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卡通是一种由西方传入的科学教学方式,目前尚未有统一定论,但概念卡通有大致趋同的特点。概念卡通通过勾画简单的人物形象、动物花草、固定的对话情境等,营造非常通俗易懂的学习情境,这种方式特别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利用概念卡通可以完善目前小学科学教学的应用实践,并能够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教育体验,因此,将概念卡通应用于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之中,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思路。
一、将概念卡通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帮助小学生理解世间万物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认知科学知识过程中有很多内容较为抽象,这对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理解难度。概念卡通以其诙谐幽默、线条简单的特点,特别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世间万物,并且具有启发性,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概念卡通与生活息息相关,其中有很多教学进程均体现出五彩斑斓的特点。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科学学习能力等,都与其对事物的理解基础有关。概念卡通能够打动学生,并且为学生构建更加坚实的基础,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时候,更加直观地面对学习内容,对小学科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兴趣展现出更加专注的一面。因此,对小学科学教师而言,若能在课堂上采用适当的方法,制作概念卡通的教育课件,就能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而且还可以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小学科学课程本身的奥秘。
(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施小学科学课的时候,教师利用概念动画的形式进行课堂的教学,使课堂上的人物、事物、情景等都可以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动画的动态特性来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参与到小学的科研活动中去。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有关的概念性动画展示的内容来开展生命教育,使其在进行科学知识的研究过程中逐步将其化为现实,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理解力,会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
在实施小学科学课程时,还可以通过运用“概念动画卡通形象”对学生进行“增强式”的理解教育。在课堂上,教师会让学生通过对有关的知识进行更深刻的了解,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使他们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中意识到自身存在的缺陷,从而促进他们的知识水平的提高。例如,教师在教授“动物的种类”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其中的动物知识做成一张卡片,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从而提高自己对知识的掌握。
二、将概念卡通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概念卡通在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概念卡通可以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可以在课件中让卡通形象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对此有不同的概念和看法,也常常会因为概念卡通所带来的视觉刺激,使学习者的讨论更加热烈。小学生本身对这种卡通形象就非常敏感,而教师若能针对卡通人物的特点给学生带来更多不同的观感,提出有趣的看法,学生就可以利用概念卡通来进行科学知识的引证,可以对于自然现象树立探究意识,并能够更好的借助概念卡通来理解一些基本逻辑。对小学生而言,其能看到概念卡通描绘事物运转的规律,以及学生自身的理解等都使学生意识到概念卡通与科学现象本身的联系,理清其逻辑关系,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解答自身的疑惑。
(一)紧抓概念卡通内涵,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概念卡通是一种借助动漫卡通形象来引导学生视觉冲击,并最终理解科学道理的教育方法,但是概念卡通绝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卡通层面上,还要对一些科学知识、科学课程,产生一种更加亲切的观感。概念卡通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时引入前概念,结合旧的知识和新的知识,引发了学生在认知理解过程中的小冲突,教师在上科学课的时候,将概念卡通以艺术性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各自发表自己观点之后,学生就会对卡通人物的观点和看法产生一定的分歧。教师可以借助这种认知分析,让学生能够在协调统一的规律引导之下思考具体的问题,潜移默化的达成自主探究意识,引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概念卡通并不是要求学生在理解科学知识时相互排斥,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加以解答,使得观念不再相互排斥,问题将会逐渐改善,在前一逐渐被化解,解决冲突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探究和思索的过程,更是学生掌握科学概念的过程。
