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呼市母女在家一死一伤,凶手年后落网:是丈夫单位临时工赵江石峰王志小婷王强赵振江呼和浩特市

“喂……110吗?救命……我妈妈……我妈妈被人用刀捅了……”

很快,在市局刑警大队队长青松的带领下,十几名刑警直扑案发地——某国企家属小区。

那是个老式的小区,红砖楼房,透着一股单位大院特有的陈旧和安逸。然而,当青松带着人冲上三楼,踹开那扇虚掩的防盗门时,眼前的一切,瞬间将这份安逸砸得粉碎。

一股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混合着一股廉价香烟的呛人味道,扑面而来,钻进每个人的鼻腔,让人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客厅里,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瘫坐在冰冷的地板上,浑身上下,从头发丝到裤脚,都被暗红色的血迹浸染,像是刚从血池里捞出来一样。她双目无神,瞳孔涣散,嘴唇哆嗦着,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是机械地、一遍遍地用手抹着脸上的泪水和血污。

她的身边,躺着一个中年女人,身体蜷缩着,仿佛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女人身下,是一大片已经开始凝固的血迹,黑红黑红的,像一块丑陋的胎记印在地板上。

她身上仅仅盖着一条白色的浴巾,但此刻,那浴巾早已被鲜血染成了刺目的赤红色。

青松心头一紧,立刻上前,半蹲在那个名叫赵小婷的女孩身边,用尽可能温和的声音安抚着她。同时,他向身后的女警使了个眼色,让她检查女孩是否受伤。

一同赶来的急救医生快步上前,俯身探了探中年女人的鼻息,又摸了摸她的颈动脉,最后,他站起身,对着青松沉重地摇了摇头。

“人已经不行了,瞳孔散大,没有生命体征了。”

不仅如此,医生掀开浴巾的一角,脸色变得更加难看:“队长,死者全身赤裸,腰部和胸口有锐器造成的贯穿伤,是致命伤。而且……下体有明显的被侵犯痕迹,留有大量分泌物。”

强奸,杀人。

这两个词像两颗重磅炸弹,在每个办案人员的脑子里轰然炸响。

这时,负责检查赵小婷的女警也过来报告:“队长,小姑娘身上有多处殴打和拖拽造成的淤青和擦伤,但没有发现致命伤,只是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现在处于应激状态。”

听到幸存的女孩没有生命危险,青松那颗悬着的心总算稍稍落下了一点。他立刻安排人将赵小婷送往医院,一边治疗,一边做初步的问询。

现场被迅速封锁,技术科的人员穿着白大褂,戴着手套和鞋套,开始对这个血腥现场进行最细致的勘查。

青松环顾四周,试图从这片狼藉中,寻找到那个隐藏在暗处的魔鬼留下的蛛丝马迹。

茶几上,放着两只玻璃水杯,里面的茶水还是温的,显然是用来招待客人的。

旁边,一个磁带盒孤零零地躺着,是当年很火的流行歌曲。那台价格不菲的组合音箱,电源灯还亮着,不久前,这里还播放着震耳欲聋的音乐,用喧嚣的旋律,掩盖着一场惨绝人寰的暴行。

一切的迹象,都指向了一场有预谋的、残忍的入室犯罪。

很快,女孩的父亲赵振江也从单位赶了回来。

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是市里一家效益不错的国有企业的采购部门领导,平时在单位里也是说一不二的人物。

可当他看到家中的惨状,看到妻子冰冷的尸体时,这个七尺高的汉子瞬间崩溃了,双腿一软,跪倒在地,发出的哀嚎声撕心裂肺,让在场的老刑警都为之动容。

经过初步清点,家里少了1900元现金,两台当时颇为时髦的传呼机,还有两块手表。

是为财?还是为仇?或者,两者皆有?

医院的病房里,经过医生的紧急处理和心理疏导,赵小婷那几乎崩溃的情绪,总算稳定了一些。

在女警官温柔的引导下,她开始回忆起那个彻底改变了她一生的血色午后。

那天下午三点多,她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父亲赵振江因为要值夜班,下午两点多就出门了,家里只有母亲茹芳一个人在厨房里忙活着准备晚饭。

赵小婷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高二的学业很重,她放下书包,跟母亲打了声招呼,就一头扎进了自己的房间写作业。

屋门是关着的,隔绝了外面的声响。

刚写了没多久,她隐约听到客厅里传来开门声,似乎有客人来了。

她听到了两个男人的说话声,声音很陌生,断断续续地飘进耳朵里,好像提到了一个叫“四道沟”的地名,还有父亲赵振江的名字。

那时候的赵小婷,心思单纯,只当是父亲单位的同事或者朋友来串门,丝毫没有在意。

她继续埋头于书本和习题之间,对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浑然不觉。

又过了不知多久,一声短促而凄厉的尖叫,像一把锥子,猛地刺穿了房门的阻隔,扎进了她的耳朵里。

是妈妈的声音!

