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设问与反问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4.设问。

4.1.基本概念。

设问是一种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之后而又自问自答的修辞格。设问句是特殊疑问句的一种,属于无疑而问。

4.2.效果作用。

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够强调突出事物或事理,引人注意,启发思考;能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述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4.3.基本用法。

4.3.1.可以用设问做文章的标题,这样做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4.3.2.有的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3.3.在说理文章中,为了使论证深入,在关键性的内容上,设问说理。

4.4.形式特点。

4.4.1.自问自答。

这是设问的常见形式。它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4.4.1.1.一问一答。

即写出一个设问句,紧跟着写一个答句。此种设问,能迅速集中读者注意力,吸引读者。

例句1: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生命的路》)

例句2: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4.4.1.2.几问一答。

即先集中提出一连串设问句,再集中加以回答。此种设问,能增强论辩力量,引人深思。

例句3:啊,是谁,这么早就把那亲爱的令人心醉的乡音送到我的耳畔?是谁,这么早就用他那吱吱哇哇的悦耳动听的音乐唤来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个青年人。(峻青《乡音》)

4.4.1.3.连续问答。

即连续地使用一问一答式。此种设问,能造成一种步步紧逼、势不可挡之气势,具有强大的论辩力量。

例句4:看到人家手里拿着东西了,我们就要调查一下。他手里拿的是什么?是刀。刀有什么用处?可以杀人。他要拿刀杀谁?要杀人民。(毛泽东《抗日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4.4.2.问而不答。

这种情况属于设问的特例,非常少见,要注意它与一般疑问句的区别。一般疑问句是真有疑问,需要别人给予解答,而“问而不答”的设问句,虽然说话者没有明确的给出答案,但他的内心是知道结果的,只不过是出于某种原因而故意不说出来而已。

例句5: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此句就属于“问而不答”的设问句,对于作者毛泽东来说,他对“谁主沉浮”的“谁”指代何人是有清醒的认知的。

例句6:日本日立公司电机厂,五千五百人,年产一千二百万千瓦;咱们厂,八千九百人,年产一百二十万千瓦。这说明什么?要求我们干什么?(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5.反问。

5.1.基本概念。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的形式和语气来表达确定(肯定或否定)意思和强烈感情的修辞方法。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

反问句是特殊疑问句的一种,它属于无疑而问,一般是无须回答的,答案就在问句中。

5.2.作用效果。

反问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字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强烈的感情基调。

5.3.形式类别。

反问的种类可以依据后面有没有回答分为两种形式。

5.3.1.问而无答的反问。

这是反问的常态形式,它又包括用肯定句表达否定的内容和用否定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内容两种形式。

5.3.1.2.用肯定句表否定的内容。

例句1: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

此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太阳不会从西边出来。

例句2: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有呢?(丰子恺《山中避雨》)

5.3.1.2.用否定句表肯定(或否定)的内容。

例句3: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

此句是否定形式的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我也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

例句4: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此句表达肯定意思: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

例句5:"小陈"不是他的名字,只是他的姓。至于他的名字叫什么,我也不知道。这真是件遗憾的事情!可是,这没有关系,在我们的记忆中,这样的无名英雄不是还很多吗?(峻青《黎明的河边》)

此句表达肯定:这样的无名英雄是还很多。

例句6: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郭沫若《习习谷风》)

此句表达肯定:人人都说它美。

如何确定某一个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还是否定的意思?

方法并不复杂。因为反问语气本身就是在表示质疑和反对,所以我们设定一个反问的问号就是代表一个否定词,然后你到句子中去数有几个否定词,句中否定词的个数加上问号代表的那一个否定,你看看共有几个否定词。总个数为单数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总个数为双数的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

再强调一下,总个数=反问句中的否定词个数+1(问号代表1个否定词)。

如果还弄不清这个问题,你就翻看一下《高考语文考场技巧第37讲:肯定句、否定句与设问句与反问句》,文中有详细的解说。

5.3.2.问而有答的反问。

例句7:敢于这样做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地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

