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山体滑坡勘查报告可行性研究阶段

认证主体:刘**(实名认证)

IP属地:天津

下载本文档

1、竹山县 滑坡勘查报告(可行性研究阶段)目录第一章 总 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项目名称及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项目提出的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编制依据与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 市场与政策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市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价格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 选址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厂址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主要建设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

2、签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建设内容和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项目规划和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生产技术方案及小区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 节能节水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节能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节水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 环境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影响因素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 实施进度及招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项目实施进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招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投资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资金筹措 错

3、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 财务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年营业收入和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成本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财务评价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不确定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章 项目组织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成立组织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建立三大管理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项目实施期间的项目资金管理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二章 社会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发挥示范效应,促进养殖产业化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促进产业发展,社会效益显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 结 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

4、章 前 言第一节、任务由来竹山县城关镇 滑坡位于霍河左岸斜坡地带,地理座标东经110° 13 00 110° 13 45,北纬 32° 10 41 32° 12 11。村 北距竹山县城关镇约1.7Km,其南东约1.5Km为竹山县最大的水库一 霍河水库,水库库容量1.025亿立方米,设计装机容量9100KW。村 位于公路边,向南通往霍河电站,向西通往官渡、四川。村行政面积约2.8Km2。自1990年以来,一到暴雨季节滑坡变形 加剧,其变形特征是地表裂缝扩展,民房墙体开裂、倾斜,公路位移、 下沉,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较大的威胁。滑坡的危害已引起当地政 府及主

5、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了必要的防范监测措施,并将情 况给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汇报。第二节、滑坡灾害的危害程度竹山县 滑坡位于竹山县霍河左岸斜坡地带,行政区划属竹山县 城关镇 村,竹山县城至霍河水库公路从滑坡体前缘通过。滑坡体一 旦产生灾害,危害程度将非常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滑坡区上游约1.5km为竹山县最大的电站一一霍河电站,总 投资4亿元,建于70年代末,库容量1.025亿立方,设计装机容量 9100KW,水库大坝为土质坝,坝顶标高 346m,坝高67m;滑坡区下 游约3Km即为竹山县城,县城城南地势较低,已修建防洪堤,堤面 标高260m262m。如果滑坡产生滑动,在泄洪期间堵

6、塞霍河,形成 堰塞湖,该段水位抬高,势必将危及上游霍河电站的正常泄洪,威胁 土质大坝的安全,有可能给大坝造成毁灭性损害。2、竹山县城至霍河水库公路从滑坡体前缘通过,该公路属山区 二级防汛公路,滑坡体持续的变形,使该公路交通长期处于断断续续 状态,特别在防汛期,交通完全没有保障。3、滑坡体上原有居民62户,共计260人,房屋186间,近几 年滑坡体上居民已由当地政府陆续疏散安置。第四节、勘查工作评述本次滑坡勘查依据主要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边坡技术规范(GB50330-2002)、土的分 类标准(GBJ145-90)、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滑坡工程地质勘 察防治工

8、9水质分析组1勘查工作实施过程中工程地质测绘、钻探、探井、采样、原位测试、岩土试验等均按国土资源部及建设部颁发的有关规范执行,质量符合要求;钻探采用无水循环冲击钻探与泥浆循环钻探相结合的钻探工艺,第四系岩芯采取率75%,基岩采取率85%,破碎岩石采取 率50%;在勘查中采取岩石样,作抗剪断及抗压强度试验;勘查过程中进行了质量自检、互检,总公司对原始资料进行了检查验收。上所述,本次滑坡勘查工作量及质量均达到了设计要求。第二章勘查区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第一节、自然地理及气象水文竹山县位于鄂西北山区,地处大巴山与武当山之间,地势自西南 向东北倾斜,行政区划属十堰市管辖,北西与陕西省白河县接壤,地 理坐

