速上涨的情况下,宜呆在原地,通讯情况允许的话可拨打119或jvzq<84dckqf0mzsw:4dqv4u12696;64c6883>=g3h;93k925d86c:7321718B9391
9.我国东南:部海域将受台风凤凰!影响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董事会成员在投资目标排序中,将“跑赢同行”放在最后。他们不关心短期排名,也不迷信波动率和夏普比率,而是把焦点放在唯一重要的目标上——兑现养老金支付的承诺。 在马克斯看来,这样的理性极其珍贵。 它提醒我们,风险并非价格波动的代名词,而是“可能遭受永久性损失”的概率;投资的目的不是超越别jvzq<845i0iigwlnk|w/ew4dwp57;B5374
10.抢救:【完结】魔幻一夏.台风蜕变之战TF二团重组TNT出道全复盘by秋有一个后期精良的下乡村体验生活团综芒果TV《台风少年行》,粉丝戏称为养猪综,形式有点像向往的生活和爸爸去哪儿的结合版,吸粉效果不错,但也改变不了播完后团就解散的命运。 台风少年团身上最鲜明的标签是“TFBOYS师弟团”,处在一个追星路人搞不清到底出道没的尴尬境地。与之相符的是,上半年,在结束了二月的演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248;4:8
11.超强台风“凤凰”在菲律宾奥罗拉省登陆凤凰网资讯超强台风“凤凰”在菲律宾奥罗拉省登陆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11月9日,菲律宾一房屋被洪水淹没 菲律宾国家气象局称,11月9日21时10分,超强台风“凤凰”在菲律宾奥罗拉省迪纳伦甘镇登陆。(总台记者 黄铮铮)jvzquC41kunbtn3khgth0lto1e5t1At;KtTi|:5S
12.“中国唯一什么都免费的城市”岛礁永兴岛西沙群岛这里没有污染, 人迹罕至、景色优美, 让每个到达过的人,都深深着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星罗棋布的海岛, 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海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海水透明度的极值 在这里测得47米的数据 直接超过了马尔代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QR4Q;?6R9:36ET5X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