这种形式的反问句属于特例。从另一个角度说,它是将设问与反问合二为一了,更能强化这两种修辞的作用。

强调一下,反问句也可以用集中反问或连续反问,表达激动的感情,以增强文章感染力。

例句8:声音是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毛刺刺的。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理难受极了。(黄蓓佳《心声》)

5.4.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是有明显的区别:

其一、内涵不同: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

其二、目的不同: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

其三、形式不同: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答在问外;反问寓答于问,有问无答。

THE END
0.2021年高考二轮备考重点:语言运用题修辞手法技法总结(2)否定式反问。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克服困难不是一种享受?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叫做设问。通常情况下,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是设问的标志。 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jvzquC41yy}/lrfpuj{/exr1r1=b6Ah:6hg96j
1.设问和反问的区别是什么1、从语法和语境区别: (1)反问:从反面提问,答案就在问题中,这种运用疑问的语气来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和强烈感情的修辞手法叫做反问。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运用反问,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和发人深思的作用。 (2)设问: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叫做设问。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jvzq<84o03;usu3eqo5{kzp/5:62:951
2.设问和反问的区别有哪些反问句是有问无答,设问句是有问有答。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1设问和反问的区别 1、从语法和语境区别: 反问:从反面提问,答案就在问题中,这种运用疑问的语气来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和强烈感情的修辞jvzq<84o0igpujs0eqs0ijtmcq553=7;80nuou
3.浅谈设问与反问的区别1季松;浅谈设问与反问的区别[J];青苹果;2008年02期 2万方怡;基于“问题链”的课堂有效设问[J];中国音乐教育;2024年10期 3杨和平;“设问”的科学性问题举隅[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5年10期 4王礼新;试题设问失误的实例分析[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3年01期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WJRP722:632:90jvs
4.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人教版高三必修)(四)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例如:“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了,还要不要学呢?那个时候,外国仍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jvzquC41yy}/t~nygp4dqv4ycr54;;830znuou
5.小升初语文考试核心解析自然拼读法2.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设问与反问的共同点是:心中其实没有疑问,是明知故问,而且不需要听话者来回答。它们的区别是:设问是自问自答,通过自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引人思考,以便进一步做出说明;反问是问而不答,答案就在句子之中,目的是为了加重语气,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表达鲜明的思想和强烈的感情。 jvzquC41yy}/j~okcpm/exr1e1€jtjsrkpjvhj4r34>59><1
6.设问句和反问句的区别是什么生活频道反问句与设问句的区别在于:反问句是有问无答,设问句是有问有答。反问句: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设问句: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设问也就是明jvzquC41o0pjcwl|k0ipo8ywygt0orsink5439<60jznn
7.语文修辞手法3、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二、排比和对偶: 1、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证据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jvzquC41yy}/{~|gpoo/exr1dcolg89428<50qyon
8.小学语文知识点: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区别|修辞|反问句|疑问句|1、什么是设问句?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再回答,就叫做设问句。 2、设问句举例: (1)是谁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科学技术。 (2)是谁创造了这美丽的世界?当然是人类。 四、顺口溜:我问你答是疑问;不需回答是反问;自问自答是设问。jvzquC415i428<3eqo5e{8ftvkimghhcodxjcw4HXV7HH>V275=G4Y[0jvsm
9.诗歌鉴赏表达技巧9、反问:强调突出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10、设问:强调突出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 阿鲁威作 11、反复:强调突出 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反复) jvzq<84yyy4g{|x|0pku1ltpvgtu1mjvckr07of2d4h58k=e4c9bg9g877:50qyon
10.秭归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 ⑴比喻和拟人。 比喻是打比方,要有两类事物,通常有比喻词(当然,有些句子中有“像”“好像”之类的词,但不是比喻句,我们要仔细辨别); 拟人是把事物当人来写,要有人的动作、表情、语言。 jvzq<84|iz4j0‚hg434dp8npfg~/rquAt?yqclj1rgxtqw4dnqm0xrjy(uoe?k>:dc6f5A5:;6::3kgg8f:cc9>6e3>82/nf?3<25?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