9、标东经109° 50 22,北纬32° 27 40。县内交通主要有 2I* I 1条公路,一条为自东向西的306国道,一条为自北向南的鲍峡一向坝 公路,二条公路在竹山城区交汇,交通较为方便。滑坡区位于竹山县 村,北距竹山县城关镇约 1.7Km,其南东约图1 竹山县 滑坡地理位置图築龍網4 zhulonconi1.5Km为竹山县目前最大的水库霍河水库,竹山县城关至霍河水 库二级防汛公路从滑坡体前缘通过,交通较为方便(见竹山县滑坡 地理位置图)竹山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6C,极端最高气温 434C,极端最低气温零下99C,年平均无霜期254天,年平均降雨 量92

10、7mm,降雨一般集中在五月一九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5.2%,降 雨日数95127天,年大雨(日降雨量 25499mm)天数46天, 年暴雨(日降雨量50mm)天数2天,多年日最大降雨量94.1mm。第二节、地形地貌勘查区属于鄂西北构造侵蚀中低山区,滑坡区位于霍河下游,霍河在下游约1.7Km汇入堵河,该区地貌在河谷下部为霍河河漫滩及一、二级河谷阶地,上部为山麓斜坡。勘查区山顶高程580919m,河床高程250m,相对高差380600m。滑坡区位于霍河左岸斜坡地带,坡面倾向东,坡脚为霍河,斜坡 坡度角15°28°。坡面呈陡缓相间折线坡,其间夹两级缓坡平台。 滑坡后缘呈高1018

11、m,坡角60°的陡坎。滑坡区总体上呈两沟夹一 梁的地貌景观,北侧洼沟较小,沟道宽缓,高程450m以上沟形已经不明显;南侧冲沟规模较大,高程 500m以上呈近东西向,其下呈北 60°70°东向延伸;两沟相间地带为一北 40°50°东向的小山 梁。斜坡与河床相交处形成高512m较高陡坎。第三节、地层岩性勘查区区域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及残坡积层,分布于近代 河床、河谷阶地及斜坡地段,主要为粉质粘土、碎石土及砂砾卵石层; 下古生代志留系下统大贵组的一套变质岩,岩性主要为绢云石英片 岩,绿泥绢云片岩,硅质板岩、炭质板岩、千枚岩夹白云质灰岩,下 伏于第

12、四系之下或出露地表(见表 2)。竹山城区地层岩性表表2界系统组地层 代号厚度(m)岩性主要分布位置第 四 系全 新 统Q4呵4-7砂、砂砾石、卵石霍河河床、河漫 滩。Q4al+pl7-11上部粉质粘土,下部砂砾卵 石。杂色,粒径2.0-40.0mm的占50%。霍河一级阶地Q严13-15碎石土,杂色,主要成分为碎 块石,含量约占60%霍河两岸斜坡地带下 古 生志 留 系下 统大贵组S1d62000上部灰色石英绢云片岩,下部 绿泥绢云片岩、二云片岩。竹山城区南面霍 家弯,马家坡一 带。界S1d5160-500灰色含炭绢云石央片岩、炭质 板岩、硅质板岩、钙质板岩。竹山城区南部。S1d4300-100

13、0黄绿色绿泥石央绢云片岩、灰色绢云石央片岩夹含炭绢云 石央片岩。竹山城区地段,下 伏于第四系之下。S1d3100-160灰色含炭绢云石英片、石英绢 云片岩夹透镜状硅质板岩,白 云质灰岩。竹山城区南面西 爪坝一带。SP210-340灰黑色硅质板岩竹山城区南面西 爪坝一带。S1d1炭质千枚岩、条带状硅质板 岩,透镜状白云岩。竹山城区南面走築龍網 马冈冃山崖一带困hiilongtOE建5资料下戏就崔麹龙网滑坡区上覆地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土,下伏地层为志留系下统大贵组石英绢云片岩。岩土性质自上而下分别为:碎石土( Q4el+dl):杂色,松散,稍湿。主要成份为碎块石,含量约占60%,棱角状,一般粒径515

14、cm,最大达50cm以上,该层上部部分地段,块碎石含量低于 50%,为碎石质砂粘土(混合土),分布于霍河两岸斜坡陡坡靠下地段。层厚度一般3.0 012.10m。-1强风化石英绢云片岩(S1d):下伏于第四系地层之下,为志 留系下统变质岩,黄褐色,鳞片花岗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岩石组织 结构大部分破坏,节理裂隙发育。主要矿物成份为绢云母(55%)、石英(40%左右),含少量炭质、黑云母、褐铁矿等。主要分布于2#滑坡体场区。层厚度一般 3.3 04.30m。築龍網zhuloncom第四节、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与地震(一)地质构造场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秦岭纬向构造带东,武当复背斜南缘,安康-竹山北西西构