赵小婷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紧接着,客厅里的组合音响突然被人打开,音量旋钮被拧到了最大,刺耳的流行音乐如同山洪暴发一般,瞬间充满了整个屋子,将那声尖叫彻底淹没。

太不正常了!家里从来不会把音响开这么大声!

一种强烈的不安攫住了她。

赵小婷猛地推开房门,冲了出去。

眼前的景象,让她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

客厅的地板上,母亲茹芳赤身裸体地躺在那里,头发散乱,身下,一滩刺目的鲜血正在缓缓地蔓延开来。

“妈……”

赵小婷刚想冲过去,就在这时,一个巨大的黑影从她身后猛地扑了上来。一只粗糙有力的大手,像铁钳一样死死捂住了她的嘴,另一只胳膊则如同一条钢筋,狠狠地勒在了她的喉咙上。

窒息感瞬间传来,赵小婷的挣扎在那股蛮力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她被拖拽着,双脚在地上划出两道无助的痕迹。

也就在这时,她惊恐地看到,主卧室的门开了,又一个男人走了出来。这个男人很瘦,皮肤有些白,一双眼睛却像饿狼一样,闪着阴鸷而贪婪的绿光,死死地盯着她。

赵小婷吓得浑身发软,连一丝反抗的力气都提不起来了。

控制着她的那个黑胖男人,开始用一种她完全听不懂的方言,跟那个瘦男人快速地交谈着。

虽然听不懂内容,但从他们那凶狠的语气和手势来判断,赵小婷知道,他们在商量要不要杀了自己灭口。

商议似乎很快有了结果。

那个瘦男人走了过来,一把掐住她的脖子,将她拖进了主卧室,扔在了那张她父母睡了十几年的大床上。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成了赵小婷一生都挥之不去的噩梦。

瘦男人三下五除二地撕开了她的校服,扒光了她的衣服。在这个刚刚还充满着温馨和亲情的房间里,当着外面血泊中生死不知的母亲,这个魔鬼强暴了年仅17岁的她。

剧烈的疼痛从下体传来,像是要把她的身体撕裂。

赵小婷死死地咬着嘴唇,不敢哭,也不敢叫,甚至不敢有任何反抗。

眼泪混合着汗水,无声地滑落,浸湿了枕头。她只有一个念头——活下去。

瘦男人发泄完兽欲,从她身上爬了起来,招呼着外面那个黑胖子进了屋。

黑胖子狞笑着,像一座山一样压了上来……

连续的蹂躏,让赵小婷感觉自己的灵魂仿佛都被抽离了身体,只剩下一具麻木的、肮脏的躯壳。

然而,她的苦难还远远没有结束。

两个畜生完事后,并没有打算放过她。他们一个死死摁住她的双脚,另一个则用那双沾满了罪恶的大手,再一次掐住了她纤细的脖子。

“求求你们……别杀我……”赵小婷从喉咙里挤出微弱的哀求。

但那两个魔鬼对此充耳不闻,手上的力道越来越大。

空气被一点点挤出肺部,赵小婷的眼前开始发黑,意识渐渐模糊。

死亡的阴影,从未如此真切地笼罩着她。

就在这生死一线间,一个强烈的求生本能,让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她放弃了挣扎,身体一软,任由他们摆布,同时屏住了最后一口气。

她要“装死”。

十几分钟后,见身下的女孩不再动弹,两个凶手以为她已经死了,这才松开了手,准备离开。

可他们似乎还不放心。

为了验证赵小婷是不是真的死透了,那个瘦男人掏出一把刀,在她娇嫩的脚心上,狠狠地划了两下。

钻心的剧痛瞬间传遍全身!

那是一种比被强暴时还要尖锐、还要难以忍受的疼痛。赵小婷的脚趾猛地抽搐了一下,她几乎要忍不住叫出声来。

但她用尽了全身的意志力,死死地咬住了牙关,将那声惨叫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她知道,只要她现在动一下,或者发出一丁点声音,等待她的,就是和母亲一样的结局。

