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好 的 挽 救 就 是 预 防
应急说
2月22日13时许,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发生大面积坍塌。截至今天(23日)凌晨两点,消防、公安、武警、应急通信和抢险部门陆续到达现场参与救援。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2人死亡、6人受伤、51人失联。救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应急管理部派出工作组紧急赶赴现场
事故发生后,应急管理部立即调派国家矿山应急救援神华宁煤队、神东队等4支国家专业队109人携带支护、破拆和边坡雷达等装备驰援现场。应急管理部派出工作组紧急赶赴现场指导处置。
内蒙古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先后调派阿拉善、乌海、巴彦淖尔、包头等盟市消防救援支队以及训练与战勤保障支队抢险救援编队、总队全勤指挥部共51辆消防车、223名消防救援人员、6只搜救犬赶赴现场开展救援。
国家卫健委派出专家 指导伤员医疗救治工作
国家卫健委安排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专家赶赴当地,指导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因伤残疾和死亡。
事故发生后,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派出15辆救护车和45名医护人员赴现场开展伤员救治和转运工作。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神经外科、胸外科、骨科和急诊等领域国家级专家会同当地医务人员组成医疗救治专家组,对收治伤员逐一会诊,一人一策制定诊疗方案,进行个案管理。
国家矿山安监局内蒙古局已启动事故救援一级响应
记者从内蒙古应急管理厅等多部门获悉,事故现场造成多名作业人员和车辆被掩埋,国家矿山安监局内蒙古局已启动事故救援一级响应,多支救援队正在赶往救援。
最新消息:专家组正连夜开展坍塌体勘察评估
2月23日凌晨1点,应急管理部工作组抵达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坍塌事故救援现场。随工作组抵达的总台央视记者在核心救援现场看到,现场升起多盏应急照明灯,多台救援装备正抓紧向坍塌体周边集结。专家组正连夜开展坍塌体勘察评估。
据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消息,截至2月23日凌晨0:30,又有两名失联的工友取得联系,目前可以确认在这片坍塌体里,还有51人失联,现场的救援工作依然在紧张展开。
400余名救援人员正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开展救援
据阿拉善盟盟委副书记、盟长李中增介绍,救援一直在持续,国家、自治区、阿拉善盟组成的43人专家组,正在现场进一步评估,进一步优化救援方案。截至23日0:30,核实以后还处于失联状态的人员是51人。
目前已经到达现场的救援队伍有11支,470人左右,130多辆大型的救援机械。李中增介绍,塌方量巨大,救援难度很大。各方的救援力量、包括周边地区的救援力量还在陆续赶赴现场。
煤矿失信总额超7亿曾多次被罚
企查查风险信息显示,该公司目前关联1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8075万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3条,失信总金额约7.57亿元;限制高消费信息共31条,关联对象包括该公司股东陈逢干、丁瑞以及法定代表人王学云。
小编还注意到,该煤矿曾因无证取水和未设置限速、道口等路标等原因被处罚。
企查查信息显示,新井煤业有限公司2022年曾因多项问题被行政处罚。
如遇突发塌陷,这样自救
近年来
施工坍塌事故
时有发生
坍塌往往就是
这些安全知识,你要知道
此外
还有这些有关矿井的
主要灾害的自救互救