15、造带东端。由于受区域构造的制约,构造线方向与 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构造线呈北西-北西西。本区较大的褶皱构造 为干吉沟-文峰倒转向斜,向斜位于干吉沟-文峰一线,呈北西走向, 轴面向南西倒转,向斜核部由 Sid6组成,两翼为S&5 Sidi及武当群 化口组Ptwdh构成,场区位于向斜的核部,干吉沟与马家坡之间,见 图2 (竹山县城区及外围区域地质图)。受区域北东南西向压应力的作用及近东西向拖曳作用,本区 北西、北北西及近东西向的压性、压扭性断裂构造相当发育。(二)新构造运动及地震自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以来,本区一直是持续上升隆起,使区内早期的断裂自新生代以来继续活动,如青峰断裂,白河-谷城断裂

16、及陈家河断裂等。新构造运动比较明显,有四五级夷平面和三四级沟谷阶地,以及新生代断陷盆地。第五节、水文地质条件该区地下水类型有三类:一是赋存于砂砾卵石层中孔隙水,二是 赋存于碎石土层中孔隙水,三是基岩风化裂隙水。一、含水层1、砂砾卵石层孔隙水主要埋藏于霍河河床及河漫滩的砂砾卵石层中,地下水与河水有 水力联系,互相补给,含水层富水性强。2、碎石土层孔隙水分布于霍河两岸斜坡地段,为中等透水含水层,雨季含水,旱季疏干,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向邻近河谷排泄3、基岩风化裂隙水赋存在志留系下统大贵组的片岩强风化带中,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经短途迳流,以泉水的形式排泄于附近沟谷中。二、相对隔水层勘查区下伏中、微风

18、7mmol/L1.470.562.503.283.17第三章滑坡基本特征及类别第一节、滑坡空间形态特征滑坡区为构造侵蚀低山区,位于霍河左岸斜坡地带,滑坡主滑方 向85°,滑坡平面形态呈不规则马蹄状,基本上为两沟夹一梁的微地 貌现象,剖面形态为台阶状。滑坡东部前缘直抵霍河河床,受泄洪水 流的冲蚀,前缘形成高514m较高陡坎,前缘高程266m。北侧边界 築龍鋼zhuloncom为一岩质陡坡,地形坡度急陡,约 70°75°,边坡走向近东西向, 岩石倾向约35°,属逆向坡。南侧边界为一岩质陡坡,地形坡度较陡, 约25°30°,属顺向坡。滑坡后

19、缘高程 425m,形成1015m高的 弧形滑壁,滑壁走向为北50°西至北30°东。滑坡体中部高程300m 及360m分布两级缓坡平台,台面宽 120m及160m。第二节、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一、滑体特征滑坡体物质成份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碎石土,碎石成份为石英绢 云片岩,碎石最大直径 760cm,碎石含量50.372.6%,部分地段 为砾砂及含砾粉质粘土,碎石含量 25.040.0%。滑体后缘平均厚度I ,5.20m,中部平均厚度9.10m,前缘平均厚度7.40m,总平均厚度7.50m。二、滑床特征滑床物质成份为强风化碎裂状石英绢云片岩,岩体裂隙发育,岩 芯破碎,呈块状、碎块

20、状,部分碎块已泥化,手捏即成粉状石英绢云 片岩,主要矿物成份为绢云母(55%)、石英(40%)、次要矿物成份 为炭质、黑云母及褐铁矿等,具单斜构造,岩层倾向2555°,倾角3038°。三、滑带特征从滑体的物质成分及变形特征分析,滑坡体的滑面位于碎石土与 强风化碎裂状绢云石英片岩(碎裂岩)的接触面。滑带岩性以含角砾 粉质粘土、砂质粘土夹角砾和碎石土为主。呈灰黄、浅黄夹棕褐、灰 褐色,一般湿,可塑一软塑状态。角砾及碎石含量约540%,成份建筑济料下我就宦筑无网以石英绢云片岩为主,呈次棱角状,角砾大小一般0.5 2.0cm,碎石大小一般2.0 5.0cm;界面附近角砾或碎石排列略