好在,她的“表演”成功了。

两个凶手见她毫无反应,终于放下心来,匆匆离开了现场。

赵小婷不知道自己在地狱的边缘徘徊了多久。当她再次恢复意识时,屋子里已经一片死寂。

她小心翼翼地睁开一条眼缝,确定那两个魔鬼真的走了之后,才颤抖着穿上被撕破的衣服,连滚带爬地跑到邻居家,敲开了门,报了警。

然后,她又冲回家里,扑到母亲身边,不停地呼唤着那个再也不会回答她的名字。

她找来一条浴巾,轻轻地盖在母亲冰冷而赤裸的身体上,试图为她保留最后的尊严。

那一刻,这个17岁的女孩,仿佛在瞬间长大了,也仿佛在瞬间死去了。

根据幸存者赵小婷的泣血回忆,和现场勘查的结果,青松和专案组的成员们对案情有了初步的判断。

首先,从凶手能被茹芳请进屋,还喝上了茶水来看,这极有可能是熟人作案。

至少,其中一人是茹芳认识的,或者说是打过照面的。

其次,作案动机。

现场丢失了财物,抢劫是动机之一。

因此,青松更倾向于另一种可能:报复杀人为主,抢劫只是为了掩人耳目,顺手牵羊。

案件的性质,直接决定了侦查的方向。

专案组立刻将重点,放在了赵振江和茹芳夫妇复杂的社会关系上。

而就在这时,法医在勘查现场时,又有了一个小小的发现。他在客厅沙发的一条缝隙里,找到了一个烟头。这个烟头,不属于家里的任何一个人。

更关键的是,烟的品牌是外省一种极为廉价的牌子,在呼和浩特本地极为少见。

这个微不足道的烟头,被青松小心翼翼地装进了物证袋。

在那个年代,DNA比对还未普及,烟头能提供的线索有限,但青松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小东西,日后或许能派上大用场。

所有的线索,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开始缓缓张开。

而第一个被这张网罩住的,就是赵振江的亲侄子——赵江。

02 迷雾重重

在任何一起恶性案件的初期侦破阶段,警方的视线往往会首先聚焦在与受害者有直接矛盾冲突的亲属身上。

因为很多时候,最深的恨,恰恰源于最亲近的关系。

赵江,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符合“嫌疑人画像”的角色。

据赵振江双眼通红、声音嘶哑地描述,他这个侄子,简直就是个不省心的主儿。

从小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仗着家里有点关系,到处惹是生非。

前些年,赵振江看着大哥的面子,动用自己的关系,把赵江安排进了自己单位下属的一个部门工作,指望着单位的纪律能把他这身歪毛病给扳直了。

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赵江进了单位,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上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跟社会上的人勾结,想利用二叔赵振江在采购部门的权力,倒卖点紧俏的走私货。

这种事,是要掉脑袋的。

赵振江为人虽然圆滑,但底线还是有的,当即就把赵江给骂了个狗血淋头,严词拒绝。

这一下,算是彻底把梁子结下了。

赵江的歪心思被戳破,恼羞成怒。

而赵振江的妻子茹芳,更是对这个不争气的侄子厌恶到了极点。

据赵小婷断断续续的回忆,有一次过年家庭聚会,茹芳当着所有亲戚的面,就指着赵江的鼻子,骂他是个“扶不上墙的烂泥”,两人差点当场动手。

也正是那一次,赵江撂下了一句狠话:“行,你们老赵家有钱有势,瞧不起我们这些穷亲戚!你们给我等着,早晚有一天,我让你们家破人亡!”

一句赌气时的狠话,在平时可能没人会当真。

可如今,茹芳惨死,赵小婷被辱,这句狠话,就成了悬在赵江头顶的一把利刃,字字都透着杀机。

有仇,又缺钱。

动机,完美闭环。

青松当即决定,会一会这个赵江。

然而,审讯室里,面对青松犀利的目光,赵江却表现得异常镇定,甚至带着几分被冤枉的愤怒。他矢口否认自己与婶子的死有关,并且很快就提供了一个滴水不漏的不在场证明——案发当天下午,他正和几个牌友在棋牌室里“奋战”,一整个下午都没离开过。

警方迅速传唤了那几个牌友,几人众口一词,证实了赵江的说法。

直接作案的可能性,被排除了。

但青松并没有就此罢休。他问道:“你自己没去,不代表你没找人去。买凶杀人,这个可能性,你怎么解释?”

青松的真正怀疑点,正在于此。

可即便是面对“买凶杀人”这个更严重的指控,赵江的反应也出乎了青松的意料。

他没有慌乱,反而冷笑了一声,抛出了三个让青松都无法立刻反驳的疑点。

“青松队长,第一,小婷是我亲堂妹,我再混蛋,能丧心病狂到找人去强奸我自己的妹妹吗?这事儿传出去,我赵家的祖坟都得让人刨了!”

“第二,我承认我威胁过我二叔二婶,但那都是气话。我身边来往的都是些本地的混混,说话都是一口本地腔。小婷说那俩人说的是外地方言,我上哪儿找两个外地人去干这事?”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婷是亲眼见过那两个凶手的。她不认识我吗?如果是我在幕后主使,她会看不出一点端倪?”