记得收藏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自救互救
(1)爆炸前的预兆。井下工作人员应了解和掌握瓦斯、煤尘爆炸的预兆,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预兆现象,应立即沉着、冷静、迅速地采取应急自救互救措施。
(2)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在地。现场作业人员听到爆炸声响或感觉到空气冲击波时,应立即背向空气颤动方向,俯卧在地,面部贴于地面,双手置于身体下面,闭上眼睛,以降低身体高度,减少受冲击面积,避开冲击波的强烈冲击,降低伤害的程度。
(3)用衣物护好身体,避免烧伤。爆炸现场表明,凡是被工作服、手套、胶靴、安全帽等防护用品遮盖的部位,基本上都未烧伤,因此矿工在井下一定要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
(4)立即佩戴自救器。发生爆炸事故后,现场未遭受严重伤害的作业人员,应立即佩戴好自救器,迅速撤出受灾巷道,到达新鲜风流处。对于受伤较严重的作业人员,要协助其佩戴自救器,帮助其撤出危险区。如果来不及打开自救器,应立即趴在水沟边,暂停呼吸,将毛巾或衣物浸湿后捂住鼻孔和嘴巴,以防爆炸火焰和有害气体吸入肺部。
(5)迅速撤离灾区。爆炸事故发生后,现场作业人员要佩戴好自救器,选择距离最近、安全可靠的避灾路线,迅速撤离灾区,到达新鲜空气处。
(6)在安全地点妥善避灾待救。在爆炸事故发生后,如果往安全地点撤退的路线受阻,或者冒顶、积水使人难以通过时,不要强行跨越,应当迅速就近选择地点妥善避灾待救。
瓦斯、煤尘爆炸时的自救要点:
听到爆炸、冲击声,头脑清醒要镇静。
切莫乱跑与乱冲,立即趴下闭眼睛。
面部捂上湿毛巾,背朝声响和气浪。
双手隐蔽在身下,身体盖严防烧伤。
最好趴在水沟旁,坚固物体做屏障。
迅速戴好自救器,爆炸过后就逃离。
尽快进入新风巷,避灾路线要牢记。
无法逃离进硐室,堵好硐口防毒气。
硐口设置标记物,敲打呼救发信息。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自救互救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会给矿井和现场作业人员带来巨大灾难。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时会突出大量煤(岩),掩埋人员、设备,堵塞巷道,同时使井下作业现场大范围内充满高浓度瓦斯,造成人员缺氧窒息甚至死亡,还可能引起瓦斯燃烧或爆炸。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时,突出的瓦斯一般沿风流方向流动,但大型突出时可逆风流向进风井方向流动,此时后果更严重。
(1)立即撤离现场。井下现场作业人员要了解煤与瓦斯突出的一般规律,掌握突出的预兆;在现场根据以上知识,当出现突出预兆时,立即撤离现场,决不犹豫。
(2)迅速佩戴隔离式自救器。
(3)预防延期突出。现场作业人员必须做到:只要出现突出预兆必须立即撤退到安全地点,待确认不会发生突出后再返回现场进行作业。
(4)安全撤退,妥善避灾。撤退安全距离与突出强度有关,要按照矿井防突措施的规定撤到安全地点。一般情况下,在大矿要撤到防突风门以外,在小矿最好撤到井上。
煤与瓦斯突出时的自救要点:
瓦斯突出显预兆,赶快撤人并汇报。
戴好隔离自救器,防护眼镜也戴牢。
迎着新风向外撤,沉着迅速井口跑。
无法撤离进硐室,隔离门要紧关闭。
打开硐室压风管,戴好头盔好供气。
节约用灯和食物,硐口明显做标记。
敲打金属发响声,呼救人员来这里。
冒顶事故的自救互救
顶板事故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加强顶板管理,防治顶板灾害以及搞好发生顶板事故时现场作业人员的应急自救互救工作,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
(1)采煤工作面冒顶的自救、互救和避灾方法。
①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当发现作业现场即将发生冒顶时,最好的应急自救互救措施就是迅速离开危险区,撤退到安全地点。
②躲到木垛下方或靠煤壁贴身站立。
