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洪沟工程设计说明

认证主体:方**(实名认证)

IP属地:河北

下载本文档

1、3排洪工程设计方案开县是盆地东部地区的一局部,山体较多,中原和木桥小区背 后南侧有一山体。由于山体地形坡度大,积水时间短,洪水历时 也不长,一到雨季,大量山洪水排泄而下,水流急,流势猛,且水流 中还夹带着砂石等杂质,冲刷力大,容易使山脚下小区受到破坏而造 成严重损失。为了尽量减少洪水造成的危害,保护山脚下居民的生命 财产平安,必须要认真做好防洪规划,拟在山坡上新建一条排洪沟, 拦截山洪,将山洪引出居住区,排入附近水体中。3.1设计原那么1排洪工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小区旁边山洪现状,切实解决 山洪对小区造成的危害和隐患。2排洪工程的设计应与原有的DN1200市政水泥涵管结合起来, 使山洪能够顺利流

2、入市政管道。3为减小对市政管道的堵塞,应考虑设置沉砂设施。3.2设计依据:1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CJJ50-92)2、城市防洪标准GB50201-943 室外排水设计规GB50014-2006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2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 ;6、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7、砌体结构设计规GB5003-20018、险结构设计规CGB50010 -20029、实沃"也形图。3.3 排洪沟设计要点1排洪沟应尽量利用原有山洪沟,必要时可作适当 整修原有山洪沟是山洪假设千年来冲刷形成的,其形状、底 板都比拟稳

3、定,因此应尽量利用原有的天然沟道作排洪沟。 当利用原有沟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必须加以整修时,应注意 不宜大改大动,尽量不要改变原有沟道的水力条件,而要因 势利导,畅通下泄。2排洪沟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坡度排洪沟的走向,应沿大局部地面水流的垂直方向,因此 应充分利用地形坡度,使截流的山洪水能以最短距离重力流 入受纳水体。3排洪沟采用明渠或暗渠应视具体条件确定一般排洪沟最好次用明渠,但当排洪沟通过市区或厂区 时,由于建筑密度较高、交通量大,应采用暗渠。4排洪沟纵坡确实定排洪沟的纵坡应根据地形、地质、护砌、原有排洪沟坡 度以与冲淤情况等条件确定,一般不小于1%,设计纵坡时, 要使沟水流速度均匀增加,以防

4、止沟产生淤积。当纵坡很大 时,应考虑设置跌水或陡槽,但不得设在转弯火。一次跌水 高度通常为0. 20. 6m,有的多达2030级,消能效果很好。 陡槽页称急流槽,纵坡一般为20%60%,多采用片石、块石 或条石砌筑,也有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陡槽终端应设消 力设备。5排洪沟的断面形式排洪明渠的断面形式常用矩形或梯形断面,最小断面B xH=O. 4mxO. 4m排洪沟的材料与加固形式应根据沟最大流速、 当地地形与地质条件、当地材料供给情况确定。6排洪沟的设计流速为了防止山洪冲刷,应按流速的大小选用不同材质的沟 底沟壁。明渠最小流速为0. 4m/s,但水深为0. 41. Oni时, 排水明渠的最大

5、流速应按下表规定取值。表3 -1 明渠最大设计流速明渠类别最大设计流速m/s )粗砂或低塑性粉质粘土0.8粉质粘土1.0粘土1.2草皮护面1.6干砌块石2.0浆砌块石或浆砌转3. 0石灰岩和中砂岩4. 0混凝土4.07排洪沟的其他规定明渠和盖板渠的底宽,不宜小于0.3ni。无铺砌的明渠边 坡,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按表3-2的规定取值;用砖石或混凝 土铺砌的明渠可采用1:0.751:1的边坡。表3-2 明渠边坡值1也质边坡粉砂1:37:3.5松散的细砂、中砂和粗砂1:2 1:2.5密实的细砂、中砂、粗砂或粘质粉土1:1.5-1:2粉质粘土或粘土砾石或卵石1:1.25-1:1.5半岩性土1:0. 5-