(二)构建典型的教学程序,有效使用概念卡通的创造性
构建更为典型的教学程序,能够使概念卡通的创造性日益发展,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有时可能会给学生构建一幅概念卡通的情境,有时会现场绘制一幅概念卡通的形象化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者借由教师的问题进行下一步的探讨和思索。教师并不会直接把自己的观点告诉学生,而是给学生一个思考的过程和机会,学生一般会基于教师所给予的概念卡通人物形象,积极地展开思考,开动脑筋,理解概念卡通人物的想法并积极的探究概念卡通人物目前所可能达成的一些观点。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概念,卡通人物的想法,并且能够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可能会促成学生的小组合作和辩论,教师也可以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渐渐的引入自己的教学意图,或者循序渐进的询问学生有什么新的经验,有什么新的证据,以便让学生证明某些科学现象,或者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完善教学实验。由此可见,概念卡通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引入某些学习情境,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让学生借由概念卡通的形象对某些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例如,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肥沃的土壤》这节课时,给学生绘制了一个可爱的小黄牛形象,小黄牛带着小草帽在田地上犁地,累得气喘吁吁。在概念卡通小黄牛的带领之下,学生渐渐通过微课明白了什么叫腐殖质,了解了腐殖质会影响土壤的肥力。小黄牛犁同样大小的地,但是由于土壤的肥力不同,长出的庄稼却有很大的差别。通过进一步的认知,学生意识到了土壤对人和植物的重要意义,土壤的由来、土壤中大概的成分。了解到这些科学知识之后,教师又给学生看了一段新闻影片讲述水土流失和山洪爆发等自然现象,描述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使得水土流失的情况加剧。学生通过这些科学现象和新闻事件意识到了,应该主动的保护土壤,杜绝水土流失,应该让土壤的肥力增加,尽可能的增加腐殖质的含量,从而能够对植物生长产生更好的影响,每个人都应该热爱绿植,热爱植树造林的公益事业,教师通过概念卡通人物的讲解借助图片,学生构建了非常有趣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本堂课的教育本质。
(三)引导学生到课堂上运用“观念动画”引导他们开展实习
在课堂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教师将引导学员们到课堂上进行实验。比如在《溶解》的学习章节中,动画中列出了盐、糖等可以溶于水中的物质,解释了盐和水分是怎么分开的。学生可以按照动画中所列出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将盐和糖放入水中,看其溶化。在盐和水分离过程中,学生按照动画的概念来制作一盆温水,当水温下降时盐会缓慢地沉淀出来,这样就可以成功分离盐和水。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由概念动画所描述的内容,并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教师还可以设定开放问题的概念动画进行角色扮演,例如,教师们会在课堂上先介绍一项主题,接着再向学生演示他们所制作的动画概念。教师可以用动画的泡泡覆盖已经存在的东西来询问学生关于对话泡泡中的内容没有任何标准的参照答案。比如,在学习关于“人的身体”相关的知识时,概念卡通画面上有“鼻子”,“胃”和“嘴”等人体组织,还有“香蕉”等图片,以“嘴”、“胃”为主要部位,以“香蕉之旅”为题材,以“身体”、“胃”等为主要部位,设定与人体相关的器官和脏腑,由教师预先设定的“概念卡通”覆盖后一半,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和反思来完成后面的谈话。然后,我们会安排一个由学生扮演的“嘴”,“鼻子”和“眼睛”,通过动画中的对话来了解各个器官的名称、位置和功能。
(四)借助概念卡通形象,纠正错误的认知观念
很多教师都发现概念卡通形象的说服力非常强,有时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一观点产生了分歧,但是如果观看教师所绘制的具有一定启发性的概念,卡通形象,学生就能够很快的意识到自己的理解可能出现了偏差。要是不仅在绘制概念卡通形象的时候,会把人物形象的面部表情和一些特殊的展现方式与答案相结合,更重要的是,教师还会把概念卡通人物形象的具体展示内容和展示节奏,恰好置于学生需要教育引导的位置,控制好学生的学习节奏,因此在这样的教学进程中教师,常常会给学生带来一些意外的惊喜。概念卡通形象的出现,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小学科学课堂上的基本内容,并能够和教师一起共同探究科学实验的原理和科学概念的秘密。概念卡通形象因此而深受学生的喜欢,教师在课前准备的时候就已经把概念卡通形象作为极为重要的教育内容。教师利用概念卡通形象结合自己的解说,不仅使学生的知识范围更加宽泛,而且还能够在准备教育教学素材的时候,帮助学生出现一些错误的观点,此时教师会给学生留出充分的讨论和思考时间,利用概念卡通的提示,学生会在充满乐趣的学习氛围之内,不断的开拓自己的视野,借助教师所提供的微课课件等阐述一些课本之外的科学现象,思考科学现象背后的本质需求规律,并在教师的帮助之下渐渐走出以往的错误,认知结合教材采用正确的思想来取代错误的想法,并保持在课后积极探索小学科学知识的习惯,对科学现象抱有旺盛的好奇心。
