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突发性强,破坏力大,
不仅会对基础设施、居民财产
造成毁灭性破坏,
而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构成极大威胁。
此前“杜苏芮”带来的降水
让我省土壤饱和度处于高位,
再加之近期局地暴雨仍可能多发,
更使山洪灾害风险陡增。
今日17时33分,
省水利厅、省气象局联合发布
山洪灾害预警。
预计7月31日20时至
8月1日20时,
余姚市、上虞区可能发生
山洪灾害(蓝色预警)。
此外,
今天省水利厅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做好
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地高度警惕,科学防御
打有准备之仗。
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一、压紧压实责任链条
各地要落实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干部党员包群众的“包保”责任制,进一步压实基层地方政府山洪灾害防御主体责任。要严格落实隐患排查、运行维护、监测预报、预警发布、提醒转移避险、值班值守、信息统计报送等全链条各环节工作职责。要加强对山洪灾害防御基层责任人在岗履职情况抽查工作,确保“四讲一会”,要能够讲清责任体系、讲清自身职责任务、讲清方案预案关键要素、讲清灾情险情,会操作应急通讯装备。
二、识别风险排查隐患
以偏远山区、旅游景区、城乡接合部、工矿企业、施工场所等未纳入山洪风险区的区域为重点,建立山洪灾害风险区动态管理清单,将位于沟口岸边及桥头的生活、生产或旅游区域全部纳入清单管理。8月底前将新增风险区及防御对象、责任人信息录入省级“山洪智防”。要对山洪灾害风险区拉网式、地毯式开展排查风险隐患整治,聚焦沟道淤堵、枯木枯枝堵塞桥涵壅水造成洪水漫溢改道等极端情况,深入细致排查跨沟道路桥涵阻塞壅水、沟道泥石淤积等涉河风险,8月底前通过浙江省防洪减灾数字化平台“形势研判”—“风险管理”模块上报隐患点清单,并落实整改。
三、完善预案强化演练
全面检视县、乡、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方案,逐沟逐村逐户逐人落实人员转移方案措施,明确老弱病残幼和外来流动人员、游客、施工场所转移流程,切实提高预案方案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性。预案要简洁明了、指令明确,针对各等级预警要有清晰的对策措施,8月底前完成预案检视修订并通过“山洪智防后台”—“信息上报”—“防御预案”模块上报。要抓好演练,模拟山洪泥石流并发和夜间转移等极端场景,细化转移避险措施,让群众真正走一趟,练一趟,熟悉预警信号,熟悉转移路线,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四、强化监测预警叫应
要动态检查县级山洪监测预警平台运行状况,8月15日前全面开展一轮山洪关联雨量测站、声光电预警设备等的巡检和运维,全覆盖排查山洪重点村落“警戒水位”“危急水位”两条线是否清晰。要加强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的动态监测,优化预报方法,加密预报频次,提高预报精密度。加强定点定向预警,快速预警到户到人。提前24小时发布预报预警,提前1-3小时发布短临预警,力争能早则早。要严格落实直达党政领导和基层责任人的预警“叫应”机制并适当留痕。
五、强化人员转移避险
要结合山洪灾害防御方案,协助基层政府制定科学完备的人员转移方案,明确什么情况下转、往哪里转、谁带领转、怎么转、转移到哪个地方。要根据灾害风险程度和预报预警,提醒镇村严格落实“三个必须转移”(风险隐患点出现降雨时必须转移、发生险情异动时必须转移、险情不能准确研判时必须转移),提前果断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要提醒镇村加强转移人员管控,每个转移安置点都要落实管理人员,防止脱管、漏管、失管现象发生。
六、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
淳安县、安吉县、江山市、庆元县要全力抓好重点山洪沟治理项目实施,衢江区、黄岩区、临海市等12个县(市、区)要聚焦短板,全链条推进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提升项目实施,确保11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要完善山洪防御工程体系,在有条件的源头区新建或扩建水库山塘,增加“上蓄”能力。采用分洪隧洞、撇洪渠、排洪渠、截洪沟等排导工程措施,将洪水引至村落、城镇及重要基础下游。要严格山区河道水域占用,推进山区河道特别是村落段的壅塞清理,着力解决桥梁过水孔径不足、修路占用河道等历史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