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冷空气终于结束了,看着温度开始蹭蹭蹭涨上来,心里别提多乐了。毕竟这样的温度才是真正的秋天。我们前一段时间过的都是“假秋天”。要么北方冻死,要么南方热死的。
可别太高兴了,因为这轮回暖只是冷空气夹缝中的一丝喘息而已。新一轮冷空气伴随着大范围雨雪过程来了,并且这一轮还是一次超长雨雪过程,前后长达6天,甚至局部地区更久。雨雪都影响哪些地方?哪些地方又会降温呢?
西北太平洋上的台风有了大概率成型的发展趋势,如果一旦命名,这就是25号台风海鸥了。按说都已经到了十月末没几天就十一月了,怎么还台风一个连一个的?其实这也不至于太想不开,因为一年四季都有台风,只是因为我们处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所以深秋之后台风难以上岸而已。而当前西北太平洋以及南海地区的发展,说明25号台风海鸥至少可以明确生成趋势加强。只是未来发展还有拨动性,预判有一些困难和复杂性。
先来展开说一下冷空气以及雨雪情况,再说台风情况。
对即将出现的新一轮降雨降雪,这是已经很明确的了。只不过和前一轮走东路的冷空气不同,这一次雨雪过程走的是西北路线。这一路线的发展,与印度洋水汽的存在有牵连,当前印度洋上正有热带气旋与低压活动,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雨雪变化,同时受到高空槽的因素,导致西南地区的雨雪一直没停。
的确,西南地区的降雪已经开始了。西藏部分地方已经开始下了明显的大雪,甚至暴雪。降雨区域主要集中在台湾和海南一带,暴雨和大雨都有。
随着这一次冷空气的发展,目前发展的暴雪和暴雨将会从西南地区局部雨雪开始渐渐外溢,雨雪范围会渐渐扩大。向北,雨雪范围会扩大到四川、青海和甘肃,向东,降雨范围会渐渐增大到陕西和重庆。
除了西南地区的雨雪外,东北一带的雨雪也在扩展。同时长江中下游一带的雨水也有雨雪在发展,只不过没有西南地区那么大,主要是小到中雨为主,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一侧,这些降雨是和北方冷空气配合而来的。
31日之后,再一轮的冷空气会再次影响这一区域。只不过,新的降温集中在北方。2日之前,内蒙古中东部、华北、东北以及黄淮一带的气温最大降温超8度,大部分地区降温在4度到6度。这一次冷空气影响不到江南,及其以南的南方地区,南方的降温还得看内陆气旋的发展情况。
同时,西南地区的降雪会再次增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和湖南都有大面积的降雨,以小到中雨居多,虽然这次降雨覆盖全国多数省份,但更多区域则是小到中雨为主,其中10毫米到25毫米的区间更大些。南方降雨将会在这一轮降雨发展时,外溢到湖南一带。而华南的福建和广东,也会有雨落下。
25号台风海鸥确定,生成快了。这是几大预报里都比较确定的一点。几乎各大中心都给出了25号台风的生成趋势。在发展势头上,看起来也是不弱。
前些天日本给出的低压影响,现在日本已经撤销了TD,所以已经可以断定没有起来的趋势了,只不过在环流形式上,还是有一战的实力的。只是离我们比较远,几乎没有影响,如果说一定有啥影响的话,或许会带动气流的变化,这一点上华南得注意一下。
为啥只是影响华南呢?因为同期我国西北来的冷空气会穿透我国东部,冷空气的发展会让环流的作用几乎消失,虽然雨水和风会小范围内发展,但无法深入大陆太多。而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则是25号台风海鸥了。
以欧洲EC的预测来看,25号台风海鸥很可能会在11月上旬发展起来,随着11月副热带高压的南撤,或许25号台风将会形成强台风,甚至是超强台风。
根据圈叔观察,最初这个数值EC一直都给的并不高,但最近几次的预测都给出了很强的数据,尤其是靠近菲律宾时候,给出了917hPa,若真的成真,25号台风海鸥就真的会成为今年的第4个超强台风。只不过这一轮超强台风,会在进入南海之后向偏西方向发展,越来越往越南走了。不过今天给出的最新气压值,是963hPa。所以还存在变化的空间。
再来看另一数据,也就是美国GFS数值。和EC判断不同,它给出的强度只有热带风暴级别,方向上倾向于菲律宾中西部登陆。但最终归宿没有变化,也是预测会消亡于越南。调低了强度,肯定了发展方向。而对于我国来讲,主要影响都在海面上,华南地区主要看水汽的配合了。
25号台风海鸥之后,中央气象台预测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上还会有1到2个台风生成,其中未来一周会有至少1个台风给南海中南部海区带来风雨。
说回来,25号台风海鸥的生成快了!大家至少在进入菲律宾,然后经过南海,登陆越南的基本方向上保持了一致的判断。这就是台风趋势了。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