赵江的这番话,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几乎句句都打在了要害上。

青松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认,赵江提出的这三点,也正是他内心深处最大的困惑。

尤其是第一点,虎毒不食子,让凶手去强奸自己的堂妹,这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伦理底线。

对赵江的调查,虽然没有完全撤销,但实质上已经陷入了停滞。

第一条看似最有希望的线索,就这么断了。

青松没有气馁,他知道,刑侦破案,就像是在一团乱麻里找线头,需要的是耐心和细致。既然从赵江本人身上打不开突破口,那就从他的社会关系入手。

很快,第二条线索浮出了水面。

警方在排查赵江的关系网时,发现了他和两个人来往密切——王志和王强。

这两人是亲兄弟,哥哥王志是个厨师,弟弟王强是采购员。他们都曾在赵振江单位的食堂和后勤部门工作过,后来因为手脚不干净,被赵振江亲自下令开除了。

为此,这两兄弟对赵振江一直怀恨在心,扬言要让他好看。

而他们,恰恰也和赵江有过不少工作上的联系。

最关键的一点是,王家兄弟是河南商丘人。

河南方言,对于当时的呼和浩特人来说,同样是陌生而难懂的,完全符合赵小婷“听不懂的方言”这一描述。

这个发现,让专案组的精神为之一振。

青松立刻安排刑警,根据赵小婷的描述,请来了画像专家,为两名凶犯绘制了模拟画像。一张瘦削阴鸷,一张黝黑强壮。

当画像送到曾经和王家兄弟共事过的工友面前时,不少人都发出了惊呼:“哎,这个胖的,跟王强还真有几分像!”

目标迅速锁定!

王志、王强两兄弟,被列为重大嫌疑人,专案组立刻对他们展开了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严密调查。

然而,希望再一次落空。

经过将近一周的秘密侦查,警方最终确认,案发当天,王家兄弟俩远在千里之外的河南老家,为母亲操办寿宴,几十个亲戚朋友都能作证。

他们拥有铁一般的不在场证明。

这条线索,也断了。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专案组围绕着赵振江夫妇的社会关系和工作纠葛,又深挖出了7名存在作案动机的可疑人员。他们有的曾与赵振江有经济纠纷,有的曾因工作问题被茹芳当众羞辱过。

可随着警方抽丝剥茧、反复考证,这7个人,最终也都被一一排除了嫌疑。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死胡同,调查陷入了可怕的僵局。

一年后,在巨大的压力和无奈之下,茹芳案专案组,被迫解散。

03 凶手出现

专案组可以解散,但刻在心里的案子,却永远也解散不了。

对于青松和当年所有参战的刑警来说,“9.29茹芳案”成了一个烙印,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职业生涯里。每当夜深人静,那片血色的客厅,那个女孩绝望的眼神,就会浮现在他们眼前,像一根针,反复扎着他们的心。

他们始终没有放弃。

2004年,一个叫“DNA”的新鲜词汇,开始在全国公安系统普及开来。

这项革命性的技术,让无数悬案、积案重见天日。

当年,凶犯在茹芳体内留下了大量的精液样本!

只要能提取出DNA,就能画出凶手的“基因画像”!

他激动地一次次往法医部门跑,询问破案的可能性。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盆冷水。

当年的技术条件下,法医在提取和保存生物样本时,并没有严格按照DNA检验的要求进行低温、避光处理。

时隔七年,那些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精液样本,早已因为保存不当而变质、降解,失去了检验价值。

希望之火,再一次被无情地掐灭。

青松站在物证室里,看着那个封存的证物盒,沉默了许久。

同样没有放弃的,还有那个从地狱里爬回来的女孩,赵小婷。

那两个魔鬼的声音,那听不懂的方言,像魔咒一样,日夜在她耳边回响。她成了这起悬案中,唯一一个活着的、能指认凶手的“物证”。

她要亲手解开这个谜。

高考填报志愿时,赵小婷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

她要走遍万水千山,听遍五湖四海的口音,她要用自己的耳朵,把那两个恶魔从茫茫人海中揪出来!

大学四年,她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关于中国地理、方言分布的知识。

图书馆里,总能看到她抱着厚厚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一看就是一整天。

她利用每一个假期,去往不同的地方,实地感受各地的方言特色。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的系统研究和反复比对,她终于得出了一个突破性的结论:

凶手所说的,根本不是当初警方怀疑的河南话,而是带有浓重豫皖边界口音的——安徽亳州方言!