21、具定向性。TK7探井中测得下伏基岩倾向为42°,倾伏角为32°。该滑面倾角在2- 2第三节、滑坡影响因素一、地质条件滑坡体物质主要为碎石土,结构松散。碎石土与岩层接触面倾向 东,倾角30°左右,斜坡坡向近东向,属顺向坡,具备了形成滑坡的築施網ihulongcom地质条件。二、水对滑坡土体的作用大气降水对边坡岩土体也有显著影响,其作用有二点:一是水沿地表裂隙运移,入渗软化边坡岩土体,降低滑带土体的抗剪强度;二是裂隙充水,产生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及浮托力,水压力作用在滑坡 体上,增加了下滑力,从而降低了坡体的稳定性。补给水源主要为大 气降雨,2005年降雨时间长,降雨有

23、式滑动。这是滑坡最主要的诱发因素。第四节、滑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本次勘查在钻孔中采取了岩石样 3组18件,做了天然状态下的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及天然状态的抗剪断试验(试验结果见表4)。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表表4样品 编号岩石 名称试验状态受力 方向抗剪强度抗压强度(MPa)块体 密度(g/cm3)内聚力c内摩擦角0单值平均值MPa度Y1弱风化 石英云JVL t-JL. X-U.母片岩天然平行 岩心轴3.134.29.316.72.7413.127.7Y25.47.87.310.6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 12.1Mpa,为软质岩石。岩层渗透 系数小于4.5X10-5 cm/s,为相对隔水层,勘察

24、期间未见地下水。本次勘查共采取原状土工试验样品 6件,做了七项常规及抗剪试 验,取得了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压缩、抗剪强度指标,(试验结果见表5)。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计算,统计结果见表 6、表7。滑移带土抗剪强度指标Coq统计表表6岩土 名称试验 次数基本值标准差6变异统计修 正系数rs标准值maxminXm系数Coq滑移带土69.01.06.454.8150.2960.6614.21滑移带土抗剪强度指标© cq统计表表7岩土 名称试验 次数基本值标准差6变异 系数统计修 正系数rs标准值© oqmaxminXm滑移带土616.011.015.22.900.2210.761

25、1.5第四章滑坡稳定性分析及评价第一节、滑坡稳定性分析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的主要任务是评价目前滑坡的稳定状态,分 析随时间推移可能的变形发展趋势。I I滑坡物质在空间分布上较均一,滑坡体物质主要为碎石土,结 构松散。碎石土与岩层接触面倾向东,倾角 30°左右,斜坡坡向近东 向,属顺向坡,具备了形成滑坡的地质条件。第二节、滑坡稳定性计算一、计算模型概化根据滑坡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滑坡的特征,将滑坡概化为下述工况条件:1、滑坡体为均质碎石土,滑床为强风化碎裂状绢云石英片岩。2、滑面为折线型,滑面倾向与坡向一致。3、 计算时考虑下述工况条件:天然状态、1/3饱水状态、1/3饱 水加地震条件。二

26、、计算剖面、参数的选择根据滑坡变形,地质条件及滑坡变形空间特征,滑坡选取1 T、2 2、3 3 及44剖面为计算典型剖面。滑坡上部碎石土已产生变形,具备反演分析条件,选取22剖 面在1/3饱水+自重工况下稳定系数0.98进行了反分析演算,反分析 结果为:滑带土体C值6.27Kpa,值为12°。2线上部滑体稳定性计算简图2线下部滑体稳定性计算简图三、计算方法及公式滑坡稳定性计算方法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公式如下:UJt 竇料下n .1Z Rin 甲 i +RnFs=n -1n -JZ Ti甲 i +T式中: T =cos:® -冷彳-sin:®tanR = Nj ta