6、1:1风化岩石1:0.25-1:0.5岩石1:0. 1-1:0.253.4 排洪沟设计计算在进展防洪工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洪峰设计流量,然 后根据该流量拟定工程规模。为了准确、合理地拟定某项工 程规模,需要根据该工程的性质、围以与重要性等因素,选 定某一频率作为计算洪峰流量的标准,称为防洪设计标准。 实际工作中一般常用重现期衡量设计标准的上下,即重现期 越大,那么设计标准越高,工程规模也就越大;反之,设计 标准低,工程规模小。根据我国现有山洪防治标准与工程运行情况,山洪防治 标准见表3-3。表3-3 山洪防治标准工程等别防护对象防洪标准频率%重现期 a大型工业企业、重要中型企业2150 100

7、三一中小型工业企业5220 50四工业企业生活区10-510 20本设计中主要防护对象为山坡下居民生活区,因此本设计重现期取25年,频率为4% o排洪沟属于小汇水面积上的排水构筑物。一般情况下, 小汇水面积没有实测的流量资料,所需的设计洪水往往用实 测暴雨资料间接推求。并假定暴雨与其所形成的洪水流量同 频率。同时考虑山区河沟流域面积一般只有几平方公里至几 十平方公里,平时水小,甚至枯槁;汛期水量急增,急流快。目前我国设计洪峰流量的计算主要有三种方法:洪水调查法、 推理公式法与经历公式法。本设计采用经历公式法计算洪峰 流量。常用的经历公式计算方法有:一般地区性经历公式、公 路科学研究所经历公式、

8、第二铁路等值线法、第三铁路计算 方法。本设计采用公路科学研究所经历公式:Q = K x Fn (3-1)式中:Q设计洪峰流量(ni7s;F流域面积km'K径流模数,按表31采用;n面积参数»当FCikm“时,n=l ;当l<F<10km2,按表3-2取值。表3-1 径流模数K值重现期 a地区华北东北东南沿海西由华中黄土高原28. 18. 011.09. 010. 05. 5513. 011.515. 012. 014. 06. 01016. 513. 518. 014. 017. 07.51518. 014. 619. 514. 518. 07. 72519. 5

9、15. 822. 016. 019. 68. 5注:重现期50a时,可用25a的K值乘以1.20。表3-2 面积参数n值地区华北东北东南沿海西南华中黄土高原n0.750. 850. 750. 850. 750. 80注:当FCkn?时,n=l,其中、与西北局部地区,以与省,南海诸岛,由于缺乏资料,K值与n值待补。本工程位于开县,属于西南地区,且汇水面积小于1 km ' » 重现期设计为25年,因此径流模数K=16,面积参数n=l。中原小区A线排洪沟的汇水面积为50000m"设计洪峰流量Q, AKxFn = 16 x 50000 x 106 = 0.8m3/s木桥小区

10、B线排洪沟的汇水面积为45000m »设计洪峰流量DKxFn = 16 x 45000 x 10-G = 0.72m3/s排洪沟水力计算根本公式:(1)流量公式:Q二AxV 3-22管道流速计算:21V = -'R3- 123-3 n式中:V流速(m/sBR水力半径m;i水力坡度;n粗糙系数。将公式3-3代入3-2,得:121V = -R3-l2 3-4ni21Q =,AR> 123-5式中:A过水断面面积m',其他参数意义同前。公式中的过水断面A和湿周1的求法为:对于梯形断面:A = B +2 3-6X =B+2 J/+ 23-7式中:h水深m;B一底宽ni;

11、in一沟侧边坡水平宽度与深度之比;n一沟壁粗糙系数。矩形断面:A二B力3-81=B + 2 3-9本设计排洪沟主要截留小区旁边山上的雨洪,并最终收集后排入 市政排洪管道中。排洪沟依山上的地势而建,排洪沟外表与坡面相平, 由于山体坡度较大,因此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同时采用稳定性好 的梯形截面。A线排洪沟计算:设定梯形明渠的底宽为1m,边坡1 :m=l :0.5,有效水深H=0. 7m » 超高取0.3111,那么到达设计水深时的过水断面面积和湿周分别为:A = B +2=,x7+5x7x7= 0.945n)2 3-6%=B+2 J/+ 2= /+2x 7x J/+.W = 2.565