然而,与警方的执着和幸存者的坚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个曾经的家庭支柱——赵振江的沉沦。

妻子惨死,女儿被辱,这场飞来横祸,彻底压垮了这个中年男人。他陷入了无尽的自责和痛苦之中,固执地认为,是自己的工作,是家里的财富,才招来了这场灾祸。

他开始了一场漫长的自我惩罚。

他主动辞去了采购部门那个油水丰厚的领导职务,申请调到了一个清闲的后勤岗位,每天的工作就是看门、收发报纸。他卖掉了家里的彩电、音响,甚至卖掉了那套曾经象征着幸福和体面的房子,搬进了一间狭小、阴暗的旧公房。

他的生活变得异常简朴,甚至可以说是清贫,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赎清自己内心的“罪孽”。

每年的9月29日,他都会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吃不喝,不言不语,枯坐一整天。

这种沉重的自我折磨,也让原本就脆弱的父女关系,变得更加疏远和压抑。

家,不再是港湾,而成了一座埋葬着痛苦回忆的坟墓。

父女俩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很少交流,彼此都小心翼翼地,避开那道深可见骨的伤疤。

这个世界,早已不是1997年的模样。互联网的浪潮席卷了一切,智能手机开始普及,曾经遥不可及的“高科技”,变得触手可及。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只是生活的便利;但对于青松这样的老刑警而言,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意味着一次将沉冤昭雪的机会。

机会,真的来了。

得益于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和指纹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年在案发现场那只茶杯上、音箱上提取到的几枚残缺、模糊的指纹,终于迎来了“重见天日”的时刻。

通过最新的技术进行锐化、增强和比对,这些曾经被认为不具备锁定嫌疑人条件的指纹,已经可以清晰地呈现出完整的纹路特征。

如果进行一对一比对,其精准度,足以作为铁证使用。

这个消息,让已经鬓角斑白的青松,重新燃起了胸中的火焰。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就是刺破这桩陈年悬案的终极武器!

凭借着一股不破此案誓不休的执念,青松四处奔走,向市局领导反复陈述,最终成功申请,重启了对“9.29茹芳案”的调查。

这一次,他将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那几枚沉睡了17年的指纹上。

青松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坚定的推测,这个推测在十几年的反复琢磨中,已经近乎于一种信念——凶手,一定就隐藏在赵振江单位当年的员工名单里!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凶手能被轻易请进家门;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凶手对赵家情况的熟悉。

于是,一项堪称“大海捞针”式的艰巨任务,正式启动。

专案组的目标是:对1997年时,赵振江单位所有登记在册的员工,包括数百名正式工和数量更加庞大的临时工,进行全面的、无遗漏的指纹采集和比对。

这是一项听起来就让人头皮发麻的工作。

时隔17年,物是人非。

当年的人,有的早已调离,有的下海经商,有的退休还乡,有的甚至已经出国定居。

要将这几百号人,从天南地北一个个找出来,再让他们配合录入指纹,其难度可想而知。

但呼市警方的决心,比钢铁还要坚定。

“再难,也得干!就算把地球挖个底朝天,也要把这两个畜生给挖出来!”青松在动员会上,狠狠地将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

这项浩大的排查工作,一干,就是整整9年。

专案组的成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那份卷宗,那几枚被放大了的指纹图,却像传家宝一样,被郑重地交接下去。

2023年5月,呼和浩特的天气已经有了初夏的燥热。

市局刑警队的档案室里,一个年轻的警员在进行指纹库的例行比对时,电脑屏幕上突然弹出了一个红色的提示框。

“比对成功!”

四个字,像一声惊雷,炸响在寂静的办公室里。

经过反复核对,系统显示,一枚来自安徽亳州,名叫朱波的男子的指纹,与“9.29茹芳案”现场茶杯上提取到的2号指纹,完全吻合!

消息传到已经退居二线的老队长青松耳中时,他正戴着老花镜看报纸。

听到“朱波”这个名字,他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手里的报纸散落一地。

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

在当年那份数百人的排查名单上,朱波,就是那个始终联系不上的“失踪者”之一!

所有信息迅速汇总:朱波,男,1978年生人,安徽亳州籍。1997年案发时,年仅19岁,正在赵振江单位当保洁部门的临时工。案发后不久,此人便离职返乡,从此音讯全无。

安徽亳州!

这个地名,与赵小婷当年提供的方言线索,完美地契合了!

所有的线索,在时隔26年后,终于拧成了一股绳,死死地指向了这个名叫朱波的男人。

抓捕行动,刻不容缓。

青松主动请缨,带着几名精干的刑警,连夜驱车,奔赴千里之外的安徽亳州。

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朱波的下落。

令人意外的是,这个背负着血债的逃犯,如今竟摇身一变,成了一家单位里受人尊敬的会计。

他考取了会计师证书,娶妻生子,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的、看似本分得不能再本分的生活。

当青松等人出现在他办公室门口时,朱波正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在电脑前核对着账目。

看到这几个说着北方口音的陌生人,他表现得非常不解,甚至有些不耐烦。

“你们找谁?内蒙古警察?搞错了吧,我跟呼和浩特没有任何关系。”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平静地说道。

然而,当冰冷的手铐铐上手腕,当指纹比对的鉴定报告拍在他面前时,朱波的脸色,终于开始变了。

他试图辩解,说这可能是搞错了,是重名。

青松没有跟他废话,只是冷冷地从物证袋里,拿出了一张已经泛黄的照片。

那是茹芳案的现场照片,是血泊中那具被浴巾覆盖的、赤裸的身体。

只一眼,朱波的心理防线,便在瞬间土崩瓦解。

他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双腿一软,瘫倒在了椅子上,那副伪装了26年的平静面具,被彻底击碎。