例如,在学习《空气有质量吗》这节课时,教师给出一个有趣的概念,卡通形象是一朵漂亮的白云。白云长得很漂亮,肚子肥肥的,在天上飘啊飘云彩,感受空气,在自己身边流动的感觉,教师问学生:小云彩能感受到空气的重量吗?学生的想法众说纷纭,有的学生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有的学生认为空气也是有质量的,只不过因为空气的质量非常轻,所以人感受不到,还有的学生认为人根本测量不到空气的质量,没有那么精确的测量工具。于是教师请学生看大屏幕,给学生演示科学家测量空气质量的例子,然后让学生想一想,如果在课堂上自己也想去测量空气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利用概念卡通人物小云彩的引导,学生意识到了,认为空气没有质量的观点是错误的,而后,教师让学生使用简易天平、气球、绿豆等工具,采用实验方式来演示如何称量气球的质量,并和绿豆做比较,看看气球吹满气之后,原本平衡的天平天平有没有倾斜?天平最终是如何达到平衡的?(就放了几颗绿豆)最终学生能够得到空气质量的结论。
(五)借助概念卡通形象,促使小学生合作学习探究进步
概念卡通是小学生的好伙伴,而在课堂上学生和学生之间也是学习的好搭档,借助概念卡通的教育方式,就像一种能够融合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思考内容起到桥梁和链接作用的小助手,在概念卡通引入教育课堂之后,教师会帮助学生自动的加入到小组合作学习进程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讨论辩论沟通,互帮互助,彼此提醒,共同记录或同时完成一个项目等,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竭力论证在科学现象中自己的想法。血色横功能们很清楚,在概念认知的过程中,借助概念卡通形象可以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元认知水平,而且一个小组的讨论和辩论结果更能够说明问题,每个小组成员都会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进行科学的探讨,并且能够有效的检查自己目前的学习成果,如果小学生发现现有的教育教学进程和教育观点不能佐证自己的观点,那么就很有可能需要加以改变。教师在课堂上虽然要督促小学生及时反思、自我评价,但是却不能完全催促小学生的合作进程,而是应该让学生能够更加具有教育教学的自主性,使其能够基于现有的学习进程检验学习观点。小学科学课堂上,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和主要服务对象,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或帮助,有时可能会存在一些鲜为主的偏差,因此,教师不会完全代替学生去思考,而是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在小学科学课堂上的主人翁地位,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反思,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打开科学学习的拓展之门。
例如,在学习小学科学课堂《把盐放到水里》这节课时,教师设计了一个大肚子的小金鱼概念卡通形象,小鲸鱼喝一口水,就把海水吞到肚子里了。学生对盐水的概念很感兴趣,而教师问学生如果在桌子上放一杯水,水里有盐,那么合起来是什么味道呢?学生纷纷回答:很咸!教师又说:那么这种溶解的现象是怎么发生的呢?就是让学生记住自己面前的工具,把一平勺的沙子放到水中看看社死是否容易,拍照之后发现杀子并没有任何变化,然后就是又用食用盐和放盐的勺子以及装水的烧杯,给学生演示盐的溶解过程,学生观察30秒并完成任务记录。然后学生增加了盐的容量就发现当盐的容量变化之后,溶解的速度也产生了变化,教师让学生利用统一计时比快慢的方式,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盐溶解的速度最快?当学生发现盐的溶解速度几乎一致时,教师又让学生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盐溶解的最好?学生发现,即使盐的数量增加了,盐溶解的时间都一样,但是却存在着速度的细微差异,也存在着溶解度的差异,这是为什么呢?于是就是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观察最终得出结论,然后由教师评评结论的对错。
结论:综上所述,概念卡通的形象非常诙谐幽默也很有趣,对学生而言,概念卡通是小学科学课堂上的好伙伴,也是教师的小助手,概念卡通的教学方式能高效的引入小学科学知识,而且教师常常会选择一些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或经常关注的动漫作品相关的概念卡通形象,结合这些概念卡通素材,将科学学习材料的选取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很多教师都会采用一些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概念,卡通形象不超出学生所处的年龄范围和认知范围,帮助学生设身处地地看待小学科学问题,而且在科学实验和科学教学中,也常常会设计出一些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概念卡通形象,建立属于小学科学形象的概念开通形象素材库,使得概念卡通形象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好伙伴,促进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