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1月31日和2月1日,荷兰经历了一场特大的自然灾害。
1月31日晚上6时,从苏格兰吹来的特大暴风在荷兰泽兰省和南荷兰省一带的海岸掀起滔天的巨浪,开始时候,很多人在岸边,观看着这难得一见的自然奇景。
荷兰皇家气象局在下午时分,已经发出风暴和海潮的警告。
晚上22时30分,是通常涨潮时刻,人们发现,这次的涨潮来得特别凶猛。
已经是2月1日的零时,在暴风和海潮的双重夹击之下,西南部海岸部分地区,海水已经漫过了堤坝,部分地区已经作出抢险的准备。但是,深夜时分,不少市长和堤坝管理官员不在现场,没有官方的命令,市民不敢作出决定。一些市民深夜看着海水逐渐升高,一些甚至继续抱头大睡,不知道危险正在逼近。
凌晨3时,海水继续上涨,大浪来势更凶,水位已经升到水位警戒线(NAP)之上的4.5米。
一些平时缺乏保养维修的堤坝首先被海潮突破,在泽兰省和南荷兰省数十处地堤坝被毁,海水开始冲进内陆,一些地区顿成泽国,并波及北布拉邦省地区。本来已经处于海平面以下的荷兰,这回受难了。
黑夜中,一些市民从睡梦中惊醒,纷纷择路,往高处逃生。但是,在冰冷的海水中,活着的人们,只能眼看着房屋被冲塌,亲友在水中永别。当无路可选择的时候,有人以为爬上阁楼和房顶就可以逃过一劫,但是,一个洪峰到来,房子也不见了。
海潮肆虐了一夜,到了2月1日的凌晨,幸存的人们,看到周围一遍满目疮痍的景象。人们开始了自救活动,划起了小船,从房顶、屋顶、高处和漂浮的木块中救下了处于危机中的乡邻。
8时左右,从收音机中传来第一条荷兰新闻通讯社ANP发布的关于这次特大灾害的消息。
但是,灾难还没有停止,虽然风势减弱,但是,第二轮的潮汐又来了,继续有民众在灾难中丧生。
一直到星期一,政府和军方的援助来了;渔民的船只也纷纷出动,救助处于危难中的同胞,送去食物和饮用水;一些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设法恢复当地的通讯。
女王Juliana亲来到了南荷兰省的灾区,踏进水中,了解情况,对灾区民众表示慰问。
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这场灾难的消息。
星期二,更大规模的救援工作开始了。船只、飞机和水路两栖工具都出动,展开了求援活动,但是,人们发问:是不是来得晚了一点?!
这场特大水灾,受影响民众达60万,荷兰死亡1836人,10万人无家可归,3300栋房屋被毁。
在英国和比利时,也分别有307人和28人死亡。
1953年这场大水灾之后,荷兰政府痛定思痛,更加重视堤坝的维修保养工作,并有了三角洲工程(Deltawerken)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