他闭上了嘴,低下了头。

在被押上警车的那一刻,朱波长叹了一口气,用一种近乎自嘲的语气对青松说:“说实话,我从来没看得起你们内蒙的警察,都二十多年了,我以为这事儿早就过去了。没想到啊……没想到你们还真能找到我。”

他,就是赵小婷口中那个瘦削、阴鸷的男人。

审讯室里,面对如山的铁证,朱波的侥幸心理被彻底摧毁。

他竹筒倒豆子一般,交代了当年的全部罪行,并供出了他的同案犯——他的亲表哥,石峰。

石峰,就是当年那个黑胖子。1975年出生,案发时23岁,如今无业,混迹于市井之间。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另一路抓捕小组,也迅速将还在家中做着发财大梦的石峰抓捕归案。

当赵振江从警方口中得知,凶手就是当年那个在他家打扫过卫生的、毫不起眼的保洁临时工时,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努力在记忆中搜索着,却怎么也想不起那张年轻的、充满邪念的脸。

原来,魔鬼,真的曾与他擦肩而过。

04 当年真相

19岁的朱波,跟着同乡来到呼和浩特打工,被介绍进了赵振江所在的国企,成了一名负责打杂的临时工。

一个月后,他被分到了保洁部门。

也正是在那期间,他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与采购科长赵振江有了唯一的一次交集。

那时候,赵振江家刚刚装修完房子,手头又阔绰,便从单位保洁部门,找了几个手脚麻利的临时工,去家里帮忙做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朱波,就是其中之一。

当他踏进赵振江家那套宽敞明亮的三室一厅时,眼睛瞬间就不够用了。

漂亮的组合吊顶,锃亮的地板砖,墙角立着一台夏普大彩电,旁边是一套崭新的组合音箱……在那个年代,这一切,对于一个从农村出来的穷小子来说,简直就是天堂般的景象。

而更让他心神荡漾的,是这个家的女主人——茹芳。

虽然已经年过四十,但茹芳保养得极好,皮肤白皙,身段丰腴,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成熟女人特有的风韵。

她说话声音温温柔柔的,朱波感觉,她连吐出来的气,都是香的。

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巨大的贫富差距,像一颗毒种子,在朱波年轻而又自卑的心里,迅速生根发芽,长出了名为“嫉妒”和“贪婪”的藤蔓。

回到那间拥挤、潮湿的集体宿舍,闻着空气中弥漫的汗臭味,再对比自己牛马一样的生活,朱波的心里,开始变得极度不平衡。

凭什么?

凭什么他赵振江就能住那么好的房子,娶那么漂亮的老婆?

邪念,一旦产生,便会如野草般疯长。

他趁着一次请假回老家的机会,找到了游手好闲的表哥石峰。石峰虽然在当地一家工厂上班,但也正感叹赚钱太少,日子过得憋屈。

当朱波压低声音,添油加醋地描述了赵振江家的富裕,并提出“干一票大的”——去抢劫赵振江家时,石峰几乎没怎么犹豫,就一口答应了。

在他看来,呼和浩特离他老家亳州有几千公里远,天高皇帝远,只要作案后能顺利跑回来,就等于进了保险箱,神仙也查不到。

两个被贪欲和色念冲昏了头脑的年轻人,就这样一拍即合,踏上了一条通往地狱的不归路。

开门的茹芳,看到门外站着的是之前来家里打扫过卫生的朱波,丝毫没有设防,热情地将他们让进了屋。

悲剧的序幕,就此拉开。

在客厅里闲谈了几句之后,朱波和石峰交换了一个眼神,突然爆起发难。

他们一左一右,死死掐住茹芳的脖子,将她摁倒在地。

朱波从怀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尖刀,抵在茹芳的喉咙上,恶狠狠地威胁道:“敢出声,就捅死你!”

茹芳知道遇上了歹徒,吓得脸色惨白,但她还是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

随后,两个魔鬼一起扒光了她的衣服,先后将其奸污。

整个被侵犯的过程中,茹芳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配合,她没有挣扎,没有哭喊,甚至连一丝声音都没有发出。

这让朱波和石峰都感到十分纳闷。

石峰完事后,开始在各个房间里翻箱倒柜地搜刮钱财。而朱波,则提着刀,看着地上那个默默流泪的女人,思考着要不要杀人灭口。

说实话,他有点不忍心。

这个女人太迷人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她那祈求的眼神,也让他心里产生了一丝动摇。

就在这时,石峰从卧室里出来,看到朱波迟迟不动手,立刻用亳州方言焦急地提醒他:“你看啥呢!她见过咱们了,你不杀她,回头咱俩都得死!”