27、n% + Ci LiTi = Qi sin : iFs 滑坡稳定性系数Q 第i块滑体所受重力(KN/m)R 作用于第i块段滑面的抗滑力(KN/m)Ni作用于第i块段滑面的法向分力(KN/m)i第i块段滑面土的内摩擦角(°)Ci 第i块段滑面土的粘聚力(KPa)L 第i块段滑动面长度(m)T作用于第i块段滑动面上的滑动分力(KN/m ):i 第i块段滑面倾角(°)'i 第i块段的剩余下滑力传递至i +1块段时的传递系数不同工况条件的计算如下:(1)、在天然状态(干旱或少雨)下築龍细zhuloncom建现资料下我就宦最无网滑体各块段的抗滑力和下滑力计算如下:R =Fi

28、? co泊i tan®i +CiLiT = Fjsi式中:Fi 第i块段滑体纵断面面积(m2) 丫滑体的天然容重(KN/m3)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2)、在强降雨或长时间降雨(滑体1/3饱水)条件下滑体各块段的抗滑力及下滑力计算如下:Ri-'Fi :";匕一 w Fwi 1 cos i -V sin: itan i CiLiTi = FiFwi s - w 1 sin: i V cos iV =丄丫 H2w i2式中:w 水的密度(KN/m3)s 滑体饱和密度(KN/m3)Fwi 第i块段饱水部分面积(m2)Fi 第i块段未饱和部分面积(m2)V 滑体裂隙水压力(K

29、N/m )Hi 第i块段滑面以上饱水部分高度(m)其它符号意义同前。(3)、在强降雨或长时间降雨,滑体1/3饱水加地震作用条件下 滑体各块段的抗滑力及下滑力计算如下:R -你Js -'w Fwi 1 cos V sin: i-P sin: itan 1 CLTi - FiFwi s-'w 1 sin: i V cos i P cos i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3 1 3条中otP =C1 C2 Kn Gs式中:P 作用于滑坡体重心与地震水平惯性力(KN/m )G地震力计算的综合影响系数,般取 0.25C2 地震力计算的重要性修正系数,取1.3«h

30、 地震水平加速度(m/s2) ,7度烈度区。n=1.0gKnhgg 重力加速度Gs 滑体的重度(KN/m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四、计算结果根据以上不同工况条件的计算,结果见滑坡稳定系数计算成果表(表 8):滑坡稳定系数计算成果表表8、工况剖面号、干旱、少雨 (自然状 况)多雨、滑体1/3饱水滑体1/3饱水 加七度烈度地震备注第三节、滑坡稳定性综合评价根据上述分析计算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在天然状态下,滑坡稳定系数1.061.18,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安全储备系数偏低。第五章滑坡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第一节、发展变化趋势滑坡自1990年雨季开始发现变形,1990年至1993年期间变形主l&g

31、t; I ,要集中于滑坡中下部近两侧洼沟地段,表现为地表拉裂及小范围坍 滑,导致20余间民房拉裂受损,其中4户15间民房毁坏严重,2间 倒塌。1993年以后滑坡变形渐趋加剧,尤其是汛期雨季表现更为强烈, 变形范围明显扩展。后缘处自1990年以来连续多次座滑牵引形成高 1015m的陡坎,其下部约10m处因土体拉裂座滑牵引形成一北 30 50°西向长30m的塌陷槽,表部宽0.61.20m,可见深2.50m,自中 部向两端渐窄。第二节、危害性预测竹山县 滑坡位于竹山县霍河左岸斜坡地带,行政区划属竹山县 城关镇 村,竹山县城至霍河水库公路从滑坡体前缘通过。滑坡体一 旦产生灾害,危害程度将非常

32、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滑坡区上游约 1.5km 为竹山县最大的电站霍河电站,总 投资 4 亿元,建于 70 年代末,库容量 1.025 亿立方,设计装机容量 9100KW,水库大坝为土质坝,坝顶标高 346m,坝高67m;滑坡区下 游约 3Km 即为竹山县城,县城城南地势较低,已修建防洪堤,堤面 标高260m262m。如果滑坡产生滑动,在泄洪期间堵塞霍河, 形成 堰塞湖2、竹山县城至霍河水库公路从滑坡体前缘通过,该公路属山区 二级防汛公路,滑坡体持续的变形,使该公路交通长期处于断断续续 状态,特别是在防汛期,交通完全没有保障。3、滑坡体上原有居民 62 户,共计 260 人,房屋