12、m3-7 水力半径 R = A/ / = 0.945/2.565= 0.368山坡上的雨洪沿线收集后汇入山脚段排洪沟,经沉砂池沉淀后排 入市政主管,因此山脚段排洪沟的最大流量即为洪峰流量Q = A0.8m3/s o该山坡的坡脚欠地势最缓,那么该段排洪沟的坡度最小, 坡度为0.023,钢筋混凝土明渠的粗糙系数为0.014,那么该段排洪 沟的最大输送能力为:2121Q = -A*R3- 12= 0.945XQ36净x喘=4睛/s3-5 nu. ui q可以看出,采用该断面尺寸的排洪沟完全可以满足最大洪峰时的 排水量需要,考虑长期运行会有大量泥沙沉积而使排洪沟有效断面变小等因素,采用底宽为1m,边坡

13、1 : 11尸1 : 0. 5,有效水深H=0. 7m j超高0.3ni的钢筋混凝土梯形明渠是适宜的。由于山脚段地势最缓,排洪沟的设计坡度最小,需要输送的洪水 量最大,而其他段的设计坡度更大,需要输送的洪水量更小,因此在 其他段采用该断面尺寸的排洪沟也是完全可以满足要求的。因此,A线排洪沟的设计尺寸为:底宽1m,边坡1 : 0. 5,有效 水深0.7m,超高0. 3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B线排洪沟的洪峰流量& = 0.72m3/s,小于A线排洪沟的洪峰流 D量,而且B线排洪沟的坡度比A排洪沟的坡度更大,因此设计采用与 A线排洪沟一样的尺寸和结构。3. 5沉砂池设计:沉砂池主要用于去除

14、相对密度2、65、粒径0. 2mm以上的砂粒, 在本工程中主要去除陵山洪带来的泥砂,将其沉淀下来之后再排入市 政管道,防止堵塞市政管道,同时对于山上的雨洪进展一定的缓冲, 起到消能的作用。沉砂池的进水端与排洪沟连接,出水端采用DN1200 钢筋混凝土管,并最终与原市政DN1200水泥涵管对接。沉砂池的形 式,按池水流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旋流式三种;按 池型可分为平流式沉砂池、竖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和旋流式沉砂 池。平流式沉砂池是常用的形式,水在池沿水平方向流动,具有构造 简单、截留无机颗粒效果较好的优点。本设计拟采用平流式沉砂池。由于该沉砂池处理的是山上的雨洪, 砂量较大,且随雨天间歇运行,因此只需要待砂斗装满,不定期排砂 即可。本设计采用吸砂泵不定期进展排砂,吸砂泵不置于现场,需要 时运至现场使用即可。平流式沉砂池的设计规为:1 ' 最大流速为0. 3m/s;2 、 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不小于30s,一般采用3060s °A线沉砂池计算:1 ' 长度:设计采用最大流速为0. 2 ni/s,最大流量时停留时 间为 40s » 那么 L=vt=0. 2x40=8m2 、断面尺寸:A=Q/v=0. 8/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城市防洪规划规范GB510795.0.4 山洪防治应在山洪沟上游采用水土保持和截流沟及调洪水库等措施,在下游采用疏浚排泄措施。▼ 展开条文说明 5.0.5 泥石流防治应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在上游区宜植树造林、稳定边坡;中游区宜设置拦挡坝等拦截措施;下游区宜修建排泄设施或停淤场。▼ 展开条文说明 5.0.6 有凌汛威胁的城jvzquC41yy}/uxzlkct{j~3ep1TptvFpfT{mg|4PqtsDqwygpv4buy}AkfC49;
1.GB50773引用标准 DL/T 5118GB 50181GB 50201GB 50265GB 50286GB 50288GB 50487JTG B01SL 170SL 171SL 188SL 197SL 203SL 298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确定的蓄滞洪区的设计。 购买 正式版 术语描述 蓄滞洪区 Detention and Retarding Basin包括分洪口在内的河堤背水面以外临时贮存洪水或分汇洪峰jvzquC41yy}/cwyrgfob0lto1uzbpmftf1<479594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