表哥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朱波心中最后一丝犹豫。

他一咬牙,举起手中的刀,“噗嗤”一声,狠狠捅进了茹芳的腰间。

剧烈的疼痛让茹芳再也无法忍受,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惨叫。

朱波被这声尖叫吓得魂飞魄散,手一哆嗦,又在她胸口狠狠地补了一刀。

石峰怕叫声引来邻居,手忙脚乱地冲过去,打开了音箱,并将音量调到了最大。

可他们千算万算,没有算到,屋里,竟然还有一个人。

当赵小婷从次卧冲出来的那一刻,朱波和石峰才恍然大悟——原来,茹芳刚才之所以一声不吭,是为了保护屋里的女儿!

一位母亲伟大的牺牲和隐忍,最终还是没能换来女儿的周全。

两个已然疯狂的凶犯,在短暂的惊慌之后,决定一不做,二不休……

作案之后,两人换上干净衣服,草草洗了把脸,便带着抢来的财物,迅速逃离了呼和浩特。

朱波作为一个不起眼的临时工,平时人员流动就很大,他的突然离职,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更关键的是,他跟赵振江几乎没有任何直接的交集,所以,在最初的排查中,根本没人会把怀疑的目光,投向这个老实巴交的“保洁员”。

二人一口气逃回了老家亳州。石峰在原来的单位又干了几年,后来下了岗。

而朱波,则利用抢来的那笔钱,作为启动资金,发奋读书,居然真的考了个会计师证书,从此洗白上岸。

二十六年来,他们娶妻生子,孝敬父母,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就像两个最普通的正常人一样,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

那件发生在遥远北疆的血案,被他们刻意地埋藏在记忆的最深处,仿佛从未发生过一样。

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当警车驶下高速,进入这座他们曾经犯下滔天罪行的城市时,车窗外,阳光明媚。

一个困扰了呼市警方整整26年,历经三代刑警不懈努力的终极悬案,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等待着朱波和石峰的,必将是法律最公正,也是最严厉的裁决。