33、186 间,近几 年滑坡体上居民已由当地政府陆续疏散安置。第六章 综合分析与建议第一节、综合分析 工作区位于竹山县霍河左岸斜坡地带,行政区划属竹山县城关镇 村,竹山县城至霍河水库公路从滑坡体前缘通过。滑坡滑坡体物质主要为碎石土,结构松散。碎石土与岩层接触 面倾向东,倾角 30°左右,斜坡坡向近东向,属顺向坡,具备了形成1築龍網A 大气降水、地震作用及霍河水库泄洪,导致斜坡稳定性降低,形 成牵引式滑动。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及公路建设,切坡形成陡坎,减小 了斜坡岩土体抗滑力,改变了原始边坡的力学平衡条件,减小了边坡 稳定性。第二节、建议一、参数根据对滑坡的地质分析、稳定性评价,考虑本滑坡具有规模大、 地质条件复杂、危害严重等特点,在防治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本 滑坡具有极大的潜在危害,在防治方案的布置上,应以确保竹山县城 至霍河水库防汛公路的安全和避免滑坡体急剧下滑堵塞霍河河道为 目的,基于此,防治工程方案基本设计参数建议抗滑工程按多雨工况 下安全系数 Ks=1.101.15考虑,在多雨+地震工况下按安全系数 Ks=1.05校核。暴雨强度按100年重现期设计。根据勘查试验资料以 及参照相关防治工程的经验,防治工程设计主要计算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入梅与出梅】你好,我叫“倒黄梅”!源源不断地降水 正是这些降水 湿润了土壤,蓄满了池塘 但是这些降水一旦过量 会导致农田被淹,农作物减产 严重的还会造成泥石流 土壤含水量过度饱和引发生山体滑坡 所以我们更要理性客观的看待它 参考文献: 1. 都在说“倒黄梅”,到底对不对?杭州天气 2021年8月16日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43869136369859a?:5>79929/uqyon
1.新闻客户端的内容运营逻辑探析——以深圳“12·20”山体滑坡摘要:本文以深圳“12·20”山体滑坡事故为例,通过内容观察分析发现,以人民日报和澎湃新闻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在处理突发性事件报道时,所遵从的内容运营逻辑主要有:内容源选择上,利用传统媒体母体自有资源制作原创报道,并大量转载权威消息源内容;保持与事件发展紧密同步,事故发生初期集中大量报道,后期选择性关注和jvzq<84ogfob0yjqrnk/exr0ep5o387239513:71e66:8@>/4;629><40jznn
2.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精选5篇)山体滑坡作为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地质灾害,它不但可以摧毁大量的铁路基础设施,还可能对铁路运输时对火车上的人员造成极大的伤害,由此看它是一个特别严重的灾害对铁路运输安全是一个极大地隐患。在当前铁路部门可以运用物联网技术,在山体滑坡现象严重的区域安装倾角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前端设备,这样不但能够实时监控这一地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7367?:0qyon
3.景观生态学定义精品(七篇)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诞生及边坡的垂直高度不同,在高速公路在兴建过程中,为了避免山体滑坡和路基崩塌,需要将上坡上的岩石和土壤进行加固。作为山区道路的翻坝高速公路有大量的边坡,以往的老式土工加固的方式会对高速公路空间的垂直界面景观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景观设计中,除保留必要的土工防护(锚杆加固),建议取消jvzquC41yy}/jjtvqwmbq7hqo1nbq€jp17827;3jvor
4.应急管理制度(通用24篇)选址要充分思考场地的.安全问题,注意所选场地的地质状况,避开地震断裂带,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地段;选取地势较高且平坦空旷,易于排水、适宜搭建帐篷的地形;选取在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的跨塌范围距离之外;选取在有毒气体储放地、易燃易爆物或核放射物储放地、高压输变电线路等设施影响范围之外的jvzquC41o0kd‚x0eqs0|qnfw181;>;360nuou