③冒顶遇险后应立即发出求救信号。但在发出求救信号时,不要敲击对自己安全有威胁的物料和煤岩块,以免造成新的冒落,加剧对遇险人员自身的伤害。
④积极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积极利用现场材料疏通脱险通道,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为提前脱险创造条件。
(2)破碎顶板冒落现场作业人员的应急自救互救。
①保持支护完整,防止出现局部冒顶。
②一旦出现局部漏洞,必须立即加以堵塞。
③发生垮塌型冒顶时,现场作业人员应该往下逃生。
(3)掘进工作而冒顶的自救、互救和避灾方法。
①维护被困地点的安全。
②及时汇报被围困情况。
③打开压风管和自救系统阀门。
④发出求救信号。
⑤做好长期避灾的准备。
⑥创造条件脱离逃生。
煤矿冒顶事故的自救要点:
垮面、冒顶有征兆,速向调度室汇报。
情况严重别冒险,人员撤离工作面。
如果有人被埋压,抢救过程重安全。
如果巷道堵人员,搞好自救莫迟延。
随时戴上自救器,严防瓦斯会超限。
轮流扒戳找出口,敲打金属求救援。
上级派人来抢救,一定救你脱危险。
水灾事故的自救互救
水害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事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外井下人员伤亡或淹没矿井等严重事故。煤矿水害的应急自救互救重点如下。
(1)矿井透水时现场作业人员要迅速撤离灾区,当撤退路线被涌水阻住,或因水流凶猛而无法穿越时,应选择离井筒或大巷最近处、地势最高的上山独头巷道暂避。
(3)预防延期突水。现场作业人员必须做到:只要出现突水预兆必须立即撤退到安全地点,待确认不会发生突水后再返回现场进行作业;对避难地点要进行安全检查和必要的维护,并根据需要设置挡帘、挡板或挡墙,防止涌水和有害气体的侵入。
(4)在避难地点避难待救时,应间断地、有规律地敲击铁管、铁轨、铁棚或顶底板等物体,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5)避难地点没有新鲜空气,或有害气体大量涌出时,若附近有压风自救系统,应及时打开自救系统;若附近有压风管,应及时打开压风管阀门,放出新鲜空气,供被困人员呼吸。
(6)注意避灾时的身体保暖。
(7)注意节省矿灯的能量。若多人同在一起避灾,只使用一盏矿灯照明。
(8)被困期间断绝食物后,遇险人员少饮或不饮不洁净的水,以免中毒。
(9)在被围困期间,遇险人员可以在积水边放置一大块煤矸石或其他物件作为标志,随时观察积水水位的变化,了解、水情。
(10)被透水围困的人员要镇静,相信矿领导和其他工友们会千方百计地抢救自己,避免体力的过度消耗。
(11)当矿救援人员到来时,遇险人员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煤矿透水事故的自救要点:
透水征兆要记牢,发现征兆就汇报。
采取措施抗灾害,防止淹井把矿保。
人员迅速要撤退,低处要向高处跑。
透水下方有人员,屏住呼吸手抓牢。
防止呛水和溺水,闯过水头最重要。
老空、老窑来臭水,赶快戴好自救器。
最后一人关闸门,水泵司机听指挥。
道路隔断无法逃,上山独头地势高。
节约用灯和食物,自身防护要做好。
敲打金属发信号,等待救援莫急躁。
火灾事故的自救互救
矿井火灾是指发生在矿井井下各处的火灾和发生在井口附近能够威胁矿井安全、造成损失的地面火灾。矿井火灾的应急自救互救重点如下。
(1)及时扑灭初始火灾。根据现场具体条件,可以采用喷射化学灭火器灭火、用水灭火、用沙子覆盖火源等方法。
(2)迅速撤离火灾现场。现场作业人员不能采用直接灭火的方法将火扑灭,现场不具备直接灭火的条件时,应迅速撤离火灾现场。
(3)在高温烟雾巷道中撤退的要点。①一般不要逆烟雾风流方向撤退;②应尽量躬身弯腰,低着头迅速行进;③在高温浓烟巷道中撤退时,应防止高温危害。
(4)妥善避灾,等待救援。若人员无法顺利撤离,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
(5)局部控制风流,减轻灾情。矿井火灾发生后,现场作业人员应该利用附近的通风设施,实现局部反风、风流短路或增减风量,达到减轻火灾危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