这起发生在二十多年前的案件,至今读来,依然让人不寒而栗。

它用最血腥的方式警示着我们:独自在家时,永远不要给不熟悉的人开门;以及,财不露白,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在你看不到的阴暗角落里,是否正有一双贪婪的眼睛,在死死地盯着你。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假汛期极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同学们,为了安全,在汛期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确保安全呢?<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1、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密切注视天气变化,了解掌握灾情预报预测,做好防洪自护。要认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br data-filteredjvzquC41yy}/onnrkct/ew45ril2ls}
1.山洪来了,如何避险?一文了解山洪灾害是主汛期防御的重点灾害之一。在紧急避险转移通告或者人员转移指令解除之前,转移避险人员不能擅自返回原处。如果已被卷入洪水中,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求机会逃生。jvzquC41pg}t0lst0et0pjykxg5hf87247692B4v42862A5;a7885:65584tj}rn
2.山洪来了如何自救山洪来了如何自救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7-29 13:49:211783597次观看 近期,全国多地遭遇暴雨天气,易引发山洪等次生灾害。山洪突发性强,势头猛。若发现上游传来持续轰鸣,溪水变浑,河水猛涨,应立即撤离至高地。汛期时应避免在山间露营、钓鱼、玩水,尤其不要驾车穿越积水区。此外,要时刻留意天气预报,特别是洪水预警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wkmjq0jznnHnvgoejfF958;?46@626889::925(zsclpakfCdeB7c84=.gBh9/6<5f6f76:3d5ni;;8>85l6
3.山洪灾害是汛期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灾种!@所有人,这条信息请转发山洪来了怎么办? 小编梳理了一些防范攻略 教您如何关注预警、科学避险 山洪暴发的前兆有哪些? 如何“看” 溪流水位极速上升,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降水引发山洪。 溪流水位骤降,可能是上游暴雨致山体崩塌阻塞河道,导致断流。 原本清澈的溪流突然变浑浊,可能是上游暴雨将泥沙、石块带入水中,形成山洪泥石流。 jvzq<84{uz}/elyx0et0c{ykenk/j}rnAkzfohnf?4;77B;22:;27<>;47:8
4.遇到山洪怎么办?请查收这份山洪避险指南!当前正值汛期,强降雨天气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其中山洪灾害最为多发、突发,常发生在山沟附近、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双河口交叉处、河道拐弯凸岸等地。其流速大过程短、危害性和破坏力非常强,科学有效的避险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遇到山洪怎么办?这份避险指南请收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jpmjz0jznnHnvgoejfF6532=77=799674:=:557
5.《搭石》教案(通用15篇)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风景、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 2.培养学生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的能力。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探究体验方法,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 jvzquC41yy}/f~fpogoxgw3eqo5gcw|gp1pjcxfp14=:8B660jznn
6.全册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先学后教模式).pdf每年汛期,山洪暴发, 溪水猛涨。山洪过 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往往,必须脱鞋挽裤。 师:同意他答案的同学来举手(好,放下)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 3、文中描写了有关搭石的哪些场景? 生:老人修搭石, 一行人走搭石 ,老人走搭石 ,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 师:同意他答案的请举手。(好,放下) 教师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31714B482291497442652<90ujzn
7.部编版《搭石》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汛期、清波漾漾”等词语。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3、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点:让学生们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jvzq<84okr4lcxxjk0kd‚x0eqs0lrfqzwktjnok18788::0jvsm
8.五年级语文《搭石》教案(课件出示:山洪暴发 猛涨 懒惰 脱鞋绾裤 平稳 俗语 协调有序 平衡 伏下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理所当然) A、指名学生读。 B、全班读 C、去拼音读(学生站起来读) D、小组读 E、读生字 师:真厉害,你觉得这些字当中哪个字最容易写错? 生:说 师:板书难写的字(暴、裤)学生跟着书空。 jvzq<84vgciig{3twk}fp7hqo1pjcx}wg|omkjt1lkgpcw45699777mvon
9.《搭石》教学设计这样吧,现在咱们也,来走一走这搭石,走得不好可要掉进水里的哦,有信心吗?(生走搭石)没有人踩脚,没有人不掉入水中,动作是那么的默契,那么的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 3、品读想象“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感悟和谐之美。 (1)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意思,想象画面。 (2)生读悟美。(由画前进入画里) 4、品读“踏踏的声音jvzquC41yy}/;:880eun1sncq{{gcw|gp1pjcx}wgunflr44369967mvon
10.《搭石》教学实录(精选14篇)人们走亲访友,必须…… 如果没有搭石,家乡人们的生活怎么样?(麻烦、累) (3)再齐读课文写“搭石”的句子。 读了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平稳 平衡 俗语 汛期 俩人 伏下 山洪暴发 脱鞋 绾裤 (1)、开火车读有拼音的生词。(幻灯片3) 认识家乡的搭石,先合作,搬开这“生词石头”,第一个是jvzquC41yy}/fr~khctxgw3eqo5kkjtcp1~jcx}wg{{xgwpgvcthuqnnw1>69=;60jznn
11.五上《搭石》教学设计范文(通用7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汛期、清波漾漾”等词语。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3.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点:让学生们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jvzquC41zkgpz~j0twoxgw3eqo5kkjtzwgyigsn148643B3jvor
12.2023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少年中国说》优质教案(17篇)(完整文档mdash;mdash;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暴是本课的生字,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一写这个字,(师板书暴字) 师:暴上下结构,上面是个 生:日 师:要把他写得 生:扁一点儿 师:下边的第二横要比第一横长,一撇一捺要写的长一点,最下边不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8126851A5833753972276737xjvo
13.鲁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搭石》教案范文【三篇】(暴)B、仿佛看到溪水长得很快、很高。——哪个字让你有很快的感觉?(猛) 同学们,真能干!能用读词语抓关键字想象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出示:间隔 联结 平衡 谴责 懒惰 平稳 俗语 ①指名读。 ②谁能说说“谴责”的意思?(责怪)责怪就是谴责的近义词。联结(找近义词) 懒惰(找反义词) 对,给词语找近义词或反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好jvzquC41yy}/7:yguv4og}4ujq}0;=;284=/j}rn
14.《搭石》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通用11篇)山洪暴发 懒惰 俗语平衡 协调有序 理所当然 2、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刘章爷爷家乡的搭石(2)品读第三段:这段话对“一行人走搭石”的描摹,实实在在体现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4) 写好的可以再写一写与“衡”字结构相同的“涨”字、上中下结构的“暴”字。都写好了, 对比jvzquC41yy}/5?5ygpsj0lto1h5gkujmo2qy8=n0jvsm
15.《搭石》说课稿11篇每年汛(xùn)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wǎn)裤。我先介绍铺搭石的原因,随即创设情景,采用复沓的教学方法,和学生配合朗读,让学生理解搭石的重要性。情境创设:小溪是村民们的必经之路。在漫长的汛期里,常常都会有山洪爆发,昔日的搭石也必定消失得无影无踪jvzq<84yyy4rwwqw0ipo8okcq~vg8xjwqqfijt142::9;3jvor
16.汛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合集8篇)知道如何应对山洪暴发,树立学生防洪防汛的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 交通安全视频、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程 最近天气变化很大,时常下暴雨,面对汛期的来临,为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今天我们来开展防洪防汛主题班会。板书标题《防洪防汛主题班会》。 jvzquC41yy}/z~jzkng/exr1nk|f1jsswct{crmck1i34?6494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