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暴雨“连轴转”,这里的极端天气考验才刚开始……洪涝灾害降水大暴雨

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五一假期人山人海的旅游热潮中时, 一场罕见的汛情席卷了长江以南的贵州、湖南、江西和福建多地。

5月4日到8日,江西省宜春、抚州、鹰潭等多个地区遭遇了大暴雨到特大暴雨[1]。近30年来,江西省5月的平均降水量为236毫米[2],而仅在5月5日晚至5月6日,抚州多个乡镇24小时降水量就达到250毫米以上(特大暴雨级别),崇仁县24小时降水量甚至达到304毫米[3]。

截至8日,在暴雨侵袭之下,洪涝灾害已经造成江西省抚州市、吉安市、宜春市、新余市、萍乡市、上饶市、赣州市7个设区市44个县(市、区)53.6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8.8千公顷(118.2万亩)、绝收2.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7亿元[4]。

洪水与干旱:在江西频频上演的两大危机

这次江西省内各地区的强降水天气,主要是由强冷空气南下与副热带高压相遇,形成强对流天气造成的。实际上,水汽输送的强弱和路径的变化是影响区域降水强度、时间和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而江西省地处东亚季风区,受大气环流的影响更为突出,也更容易遭遇极端天气的影响。

就在这次洪涝灾害前不久,江西省刚刚经历了历史罕见的气象干旱。2022年6月下旬至11月中旬,受罕见的全国大范围高温热浪天气影响,江西省全省平均降水偏少6.7成。干旱导致了水库蓄水量不足,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饮用水告急。全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星子站水位在9月23日降至7.10米,刷新了1951年以来历史最低水位记录[5]。随着自然枯水期的到来,11月17日星子站水位一度降至6.46米。

然而,在去年高温热浪过程开始前的龙舟水(5月21日至6月21日)期间,较常年同期偏多50.5%的降水曾使星子站出现年最高水位19.43米[6],迫使当地提升至防汛II级响应 [7] 。

这样的旱涝急转,在过去的几年中在江西频频上演。2019年,6月至7月上旬,4轮强降雨导致了严重的洪涝灾害,而7月下半年至2019年末,江西又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严重干旱,造成全省554.6万人受灾[8]。2019年的旱灾刚结束未久,2020年6月、7月的连续大暴雨又带来了鄱阳湖流域超历史记录的大洪水[9]。

连年的旱涝急转,并非孤立事件。这恰恰反映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事件的频次和强度不断上升的趋势。

1961年以来江西省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明显,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各极端降水指数均呈增多趋势[10]。当降水区域和时段分布不均、极端降水事件频发时,就容易引发旱涝急转,旱涝并重的现象。

据预测,今年江西省水文年景偏差,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特征明显,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偏多偏强,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大洪水,后期发生阶段性干旱可能性大,进而再次引发旱涝急转事件[11]。

从汛到旱的不断往复循环,让气候灾害成为了江西每年的常态,也成为威胁江西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障碍。

农业大省的江西,同时也是“气候脆弱”大省

江西省是农业大省,也是中国气象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12]。

旱涝并重、旱涝急转事件频发,对高度依赖气象条件的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水稻是江西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气候条件可种植双季稻。而早稻与晚稻的主要生长季为4-10月,也恰恰是干旱和洪涝灾害多发的时期。基于1960-2018年江西省77个站点的气象数据分析表明[13],早稻期间洪涝事件多发,晚稻期间则干旱事件频发。到了2000年后,极端旱涝急转事件发生的频率明显增多,更是严重威胁着农业安全和农民生计。

除了气候变化带来灾害性影响外,农业生产方式粗放、经济发展落后、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也让江西省的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在灾害来临时应对能力更差,损失更重,灾后修复也更艰难[14]。

5月初的这场特大暴雨这是今年江西面临的第一场气候灾害,然而从长远来看,复杂的考验刚刚开始。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15],预计今年汛期(5月至9月)我国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暴雨、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降水呈南北两条多雨带,长江中游降水明显偏少。与此同时,世界气象组织也表示今年5至7月期间,异常持续了三年之久的拉尼娜现象可能会被厄尔尼诺取代,而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在全球不同地区带来更多高温和极端降水事件[16]。

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正在给防灾减灾,保障安全发展的工作带来更多复杂的挑战。5月12日是中国第15个防灾减灾日,今年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随着汛期的到来,席卷江西、福建多地的汛情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愈发频发、超阈值的极端灾害,除了建立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安全发展之外,我们更需要重新审视现有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更好地关照脆弱区域和脆弱人群,构建具有气候韧性的社会结构,从而能够迎击气候危机,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文献参考

[1]江西省气象局,今天雨区逐渐南压 赣中赣南部分地区有暴雨 局部大暴雨。

[2]江西省气象局,江西省2023年5月份短期气候预测。

[3]中国新闻网,江西抚州特大暴雨导致大规模城镇内涝。

[4]中国新闻网,洪涝灾害致江西53.6万人受灾 各地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有序恢复

[5]人民网,江西鄱阳湖刷新历史最低水位 水文部门发布枯水红色预警。

[6]江西省气象局,2022年“江西省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9]新华网,江西省2020年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发布。

[10]曹贺予,邹琳,万正,2018,近50年来江西省极端天气的变化趋势分析,江西科学,Vol.1: pp.120-129

[11]澎湃新闻,江西遭遇今年入汛来最强暴雨天气,全省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12]人民政协网,江西气象灾害普查助力龙口夺粮。

[13]简鸿福,韩会明,游文荪等,2021,江西省水稻生长季需水量及旱涝特征分析,水电能源科学,Vol.10: pp.6-9

[14]朱红根,周曙东,2010,南方水稻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分析——以江西为例,农业现代化研究,Vol.31(2): pp. 208-211

[15]新华网,预计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一般到偏差。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范文气象灾害指的是因暴雨、暴雪、干旱、雷电、冰雹、大雾、大风、低温、高温、霜冻、冰冻、寒潮等造成的灾害。中国境内气候复杂多变,近年来各种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具有发生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等特点。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大风、冰雹等十多种,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是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863>/j}rn
1.多地遭遇暴雨洪灾极端天气频发,2024全球气温或创新高世界气象组织官员乌伦布鲁克说:“随着地球变暖,我们将看到更多、更强烈、更频繁的暴雨和洪水,并导致更严重的洪涝灾害。” 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副局长萨曼莎·伯吉斯认为,气候议题已迫在眉睫,正在影响着世界各国民众的生活。为适应当前的气候,各国应建立早期预警系统,以确保极端天气发生时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这10年来天气正变得越 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52=7;52<62==3:94ivvq
2.《气象灾害》自然灾害PPT课件下载《气象灾害》自然灾害PPT课件下载 详细介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气象灾害》自然灾害PPT课件下载,共21页。 洪涝灾害 2020年夏天六枝洪水来袭 贵州六枝特区遭遇暴雨侵袭,洪涝灾害严重城区。部分地方水深超过1.6米街道、房屋、车辆被淹,多名群众被困洪水。 jvzquC41yy}/3yuv0eun1tjlkct03:74934ivvq
3.中国气象局:5月我国共发生5次暴雨过程部分地区引发洪涝灾害今天(6月2日),中国气象局召开6月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5月我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5次暴雨过程影响我国。5月,我国共发生5次暴雨过程,部分地区引发洪涝灾害。5月2日—7日,江淮大部、江汉西部和东部及江西大部、福建大部、湖南西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50~100毫米,局部超过100毫米。累计降水50毫米jvzquC41pg}t0lhvx0ipo872455188541CXUK[R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